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1895年8月17日,康有為在北京創刊《中外紀聞》

《中外紀聞》(1895年-1896年), 康有為主辦。 光緒二十一年六月二十七日(1895年8月17日)創刊於北京。 雙日刊, 由梁啟超、麥孟華等編輯。 後根據英國傳教士李提摩太建議, 為區別於廣學會之機關報《萬國公報》, 改名《中外紀聞》, 十一月初一日正式出版, 以梁啟超、汪大燮為主筆。 該刊以編譯西電西報和刊載上諭奏章為主要內容。 隨《邸報》附著在京官員, 每刊約二、三千份。 十二月初六日(1896年)與北京強學會同時被清廷查封, 前後發行僅月餘, 共出版18期。

《中外紀聞》

《中外紀聞》原名《萬國公報》, 1895年8月17日由康有為在北京創刊, 成為維新派在國內出版的第一份政治報刊。 刊物由康有為和其弟子麥孟華負責編輯。 報紙每隔一天出版一期, 委託京報房用雕板印刷, 主要對象是在京的政府官員, 發行方式是隨《京報》免費贈送。

《萬國公報》主要圍繞“公車上書”的主旨進行宣傳, 其內容分為上諭、外電、各報選錄、譯報、評論等,

主要論述富國強兵之路, 振興國家之策、教民新民之法, 闡述救亡圖存的變法主張, 在官員中產生了很大影響。

康有為/梁啟超

汪大燮

1895年11月, 康有為在京組織成立“強學會”。 後經李提摩太建議, 為和廣學會《萬國公報》區別, 《萬國公報》更名為《中外紀聞》, 作為強學會機關報。 在新聞史學上被認為是中國政黨報刊的萌芽。

《中外紀聞》1895年12月16日正式出版, 由梁啟超和汪大燮主持編務。 《中外紀聞》的內容更加豐富, “首恭錄閣抄, 次全錄英國路透社電報, 次擇譯外國各報, 如《泰晤士報》、《水陸軍報》等類,

次擇錄各省新報, 如《直報》、《滬報》、《申報》、《新聞報》、《漢報》、《迴圈報》、《維新報》、《嶺南報》、《中西報》等類, 次譯印西國格致有用諸書, 次附論說”。 除過內容增多外, 編輯和經營業務也有所提高改進。 《中外紀聞》上採用的各國各省日報上的文章, 規定標明出處, 條條有根據。 發行改為每兩日出版一期, 每月出15期, 月底取回, 裝訂成冊, 以便保存。 同時《中外紀聞》改為購閱, 規定京中購閱者每月收銀3錢, 京外購閱者除報費外, 按路程遠近酌加寄費。

強學會舊址

維新派的活動後來引起保守勢力的恐懼, 朝政保守勢力紛紛上書彈劾, 稱強學會及其報刊蠱惑人心, 圖謀不軌。 光緒皇帝迫于壓力, 於1896年1月20日下令封閉強學會, 《中外紀聞》和另一份維新刊物《強學報》分別於1月6日和1月25日被迫停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