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日本在亞洲戰場那麼囂張,為何最後一個被解決?

文/寂寞的紅酒

德國、日本和義大利是二戰時期軸心三大巨頭, 三國聯合發動了世界大戰。 1941年12月7日, 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 取得了太平洋的制海權。 與此同時, 日軍迅速南下, 大肆進攻東南亞和太平洋島嶼, 一時間日軍在亞洲猖獗一時, 日本的飛機和航母甚至攻擊了美國的本土阿拉斯加地區。 儘管日本在亞洲和太平洋非常囂張, 但盟軍卻並沒有首先解決日本, 而是把日本放到了最後一個。 那麼為何盟軍要最後一個消滅日本?

第一, 三大軸心國中, 實力最強的是德國, 最弱的是義大利, 日本處於中間。 相比而言, 德國最具有攻擊性和威脅性, 不解決德國軸心國很可能翻盤, 一旦讓德國拿下蘇聯盟軍未必有勝算, 所以盟軍集中力量對付德國, 日本自然被放到了一旁。 至於義大利, 屬於醬油的角色, 盟軍根本沒有考慮, 消滅德國的時候捎帶就收拾了。

德國是老虎, 日本是狼, 義大利是雞, 獵人們自然要先打老虎, 再打狼, 只是沒有想到打老虎的時候不小心把雞給打死了。

第二, 德國和義大利的作戰範圍主要在歐洲和北非, 在盟軍眼中, 歐洲戰場的地位遠高於亞洲戰場。 二戰參戰的盟軍強國除了美國全在歐洲,

不管英國、美國還是蘇聯都把歐洲戰場放在第一位。 為了確保歐洲戰場的勝利, 英國實施了戰略收縮, 甚至放棄了東南亞的殖民地。 而蘇聯也一樣, 在遠東沒有對日本採取任何行動。 只有美國一個在亞洲和太平洋扛著日本, 當然中國經常會打個助攻, 搞得日本痛不欲生。 不過美國打日本也只是出了三分力, 美國的大部分軍事力量和戰略物資都投放到了歐洲戰場, 畢竟歐洲才是列強的老巢。

第三, 儘管德國遭到英美蘇三大強國圍攻處於下風, 但實力仍然強大, 和盟軍打的有聲有色, 盟軍不出全力也不行。 而在亞洲和太平洋, 美國海空軍已經穩穩壓住日本, 又有中國牽制, 還有英軍(主要為加拿大和澳新軍團)幫忙, 日本根本翻不出什麼浪花, 戰爭的節奏完全在美國的掌控之下, 把日本放到最後沒什麼關係。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