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西村一仁:我對中國企業的八點觀察

導讀new-lean

一個冷靜而專業的視角, 西村先生寫下了他眼中中國企業的諸多細節, 特別耐讀, 同時也耐人尋味。

1

5S管理

5S這個詞在日本廣泛傳播了五十年左右。 在(中國國內)中小企業中, 有很多生產現場連2S都沒做好。 這不是因為沒有5S知識。 而是因為實踐能力不足。 實踐能力可以說就是現場管理人員的能力。 只要交給員工知識, 就能在現場實踐5S, 這樣的妄想必須要扔掉。

2. 領導姿態

有家中國企業在顧問指導下, 做了兩年的5S管理, 2年後, 不要說5S, 現場還是連整理整頓都做不好。 去年12月開始我到那家企業進行了指導。

我說服了企業的最高領導, 拜託他在我去指導時一定要和我一起到現場去打掃衛生。 只是這一件小事, 現場就開始一點一點自發地進行整理整頓了。 這真的讓我感動了。

3. 罰款制度

在中國的工廠中常常可以見到罰款制度。 日本的工廠是沒有這種制度的。 日本重視性善說(人性本善), 因此往往不是通過懲罰, 而是通過教養來減少違反情況的發生。 當然大家對此各有意見, 但是我也看到過在有些現場罰款制度在高效地發揮著作用, 因此在某些條件下我也是支持罰款制度的。

4. 標語意義

在訪問青島一家工廠的時候, 工廠裡貼著很多“品質就是公司的生命”“ 人性化工作”之類的標語。 據說每幾個月就會將公司的方針做成標語張貼出來。

我問了好幾位管理人員現在的標語是什麼, 但都沒人能夠立即回答上來。 好像製作這些標語沒有什麼意義, 這只不過是給來訪客人看的類似於宣傳海報一樣的東西。

5. 作業標準

常常可以看到有些工廠張貼著或在檔櫃裡保管著誰都不會去看, 也不會進行更新的作業標準書(SOP)。 本來SOP是為了做來後活用到作業操作中的, 但很多時候目標卻成了編制SOP這件事。 一想到要打造出能夠活用SOP的現場是需要努力和時間的, 可能就會覺得其回報有點少吧。

6. 拖延付款

我聽到也看到過好多次中國企業之間支付延遲, 供應商到公司來催款的情況。 在日本, 哪怕比約定好的日期只晚了1天, 財務人員肯定都會被問責的。

聽說在中國能夠拖延付款的財務人員會被認為是好的財務人員, 當然這也有可能是一句玩笑話。 但這也可以解釋為中日兩國商業習慣的不同吧。

7. 家族企業

中國的很多企業都是家族經營, 常常把親戚任命為管理人員。 我很久以前遇到過這種事情。 一家規模較大的企業突然變換了製造現場的車間經理。 新車間經理是經營者的弟弟的妻子。 問題是這位新車間經理幾乎沒有車間管理經驗。

通過特權取得了較高地位和許可權的人更容易變得傲慢, 果然沒過多久就開始出問題了。 現場的人際關係變得十分混亂, 根本無暇進行改善。 我向經營者提出一些建議後也推掉了這裡的指導工作。 哪怕是親戚, 也至少應該要有半年的一線工作經驗。

8. 工業4.0

以前一個中國的顧問給我說過這樣的話。 “這個時代, 精益和TPS都賺不到錢。 中國人喜歡新鮮事物, 所以發掘新的資訊來賣給他們就好了。 現在的新資訊就是工業4.0。 現在都不做現場指導。 舉辦研討會和研修的話, 只需要把資訊傳達出去就行了。 但是指導是必須要拿出成果的。 這需要花很多時間和精力。 ”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