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汽車>正文

財經觀察:德國汽車業轉型之路如何走

新華社柏林8月16日電 財經觀察:德國汽車業轉型之路如何走

新華社記者喬繼紅

因柴油車“排放門”醜聞深陷輿論漩渦的德國汽車業成為德國大選之年的重要話題。 作為德國經濟支柱產業之一, 其發展動向牽動民眾和政客的神經。

德國總理默克爾16日首次在“排放門”醜聞後明確表態說, 將向德國汽車製造商施壓以推動其加速向電動汽車轉型。

默克爾當天在社交網站上與年輕線民交流時承諾, 德國將實現2020年1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的目標。 她一改6月份時“這一目標似難以實現”的說法, 表示將努力推動德國車企轉型。

德國目前汽車保有量約為4500萬輛, 其中電動汽車約10萬輛, 要實現100萬輛電動汽車上路的目標並非易事。

默克爾對禁售燃油車的態度也有所鬆動, 將其視為“一個選項”。 之前, 德國車企深陷“排放門”漩渦, 法國和英國相繼宣佈2040年禁售燃油車, 默克爾仍堅持為柴油車辯護, 稱不要“妖魔化”柴油車。 如今, 雖然默克爾沒有給出禁售燃油車的具體時間表, 但態度轉變非常明顯。

分析人士認為, 默克爾對德國汽車業的態度之所以出現變化, 主要是迫於國內選舉壓力。

德國將於9月24日舉行大選, 默克爾再次尋求連任。 隨著選舉日益臨近, 國內輿論對德國汽車業的關注持續增加, 主要黨派對汽車業轉型的討論更加激烈,

給默克爾造成壓力。

默克爾的主要競爭對手、社會民主黨總理候選人馬丁·舒爾茨日前針對德國汽車業提出“五點計畫”, 其中包括在歐盟內引進強制性的電動汽車生產配額制度, 以加快德國汽車業轉型。

舒爾茨認為, 德國汽車業在電動汽車問題上心態“自負”, 其代價將“無法承受”。 他還建議, 德國汽車業建立自己的電池生產廠, 以擺脫對國外電池生產商的依賴。

德國環境部國務秘書約亨·弗拉斯巴特16日也說, 歐盟可能在今年秋天推出電動汽車生產配額制, 具體配額仍未商定, 但有人建議到2025年車企生產車輛中的25%必須是電動車。

默克爾反對電動汽車生產配額制度, 認為“這一提議並未經過深思熟慮”。 她支持政府成立一個約5億歐元的基金,

增加對充電樁等基礎設施的投入, 協助汽車企業創新, 幫助它們轉型。

舒爾茨和默克爾對德國汽車業急需重建聲譽有基本共識, 也都認為發展電動汽車是德國汽車業的未來方向, 二人的分歧主要集中在汽車業轉型具體路徑上。 舒爾茨的建議更加激進, 默克爾則強調循序漸進。

行業人士認為, 不管默克爾和舒爾茨對汽車業的政策主張是為了贏得選舉的權宜之計, 還是著眼未來的長遠規劃, 也不管選舉見分曉後具體政策走向如何, 德國汽車業向電動汽車轉型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