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遠跳”行動:3人開會,8人行刺,兩方只能鬥智鬥勇、絞盡腦汁

【代號名稱】“遠跳”行動

【規範稱呼】暗殺“三巨頭”

【英文名稱】Operation Far jump

【發起者】納粹德國元首阿道夫·希特勒

【行動時間】1943年11月28日

【目的】對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召開秘密會議的“三巨頭”進行刺殺

【背景】

70年前, 伊朗首都德黑蘭曾經發生一起直接關係到蘇、美、英“三巨頭”生死安危以及德黑蘭會議(“埃夫裡卡”行動, 可以參見謹慎的浪漫:趣說二戰期間盟軍首腦會議的秘密會議代號)成敗的間諜大戰。 結果,

希特勒謀殺史達林、羅斯福和邱吉爾的行動計畫——“遠跳”行動以全面失敗而告終。

二戰初期, 伊朗——這個蘇聯的戰略要地, 正蔓延著一股政治狂熱, 國內親德情緒異常強烈。 政府認為, 照此發展下去, 伊朗很有可能成為德國的盟友, 情況十分危急。 但克格勃特工們依然穩坐釣魚臺, 早在二戰前, 他們的第一總局就在這裡埋下了重兵, 事實證明, 這步棋下得漂亮, “德黑蘭行動”卓有成效。

1941年夏, 德國軍隊向東挺進, 來勢洶洶, 很快就佔領了蘇聯的大片土地, 希特勒甚至還信心十足地為佔領莫斯科制了一枚紀念章。 為此, 蘇聯不得不將所有力量投向西部以抵抗來犯之敵。

與此同時, 東方世界暗漬橫流。 伊朗——蘇聯通往裡海油田的最短路線和極其重要的戰略要地,

從表面上看來, 這裡局勢頗為平靜, 然而其上層社會正蔓延著一股政治狂熱, 國內親德情緒異常強烈, 許多伊朗高級官員都是德國間諜, 這其中還不乏伊朗王室成員和大企業家。

蘇聯政府認為, 如果照此發展下去, 伊朗完全有可能作為德國的盟友加入戰爭, 接下來土耳其、阿富汗也會有樣學樣, 情況十分危急, 蘇聯情報機構必須立即採取對策。 ——至於是什麼對策?請繼續看下去。

1943年11月28日, 美英蘇三國首腦在伊朗首都德黑蘭舉行了舉世矚目的首腦會晤, 並發表了《德黑蘭宣言》, 除此之外, 當年在德黑蘭還發生了什麼, 世人所知並不太多。

然而早在“三巨頭”會晤前兩個月, 希特勒就通過安排在英國大使館中的“鼴鼠”得到了確切消息,

並事先派遣了大量党衛軍暗殺小組秘密潛往德黑蘭, 準備伺機暗殺“三巨頭”——德黑蘭間諜戰驚心動魄處一點也不比二戰電影《德黑蘭43年》中所描繪的遜色!

“三巨頭”會上趾高氣揚, 哪知道死神將近

儘管當時美英蘇德四國間諜在伊朗展開了腥風血雨的生死諜戰,

但當時年輕的伊朗國王卻對希特勒持同情態度, 這也是納粹間諜能輕易潛入德黑蘭的原因之一。

然而1943年11月, 美蘇等盟國大使在伊朗國王的宮殿中與他進行了秘密會晤, 並向他發出了清楚的信號:如果“三巨頭”在會晤時期發生任何不測, 伊朗王室都將被立即廢黜, 伊朗將變成共和國。 聽到這番警告後, 伊朗國王立即切斷了所有與柏林的聯繫。

先說一下蘇聯的諜報人員。 在當時, 駐德黑蘭情報站是蘇聯駐外主要情報站之一, 特工多達100餘人, 主要任務之一就是監視德國間諜活動。 該站時任站長為年僅32歲的蘇聯情報部門傳奇式人物——伊萬·阿加揚茨, 代號“輕騎兵”, 有著傳奇經歷, 但生平業績鮮為人知。

另一位傳奇人物是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1924年出生于蘇聯頓河畔羅斯托夫,並在一個有著濃厚“情報情結”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成人。當年幫助他的父親獲得伊朗國籍的正是蘇聯的情報部門,這才有了父親在德黑蘭開辦糖果點心廠,最終成為頗具威望的伊朗富商的發家史。

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父親的影響下,不滿16歲的格沃爾克已是一名蘇聯情報員。1940年2月,根據伊萬·阿加揚茨的指示,小格沃爾克組織了一支8人“輕騎兵”。他們兩人為一組,以自行車代步,使用這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跟蹤、監視德國駐德黑蘭情報人員的行蹤,並查找為法西斯效力的當地居民,兩年內揭露出400多名在伊朗的德國間諜。

為向蘇聯派遣間諜,英國情報部門在德黑蘭開辦了名為無線電俱樂部,實為情報學校的機構,旨在培訓懂俄語的各民族年輕人。從1942年起,格沃爾克秘密進入該校,雖然僅有半年時間,但他有機會學習了招募方法、密碼寫信、單邊聯繫方法、跟蹤和反跟蹤,以及採取秘密行動等。這無疑為他執行新的艱巨任務奠定了卓有成效的業務技能。根據他提供的情報,蘇聯間諜機構最後成功破獲了該校派往蘇聯境內的所有間諜。

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蘇聯功勳情報員,時任的克格勃成員,領導特別小組執行了行動。據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回憶,他在3-4個月內就招募到了7名精英加入該小組,這些人基本都是蘇聯移民。瓦爾塔尼揚小組成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監視法西斯諜報機關的活動。

小組成員每天工作14-16個小時,騎著自行車在德黑蘭的街道上轉悠,因此也被叫做“輕騎兵”,他們的任務是跟蹤德國間諜。一天,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小組收到這樣一條情報,稱某藥房的一個伊朗人正在同德國諜報機關合作,但僅止於對這個人只是有所懷疑,畢竟缺少確切的證據,因為通過監視,他沒有同任何可疑的人接觸,只是經常連續幾個小時坐在茶館裡。然而小組成員並未放棄,他們繼續守侯在茶館或是大街上,還經常到他家周圍的院子裡轉悠。

有一次,成員們在這個院子裡玩15子遊戲時發現了一個人,這個人跟這家主人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終於真相大白——原來他們是孿生兄弟,一般人很難從外貌上分出他們誰是誰,這樣一來,一個人抛頭露面,把自己展現在公眾面前,而另一個人,他的孿生兄弟,就在別處同德國間諜機關的合作者會面。

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德黑蘭的克格勃“輕騎兵”

因為“輕騎兵”們多數為14歲左右的少年,能輕易地利用年齡作掩飾,騎著自行車,像幽靈一般出沒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看上去不過是一群漫無目的騎車遊逛的孩子;所以德國間諜即使注意到這些“輕騎兵”,也往往把他們當作了一般的小孩,正是基於這一點,“輕騎兵”大獲成功。在一年半的時間裡,“輕騎兵”就發現了近400名法西斯間諜。

在格沃爾克的特工生涯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自然是在1943年秋天執行的反謀殺任務。

1943年9月的一天,納粹軍事情報機關負責人弗裡德里希·卡納裡斯上將(“菲力克斯”行動:大貪求小貪、小貪敲大貪的主要執行者)收到了一份從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發來的密碼電報,儘管當時已是深夜時分,但卡納裡斯上將仍然覺得有必要立即將電報上的消息彙報給納粹元首希特勒。這是一份由英國駐安卡拉大使館內的一名“鼴鼠”——一個代號叫做“西塞羅”的雙面間諜發來的密電,密電上只有寥寥幾行字:“11月29日,史達林、羅斯福和邱吉爾將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進行秘密會晤。”

納粹軍事情報機關負責人弗裡德里希·卡納裡斯上將

接下來的一些日子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到底發生了什麼,除了美英蘇“三巨頭”發表了著名的《德黑蘭宣言》外,其它的內幕世人所知並不太多。

然而據俄羅斯駐德黑蘭大使館官員馬克沁·巴拉諾夫稱,事實上當年納粹元首希特勒接到“鼴鼠”密電後,就立即在德黑蘭佈置了暗殺“三巨頭”的計畫——希特勒當時立即指派他寵愛的党衛軍破壞行動小組負責人奧托·斯科爾茲尼負責在德黑蘭的暗殺行動。

斯科爾茲尼當時在德國是個傳奇人物,他的出名在於他於1943年夏天剛剛率領一隊傘兵成功援救出被捕的義大利獨裁領袖墨索里尼,並帶他去見了希特勒(“橡樹”行動:德軍歷史上最為大膽的“魔鬼的傑作”),以及綁架匈牙利國王及王儲的“米老鼠”行動:躺著中槍的溫柔老鼠、“鐵拳”行動:納粹不但武器牛得沒邊沒沿,人更是牛得一塌糊塗。

斯科爾茲尼接獲元首命令後,立即組織籌畫行刺。會議的日期引起了斯科爾茲尼的注意——11月30日是邱吉爾的生日。這種場合或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行動時機。德國人當機立斷決定於這一天潛入英國駐德黑蘭使館,對邱吉爾實施暗殺。隨後斯科爾茲尼立即向伊朗境內秘密派遣出兩支不同的党衛軍破壞行動小組,分頭執行暗殺“三巨頭”的任務,這次暗殺計畫被稱之為“遠跳”行動:

一支納粹敢死隊通過空降進入伊朗境內親德的凱西凱斯基耶部落所在地;

另一支敢死隊則偽裝成茶葉商人從土耳其邊境潛入伊朗。

無論行動是否成功,可以確定的是,去的人沒有一個可以活著回來。

“鐵漢”奧托·斯科爾茲尼

【行動經過】

11月27日晚,斯科爾茲尼派出探路的6人先遣小組率先出發了,然而剛剛被空投到距德黑蘭70公里的庫姆地區的納粹特務,腳一落地就與地面接應人員被早早埋伏在此的蘇軍盡數擒獲——蘇聯已經提前截獲相關情報並採取得力措施,60名特務中有很多都是蘇聯的地下工作者,他們把此次行動報給了蘇聯官方,格沃爾克領導的“輕騎兵”早就埋伏在此,坐等德國特務的落網。百密一疏,雖然蘇聯強大的情報網早就掌握了德國暗殺任務的動態,但是當晚在抓捕過程中還是有6名特務漏網。

當希特勒得知大部分特務被蘇聯抓獲時,大為憤怒。他決定親自指揮暗殺行動,他命令漏網的6名特務,直接轟炸蘇聯大使館。當時蘇聯大使館裡住著史達林和羅斯福兩位首腦,如果任務成功,可謂一箭雙雕。6名特務接到命令後秘密前往武器藏匿地點,到達目的地後,這6名特務傻眼了,所有的武器裝備都被換成了沒有任何殺傷力的假武器——蘇聯情報早就掌握了他們武器的藏匿地點,再次搶先一步調了包,想借此引誘這6名在逃特務出現。為了查清楚這6名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納粹特務存在,蘇聯並沒有急於抓捕,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確認沒有更多特務之後,蘇聯一舉抓獲了這6名在逃特務。

被調包的爆炸裝置

希特勒的暗殺計畫也失敗了。

二戰時期,希特勒作出的丟人現眼的事情不少,轟炸蘇聯駐德黑蘭大使館的行動就是其中之一

而斯科爾茲尼的兩路敢死隊還是不為所動,繼續視死如歸地動身了。

兩隊人馬在抵達德黑蘭後,就隱身在德黑蘭郊外的幾幢別墅中,並通過無線電將他們在德黑蘭的一切行動細節發送給柏林總部。法西斯間諜自覺計畫天衣無縫,殊不知,納粹敢死隊的每一步行動,都在克格勃的掌握之中。

納粹間諜進入伊朗境內後,大多數人都打扮成了當地居民的模樣,身穿阿拉伯長袍,頭戴傳統頭巾,其中一些間諜甚至還能說熟練的波斯語和阿拉伯語。

敢死隊員一身阿拉伯人裝束

蘇德特務的暗戰在“德黑蘭會議”前夕達到高潮——敢死隊密謀炸毀蘇聯大使館。

克格勃並不急於通過武力達到目的,而是悄然蓄力,所有工作都在暗中進行:他們切斷了德黑蘭的國際電話,中斷了電報、信件聯繫,車輛只能憑特殊通行證進入,逮捕了許多納粹間諜。伊朗局勢盡在掌控之中,蘇聯對防範一切敵對行動充滿了信心。

根據當年被蘇聯情報機構擒獲的納粹間諜的口供:“納粹敢死隊”原計劃通過前蘇聯駐德黑蘭大使館地下的幾條下水道秘密潛入使館內部,進行暗殺和破壞工作;然而到現場後他們卻發現,幾條使館的下水道出口早就被衛兵防守得嚴嚴實實,根本沒有可趁之機。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納粹間諜又想通過收買一名經常出入蘇聯大使館的老年牧師混進使館區,以便在夜間將5噸重的炸藥埋藏在使館的建築底下。

據德黑蘭歷史學家穆罕默德·亞克馬蒂稱,這名老年牧師是俄羅斯沙皇時代的舊人,納粹間諜知道他並不喜歡史達林政府,於是向他開出了5萬英鎊的價格,企圖收買他,5萬英鎊在當時是一筆龐大的數目,足夠人舒服地過上一輩子。

然而讓納粹特工想不到的是,儘管這名牧師不喜歡史達林,但當他獲知納粹的陰謀後,立即走進蘇聯大使館說出了一切——這就是民族大義。兩名試圖收買他的納粹間諜立即被逮捕,數天后“他們企圖逃跑時被蘇聯看守擊斃”——有關這次事件的文件到如今仍未解密。

駐德黑蘭的英國大使館位於蘇聯大使館附近,而美國大使館則在幾公里外的地方,在“三巨頭”會晤前幾天,儘管許多納粹間諜已經相繼被捕,仍剩下一些“漏網之魚”在從事秘密的暗殺活動,幾名納粹間諜在英國使館、蘇聯使館到美國使館的必經之路上選擇“最佳射擊地點”埋伏起來,企圖等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車隊路過時,殺他一個措手不及。該計畫要求一組射手先將羅斯福乘坐汽車的車胎射穿,另一組納粹狙擊手則用機關槍將羅斯福的座駕打成馬蜂窩。納粹間諜甚至還“預算”出了成功暗殺羅斯福所需的精確時間:5分9秒。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羅斯福根本沒給他們這樣的機會,他拜訪蘇聯大使館後乾脆在那裡住了下來,沒有再回美國大使館。

納粹間諜又將暗殺目標鎖定在邱吉爾身上,但同樣沒找到機會。

就這樣,潛入德黑蘭的大部分納粹間諜和特工,要麼被盟軍特工逮捕,要麼被擊斃。

但是,納粹間諜卻一直沒有放棄暗殺的念頭和行動。

“三巨頭”在不知不覺中數次躲過災難

【後續】

據當時曾在伊斯坦布爾德國貿易代表團工作的亞萊克斯·斯克米特回憶稱,為了能夠在德黑蘭暗殺“三巨頭”,納粹党衛軍甚至打算採用最匪夷所思的手段。

當“遠跳”行動總指揮斯科爾茲尼發現派去的党衛軍間諜都一個個落網的時候,最後他竟然想出了用裝滿炸藥的輕型飛機去轟炸蘇聯大使館的主意。他們很輕易地就找到了願意去執行這次“自殺式”任務的納粹飛行員,不過這名飛行員顯然太讓納粹元首失望了——他駕駛裝滿炸藥的飛機飛到了德黑蘭上空,不過,不知何故他在路上“耽擱”了時間,當飛機抵達那裡時已經是12月初,此時一切會議都已經結束,“三巨頭”早已離開德黑蘭打道回府了。

獲悉先遣小組落網的消息後,坐鎮柏林的斯科爾茲尼遂決定不再派殺手。不僅沒有暗殺成“三巨頭”,自己卻損兵折將,付出了慘重代價,“遠跳”行動以納粹間諜的失敗而告終。

斯科爾茲尼在行刺“三巨頭”的行動中,屢遭重擊

【關聯性】

斯科爾茲尼曾在1966年證實說,自1943年起,他就是執行希特勒特殊使命的代表,當年他奉命謀刺“三巨頭”,如果“遠跳”行動失敗,擬採用第二方案——“阿爾戈航海者”行動:從亞美尼亞人公墓旁潛入英國大使館,進而綁架“三巨頭”。

斯科爾茲尼還故作輕鬆、詩興大發地說:“亞美尼亞人公墓裡一泓清泉青碧如鏡、淙淙有聲……”

然而,殘酷的歷史讓“鐵漢”失望了,他的兩次特種行動悉數流產、灰飛煙滅。

【影響】

雖然“遠跳”行動的挫敗不可能由年僅19歲的孩子獨自完成,但其在這個過程中的無可替代的作用,是任何人也無法否認的。蘇聯傳奇特工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為此建立的豐功偉績,也以永遠的經典而書寫在國際情報史中。

“遠跳”行動失敗了,德黑蘭會議繼續進行,這也成為了反法西斯聯盟主要國家在戰爭後期建立有效軍事合作的重要步驟,對加強盟國團結、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徹底打敗德意日法西斯產生了重大作用和影響。

因為“遠跳”行動失敗了,所以行動本身註定就無足輕重,因為除了一些德國情報人員喪生之外,盟國並沒有什麼實際損失,更沒有對二戰的進程和結果造成任何負面影響。這也反過來映射,如果行動得手,將會對歷史產生什麼樣的重大震盪。

斯科爾茲尼

【評論】

暗殺政治領袖(尤其是強勢政治領袖),無疑是迅速獲取政治與軍事優勢的捷徑,因此暗殺,在二戰歷史此起彼伏,上至國家元首、下至低階將領,其政治、軍事紅利是在令人難以罷手的最終原因。

克格勃展開的大量細緻有效的工作,保證了德黑蘭會議的順利進行。

莫斯科對偵查員們的功勳給予了高度評價,憑藉數年德黑蘭行動的功勞,“輕騎兵”隊長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被授予了蘇聯英雄稱號,獲得了光榮的蘇聯英雄紅星勳章,這是二戰中非直接作戰人員的唯一一例。

【相關資料】

1、成功的格沃爾克在無形戰線找到了大顯身手的用武之地,幸運的格沃爾克在茫茫人海找到了相伴56年的親密愛人。1946年,格沃爾克在伊朗與戈阿爾結婚,從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情報伉儷”。由於工作需要,他們一生沒有養育孩子;也是由於工作需要和其他緣故,他們又留下3次舉行“婚禮”的趣聞。

1946年,格沃爾克在伊朗與戈阿爾結婚

數十年間,精通八國語言的格沃爾克留下大量工作的足跡。特別是在冷戰時期,夫妻一起獲取了北約大量的政治、軍事、經濟與科技等各方面情報。據稱有的情報密級極高,也許200年或300年以後才會解密。他們提供的寶貴情報為蘇聯科學界節約了經費,並縮短了10至15年的研究時間。

1984年5月28日,格沃爾克成為和平年代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第一個地下工作者。直到他80歲生日時,俄對外情報局才公開他的間諜身份。

2012年1月10日,格沃爾克患癌症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8歲。時任俄總統的梅德韋傑夫在唁電中稱,格沃爾克“是傳奇的情報員、真正的愛國者,是一位卓越而非凡的人物。他的去世對於他的親友和所有知道這位傑出人士的人來說,都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及夫人戈阿爾

2、事實上,“三巨頭”德黑蘭會晤期間,德黑蘭到底有多少名德國間諜在活動?目前仍然是個謎,前蘇情報機構估計數目約有1000人。有關德黑蘭當年血腥間諜戰的細節也許將成為一個永遠的秘密,因為到目前為止,當時的伊朗首都到底都發生過什麼,即使是歷史學家也所知不多。

英國國家檔案館要到2017年才能根據法律解密《德黑蘭宣言》發表時期的秘密檔案,也就是說,德黑蘭間諜戰的真相最後浮出水面,就在今年。

《德黑蘭43年》DVD封套

3、1981年,蘇聯、法國、瑞士、西班牙聯合拍攝了著名的電影《德黑蘭43年》。

《德黑蘭43年》是一部極具張力的戰爭政治與間諜題材絕對經典大片,由蘇聯導演亞歷山大·阿洛夫、弗拉基米爾·納烏莫夫聯合執導。1943年德黑蘭會議期間德國納粹暗殺英、美、蘇三國首腦行動的內幕及其於1978年被前臺執行人披露的過程。其間,歷史部分蘇聯間諜與俄裔法國美女翻譯的愛情沒有結果,現實部分莫斯科警察局探長與美女翻譯女兒的愛情也未能展開。歷史現實不斷轉換,揉合多種類型元素。暗殺不停,死人不斷,幕後主使始終逍遙法外。緊湊洗練,驚心動魄。娜塔莉亞·別洛赫沃斯季科娃、伊戈爾·柯斯托列夫斯基、阿蘭·德隆(是的,阿蘭·德隆)、庫爾德·尤爾根斯等主演。莫斯科電影節金獎。

《德黑蘭43年》電影海報

《德黑蘭43年》為公認的蘇聯晚期政治電影代表作。該影片有片長不同的3個版本,即155分鐘的阿根廷版、192分鐘的蘇聯版和153分鐘的西德版。IMDb該影片評分為7.1分。

【代號說明】

“遠跳”,一個動感十足的代號,充滿了奮力一搏的氣勢,也比較符合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在代號方面的整體風格。

本檔資料來源複雜,如有引用,呈請海涵。部分資料已查不到最初引用之處,因不想掠人之美,如涉及著作權、智慧財產權等敬請指正,本號將及時訂正處理。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這將成為堅定“歷史脈動”為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畫不竭的強大動力。謝謝!

“歷史脈動”微信號:spaseXsea

但生平業績鮮為人知。

另一位傳奇人物是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1924年出生于蘇聯頓河畔羅斯托夫,並在一個有著濃厚“情報情結”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成人。當年幫助他的父親獲得伊朗國籍的正是蘇聯的情報部門,這才有了父親在德黑蘭開辦糖果點心廠,最終成為頗具威望的伊朗富商的發家史。

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

自古英雄出少年,在父親的影響下,不滿16歲的格沃爾克已是一名蘇聯情報員。1940年2月,根據伊萬·阿加揚茨的指示,小格沃爾克組織了一支8人“輕騎兵”。他們兩人為一組,以自行車代步,使用這種簡單而有效的方法跟蹤、監視德國駐德黑蘭情報人員的行蹤,並查找為法西斯效力的當地居民,兩年內揭露出400多名在伊朗的德國間諜。

為向蘇聯派遣間諜,英國情報部門在德黑蘭開辦了名為無線電俱樂部,實為情報學校的機構,旨在培訓懂俄語的各民族年輕人。從1942年起,格沃爾克秘密進入該校,雖然僅有半年時間,但他有機會學習了招募方法、密碼寫信、單邊聯繫方法、跟蹤和反跟蹤,以及採取秘密行動等。這無疑為他執行新的艱巨任務奠定了卓有成效的業務技能。根據他提供的情報,蘇聯間諜機構最後成功破獲了該校派往蘇聯境內的所有間諜。

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蘇聯功勳情報員,時任的克格勃成員,領導特別小組執行了行動。據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回憶,他在3-4個月內就招募到了7名精英加入該小組,這些人基本都是蘇聯移民。瓦爾塔尼揚小組成立後的首要任務就是監視法西斯諜報機關的活動。

小組成員每天工作14-16個小時,騎著自行車在德黑蘭的街道上轉悠,因此也被叫做“輕騎兵”,他們的任務是跟蹤德國間諜。一天,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小組收到這樣一條情報,稱某藥房的一個伊朗人正在同德國諜報機關合作,但僅止於對這個人只是有所懷疑,畢竟缺少確切的證據,因為通過監視,他沒有同任何可疑的人接觸,只是經常連續幾個小時坐在茶館裡。然而小組成員並未放棄,他們繼續守侯在茶館或是大街上,還經常到他家周圍的院子裡轉悠。

有一次,成員們在這個院子裡玩15子遊戲時發現了一個人,這個人跟這家主人長得幾乎一模一樣,終於真相大白——原來他們是孿生兄弟,一般人很難從外貌上分出他們誰是誰,這樣一來,一個人抛頭露面,把自己展現在公眾面前,而另一個人,他的孿生兄弟,就在別處同德國間諜機關的合作者會面。

類似這樣的故事還有很多。

德黑蘭的克格勃“輕騎兵”

因為“輕騎兵”們多數為14歲左右的少年,能輕易地利用年齡作掩飾,騎著自行車,像幽靈一般出沒在最令人意想不到的地方,看上去不過是一群漫無目的騎車遊逛的孩子;所以德國間諜即使注意到這些“輕騎兵”,也往往把他們當作了一般的小孩,正是基於這一點,“輕騎兵”大獲成功。在一年半的時間裡,“輕騎兵”就發現了近400名法西斯間諜。

在格沃爾克的特工生涯中,最值得大書特書的自然是在1943年秋天執行的反謀殺任務。

1943年9月的一天,納粹軍事情報機關負責人弗裡德里希·卡納裡斯上將(“菲力克斯”行動:大貪求小貪、小貪敲大貪的主要執行者)收到了一份從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發來的密碼電報,儘管當時已是深夜時分,但卡納裡斯上將仍然覺得有必要立即將電報上的消息彙報給納粹元首希特勒。這是一份由英國駐安卡拉大使館內的一名“鼴鼠”——一個代號叫做“西塞羅”的雙面間諜發來的密電,密電上只有寥寥幾行字:“11月29日,史達林、羅斯福和邱吉爾將在伊朗首都德黑蘭進行秘密會晤。”

納粹軍事情報機關負責人弗裡德里希·卡納裡斯上將

接下來的一些日子在伊朗首都德黑蘭到底發生了什麼,除了美英蘇“三巨頭”發表了著名的《德黑蘭宣言》外,其它的內幕世人所知並不太多。

然而據俄羅斯駐德黑蘭大使館官員馬克沁·巴拉諾夫稱,事實上當年納粹元首希特勒接到“鼴鼠”密電後,就立即在德黑蘭佈置了暗殺“三巨頭”的計畫——希特勒當時立即指派他寵愛的党衛軍破壞行動小組負責人奧托·斯科爾茲尼負責在德黑蘭的暗殺行動。

斯科爾茲尼當時在德國是個傳奇人物,他的出名在於他於1943年夏天剛剛率領一隊傘兵成功援救出被捕的義大利獨裁領袖墨索里尼,並帶他去見了希特勒(“橡樹”行動:德軍歷史上最為大膽的“魔鬼的傑作”),以及綁架匈牙利國王及王儲的“米老鼠”行動:躺著中槍的溫柔老鼠、“鐵拳”行動:納粹不但武器牛得沒邊沒沿,人更是牛得一塌糊塗。

斯科爾茲尼接獲元首命令後,立即組織籌畫行刺。會議的日期引起了斯科爾茲尼的注意——11月30日是邱吉爾的生日。這種場合或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行動時機。德國人當機立斷決定於這一天潛入英國駐德黑蘭使館,對邱吉爾實施暗殺。隨後斯科爾茲尼立即向伊朗境內秘密派遣出兩支不同的党衛軍破壞行動小組,分頭執行暗殺“三巨頭”的任務,這次暗殺計畫被稱之為“遠跳”行動:

一支納粹敢死隊通過空降進入伊朗境內親德的凱西凱斯基耶部落所在地;

另一支敢死隊則偽裝成茶葉商人從土耳其邊境潛入伊朗。

無論行動是否成功,可以確定的是,去的人沒有一個可以活著回來。

“鐵漢”奧托·斯科爾茲尼

【行動經過】

11月27日晚,斯科爾茲尼派出探路的6人先遣小組率先出發了,然而剛剛被空投到距德黑蘭70公里的庫姆地區的納粹特務,腳一落地就與地面接應人員被早早埋伏在此的蘇軍盡數擒獲——蘇聯已經提前截獲相關情報並採取得力措施,60名特務中有很多都是蘇聯的地下工作者,他們把此次行動報給了蘇聯官方,格沃爾克領導的“輕騎兵”早就埋伏在此,坐等德國特務的落網。百密一疏,雖然蘇聯強大的情報網早就掌握了德國暗殺任務的動態,但是當晚在抓捕過程中還是有6名特務漏網。

當希特勒得知大部分特務被蘇聯抓獲時,大為憤怒。他決定親自指揮暗殺行動,他命令漏網的6名特務,直接轟炸蘇聯大使館。當時蘇聯大使館裡住著史達林和羅斯福兩位首腦,如果任務成功,可謂一箭雙雕。6名特務接到命令後秘密前往武器藏匿地點,到達目的地後,這6名特務傻眼了,所有的武器裝備都被換成了沒有任何殺傷力的假武器——蘇聯情報早就掌握了他們武器的藏匿地點,再次搶先一步調了包,想借此引誘這6名在逃特務出現。為了查清楚這6名之外是否還有其他納粹特務存在,蘇聯並沒有急於抓捕,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查,確認沒有更多特務之後,蘇聯一舉抓獲了這6名在逃特務。

被調包的爆炸裝置

希特勒的暗殺計畫也失敗了。

二戰時期,希特勒作出的丟人現眼的事情不少,轟炸蘇聯駐德黑蘭大使館的行動就是其中之一

而斯科爾茲尼的兩路敢死隊還是不為所動,繼續視死如歸地動身了。

兩隊人馬在抵達德黑蘭後,就隱身在德黑蘭郊外的幾幢別墅中,並通過無線電將他們在德黑蘭的一切行動細節發送給柏林總部。法西斯間諜自覺計畫天衣無縫,殊不知,納粹敢死隊的每一步行動,都在克格勃的掌握之中。

納粹間諜進入伊朗境內後,大多數人都打扮成了當地居民的模樣,身穿阿拉伯長袍,頭戴傳統頭巾,其中一些間諜甚至還能說熟練的波斯語和阿拉伯語。

敢死隊員一身阿拉伯人裝束

蘇德特務的暗戰在“德黑蘭會議”前夕達到高潮——敢死隊密謀炸毀蘇聯大使館。

克格勃並不急於通過武力達到目的,而是悄然蓄力,所有工作都在暗中進行:他們切斷了德黑蘭的國際電話,中斷了電報、信件聯繫,車輛只能憑特殊通行證進入,逮捕了許多納粹間諜。伊朗局勢盡在掌控之中,蘇聯對防範一切敵對行動充滿了信心。

根據當年被蘇聯情報機構擒獲的納粹間諜的口供:“納粹敢死隊”原計劃通過前蘇聯駐德黑蘭大使館地下的幾條下水道秘密潛入使館內部,進行暗殺和破壞工作;然而到現場後他們卻發現,幾條使館的下水道出口早就被衛兵防守得嚴嚴實實,根本沒有可趁之機。

一計不成再生一計,納粹間諜又想通過收買一名經常出入蘇聯大使館的老年牧師混進使館區,以便在夜間將5噸重的炸藥埋藏在使館的建築底下。

據德黑蘭歷史學家穆罕默德·亞克馬蒂稱,這名老年牧師是俄羅斯沙皇時代的舊人,納粹間諜知道他並不喜歡史達林政府,於是向他開出了5萬英鎊的價格,企圖收買他,5萬英鎊在當時是一筆龐大的數目,足夠人舒服地過上一輩子。

然而讓納粹特工想不到的是,儘管這名牧師不喜歡史達林,但當他獲知納粹的陰謀後,立即走進蘇聯大使館說出了一切——這就是民族大義。兩名試圖收買他的納粹間諜立即被逮捕,數天后“他們企圖逃跑時被蘇聯看守擊斃”——有關這次事件的文件到如今仍未解密。

駐德黑蘭的英國大使館位於蘇聯大使館附近,而美國大使館則在幾公里外的地方,在“三巨頭”會晤前幾天,儘管許多納粹間諜已經相繼被捕,仍剩下一些“漏網之魚”在從事秘密的暗殺活動,幾名納粹間諜在英國使館、蘇聯使館到美國使館的必經之路上選擇“最佳射擊地點”埋伏起來,企圖等美國總統羅斯福的車隊路過時,殺他一個措手不及。該計畫要求一組射手先將羅斯福乘坐汽車的車胎射穿,另一組納粹狙擊手則用機關槍將羅斯福的座駕打成馬蜂窩。納粹間諜甚至還“預算”出了成功暗殺羅斯福所需的精確時間:5分9秒。

然而他們沒想到的是,羅斯福根本沒給他們這樣的機會,他拜訪蘇聯大使館後乾脆在那裡住了下來,沒有再回美國大使館。

納粹間諜又將暗殺目標鎖定在邱吉爾身上,但同樣沒找到機會。

就這樣,潛入德黑蘭的大部分納粹間諜和特工,要麼被盟軍特工逮捕,要麼被擊斃。

但是,納粹間諜卻一直沒有放棄暗殺的念頭和行動。

“三巨頭”在不知不覺中數次躲過災難

【後續】

據當時曾在伊斯坦布爾德國貿易代表團工作的亞萊克斯·斯克米特回憶稱,為了能夠在德黑蘭暗殺“三巨頭”,納粹党衛軍甚至打算採用最匪夷所思的手段。

當“遠跳”行動總指揮斯科爾茲尼發現派去的党衛軍間諜都一個個落網的時候,最後他竟然想出了用裝滿炸藥的輕型飛機去轟炸蘇聯大使館的主意。他們很輕易地就找到了願意去執行這次“自殺式”任務的納粹飛行員,不過這名飛行員顯然太讓納粹元首失望了——他駕駛裝滿炸藥的飛機飛到了德黑蘭上空,不過,不知何故他在路上“耽擱”了時間,當飛機抵達那裡時已經是12月初,此時一切會議都已經結束,“三巨頭”早已離開德黑蘭打道回府了。

獲悉先遣小組落網的消息後,坐鎮柏林的斯科爾茲尼遂決定不再派殺手。不僅沒有暗殺成“三巨頭”,自己卻損兵折將,付出了慘重代價,“遠跳”行動以納粹間諜的失敗而告終。

斯科爾茲尼在行刺“三巨頭”的行動中,屢遭重擊

【關聯性】

斯科爾茲尼曾在1966年證實說,自1943年起,他就是執行希特勒特殊使命的代表,當年他奉命謀刺“三巨頭”,如果“遠跳”行動失敗,擬採用第二方案——“阿爾戈航海者”行動:從亞美尼亞人公墓旁潛入英國大使館,進而綁架“三巨頭”。

斯科爾茲尼還故作輕鬆、詩興大發地說:“亞美尼亞人公墓裡一泓清泉青碧如鏡、淙淙有聲……”

然而,殘酷的歷史讓“鐵漢”失望了,他的兩次特種行動悉數流產、灰飛煙滅。

【影響】

雖然“遠跳”行動的挫敗不可能由年僅19歲的孩子獨自完成,但其在這個過程中的無可替代的作用,是任何人也無法否認的。蘇聯傳奇特工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為此建立的豐功偉績,也以永遠的經典而書寫在國際情報史中。

“遠跳”行動失敗了,德黑蘭會議繼續進行,這也成為了反法西斯聯盟主要國家在戰爭後期建立有效軍事合作的重要步驟,對加強盟國團結、加快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進程、徹底打敗德意日法西斯產生了重大作用和影響。

因為“遠跳”行動失敗了,所以行動本身註定就無足輕重,因為除了一些德國情報人員喪生之外,盟國並沒有什麼實際損失,更沒有對二戰的進程和結果造成任何負面影響。這也反過來映射,如果行動得手,將會對歷史產生什麼樣的重大震盪。

斯科爾茲尼

【評論】

暗殺政治領袖(尤其是強勢政治領袖),無疑是迅速獲取政治與軍事優勢的捷徑,因此暗殺,在二戰歷史此起彼伏,上至國家元首、下至低階將領,其政治、軍事紅利是在令人難以罷手的最終原因。

克格勃展開的大量細緻有效的工作,保證了德黑蘭會議的順利進行。

莫斯科對偵查員們的功勳給予了高度評價,憑藉數年德黑蘭行動的功勞,“輕騎兵”隊長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被授予了蘇聯英雄稱號,獲得了光榮的蘇聯英雄紅星勳章,這是二戰中非直接作戰人員的唯一一例。

【相關資料】

1、成功的格沃爾克在無形戰線找到了大顯身手的用武之地,幸運的格沃爾克在茫茫人海找到了相伴56年的親密愛人。1946年,格沃爾克在伊朗與戈阿爾結婚,從此成為名副其實的“情報伉儷”。由於工作需要,他們一生沒有養育孩子;也是由於工作需要和其他緣故,他們又留下3次舉行“婚禮”的趣聞。

1946年,格沃爾克在伊朗與戈阿爾結婚

數十年間,精通八國語言的格沃爾克留下大量工作的足跡。特別是在冷戰時期,夫妻一起獲取了北約大量的政治、軍事、經濟與科技等各方面情報。據稱有的情報密級極高,也許200年或300年以後才會解密。他們提供的寶貴情報為蘇聯科學界節約了經費,並縮短了10至15年的研究時間。

1984年5月28日,格沃爾克成為和平年代獲得蘇聯英雄稱號的第一個地下工作者。直到他80歲生日時,俄對外情報局才公開他的間諜身份。

2012年1月10日,格沃爾克患癌症在莫斯科去世,享年88歲。時任俄總統的梅德韋傑夫在唁電中稱,格沃爾克“是傳奇的情報員、真正的愛國者,是一位卓越而非凡的人物。他的去世對於他的親友和所有知道這位傑出人士的人來說,都是無法彌補的損失”。

格沃爾克·瓦爾塔尼揚及夫人戈阿爾

2、事實上,“三巨頭”德黑蘭會晤期間,德黑蘭到底有多少名德國間諜在活動?目前仍然是個謎,前蘇情報機構估計數目約有1000人。有關德黑蘭當年血腥間諜戰的細節也許將成為一個永遠的秘密,因為到目前為止,當時的伊朗首都到底都發生過什麼,即使是歷史學家也所知不多。

英國國家檔案館要到2017年才能根據法律解密《德黑蘭宣言》發表時期的秘密檔案,也就是說,德黑蘭間諜戰的真相最後浮出水面,就在今年。

《德黑蘭43年》DVD封套

3、1981年,蘇聯、法國、瑞士、西班牙聯合拍攝了著名的電影《德黑蘭43年》。

《德黑蘭43年》是一部極具張力的戰爭政治與間諜題材絕對經典大片,由蘇聯導演亞歷山大·阿洛夫、弗拉基米爾·納烏莫夫聯合執導。1943年德黑蘭會議期間德國納粹暗殺英、美、蘇三國首腦行動的內幕及其於1978年被前臺執行人披露的過程。其間,歷史部分蘇聯間諜與俄裔法國美女翻譯的愛情沒有結果,現實部分莫斯科警察局探長與美女翻譯女兒的愛情也未能展開。歷史現實不斷轉換,揉合多種類型元素。暗殺不停,死人不斷,幕後主使始終逍遙法外。緊湊洗練,驚心動魄。娜塔莉亞·別洛赫沃斯季科娃、伊戈爾·柯斯托列夫斯基、阿蘭·德隆(是的,阿蘭·德隆)、庫爾德·尤爾根斯等主演。莫斯科電影節金獎。

《德黑蘭43年》電影海報

《德黑蘭43年》為公認的蘇聯晚期政治電影代表作。該影片有片長不同的3個版本,即155分鐘的阿根廷版、192分鐘的蘇聯版和153分鐘的西德版。IMDb該影片評分為7.1分。

【代號說明】

“遠跳”,一個動感十足的代號,充滿了奮力一搏的氣勢,也比較符合二戰時期德國軍隊在代號方面的整體風格。

本檔資料來源複雜,如有引用,呈請海涵。部分資料已查不到最初引用之處,因不想掠人之美,如涉及著作權、智慧財產權等敬請指正,本號將及時訂正處理。

如果感到本文有些意思,請勞動您寶貴的小手指,或關注、或評論、互收藏、或轉發,這將成為堅定“歷史脈動”為您地提供各類行動計畫不竭的強大動力。謝謝!

“歷史脈動”微信號:spaseXsea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