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風口下更需要冷靜的頭腦 低調的騰訊在下一盤AI大棋

業績亮眼的上半年

在8月16日, 剛剛出爐的騰訊第二季度及中期綜合業績財報, 展現了亮眼的業績, “鵝廠”上半年頗有斬獲, 銳意進取。

騰訊在週三盤後公佈的2017年第二季度及中期業績顯示, 公司2017年上半年總收入同比增長57%達到人民幣1061.58億元(156.70億美元), 按非通用會計準則的淨利潤同比增長43%達到人民幣308.59億元(45.55億美元)。

從第二季度的表現來看:

網路廣告上, 實現了55%的同比增長。 在媒體廣告上, 移動視頻播放量及騰訊新聞資訊流流量增加是第二季收入同比增長的主要驅動。

金融科技上, 支付相關業務及雲服務增長推動了騰訊其它業務收入實現177%的迅猛同比增長。

為拓寬線下商戶基礎加強的與美團點評及其它管道的合作 , 使得線下商業交易的支付業務快速增長。

騰訊雲在全球範圍內進一步擴展其基礎設施的覆蓋範圍, 目前在全球運營34個可用區。

除了繼續鞏固騰訊在遊戲、視頻及直播行業提供雲服務的領先地位外, 騰訊也提高了在TMT及金融行業的市場份額。

AI助力營收升級

這些全面開花的領域上, AI技術是助力上半年的技術新燃料, 也推進騰訊的營收升級。 AI確實已經在騰訊的各類產品中得以運用, 上半年營收的斬獲, AI功不可沒。

在效果廣告上, 騰訊將AI技術應用於廣告投放、展示全過程, 從瞭解用戶偏好、理解相關上下文和廣告內容, 根據廣告品質進行排序、優化廣告呈現方式, 到最終匹配最合適的廣告主。

在資訊服務方面, 包括新聞應用(如天天快報)、騰訊視頻、QQ音樂、全民K歌和應用商店(如應用寶)等, AI能説明這些產品更好瞭解使用者的興趣圖譜, 從而進行更智慧的個性化推薦,

讓用戶更高效的體驗感興趣內容。 騰訊各個平臺上的數位內容服務都會受益於這一更為智慧的推薦技術。

在金融科技方面, 包括移動支付、財富管理和小額貸款, 騰訊利用AI來更精確預測用戶在金融業務中的行為, 這將有助於為最合適的使用者提供最合適的產品, 並在此過程中進行卓越的風險管理。

財報首爆未來將加大投入AI

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在財報中特別提到:“2017年第二季度, 我們在多個業務實現強勁的收入增長, 讓我們能夠在日趨激烈的行業競爭中進行創新投資和新技術的投資。 ” 他表示, 騰訊正在加大對雲業務和AI技術的投資, 以確保日後可為用戶及業務合作夥伴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此前, AI在騰訊中的表現很少被提及, 相較於其它互聯網巨頭紛紛加入AI浪潮, 提出的“ALL in”、“AI First”等, 騰訊在AI上似乎冷靜得多, 騰訊提出了一個更為平實的願景“Make AI Everywhere”(讓AI無處不在)。

據公開消息, 目前騰訊內部有多個團隊在做人工智慧相關領域的研究。 例如, 騰訊的技術工程事業群(TEG)的AI Lab(騰訊人工智慧實驗室)、社交網路事業群(SNG)的優圖實驗室以及微信事業群(WXG)的微信AI團隊等。 公司與清華大學等海內外知名高校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建立了深入的合作關係。

騰訊2016年成立的公司級AI Lab, 由人工智慧領域頂尖科學家張潼博士擔任主任。 此外, 騰訊還設立了美國西雅圖AI實驗室, 推動騰訊在語音辨識及自然語言理解等AI領域的基礎研究。

而此次馬化騰在財報中明確提出加大投入AI, 意味著未來騰訊將在此有新的動作。

風物長宜放眼量

劉熾平:加碼投入AI, 不急於短期回報

AI技術的表現和巨大前景, 使得騰訊在AI上加緊佈局, 騰訊公司總裁劉熾平則從管理層角度解讀未來騰訊將在AI上如何加碼投入。 風物長宜放眼量,騰訊在AI上的投入,並不急切渴望回報。劉熾平表示:“加碼投入AI,不急於短期回報。”

劉熾平在公司第二季度財報公佈後的分析師會議上表示:“人工智慧具有戰略意義,我們會對AI進行持續、長期而有耐心的投資,因為我們堅信這是令人振奮的長遠投資,而不是要在短期直接產生收入。另一方面,AI也將在多個方面助力于我們現有的產品、服務與業務發展。”

騰訊還在此次分析師會議上透露,除了現有業務,公司內部研發人員近期還在圍棋人工智慧程式、面部識別以及醫學影像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此前消息稱,今年3月在日本舉行的第10屆UEC杯電腦圍棋大賽上,AI Lab研發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式“絕藝”(Fine Art)首次參加比賽一路過關斬將,以11連勝奪得UEC杯冠軍。

而在人臉識別技術領域,騰訊優圖實驗室的人臉識別技術檢測率根據世界級FDDB的標準排名第一。騰訊的人臉識別技術還能用於用戶身份線上認證,應用于金融和政務等領域。今年,成都國稅通過微信小程式運用,借助騰訊的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了辦稅人員遠端實名資訊的採集工作,極大緩解辦稅服務廳擁堵壓力。不僅如此,該技術還可幫助搜尋走失兒童及老人,眾多家庭因此受益。

近期,騰訊還推出了首款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MIAIS),利用騰訊AI Lab提供的深度學習技術,在醫學影像中進行疾病早期篩查及診斷。該產品可應用於內窺鏡、CT、MRI等,將有效提升疾病早期篩查及診斷的準確性及效率。

今年早些時候,馬化騰在出席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時提出,場景、資料、計算能力和人才視為發展AI技術四大要素。從目前來看,騰訊擁有國內互聯網用戶使用時間最長、活躍使用者最多的產品,可以說是國內互聯網運用中最為強大的場景,這是技術落地和運用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用戶量、計算能力以及延攬的技術人才都將為騰訊開展AI研發提供強勁保障。

劉熾平在分析師會議上強調,雖然人工智慧領域未能馬上創造營收,“但在我們看來,這將有助於提升我們的AI能力,對於我們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他認為,AI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完善都還需要時間,目前已經看到一些AI帶來的影響,但未來還會有更多探索空間。

風物長宜放眼量,騰訊在AI上的投入,並不急切渴望回報。劉熾平表示:“加碼投入AI,不急於短期回報。”

劉熾平在公司第二季度財報公佈後的分析師會議上表示:“人工智慧具有戰略意義,我們會對AI進行持續、長期而有耐心的投資,因為我們堅信這是令人振奮的長遠投資,而不是要在短期直接產生收入。另一方面,AI也將在多個方面助力于我們現有的產品、服務與業務發展。”

騰訊還在此次分析師會議上透露,除了現有業務,公司內部研發人員近期還在圍棋人工智慧程式、面部識別以及醫學影像等多個領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此前消息稱,今年3月在日本舉行的第10屆UEC杯電腦圍棋大賽上,AI Lab研發的圍棋人工智慧程式“絕藝”(Fine Art)首次參加比賽一路過關斬將,以11連勝奪得UEC杯冠軍。

而在人臉識別技術領域,騰訊優圖實驗室的人臉識別技術檢測率根據世界級FDDB的標準排名第一。騰訊的人臉識別技術還能用於用戶身份線上認證,應用于金融和政務等領域。今年,成都國稅通過微信小程式運用,借助騰訊的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了辦稅人員遠端實名資訊的採集工作,極大緩解辦稅服務廳擁堵壓力。不僅如此,該技術還可幫助搜尋走失兒童及老人,眾多家庭因此受益。

近期,騰訊還推出了首款AI醫學影像產品——騰訊覓影(MIAIS),利用騰訊AI Lab提供的深度學習技術,在醫學影像中進行疾病早期篩查及診斷。該產品可應用於內窺鏡、CT、MRI等,將有效提升疾病早期篩查及診斷的準確性及效率。

今年早些時候,馬化騰在出席中國(深圳)IT領袖峰會時提出,場景、資料、計算能力和人才視為發展AI技術四大要素。從目前來看,騰訊擁有國內互聯網用戶使用時間最長、活躍使用者最多的產品,可以說是國內互聯網運用中最為強大的場景,這是技術落地和運用一個最為重要的因素;用戶量、計算能力以及延攬的技術人才都將為騰訊開展AI研發提供強勁保障。

劉熾平在分析師會議上強調,雖然人工智慧領域未能馬上創造營收,“但在我們看來,這將有助於提升我們的AI能力,對於我們的長遠發展大有裨益。”他認為,AI技術的開發和運用完善都還需要時間,目前已經看到一些AI帶來的影響,但未來還會有更多探索空間。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