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我媽竟拒絕幫我帶小孩!一位女兒的感悟,震驚了所有父母!

這是一位年輕女兒寫下的感悟,

但是卻震驚了所有父母!

她的父母做了人生最重要的一個決定,

就是拒絕幫女兒帶孩子,

女兒卻說:“我的父母為我做過許多事

, 但這件事是最讓我感動的。 ”

我的父母做了一個重要的決定

我的父母為我做過很多事, 最讓我感動的, 是他們拒絕幫我帶小孩。

80年代中, 我們國家最流行的, 除了喇叭褲就是獨生子女。 這種時代大潮流下, 我是冒著天下之大不韙作為二胎來到這個世界。 雖說沒有獨生子女的命, 可獨生子女的病我倒是全有。

我爸媽總覺得年輕時不會疼孩子,

所以挺虧欠我姐的, 就把全部歉意報償在我身上, 對我的溺愛程度幾乎令人髮指。 簡單說就是有事沒事就跑來給我洗衣做飯, 再給些錢什麼的, 弄得我差點以為他們上輩子對我幹了什麼大壞事。

直到有一天, 他們做了一個鄭重的決定, 一舉把我從幾十年的公主夢裡搖醒了。

網圖

我的孩子出生了, 我卻十分恐懼

那時我懷孕38周, 再尋常不過的一個晚上, 我媽突然把我和老公叫到房間, 不留餘地的宣佈:我和你爸決定伺候你出了月子就不再幫你們了, 我們倆想到處走走轉轉, 喜歡哪裡, 就在哪裡常住。 至於孩子, 我們年紀大了, 身體吃不消了, 你們才是ta的父母, 就自己想想辦法吧。

在毫無心理準備的情況下聽到這個噩耗,

我花了好幾天才相信這是真的。 繼而, 我陷入了深深的恐懼, 是那種養尊處優的家雀得知自己將被流放的恐懼。

網圖

婆婆早逝、公公重病, 老公的父母是完全不能指望了, 沒想到在我人生最需要幫助的時刻, 那麼疼我的父母卻對我撒手不管了。 那段時間我逢人就抱怨, “能到處去旅遊, 就是不肯幫我一把”“好自私, 這不是逼我全職嗎, 哪有這麼對自己女兒的……”

我的孩子就在我的萬分恐懼下出生了。

網圖

或許我才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人

整個月子裡, 我幾乎沒露過笑臉, 因為賭氣, 我堅持從早到晚都自己帶著孩子。 乳頭龜裂的疼痛、新生兒的屎尿屁、睡眠不足的煩躁, 本來我想用這種近乎自虐的方式累垮自己好讓爸媽自責,

可累著累著, 我卻莫名其妙清醒起來。

我清醒地問自己:你在恐懼什麼?恐懼承擔一個母親應該承擔的責任, 恐懼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人母嗎?你在抱怨什麼?父母沒有任何幫你帶孩子的義務, 他們付出一生從未想過索取, 你卻對他們今生唯一一次為自己而做的決定記了大過。 那個從未思考過如何奉獻的你, 才是世界上最自私的人啊。

網圖

許多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

舀出腦子裡進的水, 我向單位申請延長產假, 開始了為期一年的全職媽媽生活。 這一年日子, 我的三觀被徹底重塑, 我又重新發現了自己, 發現了自己身上許多意想不到的能力。

從前我作息習慣很爛, 因為沒人幫帶小孩, 我變得晚上九點睡早上六點起,

睡眠品質大大提高, 再也不為閒愁傷春悲秋了。

從前我拖延症嚴重, 因為沒人幫帶小孩, 每天的生活瑣事我要快馬加鞭等孩子睡了去做, 一個前所未有的高效的生活橫空出世。

網圖

從前我懶散成性, 直到全職帶小孩, 為了不使自己與社會脫節, 我見縫插針背書做題, 瞭解新事物。 考過了對職業生涯意義重大的一個職稱。

從前我老嫌我媽小題大做, 直到一個人帶小孩, 兒子的小感冒也變成我的頭等大事, 因為明白能幫忙的人可能一時半會趕不過來。

從前我老嫌我爸走路慢, 直到自己帶小孩, 一遍又一遍, 把晃晃悠悠學走路的兒子從地上扶起。

從前我從沒想過父母都為我做過些什麼, 直到我親自撫養小孩……

網圖

那段時光過後的感悟

雖然我已重新步入社會, 但是那段舉目無親、四顧茫然的全職媽媽時光依舊刻骨銘心。 不是因為沒人幫手的狼狽、哀怨、痛苦現在還能觸痛我, 而是那段時光帶給我的巨大能量, 超過了我之前生命的總和, 直到現在仍在我的育兒之路上釋放著灼灼的正能量。

說來, 我的父母為我做過很多事, 但最讓我感動的, 就是他們拒絕幫我帶小孩。 他們這個決定, 讓我長成了一個大人, 一個有困難敢迎接, 犯錯誤敢承認, 出問題敢擔當的大人。

網圖

作為父母, 我們真的應該適當的放手了

作為父母, 我們適當適時的退出, 也是一種愛。 一方面孩子已經長大了, 他們需要自己去面對生活, 我們不可能一輩子照顧他們, 得體地退出也是給他們營造自由空間。

另一方面,我們辛苦了一輩子,真的應該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了,就讓我們趁著現在手腳靈便、身體還算健朗的時候,活出自己的腔調,好好享受每一天吧。

當然,得體的退出、適當的放手並不意味著再也不參與子女的生活,只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們有自己的生活,孩子也有自己的空間,有困難時我們可以適當地幫忙,但不要大包大攬。

得體地退出也是給他們營造自由空間。

另一方面,我們辛苦了一輩子,真的應該好好享受自己的生活了,就讓我們趁著現在手腳靈便、身體還算健朗的時候,活出自己的腔調,好好享受每一天吧。

當然,得體的退出、適當的放手並不意味著再也不參與子女的生活,只是保持一定的距離。我們有自己的生活,孩子也有自己的空間,有困難時我們可以適當地幫忙,但不要大包大攬。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