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首屆臨沂·河東稻花節開幕 叫響“河東稻米”品牌

為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挖掘河東區稻米文化, 爭創“全國稻米之鄉”, 推動稻米品牌建設, 提高農民群眾的收入, 23日, 首屆臨沂·河東稻花節在臨沂市河東區拉開帷幕。

據瞭解, 河東區水稻種植有著較好的群眾基礎, 六十年代被媒體稱之為“江北稻改第一村”, 經過幾十年的栽培和發展, 全區現有水稻品種200餘個, 種植面積達15萬畝, 產地集中在太平、八湖、鄭旺等鎮街, 年產水稻達10萬噸。 近幾年, 河東區優質大米品質不斷提高, 逐漸培植了老莊戶、東張屯等10餘個地方品牌, 受到廣大消費者的好評和市場的認可, 帶動了河東區優質米的發展, 促進了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 農民群眾的收入不斷提高。 2016年, 全區農業總產值達12.3億元, 糧食總產達25.74萬噸;農民專業合作社發展到919家, 家庭農場總數達210家,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45家, 優質農產品基地達32.5萬畝。

河東區委副書記紀軍在開幕式上致辭。

她表示, 近年來, 河東區委、區政府高度重視農業工作, 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 不斷推動基地品牌建設, 加快發展高效特色農業和生態迴圈農業, 全區農業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她提出, 舉辦首屆臨沂•河東稻花節, 就是要充分發揮河東區水稻生產發展優勢與潛力, 結合“全域旅遊”創建, 做好“農業+文化+旅遊”的文章, 提高河東區稻米的社會知名度, 推動糧食高產穩產, 拉長農業產業鏈, 提高農業附加值, 發展農業“新六產”, 推動農業農村新舊動能轉換。 發揮河東農業優勢, 為建設大美新臨沂美麗河東區貢獻應有的力量。

臨沂市農業局局長鞠豔峰在開幕式上指出, 近年來, 在全市共同努力下, 農業工作不斷取得新成績, 進一步推動了臨沂農產品品牌建設, 提升了臨沂農產品品牌價值, 打造了“產自臨沂”這張名片, 有力的宣傳了臨沂品牌, 極大的提升了農產品附加值, 加快了農民增收的步伐。 此次稻花節的舉行, 就是農產品與文化、旅遊相結合的有益嘗試,

對提升河東稻米形象, 進而推動全市優質農產品品牌建設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儀式現場, 精彩的文藝演出節目豐富多彩、形式多樣, 吸引了百餘名群眾前來觀看。 位於稻花節開幕式南邊的分會場, 還設置了農產品展示區、稻製品展區、傳統農具展區等各類展區, 展現了河東農業的蓬勃發展勢頭。 同時, 在合作社實驗基地田間內, 搭建了供遊客觀賞稻花的走廊、長亭, 引得遊客駐足觀賞, 紛紛與稻花合影。

據悉, 首屆臨沂·河東稻花節由河東區委宣傳部、區農業局、區旅遊局、區文廣新局、太平街道黨工委、辦事處主辦, 旨在充分發揮河東區水稻生產發展優勢與潛力, 將太平萬畝湖打造成國家級現代農業水稻示範基地, 把河東區優質大米申報為國家農產品地理標誌, 註冊“河東稻米”為河東區區域優質農產品著名公共品牌, 促進河東區傳統水稻種植向現代產業轉型升級, 提高河東區稻米的社會知名度, 叫響“河東稻米”農產品品牌。

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遺傳育種室副主任徐建第, 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員姜明松,市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鞠豔峰,市農科院黨委書記周緒元,河東區委副書記紀軍,河東區副區長牛樹超,河東區農業局局長王彥軍等領導出行開幕式。

省農科院水稻研究所副研究員姜明松,市農業局黨委書記、局長鞠豔峰,市農科院黨委書記周緒元,河東區委副書記紀軍,河東區副區長牛樹超,河東區農業局局長王彥軍等領導出行開幕式。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