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二戰蘇軍最慘部隊,時刻有人持槍監督,被稱活不過三個月

在之前的文章中, 我們談到過戰後蘇聯女性為了解決需求甚至是為了下一代, 居然將目光盯上了矮小的日本戰俘。 不少日本人積極接受蘇聯的改造, 甚至還獲得了蘇聯政府的准許, 留在當地與蘇聯女人成家立業。 被盯上的可不僅僅是日本人, 戰後不少德國。 義大利俘虜也獲得了相同的待遇, 畢竟, 一場世界大戰給蘇聯社會帶來的損失, 實在是災難性的。

整個二戰, 蘇聯共損失人口2700萬人, 其中絕大多數是男性。 蘇聯雖然地盤大, 但人口並不稠密, 這樣的損失直接導致社會的男女比例失衡, 直到今天也沒有完全恢復過來。 不過在當時, 打仗還是要靠人的, 蘇軍不但武裝了大量婦女趕赴前線, 組建了世界上規模最龐大的女子部隊。

即便如此, 面對巨大的戰爭損耗, 蘇軍打得依舊困難, 在最危急時, 蘇軍將目光盯上了監獄裡的囚犯, 讓他們拿起槍沖上前線。

二戰之前, 因為政治因素, 不少人受到牽扯被投入監獄。 在這個過程中, 監獄裡憑空多出約2000萬囚犯。 這些犯人可不是我們通常印象裡的那種殺人犯, 相反, 他們中相當一部分以前是軍人、知識份子、科學家和其他各界的社會精英。 一開始, 高層經過挑選, 將其中一些情節較輕的人釋放, 武裝並送到前線。

有朋友大概會問:臨時釋放的囚犯, 就算給他槍, 又能有多少戰鬥力呢?說到這裡, 筆者要提蘇聯領袖史達林首創的一種被稱為“看不見的師”的制度。 這種制度的核心就是一個成建制的作戰單位一般都配備兩套領導班子, 一旦需要擴編, 抽出其中一套, 再給他們配備兵員, 在短時間內就能完成擴編了。

“看不見的師”也是二戰中蘇軍部隊源源不斷的根本保障之一, 不少小青年經過短暫訓練都有一戰之力, 更別說這些被釋放的犯人裡, 本身有許多人就是軍人。 他們被分散安插到各個部隊中, 當然, 為了防止這些人在前線惹亂子, 高層也做足了準備, 不但給予部隊指揮官直接處決態度消極或是有逃跑傾向的囚犯,

還安排了專門的人持槍監督。

對於這些囚犯來說, 蹲在大牢裡下場不會多好, 相反, 在戰場上拼死搏殺不但有一線生機, 就算戰死了也是國家英雄。 因此, 這些囚犯士兵表現出的戰鬥力令蘇德雙方都大吃一驚。

因為收效良好, 蘇軍開始嘗試全部用釋放的囚犯組建部隊, 其中就有許多被稱為“懲戒營”的這樣的編制。

“懲戒營”裡的囚犯大多身份卑微, 不少人都因為盜竊、謀殺、臨陣脫逃等罪名入獄。 蘇軍派他們做一些極其危險的任務, 比如攻堅、到敵後搞破壞等。 然而, 他們卻並不埋怨, 反而非常積極。 1945年初的奧得-維斯瓦戰役中, 第123懲戒營對德軍陣地發起猛烈衝擊, 河面上都漂滿懲戒營士兵的屍體。 最後, 一個營的670人就活下來47人, 德軍被打得心驚膽戰, 稱蘇軍此戰是“靠屍體馱過維斯瓦河的”。

因為死傷太重,懲戒營也因此獲得了“活不過三個月”的說法。不過,不少囚犯士兵不但在戰後獲得減刑甚至是赦免,一些功勞巨大的還獲得了表彰,被提升為軍官。

囚犯中一些科學家則獲得了相對較好的待遇,他們被用於研發工作,提升蘇軍裝備水準,對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例如蘇聯著名航空專家圖波列夫,在1940年就因間諜罪被捕了,前途未蔔,但在1941年至1945年期間,他為蘇軍設計多款戰鬥機和轟炸機。圖波列夫也因此獲得赦免,史達林親自接見嘉獎。一大批科學家獲得赦免或是減刑,從罪犯變成英雄,受到人民的尊重。

不過,並不是所有囚犯都有為國而戰的待遇,他們中一些身份特殊、非常危險的人,大多被抽調到後方修建倉庫、工事或是從事生產工作。他們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甚至在莫斯科保衛戰爆發前夕,高層擔心這些人會叛變,乾脆將其中一部分人暗中處決了。

另外,有一些“犯人”根本就是無辜入獄的,他們本身沒有什麼“危險性”,卻被迫從事繁重的工作,每天都要超負荷工作十數小時。這些人沒有報酬,甚至連飯也吃不飽。不過,他們卻為國家生產炮彈多達2550萬枚、地雷近1000萬枚、手榴彈3000萬枚,以及多到無法統計的子彈。

由此可見,德國輸給蘇聯是必然的,因為德國人面臨的不但是蘇聯龐大的軍隊,更是這個龐大國家的全體人民。當史達林徘徊在撤出莫斯科的專列前數小時,最終決定與祖國一同存亡的那一刻開始,蘇聯軍民便註定能夠擊敗侵略者,贏得最終的勝利了。

因為死傷太重,懲戒營也因此獲得了“活不過三個月”的說法。不過,不少囚犯士兵不但在戰後獲得減刑甚至是赦免,一些功勞巨大的還獲得了表彰,被提升為軍官。

囚犯中一些科學家則獲得了相對較好的待遇,他們被用於研發工作,提升蘇軍裝備水準,對國家做出了巨大貢獻。例如蘇聯著名航空專家圖波列夫,在1940年就因間諜罪被捕了,前途未蔔,但在1941年至1945年期間,他為蘇軍設計多款戰鬥機和轟炸機。圖波列夫也因此獲得赦免,史達林親自接見嘉獎。一大批科學家獲得赦免或是減刑,從罪犯變成英雄,受到人民的尊重。

不過,並不是所有囚犯都有為國而戰的待遇,他們中一些身份特殊、非常危險的人,大多被抽調到後方修建倉庫、工事或是從事生產工作。他們的安全無法得到保障,甚至在莫斯科保衛戰爆發前夕,高層擔心這些人會叛變,乾脆將其中一部分人暗中處決了。

另外,有一些“犯人”根本就是無辜入獄的,他們本身沒有什麼“危險性”,卻被迫從事繁重的工作,每天都要超負荷工作十數小時。這些人沒有報酬,甚至連飯也吃不飽。不過,他們卻為國家生產炮彈多達2550萬枚、地雷近1000萬枚、手榴彈3000萬枚,以及多到無法統計的子彈。

由此可見,德國輸給蘇聯是必然的,因為德國人面臨的不但是蘇聯龐大的軍隊,更是這個龐大國家的全體人民。當史達林徘徊在撤出莫斯科的專列前數小時,最終決定與祖國一同存亡的那一刻開始,蘇聯軍民便註定能夠擊敗侵略者,贏得最終的勝利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