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時政>正文

“雞爪子山”間造出萬畝綠原,准格爾旗這塊寶地徹底火了!

神華准能集團:“雞爪子山”間造出萬畝綠原

神華准能集團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的複墾區綠化鳥瞰圖。 (資料圖片)

走進神華准能集團位於內蒙古鄂爾多斯市准格爾旗的黑岱溝露天礦西排土場種植基地, 長勢喜人的莊稼映入眼簾, 一望無際的原野披上了“綠裝”, 鬱鬱蔥蔥。

眼前的這一幕, 讓人很難想像, 這裡曾經溝壑縱橫, 原地表植被覆蓋度不足25%, 水土流失嚴重, 而且每年為國家的經濟建設貢獻著幾千萬噸的煤炭。

露天採煤, 對植被和環境的擾動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 神華准能集團在30多年來的生產建設中, 卻讓這片溝壑縱橫的土地變成了萬畝綠原, 使“綠色礦區”成了神華准能集團的“金字招牌”。 這一巨變的背後, 究竟發生了什麼?

保持住水土最關鍵

神華准能集團擁有年生產能力6900萬噸的黑岱溝露天煤礦和哈爾烏素露天煤礦。 這也是全國規模最大的兩個露天礦井。

結合准格爾地區煤炭賦存條件, 神華准能集團設計了連環相扣的生產工藝, 形成了從地表黃土、中部岩層、下部煤炭三道工藝接力完成的剝離採掘鏈條。

露天煤礦開採具有剝離成本低、能耗低、效率高等優點。 不過, 在開採中需要剝離煤層上覆的岩石及覆蓋物, 佔用土地多, 容易導致原生地表地形地貌被破壞, 原生土體結構被擾動, 生態環境的保護功能大大降低, 加劇了生態環境的惡化。

“礦區的生態環境治理, 首先必須解決好水土流失的問題。 ”神華准能集團董事長楊漢宏說, 公司從建設之初就堅持“生態環境保護與煤田開發並重”的方針, 全面落實開發建設與生態保護、水土保持“三同時”原則,

為保護礦區生態環境, 建設綠色礦區, 促進礦區又好又快發展進行了積極探索。

在黑岱溝露天煤礦, 神華准能集團黨委副書記秦泰介紹說, 黑岱溝露天煤礦充分應用小流域綜合治理的經驗, 將整個露天礦作為一個整體, 在建設用地邊界自然水流出口修建壩體工程, 使礦區形成一個相對封閉的系統, 礦區範圍內的水體不會流向外界。

記者瞭解到, 神華准能集團在黑岱溝礦區周邊的上游佈設了以攔泥蓄水防洪、保障礦區生產建設安全為目的的攔洪壩, 下游佈設了攔渣攔沙為主要目標的攔渣壩, 目的是避免流失水土, 淤塞河道。 在生產作業現場, 則根據採掘、排土的進程, 按照排土場的排棄工藝和排棄時序,

排土前在排土場底部溝道內逐級修建臨時性土壩, 有效攔截上游來水對下游排棄物的沖刷, 防止排土場在主體構築過程中的水土流失。

目前, 黑岱溝露天礦上游已修建攔洪壩20座, 下游修建攔渣壩10座, 在北排土場、東排土場、西排土場共修建臨時性攔水壩16座。

經過治理, 黑岱溝礦區範圍內的水土流失基本上得到了治理。 黑岱溝礦區水土流失控制程度達90%以上, 水蝕模數已由原始地貌的13000噸/平方公里·年降至目前的1500噸/平方公里·年。

造出一片綠洲來

“讓水土保持住, 這是邁出的第一步。 但更重要的是, 必須在黑色的煤海上造出一片綠洲來, 讓墾複區展現出勃勃生機。 ”楊漢宏堅定地說。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 黑岱溝煤礦在排棄剝離物時,

根據有利於複墾種植和防止水土流失的要求, 注重合理安排“一體化工藝”排棄方式, 形成“表土採集堆存—岩石排棄壓實—表土覆蓋—土地平整—土地生態複墾”的科學作業流程, 保證排土場的地質結構及景觀與周圍未開採地區協調一致, 減少水土流失, 滿足植被複墾要求。 同時, 對坡面採用挖魚鱗坑、水準溝等, 並種植沙棘、擰條等耐旱固土較強的灌木進行固土。

楊漢宏說, 過去兩個礦區所處的地方到處是“雞爪子山”, 溝壑縱橫, 想找塊平原都很難。 經過土地平整和固土綠化以後, 地貌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 也為煤海變綠洲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生態重建物種選擇及植被優化配置模式技術管理是複墾工作的重點。 秦泰介紹說,早在1992年,神華准能集團就與內蒙古環境科學研究所合作組成了生態重建研究課題組,針對適宜性植物的篩選、生態結構模式的建立、農業及林業複墾技術、土壤改良技術以及水土流失防治對策等方面開展研究,為礦區的生態重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通過多年研究和試驗,課題組篩選出的適宜當地生長的植物已經增加60餘種,包括苜蓿、新疆楊、樟子松、油松、山杏、沙打旺、紫穗槐、沙棘等。

“這些植物品種對不良立地因數和氣候因數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而且根系發達,有較好的生長速度,更容易成活。”秦泰說,目前准格爾礦區植物群落的佈局與配置,在空間上形成了草、灌、喬相結合的混交配置,建立了灌草型、喬草型、喬灌型和喬灌草型四種較為科學的生態結構模式。在時間上採用短期、中期、長期相結合,佈局上有經濟植物區、生態植物區,形成了不同種、不同組合類型的生物群落,從而增加了礦區範圍內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的多樣化。

截至2016年底,神華准能集團共投入土地複墾資金14.02億元,完成複墾總面積2319.59公頃,種植各種喬、灌6439.7802萬株,地被植物17.13平方公里,植被平均覆蓋率達80%以上,植被覆蓋度比自然地貌提高2至3倍。

昔日的荒坡禿頂,如今已變成植被覆蓋、草木茂盛的人工生態區,生態系統正向著良性迴圈方向發展。

生態園區前景可期

2012年,神華准能集團在以植樹造林為主的礦區複墾綠化工作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生態產業的新思路。

“通過現代生態農業建設,將使神華准能集團形成集生態設施農業、農業種植基地、現代畜牧養殖、生態景觀防護林、農業觀光、未來城市規劃功能區、工業園區建設為一體,具有鮮明的煤炭礦區特色、一定規模的生態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秦泰說。

自2012年以來,神華准能集團先後在黑岱溝露天煤礦東、西排土場每年種植500畝,種植品種有土豆、玉米、黍子、大豆、油菜、黃芥等。同時完成了東西排土場灌溉系統、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記者瞭解到,經過人工複墾的礦山徵用土地土壤熟化後,表層土壤結構得到很好的的改善,與礦區周邊的自然生態系統比較,土壤有機質、氮、磷,有顯著的提高。在農作物的試種中,複墾區比原有農田增加產量3倍以上,牧草產量增長3至5倍。

“黑岱溝露天煤礦和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開採完以後,將形成約18萬畝複墾治理土地。我們已經做了詳細規劃,準備建設成現代產業科技示範園區,打造既彰顯礦區工業旅遊特色,又兼具休閒農業觀光功能的新型產業園區,不斷改善礦區生態環境。”楊漢宏說。

根據規劃,複墾治理土地將打造形成“一心、一帶、六區”的示範園區格局。其中,“一心”即園區綜合管理服務中心,“一帶”即景觀大道觀光帶;“六區”即生態養殖區、果樹種植區、設施農業區、林下休閒區、小雜糧種植區和工業旅遊區。

這一項目由准格爾旗政府與神華准能集團合作建設,雙方已設立准格爾政能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其中准格爾旗政府持股51%,神華准能集團持股49%。目前專案已開工建設。秦泰表示,項目的實施,將在改良土壤、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將成為鄂爾多斯地區的一條綠色屏障,減輕水土流失,保護水源,降低空氣污染指數,調節氣候,使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達到可持續發展。

“在不久的將來,荒涼的‘古陸荒原’將被開發成為氣勢恢宏的‘人造草原’,大片的平原將呈現萬物蔥蘢、無邊無垠、良田萬頃的美景。”楊漢宏說。

秦泰介紹說,早在1992年,神華准能集團就與內蒙古環境科學研究所合作組成了生態重建研究課題組,針對適宜性植物的篩選、生態結構模式的建立、農業及林業複墾技術、土壤改良技術以及水土流失防治對策等方面開展研究,為礦區的生態重建工作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通過多年研究和試驗,課題組篩選出的適宜當地生長的植物已經增加60餘種,包括苜蓿、新疆楊、樟子松、油松、山杏、沙打旺、紫穗槐、沙棘等。

“這些植物品種對不良立地因數和氣候因數有較強的適應能力,而且根系發達,有較好的生長速度,更容易成活。”秦泰說,目前准格爾礦區植物群落的佈局與配置,在空間上形成了草、灌、喬相結合的混交配置,建立了灌草型、喬草型、喬灌型和喬灌草型四種較為科學的生態結構模式。在時間上採用短期、中期、長期相結合,佈局上有經濟植物區、生態植物區,形成了不同種、不同組合類型的生物群落,從而增加了礦區範圍內物種的多樣性和生態的多樣化。

截至2016年底,神華准能集團共投入土地複墾資金14.02億元,完成複墾總面積2319.59公頃,種植各種喬、灌6439.7802萬株,地被植物17.13平方公里,植被平均覆蓋率達80%以上,植被覆蓋度比自然地貌提高2至3倍。

昔日的荒坡禿頂,如今已變成植被覆蓋、草木茂盛的人工生態區,生態系統正向著良性迴圈方向發展。

生態園區前景可期

2012年,神華准能集團在以植樹造林為主的礦區複墾綠化工作基礎上,提出了建設生態產業的新思路。

“通過現代生態農業建設,將使神華准能集團形成集生態設施農業、農業種植基地、現代畜牧養殖、生態景觀防護林、農業觀光、未來城市規劃功能區、工業園區建設為一體,具有鮮明的煤炭礦區特色、一定規模的生態農業產業化示範基地。”秦泰說。

自2012年以來,神華准能集團先後在黑岱溝露天煤礦東、西排土場每年種植500畝,種植品種有土豆、玉米、黍子、大豆、油菜、黃芥等。同時完成了東西排土場灌溉系統、道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工作,為以後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記者瞭解到,經過人工複墾的礦山徵用土地土壤熟化後,表層土壤結構得到很好的的改善,與礦區周邊的自然生態系統比較,土壤有機質、氮、磷,有顯著的提高。在農作物的試種中,複墾區比原有農田增加產量3倍以上,牧草產量增長3至5倍。

“黑岱溝露天煤礦和哈爾烏素露天煤礦開採完以後,將形成約18萬畝複墾治理土地。我們已經做了詳細規劃,準備建設成現代產業科技示範園區,打造既彰顯礦區工業旅遊特色,又兼具休閒農業觀光功能的新型產業園區,不斷改善礦區生態環境。”楊漢宏說。

根據規劃,複墾治理土地將打造形成“一心、一帶、六區”的示範園區格局。其中,“一心”即園區綜合管理服務中心,“一帶”即景觀大道觀光帶;“六區”即生態養殖區、果樹種植區、設施農業區、林下休閒區、小雜糧種植區和工業旅遊區。

這一項目由准格爾旗政府與神華准能集團合作建設,雙方已設立准格爾政能農牧業開發有限公司,其中准格爾旗政府持股51%,神華准能集團持股49%。目前專案已開工建設。秦泰表示,項目的實施,將在改良土壤、涵養水源、防風固沙等方面取得顯著效果,將成為鄂爾多斯地區的一條綠色屏障,減輕水土流失,保護水源,降低空氣污染指數,調節氣候,使農業生態環境得到改善,達到可持續發展。

“在不久的將來,荒涼的‘古陸荒原’將被開發成為氣勢恢宏的‘人造草原’,大片的平原將呈現萬物蔥蘢、無邊無垠、良田萬頃的美景。”楊漢宏說。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