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滿族的一個陋習,讓大清最後三代皇帝斷了龍種

滿族從關外入主中原, 在許多方面保留了少數民族的習俗, 在婚姻方面更是如此, 最直接的體現便是姑侄同侍一夫, 在漢族儒家倫理綱常看來這屬於“亂倫”。

按照滿洲皇族的婚配習俗, 丈夫死後, 允許妻子轉嫁丈夫的弟弟, 甚至可以轉嫁兒子或是侄輩。 這種原始的婚俗, 把女人當做一種財富和交配工具。 努爾哈赤死前曾叮囑:“我百年之後, 我的諸幼子和大福晉交給大阿哥收養。 ”努爾哈赤所說的“收養”, 是指自己死後將嫡妻歸兒子代善所有。

皇太極時代, 貝勒莽古爾泰死後, 他的眾多妻子分別分給了侄子豪格和嶽托;努爾哈赤第十子貝勒德格類死後,

其眾多妻子中的一個被第十二子阿濟格納為妻。

肅親王豪格是皇太極的長子, 論輩分多爾袞是他的親叔叔, 但是豪格死後他的嫡妻博爾濟吉特氏在多爾袞的逼迫之下, 被他納為妻子。

大清開國皇帝皇太極及其兒子順治帝的婚配, 都是典型的近親婚配或亂倫婚配。 努爾哈赤統一女真各部落, 娶了蒙古科爾沁貝勒明安的女兒為側妃, 開啟了與蒙古部落聯姻之先河。

後來他的四個兒子都娶了蒙古女子為妻。 尤其是皇太極, 為了對付明朝, 積極推進滿蒙聯姻。 在建立大清國後, 皇太極冊封的五宮後妃都來自蒙古博爾濟吉特氏家族, 其中三位漂亮的後妃輩分是姑侄。

順治皇帝也是近親結婚, 他娶了孝莊太后的兩個侄女和一個侄孫女, 也就是說, 順治不僅娶了兩個親表妹, 還娶了自己的表侄女為妻。

不僅如此, 金國大汗、大清國皇帝、王、貝勒等貴族不單娶了蒙古族部落的女子為妻, 他們還把自己的女兒嫁過去, 這些混亂的婚姻關係, 讓皇室家族的血脈變得及其混亂。

至清朝政權入關以後, 康熙皇帝也曾娶過自己的表妹, 而且他的後妃中有四對親姐妹。 這種近親婚配說到底還是為了維持皇族利益, 政治婚姻為歷朝清帝奉行的基本國策, 可以說從孝莊太后到隆裕皇后, 近親婚配的陋習一直貫穿於整個清朝歷史。

然而這種近親的婚配給後來的三代帝王帶來了滅頂災難, 從同治到光緒再到宣統,

整整50年的時間, 皇宮之中再也沒有生下一男半女。

同治帝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10月)舉行大婚典禮, 死于同治十三年十二月(1875年), 這期間兩年多時間, 他居然沒有留下一點骨血, 何況同治皇帝較為好色。

光緒皇帝死的時候三十八歲, 雖然在政治上難有作為, 但是在婚姻上他還是有很大的自由度的, 慈禧不會干涉他的私生活。 而且作為一國之君, 他起碼也有著皇后妃子, 幾名女子陪伴, 他最寵愛的珍妃常伴身邊, 但膝下無子, 確實讓人費解。

而作為末代皇帝溥儀, 他活了六十一歲, 但也沒有留下後代。 晚清接連三代皇帝都沒有留下子嗣, 的確讓人震驚。 在在中國封建歷史上是絕無僅有的事, “不孝有三, 無後為大”,

普通百姓尚且如此, 一個皇帝沒有生育能力是會被天下人恥笑的。

其實瞭解清史的朋友會發現, 清朝帝王的兒子夭折率也是出奇的高, 除了康熙皇帝的皇子存活高點以外, 自他以下的皇帝所生皇子大多夭折, 咸豐作為清朝最好色的皇帝, 在位十一年, 一生也只生育了兩個皇子, 其中一個也夭折了。

三朝皇帝個個絕後, 是愛新覺羅的先祖們種下的惡果, 他們近親婚配和亂倫的行為使得血脈是純之又純了, 卻導致了後來大清帝王身體的病變, 更是三朝帝王不孕的直接原因。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