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童在3歲前看的電視越多 他們在7歲時越容易出現注意力問題

導讀

調查發現, 0-8歲兒童大約每天40%以上的清醒的時間都是對著螢幕度過的, 電腦、電視、手機、ipad, 一個都不能少。 它們對兒童早期大腦和神經發育有什麼影響呢?

美國兒科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 )就“兒童、青少年與媒介”發佈了一組凱澤家族基金會(Kaiser Family Foundation)的研究資料:8-10歲的兒童每天花將近8個小時接觸各種各樣的媒介, 更大一些的兒童和青少年則每天花11個多小時在這些事情上。 ”之前最受歡迎的“兒童保姆”是電視, 它如今還是占主導地位的媒介, 但電腦、平板電腦和手機正在逐漸取代其位置。

“對於自己家裡的兒童和青少年該花多長時間在這些媒介上, 很多家長似乎很少做規定, ”兒科學會的聲明中講到, 凱澤的調研中有三分之二的調查對象表示, 他們的父母對於自己花多長時間接觸媒介沒有任何規定。

父母們很高興這些電子產品能説明他們讓不安分的孩子安靜下來, 避免他們打擾自己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 並似乎對孩子們花這麼多時間沉浸於虛擬世界的潛在危險毫無察覺。

“我們整天把這些電子產品扔給孩子們, 是在分散他們的注意力, 而不是教他們如何自我安撫, 如何讓自己平靜下來, ”與哈佛大學有關聯的臨床心理學家凱薩琳·斯泰納-阿代爾(Catherine Steiner-Adair)說。

美國兒科學會認為, 兒童在兩歲以前不宜接觸任何電子媒體, 因為“孩子的大腦在最初幾年發育非常快, 而幼兒通過與人互動, 而非和螢幕互動, 才可以最好地學習。 ”大一些的孩子和青少年每天花在娛樂媒體上的時間不應超過一到兩個小時, 而且相關內容最好是優質的, 他們應該有更多自由時間在戶外玩耍、閱讀、發展業餘愛好和“在自由發揮中運用自己的想像力”, 兒科學會如是建議道。

在一次演講中, 斯泰納·阿代爾講道, “必須讓孩子們明白, 螢幕之外有美好的生活。 對其他人好奇, 學會傾聽, 是有趣的事, 也是好事, 可以提高他們的社交能力和情商, 而這些對於在生活中取得成功是非常關鍵的。

屬於電子產品重度使用者的孩子們可能會善於同時處理多種任務, 但他們也可能會失去專注於最重要的事務的能力。 這種能力對於深度思考和解決問題來說非常關鍵, 而這些在日後對於許多工作和其他方面的嘗試都很重要。

以美國為例:

美國0-8歲兒童螢幕媒體平均使用時間(小時/天)

為什麼兒童早期發展尤為重要?

人類大腦的關鍵發展時期是0-4歲。 這段時間大腦不管是在體積, 品質, 密度上都會有質的提升。

新生兒的大腦平均重量約為333克, 到了2歲, 他們的大腦平均重量會增加到將近1000克。

那這幾近3倍的增長, 長的都是什麼呢?肉?脂肪?水?有些人可能會說神經??都不是...因為在嬰兒出生的時候,

神經數量就是基本已經確定的了。 所以, 其實長的是神經上面的突觸(下面這個星星一樣的閃閃霹靂)。

它們是神經元之間, 或神經元與肌細胞、腺體之間通信的特異性接頭, 簡單的來講, 可以把他們當做神經傳遞資訊的“電線”, 神經與神經之間的連結。

下圖中藍色的線條是神經, 寶寶在出生時, 大約會有2500個神經, 到了3歲的時候, 寶寶的神經會增長到15000個。 這些神經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外界的影響而逐漸減少。

突觸是如何影響兒童大腦發展的呢?

新生兒在出生時就已經擁有一生所需的神經元了。 三歲的時候, 他們已經開始逐漸發育突觸, 而這些突觸的發育是基於早期經歷的。 15歲的時候, 我們的突觸已經發育完全。 我們的思維模式也會根據之前的環境調節到相對穩定的狀態。 卡通片是如何影響神經發育的?寶寶愛因斯坦是美國的一個面向嬰幼兒的互動式多媒體節目。我們截取20秒的“最糟心的農場經歷”卡通片段,其中有7次場景變換,基本上三秒鐘一次。向兒童播放這些片段,看看會發生什麼。對兒童大腦的過度刺激1在嬰兒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過長時間暴露於快速變換的圖像之中2導致大腦認為這是正常的刺激程度,並持續期望這種程度的刺激3最終導致兒童在之後的學習玩耍中,對低頻率刺激失去興趣,很難集中注意力

當這些孩子去農場參觀了,反應會如何呢?

為什麼沒有羊一下子撲到我面前?為什麼我們走的這麼慢?為什麼牛還沒吃完草?為什麼這沒有人唱歌?為什麼我們要從這邊走到那邊?。。。。。。為什麼。。。。這麼無聊。。。。。?

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這些孩子已經將自己的大腦設定在了“寶寶愛因斯坦”模式下的農場中,當然,這顯然是不符合現實的。但是他們已經適應了高強度的過度刺激,所以對於去農場現場(低頻率,適度探索)失去了興趣。

過度螢幕刺激的影響

研究顯示,兒童在3歲前看的電視越多,他們在7歲時越容易出現注意力問題。與不看電視的兒童相比,看電視的兒童每天每多看1小時電視,以後出現注意力問題的幾率會上升10%。

兒童在3歲前所獲的的認知刺激(父母和兒童一起讀書,帶兒童去博物館,給他們唱歌等等)越多,7歲時產生注意力問題的幾率越小。與收到接觸認知刺激的兒童相比,兒童每天多受到認知刺激1小時,以後出現注意力問題的幾率會下降30%。

研究人員對小白鼠也做了類似實驗。這些小白鼠從出生後第10天開始,一天6小時,持續42天接受隨著音樂動態閃爍的“霹靂”螢幕刺激, 也就是說基本上他們全部的幼兒時期,都浸泡在這種過度刺激環境中了。

兒童早期認知互動玩耍的重要性

科學家隨機選取了200個家庭中的18-24個月大的寶寶,在實驗最開始給了半數家庭積木玩具並教授他們的父母如何陪伴孩子玩耍積木:分類、疊疊高、數數等等。另一半家庭在實驗最後才發給他們積木。

在最初發給積木的家庭中,59%每天和孩子玩積木,在最後發給積木的家庭中,13%每天和孩子玩積木。這些玩積木的家庭每天和寶寶玩耍20分鐘,65%以上的時間是和家長一起玩耍。

6個月以後,科學家測試了這些寶寶的語言能力

最初獲得積木的寶寶語言水準為56%,超過這個年齡段寶寶語言水準的平均值(50%),而在最後才獲得積木的寶寶的語言水準低於平均值(42%)。可見,認知互動玩耍可以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

兒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對兒童大腦發展起決定性影響!少一些來自於電子螢幕的高頻率的過度刺激,多一些即時互動玩耍。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一個美好,健康的開始!

文章素材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卡通片是如何影響神經發育的?寶寶愛因斯坦是美國的一個面向嬰幼兒的互動式多媒體節目。我們截取20秒的“最糟心的農場經歷”卡通片段,其中有7次場景變換,基本上三秒鐘一次。向兒童播放這些片段,看看會發生什麼。對兒童大腦的過度刺激1在嬰兒大腦發育的重要時期,過長時間暴露於快速變換的圖像之中2導致大腦認為這是正常的刺激程度,並持續期望這種程度的刺激3最終導致兒童在之後的學習玩耍中,對低頻率刺激失去興趣,很難集中注意力

當這些孩子去農場參觀了,反應會如何呢?

為什麼沒有羊一下子撲到我面前?為什麼我們走的這麼慢?為什麼牛還沒吃完草?為什麼這沒有人唱歌?為什麼我們要從這邊走到那邊?。。。。。。為什麼。。。。這麼無聊。。。。。?

為什麼會這樣?是因為這些孩子已經將自己的大腦設定在了“寶寶愛因斯坦”模式下的農場中,當然,這顯然是不符合現實的。但是他們已經適應了高強度的過度刺激,所以對於去農場現場(低頻率,適度探索)失去了興趣。

過度螢幕刺激的影響

研究顯示,兒童在3歲前看的電視越多,他們在7歲時越容易出現注意力問題。與不看電視的兒童相比,看電視的兒童每天每多看1小時電視,以後出現注意力問題的幾率會上升10%。

兒童在3歲前所獲的的認知刺激(父母和兒童一起讀書,帶兒童去博物館,給他們唱歌等等)越多,7歲時產生注意力問題的幾率越小。與收到接觸認知刺激的兒童相比,兒童每天多受到認知刺激1小時,以後出現注意力問題的幾率會下降30%。

研究人員對小白鼠也做了類似實驗。這些小白鼠從出生後第10天開始,一天6小時,持續42天接受隨著音樂動態閃爍的“霹靂”螢幕刺激, 也就是說基本上他們全部的幼兒時期,都浸泡在這種過度刺激環境中了。

兒童早期認知互動玩耍的重要性

科學家隨機選取了200個家庭中的18-24個月大的寶寶,在實驗最開始給了半數家庭積木玩具並教授他們的父母如何陪伴孩子玩耍積木:分類、疊疊高、數數等等。另一半家庭在實驗最後才發給他們積木。

在最初發給積木的家庭中,59%每天和孩子玩積木,在最後發給積木的家庭中,13%每天和孩子玩積木。這些玩積木的家庭每天和寶寶玩耍20分鐘,65%以上的時間是和家長一起玩耍。

6個月以後,科學家測試了這些寶寶的語言能力

最初獲得積木的寶寶語言水準為56%,超過這個年齡段寶寶語言水準的平均值(50%),而在最後才獲得積木的寶寶的語言水準低於平均值(42%)。可見,認知互動玩耍可以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

兒童早期教育非常重要,對兒童大腦發展起決定性影響!少一些來自於電子螢幕的高頻率的過度刺激,多一些即時互動玩耍。每個孩子都值得擁有一個美好,健康的開始!

文章素材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