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吳三桂初見陳圓圓,就被其迷的神魂顛倒

陳圓圓是明朝末期的第一美人, 也是吳三桂的寵妾, 吳三桂曾經做出“衝冠一怒為紅顏”的事情就是為了陳圓圓。 當時李自成已經先一步入住北京城, 但是由於李自成的手下進入京城後將陳圓圓據為己有觸怒了吳三桂, 使得吳三桂打開了清朝入關的最關鍵的一道門卡——山海關, 從此逆轉了大明王朝和李自成的命運, 清朝順利入關, 李自成從還沒有坐穩的龍椅上退了下來。 而陳圓圓也因此事, 背上了“紅顏禍水”的名號。

三桂一直堅守寧遠, 何以到京師, 又何以有此閒情在田家做客?原來, 還在上年秋, 關外清太宗派他的七兄阿巴泰率大軍征明, 一直深入到山東兗州等地, 鐵騎踏遍河北、山東等地。 至次年(崇禎十六年)春, 吳三桂奉命, 迅即率部馳援京師。 同他入援的, 還有山海關總兵馬科、山東總兵劉澤清等數鎮兵馬。 大學士周延儒督師, 集結官兵,

在螺山(懷柔縣北)附近, 同清兵展開激戰。 大多將領不戰而逃, 惟三桂、馬科所部敢戰, 屢有斬獲。 五月十二日, 崇禎指示兵部:“如各總兵入援, 至近郊許陛見。 ”

十五日, 崇禎把入援的三桂、劉澤清、馬科等請入宮中, 在武英殿設宴, 慰勞他們。 崇禎特別看重三桂, 把他視為關外的保障, 賞賜獨厚, 賜上方劍, 寄以重托。 三桂亦“慷慨受命, 以忠貞自詡也”。 這時, 清兵正從冷口北退, 警報解除, 三桂也不能久留京師, 略事休息後, 準備返寧遠。 忽然, 京城大富豪、皇親田弘遇請他到府上“觀家樂”。

田弘遇, 原是山西人, 曾在揚州任千總小官, 娶揚州娼婦吳氏為妻, 故又視為廣陵人(江蘇揚州), 他的養女嫁給了崇禎為妃, 稱皇貴妃, 她“能書, 最機警 ”, 很受崇禎的寵愛。 田弘遇從此身價十倍, 官封右都督。 因為他是皇親, 人們習慣稱他為“田戚畹”。 他仰仗女兒得寵, “竊弄威權”, 京城裡沒有一個人敢得罪他, 敢怒不敢言, 心裡無不痛恨他。 (張岱:《石匱書後集》, “戚畹世家”, 卷6。 又, 該書記田氏為貴妃兄, 誤。 參見《國榷》, 卷98, 5935頁。 )他作為崇禎的寵臣,

當然也最瞭解國勢已危急到何等地步!農民軍日益向京畿逼近, 不能不引起他對自身安全與家室財富的憂慮。 田貴妃已于崇禎十五年七月病逝, 田弘遇失去內援, 更感孤立。 他看到三桂年輕有為, 又受到皇帝的器重, 便有心與之交結, 欲把他當做自己的保護人。 於是, 就趁三桂進京陛見之機, 請至府上, 博取歡心。

吳三桂接到邀請, 欣然前往。 因為田弘遇如此有權勢, 他能得到這位皇親的青睞, 心裡自是感到高興。 再說, 他長期生活在烽火連天的關外, 趁此時在京之際, 看看歌舞, 聽幾支小曲, 享受一點晏平之福, 何樂而不往!

田弘遇親自降階躬迎, 接入豪華的客廳, 陳列各式珍饈, 令人賞心悅目。 他禮儀更周, 顯得十分虔敬,

頻頻讓酒。 至酒興正濃時, 田弘遇喚出本府一群歌妓, 個個盛裝豔麗, 如出水芙蓉, 隨著悠揚的絲竹聲, 三桂魂魄已被攝入仙境。 在這群歌妓中, 為首有一美女, 天生麗質, 穿著素淡, 先自唱了起來, 邊唱邊舞。 其舞姿, 體態輕盈, 飄飄欲飛;其歌聲, 音質清麗, 恰似夜鶯啼鳴。 三桂看得“神移心蕩”, 忽對田弘遇說:“這位不就是人們說的圓圓嗎?真有傾城之色!”田弘遇聽到三桂誇他的歌妓, 一時高興, 命圓圓給他斟酒。 三桂停酒, 不住地顧盼。 他在關外, 無日不忙於軍務, 或者打仗, 整天聽到的是, 軍中特有的金鼓及各式號角之聲;看到的是, 千軍萬馬, 山頭上報警的狼煙, 除了帶給他激昂、準備廝殺的情緒以外, 還能得到什麼?但在這裡, 遠離戰場的京師繁華之地, 一個有權勢的豪奢的府第,親眼看到了世上最美的女人,聽到了與軍號完全不同的江南靡靡之音,對他這位三十剛出頭的青年將軍來說,這也許是平生第一次吧!他大飽眼福,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

這個為首的最美的青年女子,正是陳圓圓。關於陳圓圓與吳三桂何時何地相遇,說法很多。要而言之,有兩說。一說,圓圓為外戚周奎所得,周為結交三桂,宴請家中,故三桂得見陳圓圓。一說,遇于田弘遇家,其經過情節,同周奎。考之兩說,以後說為是。其根據有吳梅村詩《圓圓曲》:“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劉健《庭聞錄》亦認定三桂得圓圓于田家,並考各說,認為“惟吳梅村《圓圓曲》為得其真”。又有張岱《石匱書後集》載,田弘遇曾去江南掠美女,其時間、情節與它書所載暗合,足證陳圓圓為田氏所得。此點,本書將在正文中詳證。劉健之父為三桂屬吏,知吳事最詳;吳梅村與吳是同時代的人,故能得其真。而其他傳聞不足證明。至於三桂何時至京,眾書多系含混之詞。考之史實,明亡前夕,三桂進京,一次是在癸未年即崇禎十六年夏,一次是應詔勤王,時在崇禎十七年三月,剛進關,京師已陷,便回師關上。三桂見圓圓只能是前一次。

在談話間,三桂已流露出鍾情於圓圓的意思。田弘遇自思自己已年邁,不如贈三桂,以盡其拉攏之意。想到這,田弘遇即以圓圓慷慨相贈。三桂喜不自勝,得一美女,絕代佳人,是他人生一願。他為實現此願,禁不住喜形於色。不過,三桂也不想白要,他從崇禎所賞銀兩中拿出千金付給了田弘遇。至於圓圓,不用問,心裡也很願意。因為跟一個年邁的老人怎比得上同一個年輕有為的將軍在一起生活更合心意呢!雖然三桂已娶妻遼東人張氏(《庭聞錄》,卷6,“雜錄備遺”),而圓圓只能做他的侍妾,這對一個淪落風塵的青年女子來說,也是不易得的事。

吳三桂的家不在北京,其父尚未進京供職,一時無法迎娶,也不便帶到烽火連天的關外,於是就暫居在田弘遇家。正是:許將戚裡空侯伎,等取將軍油壁車。《圓圓曲》。既然田弘遇已經答應,就只等三桂用裝飾華美的油壁車來迎娶她了。

三桂得了圓圓,免不了產生某種眷戀之情。就在田家宴後,從關外不斷傳來警報,崇禎催促三桂從速離京。三桂不敢違,馳馬出京,又奔向寧遠戰地去了。他哪裡會料到,此一去,竟是他與崇禎訣別,他所報效的大明政權一朝垮臺,而他的愛姬也因此遭到種種磨難。

一個有權勢的豪奢的府第,親眼看到了世上最美的女人,聽到了與軍號完全不同的江南靡靡之音,對他這位三十剛出頭的青年將軍來說,這也許是平生第一次吧!他大飽眼福,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滿足……

這個為首的最美的青年女子,正是陳圓圓。關於陳圓圓與吳三桂何時何地相遇,說法很多。要而言之,有兩說。一說,圓圓為外戚周奎所得,周為結交三桂,宴請家中,故三桂得見陳圓圓。一說,遇于田弘遇家,其經過情節,同周奎。考之兩說,以後說為是。其根據有吳梅村詩《圓圓曲》:“相見初經田竇家,侯門歌舞出如花”;劉健《庭聞錄》亦認定三桂得圓圓于田家,並考各說,認為“惟吳梅村《圓圓曲》為得其真”。又有張岱《石匱書後集》載,田弘遇曾去江南掠美女,其時間、情節與它書所載暗合,足證陳圓圓為田氏所得。此點,本書將在正文中詳證。劉健之父為三桂屬吏,知吳事最詳;吳梅村與吳是同時代的人,故能得其真。而其他傳聞不足證明。至於三桂何時至京,眾書多系含混之詞。考之史實,明亡前夕,三桂進京,一次是在癸未年即崇禎十六年夏,一次是應詔勤王,時在崇禎十七年三月,剛進關,京師已陷,便回師關上。三桂見圓圓只能是前一次。

在談話間,三桂已流露出鍾情於圓圓的意思。田弘遇自思自己已年邁,不如贈三桂,以盡其拉攏之意。想到這,田弘遇即以圓圓慷慨相贈。三桂喜不自勝,得一美女,絕代佳人,是他人生一願。他為實現此願,禁不住喜形於色。不過,三桂也不想白要,他從崇禎所賞銀兩中拿出千金付給了田弘遇。至於圓圓,不用問,心裡也很願意。因為跟一個年邁的老人怎比得上同一個年輕有為的將軍在一起生活更合心意呢!雖然三桂已娶妻遼東人張氏(《庭聞錄》,卷6,“雜錄備遺”),而圓圓只能做他的侍妾,這對一個淪落風塵的青年女子來說,也是不易得的事。

吳三桂的家不在北京,其父尚未進京供職,一時無法迎娶,也不便帶到烽火連天的關外,於是就暫居在田弘遇家。正是:許將戚裡空侯伎,等取將軍油壁車。《圓圓曲》。既然田弘遇已經答應,就只等三桂用裝飾華美的油壁車來迎娶她了。

三桂得了圓圓,免不了產生某種眷戀之情。就在田家宴後,從關外不斷傳來警報,崇禎催促三桂從速離京。三桂不敢違,馳馬出京,又奔向寧遠戰地去了。他哪裡會料到,此一去,竟是他與崇禎訣別,他所報效的大明政權一朝垮臺,而他的愛姬也因此遭到種種磨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