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環球旅行家、當代徐霞客,他的健身強體神技很獨特

諸位, 我是老鼠皇帝。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發明的因地制宜強身健體套路。

老鼠皇帝詔曰:健康是吃出來滴, 更是練出來滴。

地球人都知道, 讓身體強健的因素不外三個:一是心態好, 二是生活習慣好, 三是堅持鍛煉身體。

但, 不是所有地球人都知道, 持之以恆固然重要, 選擇適合自己的鍛煉方式同樣重要。

今天, 朕來個現身說法。

朕自幼好動, 加上性格因素, 持之以恆不是問題。 40歲之前學習工作巨緊張, 沒功夫在意運動方式。 那個階段朕是除了麻將啥都愛玩, 而且一玩就玩命。 40歲——55歲間, 朕無可救藥地喜歡上了戶外運動,

頻頻登山穿越, 屢屢刷新紀錄。

所以, 幾十年下來, 朕練就了一副典型的硬漢身板兒。 便是如今, 朕給女孩兒們的第一印象絕對是資深運動員一枚。 最次也是行伍出身。

哈哈, 掌聲很給力嘛。

那就順勢再吹一把:就是跟20——30歲的後生比, 朕現下的體力耐力也絕不為弱。

對此親們沒有宣傳義務, 一般人兒朕不告訴他。

幹啥事兒都要講究個科學性兒。 朕以為, 隨著年齡增長, 運動強度要逐漸降低, 應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訓練身體的靈活性、彈性和柔性上。

在此隆重推出朕當下的強身秘笈:《老鼠皇帝毽子功》。

朕一般每兩天踢一次毽子, 每次不超過一小時。 就這麼幾年下來, “毽”術就日見精湛啦。 如今, 不僅一口氣兒踢上幾百個已屬稀鬆平常,

更是踢出了技巧, 踢出了藝術。

比如, 踢毽子時, 朕同時會戴著MP3聽音樂(村婦特為朕網購了一台山寨ipod)。

如果耳塞裡放的是進行曲, 朕就踏著節奏邊向前走邊踢毽子, 雄赳赳氣昂昂器宇軒昂。

如果是華爾滋, 朕就原地轉著圈踢, 左三圈右三圈, 熊腰扭扭屁股扭扭, 小小毽子仿佛是舞伴如蜂的腰肢, 朕與它配合默契曼妙無比。

如果是小夜曲, 朕就放慢速度, 以深度沉醉的神態踢, 雙腿動作沉穩舒展, 時不時還會小角度內外翻轉上下甩動。

如果耳機裡的曲目輕鬆跳躍, 朕立馬就變成了調皮淘氣的小童, 蹦著踢跳著踢, 隨音樂變換各種花樣踢。 看過四小天鵝舞沒您?一樣一樣滴。

當然啦, 朕從來不放二胡獨奏曲《賽馬》,

因為那樣會找不到毽子的倩影滴。

事實證明, 踢毽子不僅是個體力活, 更是個技術活、藝術活。 事實還證明, 只要選對了方法, 運動會變得很有趣很好玩滴。 一不小心讓畢姥爺看上也不是不可能滴。

不信您也試試嘛。

不小心讓村婦偷偷拍下了朕踢毽子的光輝形象。 既然已經全面走光, 朕索性片甲不留, 無私地為創建社會主義河蟹社會做出自己必須滴貢獻。

依據科學發展觀, 朕總結出了踢毽子的五大優點:1、令腿腳靈活。 2、令腰部柔軟。 3、令反應迅捷。 4、令眼神尖銳。 5、令全身協調。

參照河蟹社會原理, 朕還總結出了踢毽子的六大注意事項:1、運動前一定要熱身。 2、盡可能雙腳並用。 3、注意循序漸進, 逐漸加大難度。 4、救毽要十分當心, 寧可放棄,

不可逞強。 5、踢一個小時後健走15分鐘, 然後倒退走10分鐘。 6、做整理運動。

在此嚴正聲明:《老鼠皇帝毽子功》的整套招式, 乃朕多年來嘔心瀝血潛心開發艱苦實踐之獨家秘笈。 根據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自由原則, 版權國有, 仿冒不究。 不過, 親們模仿需謹慎, 後果當自負。

招式詳解

平踢:踢毽子時腿型與盤腿類似, 以腳內側接觸毽子, 向上踢。 此招式乃最最平常的套路。

直踢:整條腿向前伸直,以腳背正中靠前部位接觸毽子向上踢。此招數易於控制速度,而且不易疲勞,可在踢毽子過程中做緩衝。

掰踢:小腿與大腿呈直角向外後側,以腳背外側接觸毽子,向上踢。此招式踢起來最為穩健。

金雞獨立踢:此招式姿勢與上面完全相同,區別是一條腿站立作為支撐,另一條腿腳不沾地,以上述各種姿勢連續踢。此招式有一定難度,對培養穩定性最有幫助。

扛踢:小腿與大腿呈直角用大腿正面部位接觸毽子,直向上踢。此招式要求速度,雙腿輪番踢時很好看。

以上為常規踢法,實踐中可輪換著做,強烈建議雙腳交替。

花樣踢有以下幾種:

壓:右腿直立不動,左腿小腿與大腿呈直角,從屁股後面向右側踢。此招式不疾不徐,乃花樣踢中最簡單且輕鬆的招式。

打:右腿直立不動,左腿小腿與大腿呈直角,從屁股後面跳著向上踢。此招彈性十足,連續踢起來十分好看。

跪:左腿直立,右腿小腿與大腿呈直角,踢時左腳內側腳面向上接觸毽子,踢出同時,右腿小腿內側緊壓左腿小腿內側。此招式有一定難度。

踩:左腿直立,右腿小腿與大腿呈直角,踢時左腳內側腳面向上接觸毽子,踢出同時,右腳腳底板緊緊抵住左小腿內側。此招式難度更大些。

掏:雙腿直立,間距等肩。毽子向上拋出後,從上往下落到襠位時身體整體略往前傾,讓毽子出現在屁股後面,左腿以腳內側接觸毽子,趁勢向上踢。此招式難度最大。

救毽:因為是屬於高難度的施救動作,弄不好可能會閃腰岔氣或拉傷筋腱肌肉,嚴重者甚至導致摔傷骨折。

直踢:整條腿向前伸直,以腳背正中靠前部位接觸毽子向上踢。此招數易於控制速度,而且不易疲勞,可在踢毽子過程中做緩衝。

掰踢:小腿與大腿呈直角向外後側,以腳背外側接觸毽子,向上踢。此招式踢起來最為穩健。

金雞獨立踢:此招式姿勢與上面完全相同,區別是一條腿站立作為支撐,另一條腿腳不沾地,以上述各種姿勢連續踢。此招式有一定難度,對培養穩定性最有幫助。

扛踢:小腿與大腿呈直角用大腿正面部位接觸毽子,直向上踢。此招式要求速度,雙腿輪番踢時很好看。

以上為常規踢法,實踐中可輪換著做,強烈建議雙腳交替。

花樣踢有以下幾種:

壓:右腿直立不動,左腿小腿與大腿呈直角,從屁股後面向右側踢。此招式不疾不徐,乃花樣踢中最簡單且輕鬆的招式。

打:右腿直立不動,左腿小腿與大腿呈直角,從屁股後面跳著向上踢。此招彈性十足,連續踢起來十分好看。

跪:左腿直立,右腿小腿與大腿呈直角,踢時左腳內側腳面向上接觸毽子,踢出同時,右腿小腿內側緊壓左腿小腿內側。此招式有一定難度。

踩:左腿直立,右腿小腿與大腿呈直角,踢時左腳內側腳面向上接觸毽子,踢出同時,右腳腳底板緊緊抵住左小腿內側。此招式難度更大些。

掏:雙腿直立,間距等肩。毽子向上拋出後,從上往下落到襠位時身體整體略往前傾,讓毽子出現在屁股後面,左腿以腳內側接觸毽子,趁勢向上踢。此招式難度最大。

救毽:因為是屬於高難度的施救動作,弄不好可能會閃腰岔氣或拉傷筋腱肌肉,嚴重者甚至導致摔傷骨折。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