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甘肅一個縣,位於三省交界處,人口僅5萬多

甘肅省, 簡稱甘或隴, 省會蘭州, 得名于甘州(今張掖)與肅州(今酒泉)二地的首字結合而成, 轄12個地級市、2個自治州, 包括86個縣(市、區), 常住人口2609.95萬人(2016年)。

瑪曲縣, 隸屬于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 位於甘肅省西南部, 青藏高原東端, 甘、青、川三省交界處, 黃河第一彎曲部。

瑪曲縣境, 古稱羌區析支河流域, 佔據高原三峰者藏族六大姓之一、以白鹿為圖騰的董氏(黨項羌)印迷所屬瑪柯(河曲)部繁衍於此;春秋戰國時, 董氏後裔已發展成許多部落。

秦朝時仍屬董氏控制;漢朝時, 嶺王國天子(自稱)屬地, 按姓氏仍屬董, 按地區屬滇零之"鐘存部"。 三國時, 河曲之地屬迷唐羌分支和夷之地;晉、南北朝時, 黃河首曲屬黨項彌藥地區。

隋朝時, 縣境大部屬河源郡;唐朝時為吐蕃將軍悉參(節度使)多彌衛(衛府設在河曲)屬同恰(州)九州六部之一的瑪柯董氏(黨項遺部)。

宋朝時, 屬吐蕃諸部脫思麻(多彌)地區;元朝時,

為吐蕃等處宣慰司之脫思麻路, 此地仍稱嶺地;明朝時, 除卓格尼瑪屬陝西都司洮州衛外, 其餘嶺地均屬朵甘都司贊善王分地的巴西諸部。

清朝時, 屬蒙古厄魯特部;雍正元年(1723年)發生"羅卜藏丹津叛清事件"後, 屬清朝欽差辦理青海蒙古番子事務大臣管轄。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夏河拉蔔楞寺院在河曲組成第一個流官制部落--歐拉部落。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河曲南北盡歸拉蔔楞寺管轄。

民國十七年(1928年), 屬甘肅省夏河縣轄地, 但其政令唯有通過拉蔔楞寺院才能在河曲各部施行。

1949年9月18日, 夏河縣解放以後, 為夏河縣第七區。

1953年3月中共歐拉工委、歐拉行政工作組正式進入黃河第一彎開展工作, 是年9月改為瑪曲工委和瑪曲行政委員會。

1955年6月, 經甘肅省人民委員會批准建縣, 設立瑪曲縣, 因地臨黃河, 而黃河藏語稱"瑪曲"而得名, 隸屬甘南藏族自治州。

1959年1月1日, 瑪曲、碌曲合併, 稱洮江縣;1962年1月1日, 撤銷洮江縣, 恢復瑪曲、碌曲兩縣建置。

目前, 瑪曲縣總面積10190平方公里, 全縣轄7鄉1鎮1場1站41個行政村, 總人口5.64萬人, 其中藏族人口占89%以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