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正文

世界台聯主席:世界這一端居然有這麼多人渴望參賽,讓我很開眼界

吳安儀奪得女子世界冠軍

猶記得1985年那場斯諾克世錦賽的黑球大決戰, 鄧尼斯·泰勒打進最後一顆黑球以18-17力克史蒂夫·大衛斯奪冠, 當時1850萬人同時觀看了這一戲劇性的一幕, 也標誌著斯諾克運動迎來了鼎盛時期。 32年後的今天, 相似的情景也發生在了2017女子斯諾克世錦賽的賽場, 中國香港球員吳安儀在決勝局最後關頭打進致勝粉球, 奪得個人第二座世界冠軍的獎盃。

從戰勝11屆世界冠軍得主里安·埃文斯開始到對陣韋迪亞·皮萊(Vidya Pillai)的決賽, 26歲的吳安儀過五關斬六將已經連續征戰了12個小時。 而吳安儀和皮萊的這場決戰更是激戰至次日淩晨1:30,

雖無法和30多年前的那場黑球大決戰相比, 但在那個時間點依然有3,365位忠實觀眾通過Youtube與吳安儀一起分享了喜悅。

然而就是這麼一場精彩的決賽, 竟沒有多少媒體去全面報導一番, 事實上在過去幾十年間, 女子斯諾克的境遇更是如同位處“冷宮”。 如何促進女子斯諾克又好又快的發展, 成了當下世界台聯(WPBSA)需要面對的重要問題之一。

“今年我們開始逐步加大對女子斯諾克重心, 這從賽事的獎金和數量上就能看得出來。 ”世界台聯主席、前職業斯諾克球員傑森·弗格森表示, 日前他出現在女子斯諾克世錦賽的賽場, “多年來女子比賽一直是由英格蘭的一個自發性質的組織來運營,

但這樣的組織畢竟能力有限, 現在我們會投入更多, 尤其是對比賽基礎建設方面的完善。 ”

今年的女子斯諾克世錦賽在新加坡舉行, 這也是二十年來世界台聯首次將女子斯諾克的大賽移至亞洲舉辦, 可見檯球運動在亞洲的發展態勢。 弗格森更是直言以檯球運動在亞洲所受的關注度, 足以支援起這樣規格的大型賽事。 “在當地主辦方的幫助下我們得以將這次世錦賽帶來新加坡, 我想說在世界的這一端居然會有這麼多人渴望參賽, 這讓我很開眼界。 ”弗格森說, “現在我們很看重亞洲地區, 未來我們可能會把這項大賽繼續在亞洲各處辦下去, 或許就在中國。 ”

“我們見證到了斯諾克在中國的蓬勃發展, 從一開始辦比賽到如今在北京設立了斯諾克學院,

這表明了基礎建設的重要性, 它會產出優秀的球員。 ”

不過高興之餘我們還得正視到當下存在的問題, 來到東南亞參賽的感覺確實不錯, 但對球員們來說這也是一筆不小的開銷。 德國球員戴安娜·舒勒就表示自己在職業賽場打比賽更多是出於對斯諾克的熱愛, 本次比賽她打進大賽16強, 但約合人民幣2,542元的獎金對她的生活支出而言僅是杯水車薪。

弗格森對此依然是積極態度, 他認為更高的參與度意味著比賽品質的提高, 進而提高比賽收入, 收入的提高就會吸引來更多球員, 更多有天賦的球員也會出現, 由量變轉變為質變, 也就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一直努力的方向就包括吸引大眾,

讓他們願意去看電視、看斯諾克, 這樣觀眾就來了。 ”弗格森說。

“我們有像愛麗森·費雪和凱莉·費雪這樣優秀的球員, 但她倆有時會轉戰美式九球, 這樣她們就可以在美國和亞洲地區均有比賽可打, 一旦球員們開始賺到錢, 那她們就會堅持下去。 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確保球員們有比賽打、有錢賺, 這樣就會有更多全職的球員定期參賽, 讓女子斯諾克保持活力。 ”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