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文化>正文

探訪安徽渦陽老子故里 尋溯崇道尚德之源

老子, 姓李名耳字聃, 是中國先秦時期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 存世著作有《道德經》一書。

26日, 值2017年道祖聖誕拜祭大典暨老子與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在安徽省渦陽縣舉辦期間。 記者探訪了這座位於皖西北部, 地處淮北平原腹地, 有“老子故里, 天下道源”之稱的小城。

渦陽縣北天靜宮

該城西關, 一座老子騎牛出關雕塑, 聳立十字路中央, 成為渦陽縣城的地標性建築。 從該處一路向北穿過渦河二橋, 繼續行駛約十分鐘車程, 一座匾題“天靜宮”三字的殿宇映入記者眼簾。

據渦陽縣文聯黨組書記、主席潘學峰告訴記者,

天靜宮所在地, 便是當年老子的出生地。 “天靜宮始建于東漢, 因漢桓帝降旨在老子故里為其建廟立祠, 故時稱老子廟。 ” 潘學峰說, 此後歷代不斷擴建修葺。 今日的天靜宮占地面積3000餘畝, 食業數千人。

渦陽縣政協主席劉峰致辭

天靜宮有山門、鐘鼓樓、三清殿和老君殿等建築。 同時宮院中軸線兩側設有“道之源”與“德之初”兩大展室, 陳列著老子活動時期的文物、生平介紹、老子的民間故事以及《道德經》選段。

“老子最先提出道與德。 ”上海市宗教學會會員、老子文化研究專家, 本屆研討會嘉賓王振川說, 老子主張“道法自然”, 道是萬物蘊藏的規律, 提示人們要尊重事物的客觀性, 要遵循事物發展的規律性。 “在《道德經》第25章, 老子說‘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說的正是此理。 ”王振川表示, 老子提出的“德”是“道”的體現。 規律是看不見、摸不著的, 人們只有通過思維去感知才能體會到“道”的存在。 “因此厚德方能載物”。

對於老子主張的道與德的理念, 歷來受人們學習研討。 據悉本屆研討會從25日開幕, 持續到27日。 旨在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深入挖掘以《道德經》為代表的道家文化在促進身心健康、社會和諧、經濟發展、環境保護等方面的價值。

據中共渦陽縣縣委宣傳部副部長任曉峰介紹, 該縣除了舉辦老子與道教文化學術研討會外, 還於2013年舉辦中國(渦陽)老子國際文化周, 並先後多次舉辦老子文化高端論壇、老子公開課等系列活動。 同時縣委、縣政府還修遺址、建項目、出文獻、營氛圍,

成立老子文化研究學會, 開設老子大講堂。 如今《老子的故事》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道源國家濕地公園正在建設, 一批以老子、道家命名的公園、道路已經融入渦陽人民的生活。 (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