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兒科醫生說:比起缺鈣,寶寶缺這個才嚴重,直接影響健康發育!

常常聽到身邊的媽媽們說:

“我家寶寶都不長個, 有沒有可能是缺鈣了?”

“我家寶寶後腦勺沒了一圈頭髮, 枕禿, 是不是缺鈣啊?”

“我家寶寶1周歲多了, 還不會走路, 是不是得補補鈣?”

關於這一點, 很多兒科醫生都吐槽過了:媽媽們別忙活著給娃補鈣, 其實孩子缺鈣的可能性很小。

為什麼說, 孩子缺鈣的可能性很小?

因為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的寶寶, 他們每天的口糧——奶, 就是鈣質的最好來源, 要是寶寶斷了母乳或配方粉, 如果他仍有每天堅持喝牛奶的習慣, 平時也有常吃含鈣量高的食物, 所以寶寶也鮮少會有缺鈣的可能。

寶寶真正要補充的, 是促進鈣吸收的黃金搭檔:維生素D!

鈣在飲食中的來源非常豐富, 但是如果寶寶的體內缺乏維生素D, 那麼鈣的吸收率就會大大下降, 寶寶如果有缺鈣的症狀, 究其原因, 很有可能是因為缺乏維生素D。

為什麼我們建議給寶寶補充維生素D?

維生素D最主要的作用是促進鈣的吸收, 但是嬰兒缺很可能會缺維生素D, 尤其是純母乳餵養的寶寶。

1:因為母乳中的維生素D很少很少

2:在添加輔食前, 寶寶也不能吃到別的高VD食物。

3:因為寶寶在會走之前大都在室內養著,

很少有機會曬到太陽, 讓皮膚合成VD。

相對於母乳, 配方奶中人工添加了維生素D, 所以配方奶餵養的寶寶維生素D缺乏的風險要小得多, 但是如果每天攝入的配方奶少於1升, 仍然有可能攝入的維生素D不足。

維生素D對孩子的生長發育很重要:

因為寶寶缺乏維生素D的話,

會嚴重影響鈣代謝, 主要表現:如多汗、夜驚、煩躁不安等, 嚴重時可出現骨骼改變, 如出牙晚、囟門遲閉、顱縫發軟、方顱、按壓枕骨有“乒乓球感”、胸部出現肋骨“串珠”、肋緣外翻、“雞胸”及脊柱側彎、龜背等, 四肢出現“手鐲”、X型腿、O型腿等改變。

本病發病緩慢, 易被忽視, 一旦出現明顯症狀, 機體抵抗力會降低, 易併發肺炎、腹瀉等疾病。

那麼有哪些方式可以獲得維生素D呢?

一:曬太陽

曬太陽是最有效、方便和經濟的補充維生素D的方法, 媽媽要經常讓寶寶在戶外活動, 春季或者秋季, 你可直接讓寶寶在太陽下玩耍, 夏天可以讓寶寶在樹蔭下乘涼, 使寶寶的皮膚經常接觸紫外線。

二:食補

其實動物性食物、魚類、豆製品等都含有豐富的維生素d, 具體的可從以下食物中獲取:

1.魚肝油

2.動物肝臟, 如雞肝、鴨肝、豬肝、牛肝、羊肝等

3.各種富含油脂的魚類, 如鯡魚、三文魚、金槍魚、沙丁魚、秋刀魚、鰻魚、鯰魚等

4.各種蛋黃(注意, 蛋白中沒有)

5.各種全脂奶、乳酪和奶油

三:口服維生素D

可以選擇市面上的片劑或者是滴劑。

食物中除海魚的肝臟含一定量維生素D外,乳類(包括人乳和牛乳)、蛋黃和肉類中含量均很少,穀物、蔬菜和水果中幾乎沒有。

嬰幼兒每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他們發育的需要,正常孩子不分年齡,每人每天需要補充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而早產兒、先天儲存不足或者生長過速嬰兒需要量應增加。

兒科醫生崔玉濤建議:絕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靠口服的方式來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個國際單位就足夠了。

——延伸閱讀——

寶寶有沒有生病,教你從睡姿一眼看出!

自從有了孩子,有幾個媽媽不是這麼過來的,句句說到心坎上!

寶寶長牙期吃這些輔食,牙齒堅固漂亮又補鈣!

可以選擇市面上的片劑或者是滴劑。

食物中除海魚的肝臟含一定量維生素D外,乳類(包括人乳和牛乳)、蛋黃和肉類中含量均很少,穀物、蔬菜和水果中幾乎沒有。

嬰幼兒每天從天然食物中攝取的維生素D不能滿足他們發育的需要,正常孩子不分年齡,每人每天需要補充維生素D400國際單位,而早產兒、先天儲存不足或者生長過速嬰兒需要量應增加。

兒科醫生崔玉濤建議:絕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靠口服的方式來補充維生素D,每天400個國際單位就足夠了。

——延伸閱讀——

寶寶有沒有生病,教你從睡姿一眼看出!

自從有了孩子,有幾個媽媽不是這麼過來的,句句說到心坎上!

寶寶長牙期吃這些輔食,牙齒堅固漂亮又補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