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讓孩子產生學習欲望 才是最好的教育方法

校長讀書會

昨日, 長江日報校長讀書分享會走進武漢第三寄宿中學, 校長吳曉紅分享她讀《學習的本質》一書的心得, 幫助家長瞭解孩子學習中的困難並找到解決的方法。

沒有學的欲望教得再多也徒勞

孩子在校內校外的各種課上得不少, 但為什麼反而學得越多越差勁?吳曉紅指出:“因為教並不等於學, 當教學被當作一種簡單的知識傳遞時, 它不能引發學習, 甚至會阻礙學習。 ”

老師和家長經常會對孩子說“你要好好學啊”, 可是如果孩子自己沒有學的欲望、思考的習慣, 教得再多也是徒勞。 比如有些孩子很會做筆記,

老師講什麼都記得清清楚楚, 可總是滿足於被動接受而自己不思考, 看似認真其實都沒學進去。

“學習源自一種需求、一種意願或一種缺失。 ”吳曉紅說, “要讓孩子瞭解新知識具體有什麼用, 引入一個發問的階段, 不直接提供答案, 讓他感受到新知識的‘好處’。 一切讓孩子產生學習欲望的方法都是好方法。 ”

莫讓孩子經常受挫折

孩子認為自己有何種能力很重要, 對自我的認知能增強信心。 人在多次受到挫折後, 很可能會產生挫敗感, 從此一蹶不振。

很多家長甚至老師喜歡盲目攀比, 總在孩子面前放大學霸的優點, 長期刺激他們。 “其實, 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打開方式。 會學習是一種能力, 對於暫時學不好的孩子,

如果能讓他相信自己一定能學好, 他就會往這個方向加油, 有堅定的信念並努力向前也是一種能力。 ”吳曉紅說, “針對初三學生, 學校每週有個小型基礎知識過關, 想讓更多孩子每週感受到學習後的收穫, 一週一得, 從量變到質變, 不斷正面強化‘我能做到, 我能做好’。 ”

一些暫時落後的學生之所以徘徊不前, 很大程度上在於他們過多地品嘗了學習上的挫敗感, 多次的打擊使他們放棄了奮鬥。 所以, 要多給失敗的孩子一些鼓勵, 多創造一些成功的機會。 同時, 要教會孩子正確地對待挫折, 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質。

明示正確的學習習慣

大家都知道持續21天就能形成一個習慣, 堅持90天習慣就會相對穩定。 學習中的好習慣究竟有哪些?很多家長並不太清楚,

或僅是口頭上說說, 並沒有督促、幫助孩子實踐。

吳曉紅說, 影響學習成績的習慣有:尊重並欣賞老師, 自學預習, 專心上課, 認真觀察、積極思考, 善於提問, 切磋琢磨, 獨立作業, 仔細審題, 練後反思, 複習歸納, 整理錯題集, 客觀評價等。

學習中首先強調尊重和欣賞老師, 如果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 那麼這門課肯定學不好。 有時家長有意或無意的言辭, 會影響孩子與老師的關係, 最終受害的其實是孩子。 遇到問題, 需要充分溝通而不是心存埋怨。 另外, 孩子們都有自己的偶像, 偶像也是孩子社交的一種媒介, 追星並不是壞事, 家長不要一味貶低偶像, 而要利用偶像身上的閃光點激勵孩子正面引導。

現場互動

分層作業能樹立孩子信心

家長:我家有對雙胞胎, 老大很刻苦, 成績卻總是沒有老二好, 我該怎麼應對?

吳曉紅:剛才說了不要盲目攀比, 即便是雙胞胎, 相對自己而言也是獨立的個體。 家長經常拿兩個孩子做比較, 無形中對老大產生壓力, 更容易產生挫敗感。 每個孩子的打開方式不同, 家長需要做的是發現、肯定並強化老大身上的長處, 讓他對自我產生信心。

家長:孩子七年級, 寫作業時喜歡和我講學校裡的事, 喜歡打岔, 每次都拖到晚上十一二點, 對不會的內容採用拖延戰術, 怎麼辦?

吳曉紅:青春期的孩子喜歡和家長聊天交流是好事, 家長可以幫孩子劃分時間段, 什麼時候聊天, 什麼時候吃飯, 什麼時候寫作業都定好,

在規定的時間裡不允許做其他事情。 另外, 孩子遇到學習困難很正常, 建議和老師溝通一下, 進行分層作業, 會做的高品質完成, 充分樹立信心, 對實在不會的可以不做, 再有針對性的請老師指導。

見習記者楊幸慈 通訊員吳娟 記者彭年攝

校長

薦書

《人是如何學習的:大腦、心理、經驗及學校》 作者:約翰·D·布蘭思福特

推薦理由:推薦給老師, 對如何創造有效學習環境的設計做了很詳實的介紹。

《孩子不聽話, 是因為你說的話不好聽》 作者:雅各·阿博特

推薦理由:一部論述家教的經典名著, 特別適合家長閱讀。 教你如何正確在孩子面前樹立權威, 如果善用“懷柔”的方法, 你會發現孩子會變得更聽話、更乖巧、更上進。

《教育中的心理效應》 作者:劉儒德

推薦理由:重點推薦閱讀書中“習得性無助”的相關部分,一定要多給失敗的孩子鼓勵,多給創造成功的機會,儘量避免挫敗感。

推薦理由:重點推薦閱讀書中“習得性無助”的相關部分,一定要多給失敗的孩子鼓勵,多給創造成功的機會,儘量避免挫敗感。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