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湖南最大的國家森林公園,雪峰山下的翡翠明珠

長期置身於城市, 過著安逸而有規律的生活, 出去行走的機會並不多, 羅溪雖然就在邵陽境內, 卻始終緣慳一面。 直到今年清明前夕, 因為準備電視講座, 我才第一次來到洞口羅溪, 領略了這一方美麗而神奇的山水。

我們一行驅車從洞口縣城出發, 上了邵懷高速, 不一會兒到了江口, 很快就到了羅溪瑤族鄉。 導遊陽葉老師已在路邊等候我們, 非常健談的她上車後立即打開了話匣子。 陽老師是當地瑤族人, 她們這裡的瑤族叫過山瑤, 與隆回的花瑤是不同的, 衣服沒有花瑤那麼豔麗, 節日也和花瑤不一樣, 花瑤每年的節日是趕苗, 而過山瑤與廣西的瑤族一樣, 過的是盤王節。

陽老師向我們介紹, 整個羅溪瑤族鄉有近三百平方公里, 羅溪國家森林公園共有四大景區, 有名的景點108個, 今天要去看的是萬丈岩景區, 羅溪的核心景區。 我們沿著蜿蜒崎嶇的道路驅車前行, 眼前已是綠的世界, 綠的海洋。 路旁的竹子林, 矗立挺拔;對面的梓樹林, 黝青黝青, 據說這種樹質地堅硬, 不易變形, 過去曾用於製作漢陽棒槍。 這時天空下起毛毛細雨, 我們的車子被煙霧所繚繞, 沒開多久, 便沒有了導航, 只得停了下來。

導遊動員我們一邊走路, 一邊欣賞路邊的風景。 我們很快進入了一條狹長的大峽谷, 穀深幾公里, 谷長十餘公里, 公溪河在穀底奔騰而過。 因為建了小水電站, 公溪河的景色打了一些折扣, 不過天生麗質的公溪河, 仍是那麼的清澈, 那麼的有靈氣, 就像一顆嵌在瑤山深處的綠寶石, 閃爍著燦燦螢光, 盡情地享受著大山的呵護和陽光的親吻。

俗話說, 高山有好水。 起源於雪峰山脈深處的公溪河, 沿著山谷彎彎曲曲穿越羅溪境內, 又曲曲折折流向遠處, 翡翠般晶瑩透亮的河水, 順著地勢一會兒急駛而下, 一會兒又緩流前行, 遇到陡峻處, 即會變成一張張潔白的瀑布, 偶爾還會有少許撞在兩岸凸出的石頭上, 形成一串串白花花的水花, 煞是可愛。 公溪河是由山泉水彙集而成的, 漫步羅溪, 山泉隨處可見, 飛珠濺玉, 叮咚作響, 沒有任何污染, 又含有豐富的礦物質, 可飲可洗, 有益身心健康, 可沉靜世俗的心境, 可洗滌身心的俗氣。 試想清風明月裡, 鳥鳴山澗時, 或捧一掬山間清泉暢飲,

或褪去塵服下河裸泳, 累了, 仰躺在水面上, 看兩岸青翠的山脈, 看深邃的天空, 一片綠葉、一朵雲彩、一脈山水, 會帶給人怎樣的心境?

羅溪的山, 也別具一格。 峽谷兩側群峰凜然而列, 造型各異, 百態千姿, 組成活靈活現的天然群雕。 如 "鯨魚出海"、"神象吸水"、"海龜登山", 無不形象逼真。山巔有儲水深氹,白石橫亙氹中,光彩奪目。龍木坪高峽平湖,泛舟水面,則令人心曠神怡,飄飄欲仙。山間溶洞密佈,石筍林立,天然奇石甚多。仙人洞形象別致,泉水叮咚,疑似仙宮;岩門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徘徊山谷之間的一脈脈清流,如玉帶,似銀蛇,或激情起舞,或淺吟低唱,以無窮的神韻化成山之精靈。

半山腰裡還居住著一些人家,都是瑤家的寨子,那一棟棟木牆青瓦的房屋,面貌古樸,或傍水,或星散在田野中,或坐落在山坳裡,與這青山綠水渾然融為一體。走進這神秘的瑤鄉,乍一聽沒有文字卻得以世代傳承的瑤語,乍一看那青藍白三色為主綴有銀飾的瑤服,頓覺耳目一新。勤勞淳樸而又熱情好客的瑤族同胞,還有那許多能體現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俗,如罷稼節、吃烏飯、喝熬茶、唱山歌、過老鼠年等,讓人深深感受到羅溪的風情美、人情美。

 如果公溪河是一隻鳳凰,那公溪湖就是它的丹鳳眼,幾多嫵媚!她更像羞澀的瑤家少女,羞見生人,借著青山躲躲閃閃,欲藏還露,撩人情思。公溪湖裡的水,格外的清,格外的亮。蕩舟湖中,涼風輕拂,沁人肺腑。只見天光山色倒映湖中,分不清哪裡是天空,哪裡是湖水,陶醉其中,一切重負與煩惱化為烏有,仿佛與自然融為一體了。

在羅溪眾多景點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龍頭三吊。在瑤族語言中,"吊"就是瀑布的意思,龍頭三吊就是龍頭三瀑布:下吊八仙洞瀑布、中吊觀音瓶瀑布和上吊龍頭岩瀑布。

在下吊八仙洞瀑布,走在搖搖晃晃的吊橋上,陽老師在吊橋上放肆地跺腳,使吊橋晃動,試圖製造"恐怖"的感覺。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等她搖完了,再走過去。過去,從這裡到龍頭山難以過得去,給老百姓帶來困難,這件事感動了神仙。有一天,八仙從這裡路過,見老百姓出行實在不易,決定開闢一條山道,於是由呂洞賓開道,一陣斧鑿刀砍,劈出一條便道來,從此人們上山下坡,容易多了。後人為了感恩,便將下吊取名"八仙洞瀑布"。放眼望去,只見瀑布水飛奔而下,有幾十米高的落差,水飛落在岩石上,綻射出一團團雪白的水,接著又分成兩三股瀑布往下游沖去。我們在底下看瀑布落下時,好像是一個盆接著巨大的水柱,再爬上去一看,剛剛還是盆的地方,由圓的小盆變為細長細長的小溪。

沿著峽谷一路攀沿而上,時不時冒出一些奇妙的小景致,有直插雲霄的楓香,有威武挺拔的古樟,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紅藤,從山下一直長到山上,吊下來可以做秋千,有興趣的話可以蕩上幾回,悠哉悠哉。路邊的小樹,有些橫過馬路,你只能跨過去,或者鑽過去,傳說跨過去的能進步,鑽過去的能發財,反正都是好事兒。路中間有棵小樹,本來是要砍掉的,它分為三支,三支的底部有一個小圓碗,小圓碗經常裝滿了水,非常有趣。路邊有棵愛情樹,也叫夫妻樹,大的是母的,小的是公的,枝枝葉葉相交通,羞羞答答相依偎,象徵著愛情的甜蜜。山上栽滿成片成片的楊梅樹,瑤家的楊梅樹,有三種:一種是烏楊梅,烏紅烏紅的,清甜;另一種是白楊梅,嫩白嫩白的,香甜;第三種是大紅的,緋紅緋紅的,但是很酸的,中看不中吃。在河中間,也有許多景點,有儼如和美家庭群雕的金蟬團圓,有玉皇大帝的龍椅,有牛犢嬉水,可謂步步皆景,景景迥異,真是美輪美奐,美不勝收。

到了中吊,觀音瓶瀑布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見瀑布傾瀉而下,仿佛從上面直接傾到在觀音瓶裡,濺起米把高的水花。這裡還可跳水,從對面岩上和欄杆上,均可過把跳水癮。陽老師說她小時候就常在這裡跳水。在瀑布的右邊,有一個天然的岩洞,信佛的人在岩洞裡面擺上觀音的塑像,便成了香火之地。人們在這裡求官、求財、求愛、求健康、求平安、求子嗣,據說還挺靈的。

沒走多久,我們就來到了上吊-----龍頭岩瀑布。隔老遠望去,那瀑布從老龍頭的岩石飛流而下,在古代,當呂洞賓從此地上行的時候,見一巨石橫亙在瀑布旁邊,揚起斧頭將巨石一劈為二,變成了"一線天",這"一線天"正好一個人的寬窄,如果稍胖一點的人要過去還會有點難度,導遊說上次有位重量級的遊客就差點卡在石頭縫裡。一線天還有一個名字,叫"夾涼飯",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在古代的時候,先民們放木排去洪江,這是必經之道,送飯的人背簍被夾住了,只好一碗一碗地遞下去,人們只好吃涼飯了。還有一種解釋是講青年男女常常來這裡談情說愛,情到濃處,往往是情不自禁,在結婚之前偷吃禁果,習慣上稱為"吃涼飯",也叫偷冷飯吃,如果生下孩子就叫"冷飯坨坨。"

行走在羅溪,我們的心情似乎也變得晶瑩剔透起來。置身其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著名主持人董卿說過的話:"雪峰山深處有一片神奇的綠洲,這裡是瑤民聚居的地方,這裡是世界上惟一無污染的淨土,她,就是雋秀而翠綠的羅溪。"羅溪的確是湘西南一顆亮麗的翡翠明珠。

無不形象逼真。山巔有儲水深氹,白石橫亙氹中,光彩奪目。龍木坪高峽平湖,泛舟水面,則令人心曠神怡,飄飄欲仙。山間溶洞密佈,石筍林立,天然奇石甚多。仙人洞形象別致,泉水叮咚,疑似仙宮;岩門洞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險。徘徊山谷之間的一脈脈清流,如玉帶,似銀蛇,或激情起舞,或淺吟低唱,以無窮的神韻化成山之精靈。

半山腰裡還居住著一些人家,都是瑤家的寨子,那一棟棟木牆青瓦的房屋,面貌古樸,或傍水,或星散在田野中,或坐落在山坳裡,與這青山綠水渾然融為一體。走進這神秘的瑤鄉,乍一聽沒有文字卻得以世代傳承的瑤語,乍一看那青藍白三色為主綴有銀飾的瑤服,頓覺耳目一新。勤勞淳樸而又熱情好客的瑤族同胞,還有那許多能體現民族和地方特色的風俗,如罷稼節、吃烏飯、喝熬茶、唱山歌、過老鼠年等,讓人深深感受到羅溪的風情美、人情美。

 如果公溪河是一隻鳳凰,那公溪湖就是它的丹鳳眼,幾多嫵媚!她更像羞澀的瑤家少女,羞見生人,借著青山躲躲閃閃,欲藏還露,撩人情思。公溪湖裡的水,格外的清,格外的亮。蕩舟湖中,涼風輕拂,沁人肺腑。只見天光山色倒映湖中,分不清哪裡是天空,哪裡是湖水,陶醉其中,一切重負與煩惱化為烏有,仿佛與自然融為一體了。

在羅溪眾多景點中,最有代表性的當屬龍頭三吊。在瑤族語言中,"吊"就是瀑布的意思,龍頭三吊就是龍頭三瀑布:下吊八仙洞瀑布、中吊觀音瓶瀑布和上吊龍頭岩瀑布。

在下吊八仙洞瀑布,走在搖搖晃晃的吊橋上,陽老師在吊橋上放肆地跺腳,使吊橋晃動,試圖製造"恐怖"的感覺。我們以不變應萬變,等她搖完了,再走過去。過去,從這裡到龍頭山難以過得去,給老百姓帶來困難,這件事感動了神仙。有一天,八仙從這裡路過,見老百姓出行實在不易,決定開闢一條山道,於是由呂洞賓開道,一陣斧鑿刀砍,劈出一條便道來,從此人們上山下坡,容易多了。後人為了感恩,便將下吊取名"八仙洞瀑布"。放眼望去,只見瀑布水飛奔而下,有幾十米高的落差,水飛落在岩石上,綻射出一團團雪白的水,接著又分成兩三股瀑布往下游沖去。我們在底下看瀑布落下時,好像是一個盆接著巨大的水柱,再爬上去一看,剛剛還是盆的地方,由圓的小盆變為細長細長的小溪。

沿著峽谷一路攀沿而上,時不時冒出一些奇妙的小景致,有直插雲霄的楓香,有威武挺拔的古樟,還有許許多多的小紅藤,從山下一直長到山上,吊下來可以做秋千,有興趣的話可以蕩上幾回,悠哉悠哉。路邊的小樹,有些橫過馬路,你只能跨過去,或者鑽過去,傳說跨過去的能進步,鑽過去的能發財,反正都是好事兒。路中間有棵小樹,本來是要砍掉的,它分為三支,三支的底部有一個小圓碗,小圓碗經常裝滿了水,非常有趣。路邊有棵愛情樹,也叫夫妻樹,大的是母的,小的是公的,枝枝葉葉相交通,羞羞答答相依偎,象徵著愛情的甜蜜。山上栽滿成片成片的楊梅樹,瑤家的楊梅樹,有三種:一種是烏楊梅,烏紅烏紅的,清甜;另一種是白楊梅,嫩白嫩白的,香甜;第三種是大紅的,緋紅緋紅的,但是很酸的,中看不中吃。在河中間,也有許多景點,有儼如和美家庭群雕的金蟬團圓,有玉皇大帝的龍椅,有牛犢嬉水,可謂步步皆景,景景迥異,真是美輪美奐,美不勝收。

到了中吊,觀音瓶瀑布又是另一番景象。只見瀑布傾瀉而下,仿佛從上面直接傾到在觀音瓶裡,濺起米把高的水花。這裡還可跳水,從對面岩上和欄杆上,均可過把跳水癮。陽老師說她小時候就常在這裡跳水。在瀑布的右邊,有一個天然的岩洞,信佛的人在岩洞裡面擺上觀音的塑像,便成了香火之地。人們在這裡求官、求財、求愛、求健康、求平安、求子嗣,據說還挺靈的。

沒走多久,我們就來到了上吊-----龍頭岩瀑布。隔老遠望去,那瀑布從老龍頭的岩石飛流而下,在古代,當呂洞賓從此地上行的時候,見一巨石橫亙在瀑布旁邊,揚起斧頭將巨石一劈為二,變成了"一線天",這"一線天"正好一個人的寬窄,如果稍胖一點的人要過去還會有點難度,導遊說上次有位重量級的遊客就差點卡在石頭縫裡。一線天還有一個名字,叫"夾涼飯",有兩種解釋,一種是說在古代的時候,先民們放木排去洪江,這是必經之道,送飯的人背簍被夾住了,只好一碗一碗地遞下去,人們只好吃涼飯了。還有一種解釋是講青年男女常常來這裡談情說愛,情到濃處,往往是情不自禁,在結婚之前偷吃禁果,習慣上稱為"吃涼飯",也叫偷冷飯吃,如果生下孩子就叫"冷飯坨坨。"

行走在羅溪,我們的心情似乎也變得晶瑩剔透起來。置身其間,我不由自主地想起著名主持人董卿說過的話:"雪峰山深處有一片神奇的綠洲,這裡是瑤民聚居的地方,這裡是世界上惟一無污染的淨土,她,就是雋秀而翠綠的羅溪。"羅溪的確是湘西南一顆亮麗的翡翠明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