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產前必讀:生娃後的48小時內,最該注意的七件事

懷孕的過程是各種揪心, 一路走來過五關斬六將, 就像奧特曼打小怪獸, 一關又一關, 欣喜、期待、害怕、擔心等等情緒交織在一起, 終於可以卸貨了, 終於可以有人分擔照顧寶寶的責任了, 很開心有沒有?

剛剛才降臨的軟軟的粉紅色小肉球閉著眼睛嗷嗷叫著出現在你面前時, 各位新媽媽們, 可別滿腦子全都是寶寶了, 留一點精力給自己, 分一點工作給爸爸。 我們要保存實力, 把自己的狀態調整好才能夠更好的照顧寶寶, 不是嗎?

我們分幾個時間段來簡單講講產後注意點吧。

產後2小時內

因為各家醫院習慣可能各不相同, 可能你還在普通產房裡只能電話聯繫家人;可能剖宮產後已經送回病房但是麻藥勁還沒過去;最理想的是在有家人陪產的產房裡(但以中國目前產婦及產科醫護病房的配比來看, 畢竟只有少數幸運兒可以享受)。

不管在什麼醫院, 產後的頭2小時都是醫生關注的重點, 因為80%的產後大出血都發生在這段時間裡。 醫院該處理的我就不多說了, 都是常規流程也不需要大家操心。 那我們該做些什麼或者注意點什麼呢?

1、儘早讓寶寶吸吮

早吸吮的好處很多, 除了幫助早產奶、增進母子間感情交流,

乳頭刺激還可以有效的刺激子宮收縮, 子宮收縮的好了出血自然就少了。

2、不要排斥醫生或者護士頻繁的過來按壓你的肚子

他們是在盡自己的職責檢查你子宮收縮的情況, 子宮的體外按摩也能促進它收縮。 順產的媽媽們可能沒有什麼特別的感覺, 剖宮產的媽媽們宮縮痛刀疤痛外加這一記重拳, 滋味還是蠻酸爽的。

3、留意出血狀況

如果自覺短時間內較多液體流出或者有陪同的家屬發現有較多鮮血或者大血塊流出, 請立刻告知主管醫生或者護士。 當你拿捏不准算不算大出血的時候, 請他們過來看下沒有錯, 記得保留原來的墊巾或者床單, 我們不怕髒, 千萬別先換成乾淨的, 那就不知道看什麼了。

產後2小時-24小時內

這段時間絕大部分的新媽媽們都已經回到病房了, 爸爸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七大姑八大姨都可以見到小寶寶了, 可別光圍著寶寶忘了辛苦很久的新媽媽。 這段時間內發生產後大出血的概率雖然降低了不少, 但還是屬於高風險時段,

注意事項參見前述3條。

4、儘早排尿

陰道分娩的新媽媽們, 請儘早去衛生間排尿, 少數人會出現排尿困難、甚至發生尿瀦留, 增大的膀胱同時也會造成子宮收縮乏力, 出血增多。 由於已經卸貨了, 肚子空空, 尿意不是很明顯, 等有感覺時可能已經憋久了, 增大的膀胱更不容易排尿。

所以, 當感覺自己情況還可以, 儘早下床去衛生間吧。 可以聽聽流水聲, 熱毛巾敷敷小肚子, 如果尿意明顯卻解不出來, 同樣請告知主管醫護, 必要時需要插根導尿管讓膀胱休息休息。

剖宮產的媽媽第一天一般都有留置導尿管, 沒有這個問題, 可以將導尿管定時夾閉。

5、警惕陰道血腫

順產的媽媽在生的時候一般排便都排的差不多了的, 如果突然感到便意明顯,且持續存在,需要警惕陰道壁血腫的可能,有這種感覺的話也請及時通知主管醫護。

6、產後活動

產後第一次起床時,容易因體位性低血壓造成一過性的暈厥,所以最好不要單獨行動,請家裡人幫忙扶一把。萬一發生暈厥,趕緊把新媽媽扶上床,同時通知主管醫護,一般一會就好。

而剖宮產的新媽媽,儘管刀疤痛宮縮痛持續存在,也請在家人幫助下適當多翻翻身,有助於胃腸功能的恢復以及預防下肢靜脈血栓。這一天不是一定要求下床活動,如果需要起床,先將床搖至半臥位,床邊坐一會再起,可以減輕疼痛且不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後面幾天起床也是這樣。

7、產後飲食:易消化、清淡、少鹽

飲食上,順產新媽媽禁忌不多,吃些易消化的東西恢復體力,粥、麵條這些都沒問題,注意清淡飲食,少鹽,不需要油膩膩的十全大補湯。剖宮產的新媽媽這一天會比較辛苦,經歷一場手術,麻藥的胃腸道反應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不丟人,想吐的時候頭轉向一邊,注意別誤吸。吃的話不著急,先喝點湯湯水水的。

產後第2天至出院

這段時間大家會感覺慢慢的恢復正常了,照顧寶寶也逐漸開始找到感覺了,我要說的也少了。強調一點,剖宮產新媽媽們除非特殊情況,今天一定一定要下床活動了,這非常重要。孕產婦本身血液屬於高凝狀態,長時間保持不動容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

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案例,產婦手術過程及術後都挺順利的,回病房後就是躺著不肯活動,形成了血栓,靜止的時候沒有症狀的,等可以出院了終於下床了,卻發生了肺栓塞,需要搶救。預防措施真的很簡單,術後多翻身,儘早下床活動。

剖宮產媽媽的飲食原則就是從湯湯水水開始,慢慢恢復至正常的飲食,少量多餐,少吃容易發生脹氣的食物。因為個人情況不同,具體什麼時候可以吃什麼東西不能一概而論,聽自己主管醫生的沒錯。

出院後

每天自己可以觀察陰道排出物(也就是惡露)的顏色、氣味、量。

惡露每人都會有,但是量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且差異較大,一般需要2-4周,也有持續1-2月的,一般說來有血腥味但不臭,如果有明顯的臭味,伴發熱,有可能發生產褥感染需要回醫院報到了,需要注意外陰清潔。

如果突然感到便意明顯,且持續存在,需要警惕陰道壁血腫的可能,有這種感覺的話也請及時通知主管醫護。

6、產後活動

產後第一次起床時,容易因體位性低血壓造成一過性的暈厥,所以最好不要單獨行動,請家裡人幫忙扶一把。萬一發生暈厥,趕緊把新媽媽扶上床,同時通知主管醫護,一般一會就好。

而剖宮產的新媽媽,儘管刀疤痛宮縮痛持續存在,也請在家人幫助下適當多翻翻身,有助於胃腸功能的恢復以及預防下肢靜脈血栓。這一天不是一定要求下床活動,如果需要起床,先將床搖至半臥位,床邊坐一會再起,可以減輕疼痛且不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後面幾天起床也是這樣。

7、產後飲食:易消化、清淡、少鹽

飲食上,順產新媽媽禁忌不多,吃些易消化的東西恢復體力,粥、麵條這些都沒問題,注意清淡飲食,少鹽,不需要油膩膩的十全大補湯。剖宮產的新媽媽這一天會比較辛苦,經歷一場手術,麻藥的胃腸道反應可能會引起噁心嘔吐,不丟人,想吐的時候頭轉向一邊,注意別誤吸。吃的話不著急,先喝點湯湯水水的。

產後第2天至出院

這段時間大家會感覺慢慢的恢復正常了,照顧寶寶也逐漸開始找到感覺了,我要說的也少了。強調一點,剖宮產新媽媽們除非特殊情況,今天一定一定要下床活動了,這非常重要。孕產婦本身血液屬於高凝狀態,長時間保持不動容易形成下肢深靜脈血栓。

曾經發生過這樣的案例,產婦手術過程及術後都挺順利的,回病房後就是躺著不肯活動,形成了血栓,靜止的時候沒有症狀的,等可以出院了終於下床了,卻發生了肺栓塞,需要搶救。預防措施真的很簡單,術後多翻身,儘早下床活動。

剖宮產媽媽的飲食原則就是從湯湯水水開始,慢慢恢復至正常的飲食,少量多餐,少吃容易發生脹氣的食物。因為個人情況不同,具體什麼時候可以吃什麼東西不能一概而論,聽自己主管醫生的沒錯。

出院後

每天自己可以觀察陰道排出物(也就是惡露)的顏色、氣味、量。

惡露每人都會有,但是量及持續時間因人而異且差異較大,一般需要2-4周,也有持續1-2月的,一般說來有血腥味但不臭,如果有明顯的臭味,伴發熱,有可能發生產褥感染需要回醫院報到了,需要注意外陰清潔。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