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他戎馬一生,以八根大柱子孕育了隋唐

話說南北朝有這麼一個牛人, 很多地方和曹操挺像, 比如:

都是靠鎮壓起義起家的武將;

都是憑藉玩死萬人不償命的謀略在亂世崛起;

都是一流用兵高手, 都取得過輝煌勝利但也都遭遇過慘敗;

都獨攬軍政大權、隨意把皇帝當玩具;

都雄心勃勃, 手下人才濟濟, 但也都沒有統一天下;

都是一個帝國的實際締造者但自己都不當皇上, 篡位的活留給兒子去幹。

最好玩的是, 曹操戎馬一生, 死後被追諡為“武帝”, 而這個南北朝牛人, 同樣打了一輩子仗, 卻在死後被追諡為“文帝”。 要說起“文”, 這個南北朝牛人搞“文治”也確實很有一套,

不過“文學”嘛, 就和曹操沒法比了, 他壓根就不是啥文化人, 而且連漢人都不是, 他是 “漢化版”(即被漢族習俗和文化薰染得很厲害)的鮮卑人!

這個南北朝版加沒文化版的“曹操”, 名叫宇文泰, 北周帝國的開創者是他, 未來隋帝國和唐帝國的奠基者也是他。 看到這兒, 也許有人會說:不對啊!老楊家的隋朝和老李家的唐朝關這個姓宇文的鮮卑人啥事兒?

宇文泰

宇文泰, 是代郡武川人, 那地兒在今天的內蒙古, 他生於北魏正始四年(507年), 他們家屬于鮮卑族的宇文部。 順便說一下, 像宇文啦、慕容啦、獨孤啦……這些常在古風網文中出現的複姓都屬鮮卑族, 而同為鮮卑的北魏皇族之姓是拓跋, 後來又漢化成“元”姓。

宇文泰有一個特別個性又頗為另類的“字”——黑獺, 乍一聽上去跟一哺乳動物似的。 宇文泰生得身長八尺, 腦門寬大, 長鬍鬚胸前飄灑, 長頭髮拖到地面, 長胳膊垂直超過膝蓋, 和劉備似的, 端的是相貌不凡。 這位長相奇特的年輕人由於生於亂世再加上天生智商頗高,

年紀輕輕便顯示出不凡的才能, “有奶就是娘”(說好聽了就是“良禽擇木而棲, 賢臣擇主而事”)的本事甚是高強。 他先投奔農民起義首領葛榮, 葛榮壯烈後他又投奔控制北魏朝政的大軍閥頭子爾朱榮。 當時爾朱榮麾下有個武勇過人的猛將叫賀拔岳, 宇文泰就一直跟著賀拔嶽混, 把賀拔嶽視為自己的絕對老大。 智勇雙全的宇文泰深得老大賞識, 逐漸混成了賀拔岳集團的二把手。

影視劇中的爾朱榮

北魏普泰二年(532年), 一位在將來與宇文泰並為雙雄、而生活習俗卻和宇文泰截然相反的“鮮卑化版”(被鮮卑族習俗和文化薰染得很厲害)的漢人滅掉了牛氣哄哄的爾朱氏, 他擁立孝武帝元修, 自任大丞相和太師, 控制了北魏朝政, 此人便是未來北齊帝國的開創者——生有滿嘴大白牙(史載其“齒白如玉”)的高歡。 宇文泰用他敏銳的目光掃描了一下天下大勢, 接著給老大賀拔岳提出一個滅掉高歡、建立王業的好計畫, 可惜賀拔嶽腦子不夠使, 沒聽宇文泰的, 結果倒楣了。

北魏永熙三年(534年), 高歡指使秦州刺史侯莫陳悅用陰招暗害了賀拔嶽。 賀拔岳集團的老大就這樣稀裡糊塗地死了, 賀拔嶽的部屬一致推舉宇文泰為新任老大。 不久, 宇文泰為前任老大報仇, 率軍滅掉了侯莫陳悅, 橫掃秦隴(今陝西、甘肅一帶), 既有了自己的隊伍, 也有了自己的地盤。

這時, 不甘心被高歡當猴耍的北魏孝武帝感覺宇文泰這人不錯, 打算讓宇文泰幫自己幹掉高歡, 宇文泰樂壞了, 便趕緊把孝武帝迎到自己的總部長安。 然而這位倒楣皇上哪裡想到, 他剛逃脫了高歡的“虎穴”, 又落入了宇文泰的“狼窩”, 宇文泰更狠, 他直接把這個倒楣皇上給毒死了, 另立了一個由自己操縱的傀儡——文帝元寶炬, 整出了一個“西魏”政權, 宇文泰自己當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大行台,相當於內閣總理兼全軍總司令。而高歡也挺能折騰,他又立了個孝靜帝元善見,搞出個“東魏”政權,同樣由自己掌握軍政實權。從此北魏帝國哢嚓一下分裂成東西兩半。打這起,漢化版的鮮卑梟雄宇文泰和鮮卑化版的漢人梟雄高歡開始了幾十年的激烈PK!

高歡

長須長髮長胳膊的宇文泰和滿嘴大白牙的高歡都想滅掉對方,這二位的政治手腕和打仗水準都差不多,但高歡集團的實力比宇文泰集團強多了,所以宇文泰混得更不易。西魏大統二年(536年)12月,高歡兵分三路進攻西魏,次年正月雙方開練。兵力處於劣勢的宇文泰覺得與其分兵迎戰三路,不如集中兵力逮住一路往死裡打,於是宇文泰在小關(今陝西潼關東)附近對其中一路由高歡麾下著名勇將竇泰率領的東魏軍發起突襲,毫無設防的竇泰被打了個矇頭轉向,壯烈掛了!另外兩路東魏軍聽說竇泰完蛋,也都被傳染慫了——猛將高敖曹率領的那路嚇跑了,高歡親率的一路正打算渡黃河呢,無奈橋少兵多,黃河冰薄,忙活了半天也沒渡成,被迫撤退。此戰史稱“小關之戰”。宇文泰取得了第一次痛扁高歡的勝利。

本想滅了對方,卻被對方暴打還折了一員猛將,“大白牙”高歡憋了一肚子火,沒過幾個月,高歡又率領二十萬大軍殺向西魏,宇文泰率領不足萬人(也有版本說數萬,反正遠不如高歡軍)的西魏軍在沙苑(今陝西大荔南,洛水和渭水之間)擺開戰陣。為了打敗數倍於己的強敵,這位高智商黑獺的大腦加速運轉,他先玩“潛伏”——派小分隊偽裝成東魏將士趁夜色潛入高歡軍大營盡知敵情;後玩“埋伏”——讓西魏軍背水為陣,藏匿于蘆葦叢中;兩軍正式開打後宇文泰又玩“一刀切”——派麾下猛將李弼率鐵騎玩命衝擊、將東魏軍攔腰斬斷!而高歡呢,從頭到尾一直麻痹大意,瞧不起宇文泰,再加指揮失誤,幾招下來,東魏軍一敗塗地,西魏軍俘虜東魏士兵七萬多人,繳獲鎧甲器具十八萬件。高歡再次心碎……

沙苑之戰後,宇文泰感覺大好,他想,原先可都是你高歡跑到我地盤來打我,而現在我可要到你地盤去揍你了!於是乎,宇文泰於大統三年(538年)和大統九年(543年)兩次出兵攻打東魏。宇文泰雖然軍事才能夠強,開戰之初也多次得手,斬殺了東魏王牌猛將高敖曹,還差點連高歡都給打死了,但終因東魏的軍事、經濟實力過於強大,宇文泰最終還是不敵高歡,邙山一戰,西魏軍遭高歡突襲,全軍崩潰,多虧麾下猛將拼死保護,宇文泰才得以逃命,否則他這次很可能就被高歡幹掉了。看來以西魏的實力,防禦是一點問題沒有,但要主動進攻東魏並獲勝,實為不易,要徹底擊倒高歡,太難啦!從此,宇文泰把更多精力放在“升級”和“更新”上,他要把西魏的實力發展成天下最強,必須超越東魏!

東西魏潼關之戰

這宇文泰可是軍政“兩栖”的黑獺,打仗治國兩不誤。在國內,他制定了不少新的法令和制度,使西魏的政治、經濟形勢一片大好,尤其是他鼓搗出來的府兵制,那在中國古代史上可謂牛叉至極。統領“府兵”的有八個“柱國大將軍”,瞧這名兒,“柱國”——支撐國家的棟樑也!每個“柱國大將軍”管著倆“大將軍”,而每個“大將軍”又管著倆“開府將軍”,“開府”就是府兵的基層組織。府兵制使西魏軍力暴漲,後來西魏的升級版北周能滅掉東魏的升級版北齊,府兵制功不可沒。直到隋唐時代,府兵制依然發揮著重要影響。

宇文泰搞的這個八根“大柱子”,頭一個自然就是他自己,表面上和那七位並列,但明眼人都知道,凡事都是他說了算,他是“總頭目”。八根“大柱子”中還有一位是掛名的,即昔日北魏皇帝元恭的哥哥元欣,裝門面而已,沒啥實權。所以說,“大柱子”中真正有實力且聽從宇文泰一切指揮的,是六位,其中三位猛男,對歷史影響最大:一位是曾獨身打死一隻豹子的李虎,他的孫子是未來的唐高祖李淵;一位是前面提到過的、作戰時永遠都是帶頭玩命的李弼,他的重孫子是未來的瓦崗軍領袖李密;一位是擅長騎射的美男獨孤信,他是史上最牛的老丈人,因為他的三個女兒成為三個王朝的皇后——分別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和李虎的兒子、唐國公李昞(他死後被唐朝追尊為“元皇帝”,老婆被追尊為“元貞皇后”),隋朝獨孤皇后所生的最牛的孩子即隋煬帝楊廣,唐朝獨孤皇后所生的最牛的孩子即唐高祖李淵、她最牛的孫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而楊廣的爺爺、也就是楊堅的老爸楊忠,也是宇文泰手下的猛將,乃“八柱國”下麵的十二位“大將軍”之一。看到這兒,諸位就能清楚前面我為啥說宇文泰是隋唐帝國的奠基者了吧?跟宇文泰混的這些牛人,組成了後世所說的“關隴軍事集團”,北周、隋、唐的皇帝們,都出自這個集團。

獨孤信(虛擬)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10月,剛當上太師和大塚宰(即百官領袖)沒多久的黑獺梟雄宇文泰因病去世,終年50歲。兩個月後,宇文泰的三兒子宇文覺取代西魏稱帝,次年建立北周。二十一年後,宇文泰的四兒子周武帝宇文邕滅掉了高歡開創的北齊(當時高歡已死去多年了),完成了中國北方的統一。又過了四年,宇文泰麾下大將楊忠的兒子楊堅終結了北周,建立了隋帝國,不久又滅掉南陳,結束了南北朝的紛亂,中國再度統一,走向了一個輝煌燦爛的盛世。

北周

本文由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宇文泰自己當大丞相、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大行台,相當於內閣總理兼全軍總司令。而高歡也挺能折騰,他又立了個孝靜帝元善見,搞出個“東魏”政權,同樣由自己掌握軍政實權。從此北魏帝國哢嚓一下分裂成東西兩半。打這起,漢化版的鮮卑梟雄宇文泰和鮮卑化版的漢人梟雄高歡開始了幾十年的激烈PK!

高歡

長須長髮長胳膊的宇文泰和滿嘴大白牙的高歡都想滅掉對方,這二位的政治手腕和打仗水準都差不多,但高歡集團的實力比宇文泰集團強多了,所以宇文泰混得更不易。西魏大統二年(536年)12月,高歡兵分三路進攻西魏,次年正月雙方開練。兵力處於劣勢的宇文泰覺得與其分兵迎戰三路,不如集中兵力逮住一路往死裡打,於是宇文泰在小關(今陝西潼關東)附近對其中一路由高歡麾下著名勇將竇泰率領的東魏軍發起突襲,毫無設防的竇泰被打了個矇頭轉向,壯烈掛了!另外兩路東魏軍聽說竇泰完蛋,也都被傳染慫了——猛將高敖曹率領的那路嚇跑了,高歡親率的一路正打算渡黃河呢,無奈橋少兵多,黃河冰薄,忙活了半天也沒渡成,被迫撤退。此戰史稱“小關之戰”。宇文泰取得了第一次痛扁高歡的勝利。

本想滅了對方,卻被對方暴打還折了一員猛將,“大白牙”高歡憋了一肚子火,沒過幾個月,高歡又率領二十萬大軍殺向西魏,宇文泰率領不足萬人(也有版本說數萬,反正遠不如高歡軍)的西魏軍在沙苑(今陝西大荔南,洛水和渭水之間)擺開戰陣。為了打敗數倍於己的強敵,這位高智商黑獺的大腦加速運轉,他先玩“潛伏”——派小分隊偽裝成東魏將士趁夜色潛入高歡軍大營盡知敵情;後玩“埋伏”——讓西魏軍背水為陣,藏匿于蘆葦叢中;兩軍正式開打後宇文泰又玩“一刀切”——派麾下猛將李弼率鐵騎玩命衝擊、將東魏軍攔腰斬斷!而高歡呢,從頭到尾一直麻痹大意,瞧不起宇文泰,再加指揮失誤,幾招下來,東魏軍一敗塗地,西魏軍俘虜東魏士兵七萬多人,繳獲鎧甲器具十八萬件。高歡再次心碎……

沙苑之戰後,宇文泰感覺大好,他想,原先可都是你高歡跑到我地盤來打我,而現在我可要到你地盤去揍你了!於是乎,宇文泰於大統三年(538年)和大統九年(543年)兩次出兵攻打東魏。宇文泰雖然軍事才能夠強,開戰之初也多次得手,斬殺了東魏王牌猛將高敖曹,還差點連高歡都給打死了,但終因東魏的軍事、經濟實力過於強大,宇文泰最終還是不敵高歡,邙山一戰,西魏軍遭高歡突襲,全軍崩潰,多虧麾下猛將拼死保護,宇文泰才得以逃命,否則他這次很可能就被高歡幹掉了。看來以西魏的實力,防禦是一點問題沒有,但要主動進攻東魏並獲勝,實為不易,要徹底擊倒高歡,太難啦!從此,宇文泰把更多精力放在“升級”和“更新”上,他要把西魏的實力發展成天下最強,必須超越東魏!

東西魏潼關之戰

這宇文泰可是軍政“兩栖”的黑獺,打仗治國兩不誤。在國內,他制定了不少新的法令和制度,使西魏的政治、經濟形勢一片大好,尤其是他鼓搗出來的府兵制,那在中國古代史上可謂牛叉至極。統領“府兵”的有八個“柱國大將軍”,瞧這名兒,“柱國”——支撐國家的棟樑也!每個“柱國大將軍”管著倆“大將軍”,而每個“大將軍”又管著倆“開府將軍”,“開府”就是府兵的基層組織。府兵制使西魏軍力暴漲,後來西魏的升級版北周能滅掉東魏的升級版北齊,府兵制功不可沒。直到隋唐時代,府兵制依然發揮著重要影響。

宇文泰搞的這個八根“大柱子”,頭一個自然就是他自己,表面上和那七位並列,但明眼人都知道,凡事都是他說了算,他是“總頭目”。八根“大柱子”中還有一位是掛名的,即昔日北魏皇帝元恭的哥哥元欣,裝門面而已,沒啥實權。所以說,“大柱子”中真正有實力且聽從宇文泰一切指揮的,是六位,其中三位猛男,對歷史影響最大:一位是曾獨身打死一隻豹子的李虎,他的孫子是未來的唐高祖李淵;一位是前面提到過的、作戰時永遠都是帶頭玩命的李弼,他的重孫子是未來的瓦崗軍領袖李密;一位是擅長騎射的美男獨孤信,他是史上最牛的老丈人,因為他的三個女兒成為三個王朝的皇后——分別嫁給了北周明帝宇文毓、隋文帝楊堅和李虎的兒子、唐國公李昞(他死後被唐朝追尊為“元皇帝”,老婆被追尊為“元貞皇后”),隋朝獨孤皇后所生的最牛的孩子即隋煬帝楊廣,唐朝獨孤皇后所生的最牛的孩子即唐高祖李淵、她最牛的孫子就是唐太宗李世民。而楊廣的爺爺、也就是楊堅的老爸楊忠,也是宇文泰手下的猛將,乃“八柱國”下麵的十二位“大將軍”之一。看到這兒,諸位就能清楚前面我為啥說宇文泰是隋唐帝國的奠基者了吧?跟宇文泰混的這些牛人,組成了後世所說的“關隴軍事集團”,北周、隋、唐的皇帝們,都出自這個集團。

獨孤信(虛擬)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10月,剛當上太師和大塚宰(即百官領袖)沒多久的黑獺梟雄宇文泰因病去世,終年50歲。兩個月後,宇文泰的三兒子宇文覺取代西魏稱帝,次年建立北周。二十一年後,宇文泰的四兒子周武帝宇文邕滅掉了高歡開創的北齊(當時高歡已死去多年了),完成了中國北方的統一。又過了四年,宇文泰麾下大將楊忠的兒子楊堅終結了北周,建立了隋帝國,不久又滅掉南陳,結束了南北朝的紛亂,中國再度統一,走向了一個輝煌燦爛的盛世。

北周

本文由李萌獨家撰寫,喜歡的,記得訂閱本頭條號。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