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大陸的最南端——雷州半島

雷州半島海岸線

位於祖國大陸最南端, 東臨南海西靠北部灣, 南與海南省隔海相望。 有東海、南三和硇洲等島嶼, 東海島有海堤與大陸相連。 半島三面環海, 海岸線長約1180公里, 連海島海岸線總長達1450公里。

雷州半島轄區

湛江市是雷州半島主要的城市, 其轄雷州市(原海康縣)、廉江市、吳川市(三個縣級市)和徐聞縣、遂溪縣(二縣), 以及赤坎區、霞山區、坡頭區、麻章區(四區), 主要島嶼有:東海島, 南三島, 硇洲島, 特呈島, 調順島等。

突出於南海之中。 北依嶺南丘陵, 南隔瓊州海峽與海南島相望, 西瀕北部灣, 包括湛江、遂溪、雷州、徐聞4市縣, 人口500多萬.

位於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的----瓊州海峽和渤海屬於我國的內海。 (政治上的內海)

位於廣東省雷州半島和海南島之間, 西接北部灣, 東連南海北部, 呈東西向延伸, 長約80公里, 寬20~40公里, 最窄處18公里, 面積0.24萬平方公里, 平均水深44米, 最大深度114米。

海峽全部位於大陸架上, 海底地形周高中低, 為—北東—南西向狹長矩形盆地, 中央水深80~100米, 東、西兩口地勢平坦, 水深較淺。 海峽區海流較強, 夏季西南季風盛行, 海流自西向東流動, 流速大, 其他季節均由東向西流動, 流速小。 海峽是東南沿海進入北部灣的海上要衝。

在我國華南地區, 海南島與大陸上廣東省的雷州半島遙遙相望。 它因海南島又名瓊州島而得名。 它是我國的三大海峽之一。 瓊州海峽最寬處直線距離為33.5公里。 雷州半島 點擊此處添加圖片說明半島地勢平緩, 西北高、東南低 , 海拔多在100米以下。 南部為玄武岩臺地, 占半島面積的43.3%, 略呈龜背狀, 臺地上多分佈有孤立的火山錐, 其中石峁嶺最高, 海拔259米。 中西部和北部多為海成階地, 占半島面積的 26.7%, 海拔在25米以下。 中東部為沖積和海積平原, 占半島面積的17.4%, 地形平緩。 半島地表水缺乏, 河流短少, 成放射狀獨流入海, 其中南渡河最大, 長65千米, 流入雷州灣, 青年運河縱貫半島北部, 長236千米。 地下水資源較豐富。

半島岸線曲折, 港灣眾多。 東部為臺地溺穀灣海岸, 南部為火山臺地海岸, 西部為海成階地和臺地溺穀灣海岸。 港灣主要有湛江港、雷州灣、流沙港、烏石港、安鋪港。 半島之東近岸海域中有30多個島嶼, 較大的島嶼有東海島、南三島、硇洲島、新寮島和東裡島。 東海島位於雷州灣與湛江港之間,

面積247平方千米, 人口約10萬, 地勢平坦, 東部有沙堤, 東北蔚律港水深26~41米, 西部沙灘寬闊, 有長6820米的大堤與大陸相連。 南三島位於東海島之北, 由10個小島進行圍海造田連接而成, 面積123平方千米。 硇洲島為火山島, 位於東海島之東, 面積53平方千米, 島上最高火山錐海拔81.6米, 東部為陡崖。

雷州半島古火山分佈圖屬熱帶氣候。 年平均氣溫23℃, 1月平均氣溫16℃, 7月平均氣溫28℃。 年平均降水量1400~1700毫米, 5~10月為雨季, 9月為暴雨鼎盛期, 有明顯的幹、濕季之分。 常年多風, 冬季盛行西北風, 夏季盛行東南風, 年平均風速3米每秒。 夏秋季多颱風, 年平均登陸颱風2~3個。 半島東側沿海為不規則半日潮, 西側沿海為規則全日潮。

雷州半島是中國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盛產甘蔗、橡膠、劍麻、香茅、 花生等。海產品主要有鮑魚、對蝦、龍蝦、魷魚、蠔、珍珠 等。工業有制糖、食品、制鹽、家用電器、化工、機械、建材等主要門類。交通較方便。鐵路有黎塘-湛江、廣州-湛江線與衡陽-友誼關、貴陽-柳州、北京-廣州線相連。公路成網,幹線有徐聞-廣州公路縱貫半島。水運以湛江為中心,港口主要有湛江、海安等,可通往沿海各地。民航以湛江為中心,通廣州、海口、香港等。半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旖旎迷人的熱帶風光,主要風景區有湖光岩、東海島、粵西熱帶作物試驗站等。

雷州半島地處中國大陸南部邊陲,西控北部灣,東瞰南海北部大片水域,南與海南島共扼瓊州海峽,又是海南島的重要依託,地位重要。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一部以半島為基地,利用3、4月的北風季節,發起海南島登陸戰役,強渡瓊州海峽,5月1日解放海南島。 雷州得名辯源 對於雷州得名的原由,一直以來總是有人好作這樣詮釋:雷州因多雷而得名。不久前雷州市一位作者也在文章中宣稱:“雷州是僅次爪哇的世界第二大雷區”,像是為雷州作注。百度網《炎夏雷暴》詞條亦雲:“即使冬季,這一帶(海南島、雷州半島)也能聽到陣陣雷聲,雷州因此而得名”。其實這些說法是缺乏依據的。

一、“因多雷得名”史無記載

我們常說的雷,其科學定義是:閃電出現時,閃道中因高溫使水滴汽化,空氣體積迅速膨脹而發生的強烈爆炸聲。伴有雷聲和閃電的天氣現象,稱雷暴。(見《辭海》)雷暴形成與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相關。專家認為,粵西北一粵中德慶、羅定—粵西南為廣東的多雷暴地帶。雷州半島也屬於多雷暴地帶,而古雷州得名是否與多雷有關,還是不能妄加推測。

雷州始名于唐貞觀八年(634年)。同時期,毗鄰的儋州(今海南儋州市)、瓊州(今海口市)、竇州(今信宜市)也分別於622、631、634年始名,可都不用“雷”字命名,莫非儋州、瓊州、竇州的雷比雷州少?自唐貞觀上溯至秦漢,儋州、瓊州、竇州和雷州之地的雷,孰多孰少,史無記載。翻閱雷州的史籍,看到的是乾旱的記載,世代祭雷祈雨的記載,卻沒有雷暴災害的記載。《雷州府志》錄有雷州古諺“雷打秋有作無收,秋打雷稻籽累累”,並作了詮注。說是雷州人祈盼多雷雨,每年立秋之日有聽雷測天的習俗;“秋打雷稻籽累累”,意為“秋後多雷乃禎祥之兆”。此諺至今仍在雷州半島的鄉村中流傳,究其原因是因為古今氣候未有根本變化。雷州半島今天綠疇萬頃,代替了歷史上的“赤地千里”,是在共產黨領導下,廣大人民樹立人定勝天的思想,大力興辦水利的結果,並非多雷多雨使然。

對於雷暴的成因及我國雷區的分佈,哪裡多雷,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林之光在其專著《中國氣候及其極值》中,有全面的闡述。林之光先生的論斷是,“中國的雷暴的分佈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區比平原多,陸地比水面多。”他以建國後五十年各地氣象臺站提供的資料為依據,進行科學分析,認定我國的多雷地區首推雲南、海南,次為青藏高原東部和橫斷山區北部,第三是兩廣地區。專家認為,雷州半島雖屬兩廣雷區的範圍,但由於三面環海,平均海拔才25-70米,無高山,由熱力條件引發的雷暴,相對于海南、粵中、粵北及粵西山區,是少而不是多。權威的氣象資料顯示,雲南猛臘年均雷暴日數達123.7天(最多148天),海南儋縣122.5天(最多139天),雲南景洪120.8天(最多149天),海口市112.7天,信宜市108.9天。而湛江市(總面積的70%為古雷州轄地)年均雷暴日數為94.6天,古雷州的腹地今雷州市年均雷暴日數是96天,均不及印尼爪哇物茂的年均雷暴日數322天的三分之一。至於以“冬雷陣陣”說雷州多雷,也不科學。林之光指出,我國長江、巴山以南地區冬天都有雷,終雷最晚的地區是雲南猛定、鎮源。少與多是相對而言的,如能察今知古,那就很難推論出古雷州最多雷。也許古時雷州之雷也就是南不及儋州、瓊州,北不及竇州。問題還在於,自唐武德、貞觀年間(儋州、瓊州、雷州、竇州始名時期)至建國之初,中國各地都沒有完整的氣象資料,關於雷暴的記錄更是鳳毛麟角。不論誰說古雷州是因多雷得名,都是沒有證據的。

二、“雷州多雷”的不經之說

說雷州以多雷而名者,雖然缺乏科學依據,但也並非空穴來風,很可能源自一些遠久的傳說。這些傳說見於史籍,世代流傳,穿鑿附會,自圓其說,可概括為“雷州多雷說”,其說有三。

其一,“豬雷說”。說是雷州這個地方很多雷,到了冬天都變成豬蟄伏到地下。人們把這些豬雷挖出來煎煮,給它溫暖,讓它立春後回到天上行雲化雨。然而,古時有識之士就認為這種傳說是荒誕的。明《雷州府志》指出,“雷自貞觀始名,說者謂其多雷,至冬蟄而為彘,郡人掘而煮之,其說近誕。”

其二,“風雷說”。說雷州有座擎雷山,山上經常生出雷來。這山有洞竅與瓊州的息風山相通,瓊州那邊一颳風,雷州這邊就打雷。瓊州風多,所以雷州雷多。清《雷州府志》指出,“此為不經之說”。

其三,“陰雷說”。說雷州不但有陽雷,而且有陰雷。陽雷有聲音,主生,行雲化雨,造福人世。陰雷無聲,也看不見,主殺,專事懲辦惡人。那些連得什麼病都來不及知道而突然死去的人,就是被陰雷擊死的,其原因是他本人作惡或是他祖上有人作惡。至今這種“陰雷說”在雷州半島的一些鄉村中仍有流傳,也有人相信。清《雷州府志》照錄此說,並不否定。

“雷州多雷說”告訴人們,雷州之地天上有陽雷,人間有陰雷,山上有風雷,地下有豬雷,真可謂雷州無處不有雷。“雷州多雷說”是科學不昌明時代的產物,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自古以來就有人跟從、附會。因此,雷州就“多雷”了。

三、“多雷說”與雷文化

“雷州多雷說”,以現代科學觀點看,固然荒誕不經,不可置信,它卻是古雷州的雷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以訛傳訛,世代不絕。

雷祖祠 據史家考證,雷州半島上的先民是西甌、駱越人,唐時稱俚人,即今天黎族、壯族的祖先。駱越人圖騰崇拜雷電,製造青銅鼓以象徵雷,銅鼓既是神器又是樂器,供奉銅鼓為神,又擊鼓作樂,相娛為樂。俚人傳承,供鼓祭雷,相沿成習。唐貞觀五年(631年)陳文玉任東合州刺史,三年後奏准朝廷將州名改為雷州。陳文玉在任八年,雷州大治,死後被諡封為“雷震王”,朝廷派禮臣到雷州建祠以祀之。後人尊陳文玉為雷祖,其祠稱雷祖祠,人們又把陳文玉神化,有許許多多故事說他是雷種、雷神。雷州境內的人民,不論是俚人還是北來移民漢人,都一致尊崇雷祖陳文玉。俚人信仰天雷,漢人信仰道教中的雷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祭祀雷祖活動中,俚漢文化觀念合二而一。俚人依祖先傳統上供銅鼓,漢人從道教上供豬牛羊犧牲品。漢人念念有詞,頂禮膜拜;俚人呼天喚地,擊鼓鏗鏗。最初的祭祀理念是既祭雷祖,又祭雷神,也祭天雷,而隨著陳文玉的神化,以及各種各樣的雷傳說,雷祖、雷神與天雷已渾然一體,後來祭祀活動就簡稱為“祭雷”了。

史料顯示,雷州祭雷的宗旨,就是祈求雷神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明清二代,漢人從福建等地大量移入雷州,俚人的後裔黎族、壯族被逼走海南、廣西,雷州漸漸成了漢人的一統天下。雷州祭雷習俗在傳承中嬗變,至明末清初演繹出“雷州換鼓”的雷文化高峰。

所謂雷州換鼓,就是“每年定期供鼓以祭雷”,祭雷時供上新鼓換下舊鼓。換鼓是祭雷的俗稱。雷州人稱銅鼓為雷鼓,稱天雷為天鼓,擊銅鼓象徵天鼓,祈禱雷聲常作,雨水充沛。換鼓之日,州內官民齊集雷祖祠前,還有高廉瓊的州縣官員應邀前來助興。新供的100多面大雷鼓,以銅鑼、銅鈸伴配,進行擊樂大演奏。鼓聲如雷,天崩地裂。在擊樂聲中,巫師、道士千般作態,亦咒亦歌,離奇怪異;又有善男信女組成的祈禱儀仗隊,載歌載舞,酬雷謝天,惟妙惟肖。因而雷州換鼓以其規模天下無雙,祭雷演技天下叫絕,與廣德埋藏、錢塘江潮、登州海市並稱為天下四絕。

《廣東新語》雲:“雷人輒擊鼓享神,亦號雷鼓,雲雷天鼓也,霹靂萬物者也。以鼓象其聲,以金髮其氣,故以銅鼓為雷鼓也。”可見,雷州祭雷,以雷鼓象徵天鼓,創造的是雷鼓作聲,天鼓相應,天人合一,人神共樂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雷州換鼓的精神實質,也是雷文化的精髓。

雷圖騰——雷傳說——雷州——雷震王·雷祖——雷神——雷州換鼓(祭雷),這就是古雷州的雷文化發展脈絡。雷文化延續了上千年,“雷州多雷說”也延續上千年。如果今天有人以“雷州多雷說”為依據,作出“雷州以多雷而得名”的結論,那也是不足為奇的。

四、雷州以雷名的歷史記載

歷史記載,唐貞觀五年(631年),陳文玉出任東合州刺史,唐貞觀八年(634年)表奏朝廷要求將州名改為“雷州”,其理由是東合州與該州古時的名稱合州、南合州容易混淆。至於陳文玉為什麼用“雷”字為州名,沒有史料可資查考,但我們可以進行猜想。

猜想一,陳文玉以雷為州命名,其目的是促進民族團結,凝聚俚人的民心,以利管治。陳文玉是漢人,他的前任是俚人首領。俚人敬仰崇拜雷,又有祭雷的習俗。以雷為州命名,是對俚人的尊重,表明陳文玉要當俚人的父母官,這樣俚人就會擁戴他,轄區之內政通人和可以期望。如果這個猜想成立,雷州得名是出於崇雷敬雷,並非因為多雷。

猜想二,陳文玉以雷為州命名,既是為了迎合民俗,也是對上天的祈禱,願州內雷聲常作,風調雨順。陳文玉所處的時代,是雷州半島從狩獵過渡到農耕的時代,陳文玉出生于海康縣一個獵戶人家,對狩獵與農耕的艱難看得清楚。農耕仰賴天澤,要年豐歲稔,只得祈求雷神庇護,及時行雲化雨,潤澤州境。以雷為州命名,意在敬示州托雷管,望多加眷顧。如果這個猜想成立,那雷州得名是因為敬雷、盼雷,也並非因為多雷。

也許還可以作很多的猜想,但猜想畢竟是猜想,猜想不能代替史實。總而言之,州以雷命名也許與雷有關,但究竟是因雷多而得名,還是因雷少而得名,均無可考。據現存最早的《雷州府志》記載:雷州“郡南有擎雷山,其得名以此。”這證實,是因為州府南面有擎雷山,州才以 “雷”命名。權威的辭書《辭海》、《辭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尊重了歷史記載,對雷州或雷州半島都沒有作出“因多雷而得名”的詮釋。我們也應尊重史實和科學,不要輕言“雷州因多雷而得名”。

雷州半島是中國熱帶、亞熱帶經濟作物的重要基地之一,盛產甘蔗、橡膠、劍麻、香茅、 花生等。海產品主要有鮑魚、對蝦、龍蝦、魷魚、蠔、珍珠 等。工業有制糖、食品、制鹽、家用電器、化工、機械、建材等主要門類。交通較方便。鐵路有黎塘-湛江、廣州-湛江線與衡陽-友誼關、貴陽-柳州、北京-廣州線相連。公路成網,幹線有徐聞-廣州公路縱貫半島。水運以湛江為中心,港口主要有湛江、海安等,可通往沿海各地。民航以湛江為中心,通廣州、海口、香港等。半島得天獨厚的自然環境,造就了旖旎迷人的熱帶風光,主要風景區有湖光岩、東海島、粵西熱帶作物試驗站等。

雷州半島地處中國大陸南部邊陲,西控北部灣,東瞰南海北部大片水域,南與海南島共扼瓊州海峽,又是海南島的重要依託,地位重要。1950年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四野戰軍一部以半島為基地,利用3、4月的北風季節,發起海南島登陸戰役,強渡瓊州海峽,5月1日解放海南島。 雷州得名辯源 對於雷州得名的原由,一直以來總是有人好作這樣詮釋:雷州因多雷而得名。不久前雷州市一位作者也在文章中宣稱:“雷州是僅次爪哇的世界第二大雷區”,像是為雷州作注。百度網《炎夏雷暴》詞條亦雲:“即使冬季,這一帶(海南島、雷州半島)也能聽到陣陣雷聲,雷州因此而得名”。其實這些說法是缺乏依據的。

一、“因多雷得名”史無記載

我們常說的雷,其科學定義是:閃電出現時,閃道中因高溫使水滴汽化,空氣體積迅速膨脹而發生的強烈爆炸聲。伴有雷聲和閃電的天氣現象,稱雷暴。(見《辭海》)雷暴形成與氣候條件和地理條件相關。專家認為,粵西北一粵中德慶、羅定—粵西南為廣東的多雷暴地帶。雷州半島也屬於多雷暴地帶,而古雷州得名是否與多雷有關,還是不能妄加推測。

雷州始名于唐貞觀八年(634年)。同時期,毗鄰的儋州(今海南儋州市)、瓊州(今海口市)、竇州(今信宜市)也分別於622、631、634年始名,可都不用“雷”字命名,莫非儋州、瓊州、竇州的雷比雷州少?自唐貞觀上溯至秦漢,儋州、瓊州、竇州和雷州之地的雷,孰多孰少,史無記載。翻閱雷州的史籍,看到的是乾旱的記載,世代祭雷祈雨的記載,卻沒有雷暴災害的記載。《雷州府志》錄有雷州古諺“雷打秋有作無收,秋打雷稻籽累累”,並作了詮注。說是雷州人祈盼多雷雨,每年立秋之日有聽雷測天的習俗;“秋打雷稻籽累累”,意為“秋後多雷乃禎祥之兆”。此諺至今仍在雷州半島的鄉村中流傳,究其原因是因為古今氣候未有根本變化。雷州半島今天綠疇萬頃,代替了歷史上的“赤地千里”,是在共產黨領導下,廣大人民樹立人定勝天的思想,大力興辦水利的結果,並非多雷多雨使然。

對於雷暴的成因及我國雷區的分佈,哪裡多雷,我國著名的氣象學家林之光在其專著《中國氣候及其極值》中,有全面的闡述。林之光先生的論斷是,“中國的雷暴的分佈是南方比北方多,山區比平原多,陸地比水面多。”他以建國後五十年各地氣象臺站提供的資料為依據,進行科學分析,認定我國的多雷地區首推雲南、海南,次為青藏高原東部和橫斷山區北部,第三是兩廣地區。專家認為,雷州半島雖屬兩廣雷區的範圍,但由於三面環海,平均海拔才25-70米,無高山,由熱力條件引發的雷暴,相對于海南、粵中、粵北及粵西山區,是少而不是多。權威的氣象資料顯示,雲南猛臘年均雷暴日數達123.7天(最多148天),海南儋縣122.5天(最多139天),雲南景洪120.8天(最多149天),海口市112.7天,信宜市108.9天。而湛江市(總面積的70%為古雷州轄地)年均雷暴日數為94.6天,古雷州的腹地今雷州市年均雷暴日數是96天,均不及印尼爪哇物茂的年均雷暴日數322天的三分之一。至於以“冬雷陣陣”說雷州多雷,也不科學。林之光指出,我國長江、巴山以南地區冬天都有雷,終雷最晚的地區是雲南猛定、鎮源。少與多是相對而言的,如能察今知古,那就很難推論出古雷州最多雷。也許古時雷州之雷也就是南不及儋州、瓊州,北不及竇州。問題還在於,自唐武德、貞觀年間(儋州、瓊州、雷州、竇州始名時期)至建國之初,中國各地都沒有完整的氣象資料,關於雷暴的記錄更是鳳毛麟角。不論誰說古雷州是因多雷得名,都是沒有證據的。

二、“雷州多雷”的不經之說

說雷州以多雷而名者,雖然缺乏科學依據,但也並非空穴來風,很可能源自一些遠久的傳說。這些傳說見於史籍,世代流傳,穿鑿附會,自圓其說,可概括為“雷州多雷說”,其說有三。

其一,“豬雷說”。說是雷州這個地方很多雷,到了冬天都變成豬蟄伏到地下。人們把這些豬雷挖出來煎煮,給它溫暖,讓它立春後回到天上行雲化雨。然而,古時有識之士就認為這種傳說是荒誕的。明《雷州府志》指出,“雷自貞觀始名,說者謂其多雷,至冬蟄而為彘,郡人掘而煮之,其說近誕。”

其二,“風雷說”。說雷州有座擎雷山,山上經常生出雷來。這山有洞竅與瓊州的息風山相通,瓊州那邊一颳風,雷州這邊就打雷。瓊州風多,所以雷州雷多。清《雷州府志》指出,“此為不經之說”。

其三,“陰雷說”。說雷州不但有陽雷,而且有陰雷。陽雷有聲音,主生,行雲化雨,造福人世。陰雷無聲,也看不見,主殺,專事懲辦惡人。那些連得什麼病都來不及知道而突然死去的人,就是被陰雷擊死的,其原因是他本人作惡或是他祖上有人作惡。至今這種“陰雷說”在雷州半島的一些鄉村中仍有流傳,也有人相信。清《雷州府志》照錄此說,並不否定。

“雷州多雷說”告訴人們,雷州之地天上有陽雷,人間有陰雷,山上有風雷,地下有豬雷,真可謂雷州無處不有雷。“雷州多雷說”是科學不昌明時代的產物,帶有濃厚的迷信色彩,但自古以來就有人跟從、附會。因此,雷州就“多雷”了。

三、“多雷說”與雷文化

“雷州多雷說”,以現代科學觀點看,固然荒誕不經,不可置信,它卻是古雷州的雷文化的組成部分,因此以訛傳訛,世代不絕。

雷祖祠 據史家考證,雷州半島上的先民是西甌、駱越人,唐時稱俚人,即今天黎族、壯族的祖先。駱越人圖騰崇拜雷電,製造青銅鼓以象徵雷,銅鼓既是神器又是樂器,供奉銅鼓為神,又擊鼓作樂,相娛為樂。俚人傳承,供鼓祭雷,相沿成習。唐貞觀五年(631年)陳文玉任東合州刺史,三年後奏准朝廷將州名改為雷州。陳文玉在任八年,雷州大治,死後被諡封為“雷震王”,朝廷派禮臣到雷州建祠以祀之。後人尊陳文玉為雷祖,其祠稱雷祖祠,人們又把陳文玉神化,有許許多多故事說他是雷種、雷神。雷州境內的人民,不論是俚人還是北來移民漢人,都一致尊崇雷祖陳文玉。俚人信仰天雷,漢人信仰道教中的雷神九天應元雷聲普化天尊。在祭祀雷祖活動中,俚漢文化觀念合二而一。俚人依祖先傳統上供銅鼓,漢人從道教上供豬牛羊犧牲品。漢人念念有詞,頂禮膜拜;俚人呼天喚地,擊鼓鏗鏗。最初的祭祀理念是既祭雷祖,又祭雷神,也祭天雷,而隨著陳文玉的神化,以及各種各樣的雷傳說,雷祖、雷神與天雷已渾然一體,後來祭祀活動就簡稱為“祭雷”了。

史料顯示,雷州祭雷的宗旨,就是祈求雷神庇佑,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明清二代,漢人從福建等地大量移入雷州,俚人的後裔黎族、壯族被逼走海南、廣西,雷州漸漸成了漢人的一統天下。雷州祭雷習俗在傳承中嬗變,至明末清初演繹出“雷州換鼓”的雷文化高峰。

所謂雷州換鼓,就是“每年定期供鼓以祭雷”,祭雷時供上新鼓換下舊鼓。換鼓是祭雷的俗稱。雷州人稱銅鼓為雷鼓,稱天雷為天鼓,擊銅鼓象徵天鼓,祈禱雷聲常作,雨水充沛。換鼓之日,州內官民齊集雷祖祠前,還有高廉瓊的州縣官員應邀前來助興。新供的100多面大雷鼓,以銅鑼、銅鈸伴配,進行擊樂大演奏。鼓聲如雷,天崩地裂。在擊樂聲中,巫師、道士千般作態,亦咒亦歌,離奇怪異;又有善男信女組成的祈禱儀仗隊,載歌載舞,酬雷謝天,惟妙惟肖。因而雷州換鼓以其規模天下無雙,祭雷演技天下叫絕,與廣德埋藏、錢塘江潮、登州海市並稱為天下四絕。

《廣東新語》雲:“雷人輒擊鼓享神,亦號雷鼓,雲雷天鼓也,霹靂萬物者也。以鼓象其聲,以金髮其氣,故以銅鼓為雷鼓也。”可見,雷州祭雷,以雷鼓象徵天鼓,創造的是雷鼓作聲,天鼓相應,天人合一,人神共樂的精神境界。這就是雷州換鼓的精神實質,也是雷文化的精髓。

雷圖騰——雷傳說——雷州——雷震王·雷祖——雷神——雷州換鼓(祭雷),這就是古雷州的雷文化發展脈絡。雷文化延續了上千年,“雷州多雷說”也延續上千年。如果今天有人以“雷州多雷說”為依據,作出“雷州以多雷而得名”的結論,那也是不足為奇的。

四、雷州以雷名的歷史記載

歷史記載,唐貞觀五年(631年),陳文玉出任東合州刺史,唐貞觀八年(634年)表奏朝廷要求將州名改為“雷州”,其理由是東合州與該州古時的名稱合州、南合州容易混淆。至於陳文玉為什麼用“雷”字為州名,沒有史料可資查考,但我們可以進行猜想。

猜想一,陳文玉以雷為州命名,其目的是促進民族團結,凝聚俚人的民心,以利管治。陳文玉是漢人,他的前任是俚人首領。俚人敬仰崇拜雷,又有祭雷的習俗。以雷為州命名,是對俚人的尊重,表明陳文玉要當俚人的父母官,這樣俚人就會擁戴他,轄區之內政通人和可以期望。如果這個猜想成立,雷州得名是出於崇雷敬雷,並非因為多雷。

猜想二,陳文玉以雷為州命名,既是為了迎合民俗,也是對上天的祈禱,願州內雷聲常作,風調雨順。陳文玉所處的時代,是雷州半島從狩獵過渡到農耕的時代,陳文玉出生于海康縣一個獵戶人家,對狩獵與農耕的艱難看得清楚。農耕仰賴天澤,要年豐歲稔,只得祈求雷神庇護,及時行雲化雨,潤澤州境。以雷為州命名,意在敬示州托雷管,望多加眷顧。如果這個猜想成立,那雷州得名是因為敬雷、盼雷,也並非因為多雷。

也許還可以作很多的猜想,但猜想畢竟是猜想,猜想不能代替史實。總而言之,州以雷命名也許與雷有關,但究竟是因雷多而得名,還是因雷少而得名,均無可考。據現存最早的《雷州府志》記載:雷州“郡南有擎雷山,其得名以此。”這證實,是因為州府南面有擎雷山,州才以 “雷”命名。權威的辭書《辭海》、《辭源》、《中國大百科全書》尊重了歷史記載,對雷州或雷州半島都沒有作出“因多雷而得名”的詮釋。我們也應尊重史實和科學,不要輕言“雷州因多雷而得名”。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