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緬甸邊上有個小中國,用人民幣寫中國字

果敢面積約2700平方公里, 東部與我國雲南省臨滄市鎮康、耿馬、滄源三縣接壤, 西部與緬甸為鄰, 首都是老街。 果敢在歷史上曾經是中國的一部分, 大家都看過東漢疆域圖吧, 該地曾屬哀牢, 後哀牢內附東漢, 該地屬東漢永昌郡。

果敢, 之前的全稱是緬甸聯邦果敢自治區, 現在的全稱是果敢人民共和國。 是的, 你沒有看錯, 當很多人以為果敢屬於緬甸時, 果敢已經在2014年5月11日舉行獨立公投, 12日宣佈成為獨立主權國家。

果敢總人口約25萬, 其中絕大多數漢人, 在地理上看, 西南應該是各少數民族的樂園, 漢族人口不多, 但果敢為何有這麼多的漢族後裔呢?這就要從一段殘酷悲愴的歷史說起了。

明末崇禎帝朱由檢上吊後, 吳三桂放清兵入關, 清兵對不願意服從滿清的漢人展開了屠殺式的鎮壓。 隨著反清複明的口號響起, 朱由檢的堂弟朱由榔稱帝, 史稱永曆帝, 這樣一來朱由榔自然就成了出頭鳥, 被清兵追著跑, 只好放棄中原, 帶著一眾漢族官員和百姓一口氣逃到了雲南。

過了十幾年, 清朝依然“牽掛”著這位南明皇帝, 於是在1661年攻入雲南, 朱由榔沒有主見, 聽說清軍來襲, 又著緊的逃到了緬甸的曼德勒, 當時的緬甸王莽達的收留。 後來莽達的弟弟莽白發動政變, 殺死莽達篡位成功。

朱由榔失去了保護神, 莽白倒也不殺他, 而是殺光他的侍從後關了起來, 因為他是明王室的皇室血脈, 留著有用。 果然, 朱由榔被關了五個月後重見天日, 面前站著的是好久不見的吳三桂。

原來這次吳三桂率軍攻入緬甸, 1662年1月22日, 一個冷颼颼的日子裡, 莽白將朱由榔獻了出來。 40歲的永曆帝朱由榔及眷屬25人被押解到昆明, 在一個名叫篦子坡的地方用弓弦勒死了。

當初跟隨朱由榔逃入緬境的官員、隨從、百姓不少, 他們死不降清, 流落在中緬邊境地區的荒山中, 卸甲為民, 頑強生存下來。 後來因為清朝壓迫漢人的政策, 迫于生計的漢人流民輾轉到此定居, 散落各地的明朝官兵相繼來投, 還有許多馬幫商隊也往來不絕, 逐漸在科幹地區形成了一個規模不斷壯大的華人聚居區。

清朝對此地有所忌憚, 開始實行懷柔政策, 1840年, 楊國華因為捍衛中國邊防有功, 道光帝封賞他為世襲土司, 這在當時是少有的漢人土司。

關於"果敢"名字的由來, 據頭領土司楊氏家族的家譜記載, 為表示居住在科幹地區的人民是果斷而勇敢的, 便按諧音將"科幹"易名為"果敢", 並沿襲至今。 另外, 還有一種說法是"果敢"是撣族語, "果"的意思是九, 而"敢"的意思是人家, 合起來就是九戶人家的意思。

1885年英國侵略緬甸, 果敢成了英屬緬甸, 但英國沒興趣參與果敢的社會結構, 繼續由漢人土司楊氏統治。

直到本世紀的1959年,緬甸政府對果敢漢人地區發起了攻勢,廢除土司制度,要把果敢變成緬甸的直屬區。果敢人抗爭起來雖然“果敢”,但畢竟實力在那兒擺著,很快就失敗了,緬甸取得對果敢的控制權,並將果敢華人認定為原住民族,當地的漢族改稱為果敢族。

當時緬甸實行大緬族主義,果敢漢人普遍不滿,不少人加入與政府對立的緬共組織,很快在著名政治人物彭家聲的率領下,收復了果敢地區。

果敢進入了緬共統治時期,一直維繫到1989年緬共解體,解體後緬甸政府劃果敢為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再後來經過一系列波折,果敢民眾於2014年5月通過公投,宣佈獨立建國。

由於是漢族後裔,果敢人民至今仍有著強烈的中國味道,當地人通行的語言是果敢語,其實就是漢語,只不過換了個說法,果敢流通使用貨幣有人民幣與緬甸幣。對中國的感情之深厚,果敢有著化不開的情愫,2008年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並不富裕的果敢人民發動捐款救助汶川災民,著實讓人感動。

獨立後的果敢依然到處都是中國風,走在果敢就感覺走在中國雲南某個小縣城一樣。他們信仰佛教和道教;走街串巷,能碰到好幾家“沙縣小吃”;就連我們常見的快遞品牌在老街也能見到。

果敢的通訊使用雲南的信號,座機號碼區號和雲南臨滄市一樣。鬧市到處都有手機店,多數經營大陸品牌的手機,中國移動提供的4G速度幾乎和中國國內一樣通暢;有意思的是中國國內移動、電信的手機撥打到果敢,怎麼著也算是出國了,卻連國際漫遊費都不用計算。

直到本世紀的1959年,緬甸政府對果敢漢人地區發起了攻勢,廢除土司制度,要把果敢變成緬甸的直屬區。果敢人抗爭起來雖然“果敢”,但畢竟實力在那兒擺著,很快就失敗了,緬甸取得對果敢的控制權,並將果敢華人認定為原住民族,當地的漢族改稱為果敢族。

當時緬甸實行大緬族主義,果敢漢人普遍不滿,不少人加入與政府對立的緬共組織,很快在著名政治人物彭家聲的率領下,收復了果敢地區。

果敢進入了緬共統治時期,一直維繫到1989年緬共解體,解體後緬甸政府劃果敢為緬甸撣邦第一特區,進入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再後來經過一系列波折,果敢民眾於2014年5月通過公投,宣佈獨立建國。

由於是漢族後裔,果敢人民至今仍有著強烈的中國味道,當地人通行的語言是果敢語,其實就是漢語,只不過換了個說法,果敢流通使用貨幣有人民幣與緬甸幣。對中國的感情之深厚,果敢有著化不開的情愫,2008年四川汶川的特大地震,並不富裕的果敢人民發動捐款救助汶川災民,著實讓人感動。

獨立後的果敢依然到處都是中國風,走在果敢就感覺走在中國雲南某個小縣城一樣。他們信仰佛教和道教;走街串巷,能碰到好幾家“沙縣小吃”;就連我們常見的快遞品牌在老街也能見到。

果敢的通訊使用雲南的信號,座機號碼區號和雲南臨滄市一樣。鬧市到處都有手機店,多數經營大陸品牌的手機,中國移動提供的4G速度幾乎和中國國內一樣通暢;有意思的是中國國內移動、電信的手機撥打到果敢,怎麼著也算是出國了,卻連國際漫遊費都不用計算。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