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慈禧為什麼在彌留之際還要立年僅3歲的孩子為帝?

同治無子, 慈禧不想讓溥字輩的宗親繼位。 因為溥字輩上臺, 就意味著慈禧成為太皇太后, 而喪失垂簾聽政的權力。 所以, 慈禧將自己的妹妹所生的載湉(光緒)過繼給咸豐, 讓光緒繼承咸豐的大統, 而非同治的大統。 這樣, 慈禧仍舊是太后, 依然可以垂簾聽政。 但是按照約定, 光緒以後有了兒子, 還得將兒子過繼給同治, 繼承同治的大統。 於是慈禧又將自己的侄女嫁給光緒, 希望由二人之子將來繼位。 可是光緒不喜歡這位表姐皇后, 兩人一直沒兒子。 慈禧也嚴控光緒的後宮, 光緒也無子嗣。 過繼也就無從談起了。

慈禧遲遲不放權, 光緒也遲遲不得親政。 光緒親政後, 依舊不能掌權。 在光緒親爹老醇王(同治年間反對重修圓明園的急先鋒)的主持下, 巧立名目, 花大力氣修頤和園, 甚至不惜動用海軍軍費, 就是為了討好慈禧, 方便光緒掌權。 戊戌政變之後,

光緒被幽禁, 慈禧一度想行廢立, 都定了人選, 但囿於中外局勢而未能實行。 慈禧回鑾前後, 應該已經考慮後事了。 她多方考察光緒的弟弟載灃, 培養載灃。 而她走的最重要的一步棋是將榮祿之女嫁給載灃, 希望她與載灃的兒子能夠繼承同治和光緒的大統(兼祧), 再由自己的侄女、光緒的皇后來垂簾聽政。 這麼做的用意很明顯, 慈禧不希望新皇帝將來清算自己。

至於光緒怎麼死的?至今無定論。 但我認為他殺可能性居大。 慈禧肯定知道自己身體不行了, 所以對光緒下手, 但未必料到自己在光緒死後的第二天就死了。 而溥儀繼位, 毫無懸念, 多年籌畫, 一朝實現。 只是授命載灃為攝政王, 怕是慈禧無奈的選擇, 但尚在其意料之中。 皇帝幼小, 隆裕懦弱, 這不是她所能改變的現實。 以上基本算是家事安排, 慈禧也不指望隆裕和載灃能挽大清危局, 無非確定個皇帝, 給侄女一個好的歸宿。 至於國事, 就由張之洞、袁世凱他們幫襯著載灃辦理吧。

由上可知慈禧的權力欲有多強, 主意都打到孫子輩頭上。 女主幹政, 皇權不穩, 算是滿清覆滅的原因之一。 統治階層內部矛盾重重, 指望他們推進變革, 何異於緣木求魚。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