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美食>正文

哪裡產大閘蟹的比較出名?只知道陽澄湖?全國還有這11個地方

哪裡產大閘蟹的比較出名?只知道陽澄湖?全國還有這11個地方, 一起和小知來看一下吧!

陽澄湖 大閘蟹(江蘇省蘇州市)

陽澄湖是長江下游南岸第一個中型淡水湖泊, 水源與太湖同屬長江水系, 但比太湖距離長江更近, 長江水經望虞河、滸浦河、元和塘、白茆塘、張家港七浦塘、楊林塘、瀏河等通江河道及太湖水經望虞河、元和塘、婁江等湖道流經湖周的盛澤蕩、鵝真蕩、漕湖、昆承湖、巴城湖、傀儡湖、鰻鱺湖、金雞湖、黃天蕩等小型湖泊和沿湖大小92條河港流入或泄出。 組成了獨特而十分發達的水系, 其水源不僅充沛,

且有周邊環繞的眾多子湖和河道的緩衝、過濾調蓄, 水位穩定。 再加上整個湖泊西深(上游)東(下游)淺, 來水入湖後又一次得到了緩衝和沉澱, 使得水流舒緩, 平均水流一般在0.03 m/s~0.06 m/s, 水質清澄而又水量充沛。 陽澄湖大閘蟹, 素以“青殼白肚、金爪黃毛”著稱, 更有“水中珍品、蟹中之王”美譽。

太湖 大閘蟹(江蘇省蘇州市)

太湖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緣, 是我國第三大淡水湖, 湖體面積2338平方公里, 其中東太湖面積16萬畝, 位於全太湖的出水口, 平均水深只有1.5米左右, 有一定的微流水, 水草茂盛, 底棲動物豐富, 具有一類的空氣、二類的水質, 是最為適合大水面養殖的淺水型草型湖泊。 絕佳的位置、充足的光照、豐沛的降水、茂盛的水草, 為太湖大閘蟹創造了一個優越的生長環境, 使得太湖蟹成為江蘇及至全國最具競爭力的河蟹產品。

白馬湖 大閘蟹(江蘇省淮安市)

白馬湖距今有7000多年歷史, 而白馬湖大閘蟹的歷史應該追溯到2500年前京杭大運河的開鑿暢通, 邗溝東道的白馬湖承接自京杭大運河的水流,

過去大閘蟹在長江口近海產苗, 長成幼蟹後, 逆長江洄游, 隨運河通道順利進入白馬湖生長, 白馬湖茂盛的水草, 清晰的湖水, 為大閘蟹的生長創造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白馬湖大閘蟹外型帶有明顯的地域特徵, 背甲色澤呈青灰或墨綠色, 隆起處飽滿渾圓, 腹甲乳白色, 無水銹斑, 背、腹甲後緣交匯處飽滿微微漲開。 白馬湖大閘蟹附肢較長, 形態優美, 成蟹螯足具濃密的棕褐色絨毛, 步足撩長, 剛毛棕紅色。

興化 大閘蟹(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

興化大閘蟹, 江蘇省興化市特產, 地理標誌產品。 興化市內湖蕩密佈, 河道縱橫交織, 湖蕩內水草豐美, 為優質淡水螃蟹的生長提供了得天獨厚的良好條件。 有4鄉鎮被授予“中國河蟹之鄉”稱號, 興化市被授予“中國河蟹養殖第一縣”稱號。 所產大閘蟹具有“青殼、白肚、金爪、黃毛、博螯、捷足”的特點, 脂膏豐滿純正、肉質玉白爽嫩、蟹黃晶紅油潤、入口鮮香溢甜, 深受海內外消費者的青睞。

洪澤湖 大閘蟹(江蘇省宿遷市)

洪澤湖大閘蟹地理標誌地域範圍內,

湖底淺平, 岸坡低緩, 湖底高出東部蘇北平原4-8米, 湖底多為淺淤, 富含腐殖質, 湖底沉積物主要是水生生物殘骸, 底泥含有沉積較多的蜆子貝殼, 底質顆粒分析以淤泥為主, 淤深20釐米以內, 適宜大閘蟹營底棲生活。 :“洪澤湖大閘蟹”具有青背、白肚、金爪、黃毛、爪長、體壯的特徵, 即背甲多呈青灰色, 有光澤;頭胸甲疣狀突起明顯、“H”字型花紋清晰;腹甲乳白色, 透射微紅;步足上絨毛多呈明亮的黃色;第二步足趾節長度是末端第二節的1.2—1.25倍。 蒸熟後蟹黃鮮美, 肉質嫩滑, 回味甘甜;氣味腥香濃郁。

黃陂湖 大閘蟹(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廬江縣)

黃陂湖的大閘蟹是純天然的綠色水產品, 在清咸豐年間曾作為皇室貢品敬獻朝廷。 養殖基地位於廬江縣東部黃陂湖,與全國著名的淡水湖——巢湖相連,瀕臨長 江支西河、兆河,擁有養殖水面23900畝,平均水面1.5米,湖底平、淤泥少、水質清、水源廣,整個湖區沒有任何污染,湖內水草豐茂、螺蜆滿塘的“水下 森林”,水質清澈見底,全天然的水生物資源是大閘蟹生長的天然場所。

微山湖 大閘蟹(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

微山湖,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物產富饒,素有“日出鬥金”之美譽,湖水水質純淨,入湖泄水河道多,自淨能力強,南水北調工程更讓其水質有了長期安全保障。微山湖屬富營養型湖泊,河床平坦,光照充足,水草豐茂,水流緩慢,為湖區生生生物提供了優越的生態環境,各類軟體動物、水生植物、水生昆蟲、小魚蝦、螺螄等餌料生物種類繁多,為微山湖大閘蟹、微山湖四鼻鯉魚、微山湖烏鱧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天然生物餌料。

黃河口 大閘蟹(山東省東營市)

黃河口大閘蟹是黃河水系特有的名貴水產品種,學名中華絨螯蟹,是我國著名的淡水蟹。背甲淡青或褐黃色,腹部呈白色,基本無水銹斑,成蟹螯足具有濃密的棕褐色絨毛,步足剛毛金黃色。

女山湖 大閘蟹(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

女山湖,淮河支流池河過境湖,位於淮河右岸,明光市明光鎮以北八公里,是明光市最大的湖泊,也是安徽省著名湖泊之一。女山湖大閘蟹,殼青肚白、金爪黃毛,體大肉肥,膏豐黃滿,味道鮮美。

黃湖 大閘蟹(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

黃湖大閘蟹屬正宗長江中華絨螯蟹品系。從外形上來看,黃湖牌大閘蟹由頭胸部(蟹殼)、腹部(臍子)和胸足(爪子)三部分組成,生長快速,體態豐腴,單只公蟹最大達1斤,母蟹近8兩。加之宿松優越的地理生態環境和豐饒的水生生物資源,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鮮肉含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另外還富含核黃素、維生素A、鈣、鉀、鐵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及維生素,其品質特色素有“青殼白板、金爪黃毛、個大體肥、營養豐富”之美譽,堪稱宿松當今的水族“新貴”,倍受青睞。

軍山湖 大閘蟹(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

山湖是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第一大內湖,曾名南陽湖,又稱日月湖,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5公里,最寬處達16公里,水面為32萬畝,流域面積為616平方公里。軍山湖大閘蟹體型肥碩,頭胸甲相對較厚,肉質緻密,甲殼堅硬,有光澤。母蟹有黃橙色的蟹黃,雄蟹有白玉般的脂膏。

大通湖 大閘蟹(湖南省益陽市大通湖區)

“大通湖”源於清朝光緒年間,因湖面遼闊,東通東洞庭、南連南洞庭、西注目平湖、北納藕池水,四通八達,故稱大通湖。大通湖位於湖南省南縣東南,長江中游荊江段南岸,原為洞庭湖的一大湖域,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因泥沙淤塞被支解成東、南洞庭湖間的一大湖灣,成為洞庭湖的湖中之湖,是湖南省最大內陸養殖風景湖,享有“山美張家界,水美大通湖”,“三湘第一湖”的美譽。 “大通湖”源於清朝光緒年間,因湖面遼闊,東通東洞庭、南連南洞庭、西注目平湖、北納藕池水,四通八達,故稱大通湖。大通湖位於湖南省南縣東南,長江中游荊江段南岸,原為洞庭湖的一大湖域,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因泥沙淤塞被支解成東、南洞庭湖間的一大湖灣,成為洞庭湖的湖中之湖,是湖南省最大內陸養殖風景湖,享有“山美張家界,水美大通湖”,“三湘第一湖”的美譽。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只整理了部分產區,大家吃過哪裡產的大閘蟹呢,還有比較出名的地方歡迎補充!

養殖基地位於廬江縣東部黃陂湖,與全國著名的淡水湖——巢湖相連,瀕臨長 江支西河、兆河,擁有養殖水面23900畝,平均水面1.5米,湖底平、淤泥少、水質清、水源廣,整個湖區沒有任何污染,湖內水草豐茂、螺蜆滿塘的“水下 森林”,水質清澈見底,全天然的水生物資源是大閘蟹生長的天然場所。

微山湖 大閘蟹(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

微山湖,位於山東省濟寧市微山縣,是我國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物產富饒,素有“日出鬥金”之美譽,湖水水質純淨,入湖泄水河道多,自淨能力強,南水北調工程更讓其水質有了長期安全保障。微山湖屬富營養型湖泊,河床平坦,光照充足,水草豐茂,水流緩慢,為湖區生生生物提供了優越的生態環境,各類軟體動物、水生植物、水生昆蟲、小魚蝦、螺螄等餌料生物種類繁多,為微山湖大閘蟹、微山湖四鼻鯉魚、微山湖烏鱧的生長提供了豐富的天然生物餌料。

黃河口 大閘蟹(山東省東營市)

黃河口大閘蟹是黃河水系特有的名貴水產品種,學名中華絨螯蟹,是我國著名的淡水蟹。背甲淡青或褐黃色,腹部呈白色,基本無水銹斑,成蟹螯足具有濃密的棕褐色絨毛,步足剛毛金黃色。

女山湖 大閘蟹(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

女山湖,淮河支流池河過境湖,位於淮河右岸,明光市明光鎮以北八公里,是明光市最大的湖泊,也是安徽省著名湖泊之一。女山湖大閘蟹,殼青肚白、金爪黃毛,體大肉肥,膏豐黃滿,味道鮮美。

黃湖 大閘蟹(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

黃湖大閘蟹屬正宗長江中華絨螯蟹品系。從外形上來看,黃湖牌大閘蟹由頭胸部(蟹殼)、腹部(臍子)和胸足(爪子)三部分組成,生長快速,體態豐腴,單只公蟹最大達1斤,母蟹近8兩。加之宿松優越的地理生態環境和豐饒的水生生物資源,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價值很高,每100克鮮肉含蛋白質14克、脂肪5.9克、碳水化合物7克,另外還富含核黃素、維生素A、鈣、鉀、鐵等人體所需的礦物質及維生素,其品質特色素有“青殼白板、金爪黃毛、個大體肥、營養豐富”之美譽,堪稱宿松當今的水族“新貴”,倍受青睞。

軍山湖 大閘蟹(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

山湖是江西省南昌市進賢縣第一大內湖,曾名南陽湖,又稱日月湖,南北長25公里,東西寬5公里,最寬處達16公里,水面為32萬畝,流域面積為616平方公里。軍山湖大閘蟹體型肥碩,頭胸甲相對較厚,肉質緻密,甲殼堅硬,有光澤。母蟹有黃橙色的蟹黃,雄蟹有白玉般的脂膏。

大通湖 大閘蟹(湖南省益陽市大通湖區)

“大通湖”源於清朝光緒年間,因湖面遼闊,東通東洞庭、南連南洞庭、西注目平湖、北納藕池水,四通八達,故稱大通湖。大通湖位於湖南省南縣東南,長江中游荊江段南岸,原為洞庭湖的一大湖域,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因泥沙淤塞被支解成東、南洞庭湖間的一大湖灣,成為洞庭湖的湖中之湖,是湖南省最大內陸養殖風景湖,享有“山美張家界,水美大通湖”,“三湘第一湖”的美譽。 “大通湖”源於清朝光緒年間,因湖面遼闊,東通東洞庭、南連南洞庭、西注目平湖、北納藕池水,四通八達,故稱大通湖。大通湖位於湖南省南縣東南,長江中游荊江段南岸,原為洞庭湖的一大湖域,在歷史演變過程中,因泥沙淤塞被支解成東、南洞庭湖間的一大湖灣,成為洞庭湖的湖中之湖,是湖南省最大內陸養殖風景湖,享有“山美張家界,水美大通湖”,“三湘第一湖”的美譽。


以上排名不分先後,只整理了部分產區,大家吃過哪裡產的大閘蟹呢,還有比較出名的地方歡迎補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