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寶說話晚竟然和爬行有關?

4個月的寶寶能用小手抓起床單上的頭髮絲在呀呀自語嗎?11個月大的小傢伙能在你工作一天回來的時候用清晰的話語喊著爸爸媽媽嗎?1歲多的寶寶能拿起識字筐裡的“阿姨”卡片, 斷斷續續的告訴媽媽來了位年輕的女客人嗎?

有的家長自豪于孩子8、9個月就會行走, 但是專家強調, 學走路不能貪快而忽落爬行在孩子7、8、9個月時, 應該盡可能多的讓孩子爬行。 從床上到地上的大範圍爬行, 再到增加障礙物, 逐步增加難度。 相信現在有很多家長抱怨自家寶寶2歲多了還不願意開口說話, 更有甚者早早地去看醫生,

然而卻忽略了寶寶學走路前期的爬行, 經研究表明爬行對嬰兒的成長有里程碑的意義, 能促進大腦及各種神經纖維之間的聯繫, 對今後學習語言和閱讀都有説明。

爬行對寶寶來說至關重要, 大多數寶寶在6~10個月之間學會爬行, 這對寶寶的感統發育特別有好處。

專家建議, 寶寶一生應該爬行800小時, 至少也要保證500小時的爬行。 細算一下, 寶寶爬行的時間一般從6、7個月開始, 到9、10月開始學習站立。 如果每天爬行三四個小時, 那麼差不多可以達到400-500小時的爬行時間。

學習爬行的階段是開發寶寶多器官協作能力的最佳時期, 因此爬行能夠很好的幫助寶寶內耳前庭和平衡能力的成長。 研究表明, 與爬行多的寶寶相比, 過早使用學步車而缺少爬行練習的寶寶常常會出現動作協調性、注意力不集中的問題。 甚至會患上感覺統合失調症, 出現視聽、視動、聽動失調的情況。

最重要的是寶寶多多爬行有利於促進語言學習, 爬行可以加強大腦中各個神經元的聯繫, 刺激大腦語言中樞,

為寶寶今後的語言學習做好準備。 因此, 寶寶爬得越多, 對於寶寶學說話, 學新知識和看、讀能力的幫助越大。

既然寶寶爬行這麼重要, 那麼家長該如何好好地教會寶寶爬行呢?把握時機和方法

1.5-6個月時:寶寶可能會趴在床上, 四肢不規則地劃動,

這時候寶爸寶媽就可以引導寶寶爬行了。

2.6個月以後:應經常讓他俯臥, 在面前放個玩具逗引他, 使他有一個向前爬的意識。

3.7個月:匍匐爬行, 動作為腹部蠕動, 四肢不規則地劃動, 注意不是向前, 而是後退。

4.8~10月:發展為四肢爬行, 即用手和膝蓋爬行, 最後發展為兩臀和兩腿均伸直, 用手和腳爬行。

提醒:不斷地練習俯臥, 反復鍛煉、雙腿的力量及重心和移動, 嬰兒很快就能學會爬。

需要父母的引導

1.如果寶寶手臂還撐不起身體, 可以用毛毯兜住寶寶胸腹部, 讓寶寶趴在床上。 寶爸輕輕地把毛毯提起, 寶媽推動寶寶左手、右腳, 前進一步後, 換推動寶寶右手、左腳, 輪流交替, 用這樣的方法引導寶寶協調四肢。

2.把寶寶放在床上或柔軟平整的墊子上,

寶爸寶媽一個在寶寶前面, 另一個在寶寶後面。 前面的牽著寶寶的右手, 後面的就推著寶寶的左腳。 用這樣的方法訓練寶寶的匍匐爬行和手膝爬行。

3.為了鍛煉寶寶多爬、多運動, 可以為寶寶準備一個小皮球。 當寶寶一碰到球, 球就向前滾, 滾動的球易引起寶寶的興趣, 他就會追著球爬行。

4.用枕頭組成障礙區, 障礙物後放置寶寶喜歡的玩具, 吸引寶寶越過障礙, 抓到玩具。 寶爸寶媽還可以跪在地板上, 使前面形成“山洞”讓寶寶爬過去。 這些小遊戲都有助於刺激寶寶爬行。

小編順便提醒一下,寶寶爬行的時間短,大概也就幾個月的時間熱衷於爬,一旦寶寶學會了走路,你再想看寶寶笨拙的在地上pia呀pia的就難了,而且寶寶爬行的時間就在一歲的前幾個月。而未經爬行就學會走路會影響寶寶的情緒調節,容易導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寶寶的閱讀及語言等方面的障礙等等。所以家長們不要過於擔心爬行會弄髒了寶寶的衣服和小手,磕疼了寶寶的膝蓋,放手讓寶寶去爬吧!如果你的寶寶已經過了爬階段,也不必懊惱,後期可以通過游泳訓練來彌補這個遺憾!

小編順便提醒一下,寶寶爬行的時間短,大概也就幾個月的時間熱衷於爬,一旦寶寶學會了走路,你再想看寶寶笨拙的在地上pia呀pia的就難了,而且寶寶爬行的時間就在一歲的前幾個月。而未經爬行就學會走路會影響寶寶的情緒調節,容易導致孩子的注意力不集中,影響寶寶的閱讀及語言等方面的障礙等等。所以家長們不要過於擔心爬行會弄髒了寶寶的衣服和小手,磕疼了寶寶的膝蓋,放手讓寶寶去爬吧!如果你的寶寶已經過了爬階段,也不必懊惱,後期可以通過游泳訓練來彌補這個遺憾!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