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故事>正文

胡同童趣

東單米市大街金魚胡同東口對面, 有條彎彎曲曲的胡同, 叫煤珠胡同。 上個世紀五十年代, 我就生在這條胡同的最裡邊一個院子,

門牌號碼是煤珠胡同248號。

煤珠胡同周圍的胡同都是從米市大街通到朝陽門內南小街的活胡同, 而它通不過去是條死胡同。 其二, 這條胡同裡面有的地方還有胡同, 胡同裡再有院子, 總共大大小小10餘個院子, 大的院子像北京25中學家屬宿舍, 有20餘戶, 小的院子也有五六戶;有的院子破破爛爛, 有的院子小洋樓、衛生間、木地板很講究;還有一個五建公司, 單位辦公也佔有一個院子, 總之挺複雜。 這麼多的住家及單位, 大家同出一個胡同口, 可胡同口很窄, 一個人推自行車出入都不寬裕, 別說幾個人同時走了。 所以在外人眼裡, 根本不起眼。

小時候最喜歡的是在胡同裡玩兒, 總有玩兒不完的遊戲。 和我家鄰近的還有兩個院子, 我們三個院子的孩子通常都在一起玩兒。 記得玩得最有意思的是在晚上, 可以玩的名目多。 那時誰家也沒有電視機, 吃過晚飯, 大人們聊天, 小孩子們就聚在一起, 由幾個大孩子商量玩什麼, 確定下來以後, 小孩子們就跟著。 天黑時多數是玩捉迷藏,

也叫“逮人”, 一個人逮, 其餘人藏, 規定個範圍藏身叫劃界, 規定個固定地點叫家。 院子裡、胡同裡犄角旮旯多, 所以找人的人不容易發現別人, 這個人的人選是猜拳產生的, 很公平。 一聲:開始, 藏身的人立即跑散, 逮人的開始找, 那時我是小小孩, 跑得慢, 膽也小, 跟在姐姐後面是個“小尾巴”, 藏好以後, 一點聲音也不敢出, 想方設法躲過逮人的人, 趕快跑回“家”, 一到“家”樂半天, 這次算贏了, 又緊張又興奮, 當然也有被逮到的時候, 就千方百計逮到別人, 自己就脫身了。

有時我們到胡同口外的寶泉堂、奶站門口玩。 晚上店鋪關門存自行車的架子空了, 我們就兩個一併, 當雙杠。 從雙杠一邊兩手一撐躥上去, 再跳下來, 跑到另一邊, 兩個人轉圈跑, 誰被追到就算輸, 換下一個。 所以跳得靈巧輕盈, 跑得速度飛快, 也許那時打下了基礎, 中學體育課練雙杠, 我的成績非常好, 其他體育科目也不錯, 運動會上從沒少過我, 有時一個人參加幾個項目, 跑、跳樣樣都能參與。

還有時, 我們去蹭看電影。 胡同口對面是紅星電影院,

我們常在後門扒門縫兒向裡看, 站一個多小時, 不知不覺。 有時天熱, 後半場時大門就敞開了, 就更便於看了。 紅星電影院北邊是東城區武裝部, 有時院子裡也放映電影, 我記得看過《林海雪原》、《冰山上的來客》等幾部片子。 在那個年代看場電影是兒童的一大樂事。

白天也有好玩的, 從沒花錢買過玩具, 都是自製的。 猴皮筋是從牛奶瓶蓋上取下來的, 攢出一條很不容易, 誰要有, 讓女孩子們都羡慕。 有時吃羊骨頭, 挑出整齊的拐, 攢夠四個, 洗淨、晾乾、塗上顏色, 那是課間十分鐘的活動內容。 布沙包就更不用說了, 女孩子都會針線, 三角形、四方形的, 小花布裝上小石子, 縫起布邊。 製作好了用來跳房子。 還做過撲克牌, 用紅、黑圓珠筆塗出圖形做的,自己也覺得很精緻,玩起來特別小心,不摔牌,因為那是自己做的,怕摔壞了。

說起玩,那時興致勃勃,有時玩得忘記了鐘點,家長們或哥姐們就在胡同裡叫名字,有時沒聽見,回來晚了,到家准挨說。但改不了,下次玩到忘情時,還是不知道時間。

這些大多是在小學年齡段的孩子,再大一些有作業要做,玩得少了,也變換了方法,如:互相比寫字、打乒乓球、騎自行車、一起去游泳。在玩的過程中我長大了,後來搬出了這條胡同,但很留戀玩過的遊戲和兒時的夥伴。曾經回去過幾次,小玩伴們見面,笑做一團,親熱極了。

再後來,偶爾乘車從胡同口路過,每次都要從快看見了到看不見為止,都要多看幾眼,望望兒時的樂園。

再後來,街道改造,那一片胡同拆了,重新建起了高樓大廈,打通了米市大街到南小街的通路,樓房漂亮,大路寬敞,一派現代化的都市風格。地面上的舊貌變了,心中的情結封存了,每次回憶起來,無限甜蜜與美好。

兒時的小夥伴們,你們現在哪裡?是否記得我們當年曾經在一起?那許許多多的夜晚,許許多多的遊戲,許許多多的快樂與情趣!保留住記憶吧,童年時代,老北京胡同的風貌,院子的故事,是何等的珍貴啊。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用紅、黑圓珠筆塗出圖形做的,自己也覺得很精緻,玩起來特別小心,不摔牌,因為那是自己做的,怕摔壞了。

說起玩,那時興致勃勃,有時玩得忘記了鐘點,家長們或哥姐們就在胡同裡叫名字,有時沒聽見,回來晚了,到家准挨說。但改不了,下次玩到忘情時,還是不知道時間。

這些大多是在小學年齡段的孩子,再大一些有作業要做,玩得少了,也變換了方法,如:互相比寫字、打乒乓球、騎自行車、一起去游泳。在玩的過程中我長大了,後來搬出了這條胡同,但很留戀玩過的遊戲和兒時的夥伴。曾經回去過幾次,小玩伴們見面,笑做一團,親熱極了。

再後來,偶爾乘車從胡同口路過,每次都要從快看見了到看不見為止,都要多看幾眼,望望兒時的樂園。

再後來,街道改造,那一片胡同拆了,重新建起了高樓大廈,打通了米市大街到南小街的通路,樓房漂亮,大路寬敞,一派現代化的都市風格。地面上的舊貌變了,心中的情結封存了,每次回憶起來,無限甜蜜與美好。

兒時的小夥伴們,你們現在哪裡?是否記得我們當年曾經在一起?那許許多多的夜晚,許許多多的遊戲,許許多多的快樂與情趣!保留住記憶吧,童年時代,老北京胡同的風貌,院子的故事,是何等的珍貴啊。

閱讀往期內容請點擊“閱讀原文”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