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摔了一跤,媽媽:不疼,不疼 孩子:我疼!

————關注頭條號【寶媽育兒大全】, 每天一條育兒知識, 輕鬆做爸媽

每當被孩子的哭鬧搞得心煩意亂的時候, 總是想著, 要是孩子能說話, 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思, 該多好啊!

然而, 我們等不及, 早早的就用我們自己臆想的感受, 去取代或者否認了孩子的真實感受。

情景:

1.孩子摔倒了, 媽媽跑上去, 抱住孩子, 搶著說:“不哭不哭, 不疼不疼...”

2.幾個小朋友在一起玩耍, 突然另外一個小孩搶了自己小孩的玩具, 孩子哭喊著不同意, 媽媽馬上跑過去, 拉著自己小孩, 擦著孩子的眼淚, 說道:“沒事沒事, 我們要大方一點, 讓被的小朋友玩下又沒關係, 再哭就太小氣啦!”

3.小孩突然從睡夢中醒來, 哇哇大哭, 媽媽趕緊去沖了奶粉, 湊到孩子嘴邊, 但孩子怎麼也不吃, 就是一個勁的哭鬧, 媽媽生氣了:“哭什麼哭, 快喝!”

媽媽以為孩子是因為餓了, 但實際上, 是孩子拉粑粑了。

4.有一種冷, 叫“你媽覺得你冷”。

媽媽說有點冷, 於是要求孩子穿上外套, 孩子卻說不冷, 最後還是強制性的穿上了;

洗澡水放好了, 媽媽摸了一下, 覺得剛好, 孩子卻說太燙了, 怎麼辦?加冷水又怕太冷了, 孩子會著涼, 於是又將手伸到水裡試了下, 不燙啊!於是, 孩子被強行摁了下去。

5.有一種飽, 叫“我覺得你沒吃飽”。

吃完了飯, 孩子說自己吃飽了, 媽媽看了眼孩子碗剩下的飯, 說孩子肯定沒吃飽, 於是又強行喂了孩子幾口, 最後還說, “看吧, 我就說你還沒吃飽。 ”

不要用自己的感受, 去代替孩子的感受

孩子疼不疼, 只有他自己知道, 玩具是孩子的, 他願意分享就分享, 大人可以引導孩子交換或分享, 但不能強制性安排分享, 讓孩子自己做主。

不要強迫孩子吃, 堅持飯後不給吃零食, 如果孩子每次吃飯都沒吃飽, 餓得了一兩次, 他自然知道吃飯的時候要吃飽, 不然要挨餓。

不要用自己的權威去給孩子做主,

這樣是換不來真正的認同的, 尊重孩子自己的感覺和意願, 讓他學會處理好自己的事情, 這才是合格父母要做的。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