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寶媽親身實踐:寶寶睡眠訓練四天不再哄睡,但最後一種方法要慎用

幾個月寶寶自主入睡有多難?很多新手寶媽簡直被寶寶的睡眠打敗, 奶睡、抱著哄睡、不停地拍睡、夜醒後再重複同樣的動作, 許多媽媽認為, 讓寶寶睡整覺和成功自主入睡是難度係數最高的育兒技巧, 其實, 三四個月的寶寶已經成功具備了睡整覺的能力, 雖然孩子存在個體差異, 但是經過訓練, 是可以在晚上讓媽媽有個比較好的睡眠品質的。

你的孩子不好好睡覺, 是否是因為習慣沒養好?

有的媽媽感覺孩子太小, 營養怕跟不上, 所以堅持給孩子喂夜奶, 就算寶寶沒有要吃奶的意思, 媽媽也會堅持給寶寶喂一兩頓夜奶, 其實, 這種做法是不可取的, 寶寶餓了自然會醒, 媽媽不用刻意給孩子餵奶。

除此之外, 孩子夜哭也是媽媽頭痛的一個問題, 孩子夜間偶爾哭鬧, 可能是沒有感受到媽媽的存在而感到孤獨, 此時只需要媽媽稍稍安撫和碰觸,

就能讓孩子感受到極大的安全感。 但是有很多媽媽在孩子哭鬧時, 第一時間抱起來哄, 反而會把孩子徹底晃醒, 久而久之, 就養成了只要夜哭就要抱的習慣。

下面是一位寶媽的切身實踐, 在第四天就成功讓寶寶自主入睡, 大家可以參考下(下面的方法同樣適用於大月齡的孩子):

哄孩子入睡的方法有很多, 這位寶媽基本歸納了幾點, 小編覺得是比較科學的, 同時也很佩服寶媽的科學育兒精神, A 陪伴法;B 懷中哭泣法、溫和去除法;C 哄拍法、拍起放下法;D 韋氏漸進法(參考韋氏嬰幼兒睡眠聖經)E 哭聲免疫法和法伯法(這兩種方法要慎用)

韋氏漸進法中提到的椅子入睡法, 下面就簡單闡述一下:

讓快要入睡的寶寶放在小床上, 家長拿把椅子坐在邊上, 如果寶寶哭, 就要輕輕拍他, 但不要太頻繁地接觸, 也不要抱起哄睡, 直到寶寶入睡為止。 第1-3天, 可以坐在床邊, 之後每隔三天, 將椅子挪開, 跟床拉開距離, 最後 漸漸將椅子挪到門口, 門外, 同時觀察寶寶的反應, 最後形成單獨自主入睡的習慣。

讓孩子有一個好的睡眠, 這些方法都是建立在規律作息的基礎上的, 然後再讓孩子平靜地入睡。 其實孩子哭除了發洩, 還是對母親情感的一種需要和召喚, 媽媽要仔細分辨孩子的哭聲, 是習慣性依賴, 還是憤怒, 還是歇斯底里?這裡並不建議“哭了不抱,

不哭才抱”的方式, 孩子的哭泣最終也是要歸於平靜, 只有平靜的情緒才是睡眠的良好基礎, 這種方法也同樣建議家長認真貫徹執行一周的時間, 當然, 孩子生病和打疫苗等“脆弱”時間除外, 這個時間段可以對孩子“放肆寵愛”一下, 但是接下來的時間裡, 還是要堅持這種方法。

很早之前,一篇《美國媽媽帶孩子的17個絕招》在網上瘋傳,其中一種就講到了上面提到的哭聲免疫法和法伯法,其理論依據就是“哭了不抱,不抱才哭”,很多媽媽都爭相效仿,但是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提出質疑,孩子為什麼哭泣?這種對孩子哭泣不去干預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這種育兒方式和親密育兒法是大相徑庭的,目前這種方式存在很多爭議,還是建議父母要慎用。但是我們說,任何一種理論都不是百分百地對或者錯,如果一個孩子的睡眠出現問題,適當的矯正是有必要的,但前提是父母要分清孩子哭泣的真正情緒。

很早之前,一篇《美國媽媽帶孩子的17個絕招》在網上瘋傳,其中一種就講到了上面提到的哭聲免疫法和法伯法,其理論依據就是“哭了不抱,不抱才哭”,很多媽媽都爭相效仿,但是近年來卻有越來越多的人提出質疑,孩子為什麼哭泣?這種對孩子哭泣不去干預的行為到底是對是錯?這種育兒方式和親密育兒法是大相徑庭的,目前這種方式存在很多爭議,還是建議父母要慎用。但是我們說,任何一種理論都不是百分百地對或者錯,如果一個孩子的睡眠出現問題,適當的矯正是有必要的,但前提是父母要分清孩子哭泣的真正情緒。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