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盤點一代經典《康熙王朝》中的諸多錯誤,演繹成分過多,有的離譜

毋庸置疑, 電視劇《康熙王朝》是一代經典, 相信喜歡看這部電視劇的朋友都會不由自主地看上好幾遍, 裡面令人心潮澎湃的旋律, 喚起男人內心深處浴血沙場建功立業的場面, 都一一歷歷在目, 久久難以平復。 無論從製作、選景、演員陣容、表演功底、場面設計, 都堪稱佳作。 這部佳作雖二月河的小說改編而來, 屬於小說演繹作品, 但畢竟國人對於這種正史度較高的題材通常要求會很高, 在觀看的同時會作為一部歷史正劇來欣賞去挑剔, 比如《三國演義》就是如此, 畢竟群眾的眼睛是雪亮雪亮的, 下面小編就來扒一扒其中的歷史錯誤吧。
。 。

1、《康熙王朝》第1集中太后讓一個進宮的小女孩讀些什麼, 小女孩說:“宋詞”, 之後她念了王安石的《梅花》, 宋代詩歌相較宋詞為數不多, 但這首《梅花》卻是宋詩中較為出名的一首, 現在的小學生基本都會。

2、順治皇帝並沒有出家當和尚, 而是死於天花, 由於皇三子玄燁得過天花而奇跡般地好了, 對天花有天生的免疫力, 後順治皇帝與孝莊及王公大臣商量由皇三子玄燁繼承皇位, 電視劇中說順治帝出家讓位玄燁, 後面有一集順治帝更是以行癡師父造型出場, 有誤。

3、《康熙王朝》第2集, 順治寵愛的董鄂妃患天花, 佟妃心生怨恨又嫉妒地對孝莊說:一個漢女把皇上迷得七暈八素的。 其實, 董鄂妃是漢女(董小宛)是民間傳言,

早被史學界否定了。

董鄂妃其實是滿人, 滿洲正白旗人,內大臣鄂碩之女。

4、電視劇裡的皇后並不是叫赫舍裡, 赫舍裡是她的姓, 至於她的名字是什麼史書上沒有記載, 估計是很難記吧, 滿人的名字加起來一大串, 電視裡說她只生了一個兒子就難產死了, 這是錯的, 歷史上她生了兩個兒子, 第一個是承祜, 可惜這個兒子4歲的時候得病死了, 後來才生胤礽, 胤礽並不是一出生就叫胤礽, 而是叫保成。 第十集中索尼說赫舍裡皇后的父親是索額圖, 其實赫舍裡皇后是索尼大兒子噶布拉的女兒, 索額圖只是她的叔叔, 而且她的親生父親噶布拉這時也是朝中大臣。

5、《康熙王朝》第7集, 孝莊說:“前天夜裡, 聖祖托了個夢,

說是陵寢不穩……”;第15集, 明珠說:“皇上, 大清律乃聖祖所定, 雖當今皇上也應遵守……”實際上清聖祖就是康熙的廟號, 而且是雍正朝才定的廟號, 所以這兩處錯誤不應該啊, 應該事先請閻崇年老師擔任歷史顧問就好了。

6、《康熙王朝》第23集明珠找康熙:昨天晚上, 福建尚可喜、廣東耿精忠的摺子......說反了, 鎮守廣東的是尚可喜, 鎮守福建的耿精忠。

7、歷史上的周培公是個小角色, 他只是清軍裡的一個幕僚。 (周培公長於計謀, 曾因功授七品官。 圖海統領大軍進至潼關時, 他上《平涼策》, 因此被招為幕僚。 清軍攻下平涼咽喉虎山墩後, 堅不可摧的平涼城已置於清軍炮火之下。 這時, 在王輔臣部下任總兵官的黃九疇及布政使龔榮遇得知自己的同鄉周培公在圖海大將軍帳下做幕僚,

於是願做內應, 勸降王輔臣。 圖海最終沒費一槍一彈降服王輔臣。 )但劇中說周培公得到重用, 任撫遠大將軍, 有兵力20余萬等等, 是假的。

後面周培公出場的最後一集, 康熙皇帝曾下旨, 讓西方傳教士(如, 雷孝思、白晉、杜德美等)到全國各地測繪地形, 並繪製了《皇朝全圖》, 但在《康熙王朝》中, 它卻成了“周培公”的作品, 這是個錯誤。

8、在平臺灣時, 延平王鄭經死於1681年, 此時正是康熙二十年, 鄭經中風而死,臺灣鄭氏王朝發生政變,年僅12歲的鄭克塽繼任延平王,這時臺灣還沒有被清朝收復, 1683年施琅率師登岸, 攻陷臺灣, 鄭克塽獻表投降。 而劇中安排鄭經自殺於清軍克台之日, 違背歷史事實。

9、歷史上容妃是乾隆的妃子,

即傳說中的香妃。 康熙帝只有榮妃, 既固倫榮憲公主的母親。 藍齊兒即固倫榮憲公主(皇三女, 二公主), 康熙帝的掌上明珠, 最疼愛的女兒, 但沒有嫁給葛爾丹, 嫁的是比公主大3歲的蒙古部落貴族王子烏爾袞。

10、蘇麻喇姑的身世以及與康熙的關係的錯誤。 歷史上, 蘇麻喇姑是孝莊皇后的貼身侍女, 她從小服侍的應該是孝莊而不是康熙, 如果是孝莊的貼身侍女, 那麼年齡必定與孝莊相仿, 孝莊是康熙的祖母, 那麼, 蘇麻喇姑也必定是康熙祖母輩的人, 又怎會與康熙有感情呢。 這與歷史不符。

11、蘇麻喇姑死亡時間的錯誤。 史上記載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孝莊病逝, 而蘇麻喇姑死于康熙四十四年九月初七。 而劇中則表現為:“孝莊病逝後, 蘇麻喇姑隨即圓寂,”這與歷史不符。

12、孝莊死亡時間的錯誤。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聖太皇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晝夜不離左右,親奉湯藥,並親自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請求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康熙王朝》中孝莊居然是死在康熙四十五年康熙御駕親征葛爾丹時死了。

13、明珠即納蘭明珠,納蘭明珠是清康熙年間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後來卻因為朋黨的罪名被罷黜職位,後雖官復原級,卻再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後鬱鬱而死,並不是被判處死刑。其子納蘭性德為“清代第一詞人”。

14、噶爾丹不是被胤褆殺死的,歷史上的噶爾丹一說最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服毒自殺,一說死於性病。

15、康熙舉辦千叟宴,時間為康熙五十二年,此時明珠,索額圖已不在人世,而劇中明珠,索額圖均參加,不合歷史邏輯。且明珠、索額圖分別死於康熙四十七年和康熙四十二年,不可能在康熙六十一年還活著。

16、惠妃和慧妃的區別。據考證《清史稿》裡記載康熙帝一生有42位嬪妃,其中就有惠妃和慧妃。惠妃:聖祖惠妃,納喇氏(就是那拉氏),郎中索爾和女,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三子承慶(殤)。十一年生皇長子(排序五子)胤禔。慧妃:慧妃,博爾錦吉特氏(?——1670),科爾沁三等公吉阿鬱錫之女,幼年被選進宮,尚未冊封,於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為慧妃。

電視劇中是生皇長子(排序五子)胤禔的妃子,就應該是惠妃,而不是慧妃。

17、電視裡自從皇后死了後康熙沒有立別的女人當皇后,這是錯的,歷史上皇后赫舍裡氏死了後,康熙還立了兩個皇后,分別是: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1678),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皇后,僅半年,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諡號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親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貴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升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冊為皇后,次日即去世。諡號為: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

18、康熙死在朝堂上也聞所未聞。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十三日晚,康熙死在南苑的暢春園。 19、乾清宮中高懸的“正大光明”匾額,是順治皇帝御筆手書的,可是在《康熙王朝》最後一集中卻成了康熙皇帝寫的了,這是對皇阿瑪大不敬啊。。。

20、電視劇中康熙第八子名為“胤稷”這是錯誤的,歷史上康熙第八子名為“胤禩”。

21、電視劇中康熙第四子(就是後來的雍正帝)名為“胤禎”,這大錯特錯。“胤禎”是康熙第十四子,而並非皇四子(雍正帝)。歷史上,皇四子(即雍正帝)名為“胤禛”。

蘇麻喇姑隨即圓寂,”這與歷史不符。

12、孝莊死亡時間的錯誤。康熙二十六年(1687)十二月,昭聖太皇太后病危,康熙皇帝晝夜不離左右,親奉湯藥,並親自率領王公大臣步行到天壇,祈告上蒼,請求折損自己生命,增延祖母壽數。《康熙王朝》中孝莊居然是死在康熙四十五年康熙御駕親征葛爾丹時死了。

13、明珠即納蘭明珠,納蘭明珠是清康熙年間最重要的大臣之一,後來卻因為朋黨的罪名被罷黜職位,後雖官復原級,卻再也受不到重用了,最後鬱鬱而死,並不是被判處死刑。其子納蘭性德為“清代第一詞人”。

14、噶爾丹不是被胤褆殺死的,歷史上的噶爾丹一說最後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服毒自殺,一說死於性病。

15、康熙舉辦千叟宴,時間為康熙五十二年,此時明珠,索額圖已不在人世,而劇中明珠,索額圖均參加,不合歷史邏輯。且明珠、索額圖分別死於康熙四十七年和康熙四十二年,不可能在康熙六十一年還活著。

16、惠妃和慧妃的區別。據考證《清史稿》裡記載康熙帝一生有42位嬪妃,其中就有惠妃和慧妃。惠妃:聖祖惠妃,納喇氏(就是那拉氏),郎中索爾和女,初封庶妃。康熙九年生三子承慶(殤)。十一年生皇長子(排序五子)胤禔。慧妃:慧妃,博爾錦吉特氏(?——1670),科爾沁三等公吉阿鬱錫之女,幼年被選進宮,尚未冊封,於康熙九年四月十二日薨。五月初九追封為慧妃。

電視劇中是生皇長子(排序五子)胤禔的妃子,就應該是惠妃,而不是慧妃。

17、電視裡自從皇后死了後康熙沒有立別的女人當皇后,這是錯的,歷史上皇后赫舍裡氏死了後,康熙還立了兩個皇后,分別是:孝昭仁皇后鈕祜祿氏(?——1678),滿洲鑲黃旗人,輔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女。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皇后,僅半年,於康熙十七年二月二十六日去世,諡號為:孝昭靜淑明惠正和安裕端穆欽天順聖仁皇后。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 滿洲鑲黃旗人,領侍衛內大臣佟國維之女,本是康熙帝生母的嫡親侄女,是康熙的表姐妹。康熙十六年八月冊封為貴妃,二十年十二月二十日晉升為皇貴妃。二十二年生皇八女。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九日冊為皇后,次日即去世。諡號為:孝懿溫誠端仁憲穆和恪慈惠奉天佐聖仁皇后。

18、康熙死在朝堂上也聞所未聞。康熙六十一年(1722)十月十三日晚,康熙死在南苑的暢春園。 19、乾清宮中高懸的“正大光明”匾額,是順治皇帝御筆手書的,可是在《康熙王朝》最後一集中卻成了康熙皇帝寫的了,這是對皇阿瑪大不敬啊。。。

20、電視劇中康熙第八子名為“胤稷”這是錯誤的,歷史上康熙第八子名為“胤禩”。

21、電視劇中康熙第四子(就是後來的雍正帝)名為“胤禎”,這大錯特錯。“胤禎”是康熙第十四子,而並非皇四子(雍正帝)。歷史上,皇四子(即雍正帝)名為“胤禛”。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