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揭秘晉陽起兵時李淵手上有多少兵馬作戰

晉陽起兵, 在我國歷史上是一場極其重要的戰爭, 它的發生, 使得中國的朝代發生了更迭、並且統治者發生了易主。 那麼李淵發動起義是否做好了充足的準備, 晉陽起兵時有多少兵, 晉陽起兵時各種來源的有多少兵, 分別有哪些來源?反觀隋朝朝廷在晉陽起兵時有多少兵防禦, 為何兵力會如此之少呢?

晉陽起兵前, 李淵為了此次起義做了許多的準備工作, 其中最為重要的當屬兵力的準備工作, 為了能夠壯大軍事實力, 李淵通過以下兩個途徑來增加軍隊兵力。

第一、從民間徵兵是兵力擴張最為直接、最為有效的方法。

但是當時在隋煬帝的統治下, 民間十分疾苦, 如何讓百姓們自願投軍, 李淵採取了開倉濟民的方式, 贏得了民心, 在李淵公開募兵之時, 有大量的百姓前來投軍, 據資料顯示, 每天均有千餘人來投軍, 在二十天左右便召集了近萬名兵力。

第二、與外部結盟, 從而增加兵力。 李淵在對待突厥方面, 採取了低調的方式, 以希望與突厥結盟, 並且通過書信外交, 獲得了始畢可汗的認可, 在李淵起兵之前, 突厥送來了近五百人, 以及數三千匹戰馬, 以表示對李淵晉陽起兵的支持。

李淵在實施了上述的兩個手段之後, 加上原有的兵力, 在晉陽起兵之時, 李淵的兵力已達到近十萬人, 而反觀隋朝, 由於四處爆發的農民起義,

隋朝的兵力大多被派出鎮壓起義, 留守關中的兵力較少, 實力較為薄弱, 最終晉陽起兵取得勝利。

李淵晉陽起兵的過程

隋朝末年, 朝廷君主隋煬帝的荒淫無道, 導致天怒人怨, 在各地農民揭竿而起之後, 唐國公李淵也發動了晉陽起兵。 從歷史記錄來看, 李淵晉陽起兵的過程是怎樣的, 其中包含了怎樣的困難, 李淵又是如何克服它的?李淵晉陽起兵的過程對於中國歷史來說有著怎樣的影響, 李淵晉陽起兵的過程又被歷史怎樣評價?

首先, 從李淵晉陽起兵過程的準備的來看, 李淵起兵之處是做了多方面的準備的。 在對外方面, 李淵主動與突厥通信, 表示出友好之意, 並願意在大事成功後與其分享成果, 對待李密,

李淵同樣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讓其放鬆警惕之心。 在對內方面, 培養有才能之人, 求才若渴, 廣結人緣, 擴充兵力。

其次, 從李淵晉陽起兵過程的高潮來看, 李淵制定了制敵措施, 以“乘虛入關, 號令天下”為戰略, 以長安為晉陽起兵的攻擊地, 直搗黃龍, 以取得帝位為最終目標。 晉陽起兵中, 李淵將軍隊三分, 分為左、右、中三路實施進攻, 李淵擔任整場戰爭的總指揮, 長子李建成為左軍大都督, 次子李世民為右軍大都督, 四子李元吉為中軍大都督, 由於朝廷的兵力大多派出去鎮壓農民軍隊, 李淵的攻勢勢如破竹, 接連取得勝利。

最後, 從李淵晉陽起兵過程的結果來看, 這是一場十分成功的戰爭, 李淵佔領了長安, 宣佈隋煬帝為太上皇,

扶持其孫為隋恭帝, 實為傀儡皇帝。

晉陽起兵的性質

戰爭的性質, 實際上就是指的它作為政治上的屬性, 政治決定性質。 根據政治目的的不同, 可以將戰爭性質劃分為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 而正義的戰爭和非正義的戰爭又包括許多類型。 那麼參照戰爭性質的劃分, 晉陽起兵的性質究竟是怎樣的, 通過什麼依據來判斷晉陽起兵的性質?通過晉陽起兵的性質的判斷, 可以得出哪些結論?

要弄清楚晉陽起兵的性質, 就必須要深入瞭解晉陽起兵政治目的以及晉陽起兵的歷史背景。

晉陽起兵, 又叫做李淵起兵, 是隋朝末年, 隋煬帝不斷施行暴政, 從而導致國力衰竭、民不聊生, 為了反抗隋煬帝以及隋朝的統治,

各地農民不斷起義, 唐國公李淵在西元617年, 在現今的山西省太原市發動了戰爭, 史稱晉陽起兵, 這就是晉陽起兵的歷史背景。

要想弄清晉陽起兵的性質, 就必須瞭解晉陽起兵的政治目的, 李淵起兵的政治目的並不完全是為了改朝換代, 自己做皇帝, 而是出於多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隋朝朝廷的衰弱, 領導者的荒淫無道, 一方面百姓生活十分疾苦, 各地均自發組織了農民起義軍, 但是各方均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推翻隋朝廷, 並且戰亂的爆發使得百姓生活更加艱苦, 出於兩方面的考慮, 李淵決定起兵, 並為起兵做了充分的準備工作, 雖然李淵起兵是背叛了朝廷, 但卻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 並且有著正義的政治目的, 所以晉陽起兵的性質是一場正義的戰爭。

所以晉陽起兵的性質是一場正義的戰爭。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