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古代四川人更會玩兒:不僅搓麻將,並且玩法比現在多

說起麻將大家腦海的第一印象應該就是四川吧, 畢竟四川人愛打麻將可不是一天兩天的了, 每天不打兩圈都覺得生活少了一點什麼, 不過你以為麻將是近代才出現的話那你就大錯特錯了, 我們聰明的祖先們也愛玩兒這個東西呢?

古人把打麻將也叫做搓麻將, 最早的麻將鼻祖被認為是漢代出現一種叫“葉子戲”的娛樂項目, 人們用紙剪成與葉子想似的形狀來供大家遊戲, 這是最早的關於此類遊戲的記載, 沒想到我們的古人還是十分會找樂子的啊。

麻將這個遊戲的變化十分多樣, 每一局都會出現不同的情況, 最後的勝負不到最後一刻便是很難斷定, 所以這也是他吸引如此多的人神魂顛倒的一大魅力所在, 相傳發明“葉子戲”的是是唐代著名天文學家張遂(一行和尚), 發明的初衷可能大家猜不到, 是為了給唐玄宗拿來與後宮佳麗們遊戲玩耍, 看來這還是一招不錯的泡妞神器。

後來“葉子戲”經過元、明、清幾個朝代的發展改進日益完善, 在明朝時期發展出了一個新的叫法叫“馬吊牌”, 顧炎武《日知錄》中說:“萬曆之來, 太平無事, 士大夫無所用心, 間有相從賭博者, 至天啟中, 始行馬吊之戲”。

這裡面就實實在在出現了馬吊二字, 大概這些士大夫們也是被這一神奇的遊戲給迷得找不著北了。

知道清代中期, 終於這類魚類發展成了與我們現在玩兒法類似的四人一起玩兒的紙牌, 叫做“麻雀”, 清代的人們果然是比較閑, 這些賭博的花樣真是樣樣不會少, 不過還是得崇拜他們的智慧, 不然我們現在哪兒來一有聚會就能坐到一起玩兒的娛樂呢。

最終發展為較為完整的麻將時期是在清末明初時期, 這一類紙牌被改進為長方形的硬紙板, 一般是用竹子、牛骨、象牙、象骨或者是一些硬塑膠所做成的, 牌面刻的有筒, 也叫做餅、索、萬三種, 和我們現在的麻將已經是相差不遠了, 我現在知道為什麼麻將都能被稱得上全民娛樂遊戲了, 原來是這一遊戲貫穿了我們中華上下幾千年的歷史, 都已經滲入骨髓了。

麻將從古時就已經是大家喜聞樂見的娛樂方式, 從發展演變來看也是凝結了我們祖先們的大智慧,感謝我們的先祖們啊。

從發展演變來看也是凝結了我們祖先們的大智慧,感謝我們的先祖們啊。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