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毀了!除了身高、智商、性格,這些臭毛病都會遺傳

大家好, 我是糖媽 =^ ^=

平時帶孩子走親訪友, 總是有人這樣說:“你兒子長得真像你老公, 大眼睛、雙眼皮、白。 就是這不愛說話, 慢熱內向的勁兒,

像你!”

玩個投票, 看看大家的寶寶, 都更像誰?

好啦, 看到別人家寶寶都隨誰了嗎?那我們再看看, 科學家們關於“寶寶各方面會遺傳誰更多一點”的研究吧

你都遺傳給了孩子什麼?看得到的那些……

糖媽在關於遺傳的《互動百科》中看到, 父母都遺傳給了孩子什麼:

1

膚色

相乘後再平均

膚色的遺傳總遵循“相乘後再平均”的自然法則, 讓人別無選擇。 若父母皮膚較黑, 絕不會有白嫩肌膚的子女;若一方白一方黑, 大部分會給子女一個“中性”膚色, 也有更偏向一方的情況。

2

身高

70%取決於遺傳

身高有70%取決於遺傳, 後天因素影響只占30%。 若父母較高, 孩子高的機會為3, 矮的機會為1, 偏矮則反之;如果父母中一人較高, 一人較低, 就取決於其他因素。

3

胖瘦

父母胖, 孩子發胖幾率更高

如果父母中有一人肥胖, 孩子發胖機率是30%。 如果父母雙方都肥胖, 孩子發胖機率是30%—60%。 也有說法認為, 母親在孩子體形方面起到的作用較大。 胖瘦大約有一半可以由人為因素決定, 寶寶完全可以通過合理飲食、充分運動使體態勻稱。

4

眼睛

形狀:孩子的眼形、大小遺傳自父母, 大眼睛相對小眼睛是顯性遺傳。 父母有一人是大眼睛, 生大眼睛孩子的可能就會大一些。

雙眼皮:雙眼皮是顯性遺傳, 單眼皮與雙眼皮的人生寶寶極有可能是雙眼皮。 但父母都是單眼皮, 一般孩子也是單眼皮。

眼球顏色:黑色等深色相對於淺色而言是顯性遺傳。 黑眼球和藍眼球的人, 所生的孩子不會是藍眼球。

睫毛:長睫毛也是顯性遺傳的。 父母只要一人有長睫毛, 孩子遺傳長睫毛的可能性就非常大。

5

鼻子

大鼻子容易遺傳

一般來講, 鼻子大、高而鼻孔寬呈顯性遺傳。 父母中一人是挺直的鼻樑, 遺傳給孩子的可能性就很大。 鼻子的遺傳基因會一直持續到成年,

小時候矮鼻子, 成年還可能變成高鼻子。

6

下巴

大下巴肯定遺傳

下顎是不容“商量”的顯性遺傳。 父母任何一方有突出的大下巴, 子女常毫無例外地長著酷似的下巴, “像”得有些離奇。

7

耳朵

形狀會遺傳

耳朵的形狀是遺傳的, 大耳朵相對於小耳朵是顯性遺傳。 父母雙方只要一個人是大耳朵, 那麼孩子就極有可能也是一對大耳朵。

8

智商

遺傳媽媽更多

據英國《獨立報》報導, 研究人員發現母親的遺傳基因決定了她孩子的聰明程度, 而父親對此沒有影響。 女性更可能將智力基因傳遞給她們的孩子, 因為它們攜帶在X染色體上而且女性擁有兩條X染色體, 而男性只有一條X染色體。

9

性格

父母都會有影響

所謂“有其父必有其子”, 科學研究顯示,

孩子的性格會受到父母DNA遺傳的影響。 但到底先天遺傳與後天教養, 在寶寶性格上的影響比例占多少, 並沒有確切的數字。 正如巴甫洛夫所說:“性格是天生與後生的合金, 性格受于祖代的遺傳, 在現實生活中又不斷改變、完善。 ”

先天遺傳的說法, 並不是胡說八道, 但也只是反映一個概率, 反例比比皆是, 大家瞭解一下便可。

但寶寶的生長發育、性格、脾氣和智力, 後天的影響有時會更大!下面就要著重說說後天, 你“遺傳”給了寶寶什麼……

你還遺傳給了孩子什麼?看不到的那些……

我自認為不是個高情商的媽媽,但我並不擔心孩子的情商發展。因為我知道,這些除了先天遺傳自父母的基因,後天的提升也非常重要!

1

情商

常逗寶寶笑

有科學研究:愛笑的寶寶長大後更聰明。常被父母訓斥、催促、責備的寶寶,時常處於不高興、愛生氣的寶寶,目光更呆滯、反應更遲鈍。而父母多和寶寶說話講故事、多和寶寶互動遊戲、多逗寶寶開心,促使寶寶早笑、多笑,不僅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情緒表達和控制能力也更棒。

多帶寶寶出去玩

3歲內,寶寶和身邊人的相處方式,會被寶寶copy到以後的人際交往中。所以,3歲內帶寶寶出去玩,接觸更多的大人和小朋友,寶寶練習和別人打交道的機會就越多,寶寶也會越來越遊刃有餘的和人相處,高情商寶寶就是這麼來的。

2

修養

孩子最擅長做的就是“模仿”,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被寶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非常樂於去照做!正如這則公益廣告中呈現給我們的啟示和思考一樣,你是怎樣的人,你的孩子註定會長成你的樣子:

當你習慣用拳頭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是在告訴孩子:“暴力是最管用的解決方式”,孩子也會在成長中變得越來越愛打人、越來越暴力!

當你時不時冒句髒話的時候,在孩子聽來,這就成了一句很有趣、很有力的話語,ta就慢慢學著模仿大人說髒話時的樣子,也髒話不離口!

當你不經意間隨手丟垃圾的時候,孩子也學會了,手裡的垃圾,不需要找到垃圾桶丟棄,隨手扔掉就好了。不僅僅是隨手亂扔的東西,所有沒素質的行為都會被孩子一一學會,並養成習慣!

一個人的情緒控制能力,足以反映出這個人的修養,動不動就對別人大發脾氣、暴怒的父母,教給孩子的就是可以隨便跟別人發脾氣,可以隨便訓斥別人,可以用發火來解決問題……孩子也將成長為一個暴躁、容易情緒失控、只會用發火來解決問題的人!

還記得多年前“紅極一時”的中國式留念“到此一遊”嗎?讓國人的公德心在全世界的眼裡被恥笑、被蔑視、被譏諷。而這種隨意破壞公物的行為,也會被孩子承襲的淋漓盡致。我想,我們都不會希望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吧!

父母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孩子將來的樣子;孩子也像一面鏡子,映出了父母身上所有的問題,好的、壞的,都會被孩子模仿、習得、並烙印進自己的人格中,一直帶著它,走完整個人生!

3

貧富

一個人有怎樣的金錢觀,就決定了這個人的貧富格局!所以,父母的金錢觀,就是孩子學習到並養成的自己的金錢觀,直接決定了將來孩子的貧富格局。

別老說“這太貴、咱家窮、買不起”

這句話背後,就是媽媽在不斷給孩子輸入“窮”的這個阻力,孩子將來的一生,都會在認定自己“窮”的前提下去生活和工作,“窮”的陰影將揮之不去,你的孩子就真的不可能“富”起來。

別幹嘛都提“錢”

你家的核心價值觀如果是“錢”的話,孩子將來的成長就繞不開“錢”這個字,孩子的所有活動和行為可能都會用錢是衡量,或為錢去努力。比如“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賺大錢”,或“我家窮,我就低人一等”,或“因為窮,我就不能奢望擁有。”

養孩子,從修正自己開始!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如同我們的第二次成長,可以給我們一次重新修正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好、更加令人欣賞、更加成熟悅納的機會。

在做父母的路上,我們也將蛻變成那個,讓自己喜歡的人!願我們和孩子,都能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你還遺傳給了孩子什麼?看不到的那些……

我自認為不是個高情商的媽媽,但我並不擔心孩子的情商發展。因為我知道,這些除了先天遺傳自父母的基因,後天的提升也非常重要!

1

情商

常逗寶寶笑

有科學研究:愛笑的寶寶長大後更聰明。常被父母訓斥、催促、責備的寶寶,時常處於不高興、愛生氣的寶寶,目光更呆滯、反應更遲鈍。而父母多和寶寶說話講故事、多和寶寶互動遊戲、多逗寶寶開心,促使寶寶早笑、多笑,不僅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情緒表達和控制能力也更棒。

多帶寶寶出去玩

3歲內,寶寶和身邊人的相處方式,會被寶寶copy到以後的人際交往中。所以,3歲內帶寶寶出去玩,接觸更多的大人和小朋友,寶寶練習和別人打交道的機會就越多,寶寶也會越來越遊刃有餘的和人相處,高情商寶寶就是這麼來的。

2

修養

孩子最擅長做的就是“模仿”,爸爸媽媽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無不被寶寶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並非常樂於去照做!正如這則公益廣告中呈現給我們的啟示和思考一樣,你是怎樣的人,你的孩子註定會長成你的樣子:

當你習慣用拳頭解決問題的時候,就是在告訴孩子:“暴力是最管用的解決方式”,孩子也會在成長中變得越來越愛打人、越來越暴力!

當你時不時冒句髒話的時候,在孩子聽來,這就成了一句很有趣、很有力的話語,ta就慢慢學著模仿大人說髒話時的樣子,也髒話不離口!

當你不經意間隨手丟垃圾的時候,孩子也學會了,手裡的垃圾,不需要找到垃圾桶丟棄,隨手扔掉就好了。不僅僅是隨手亂扔的東西,所有沒素質的行為都會被孩子一一學會,並養成習慣!

一個人的情緒控制能力,足以反映出這個人的修養,動不動就對別人大發脾氣、暴怒的父母,教給孩子的就是可以隨便跟別人發脾氣,可以隨便訓斥別人,可以用發火來解決問題……孩子也將成長為一個暴躁、容易情緒失控、只會用發火來解決問題的人!

還記得多年前“紅極一時”的中國式留念“到此一遊”嗎?讓國人的公德心在全世界的眼裡被恥笑、被蔑視、被譏諷。而這種隨意破壞公物的行為,也會被孩子承襲的淋漓盡致。我想,我們都不會希望孩子成為別人眼中的笑話吧!

父母就像一面鏡子,照出了孩子將來的樣子;孩子也像一面鏡子,映出了父母身上所有的問題,好的、壞的,都會被孩子模仿、習得、並烙印進自己的人格中,一直帶著它,走完整個人生!

3

貧富

一個人有怎樣的金錢觀,就決定了這個人的貧富格局!所以,父母的金錢觀,就是孩子學習到並養成的自己的金錢觀,直接決定了將來孩子的貧富格局。

別老說“這太貴、咱家窮、買不起”

這句話背後,就是媽媽在不斷給孩子輸入“窮”的這個阻力,孩子將來的一生,都會在認定自己“窮”的前提下去生活和工作,“窮”的陰影將揮之不去,你的孩子就真的不可能“富”起來。

別幹嘛都提“錢”

你家的核心價值觀如果是“錢”的話,孩子將來的成長就繞不開“錢”這個字,孩子的所有活動和行為可能都會用錢是衡量,或為錢去努力。比如“我要好好學習,將來才能賺大錢”,或“我家窮,我就低人一等”,或“因為窮,我就不能奢望擁有。”

養孩子,從修正自己開始!

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如同我們的第二次成長,可以給我們一次重新修正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加美好、更加令人欣賞、更加成熟悅納的機會。

在做父母的路上,我們也將蛻變成那個,讓自己喜歡的人!願我們和孩子,都能長成自己喜歡的樣子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