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省中醫副主任:只要給寶寶吃這幾味藥,輕鬆解決小孩鼻炎反復發作

幾乎所有動畫片, 都有有一個總是流著鼻涕, 《豬豬俠》裡面也有一個叫小呆呆的人物, 成天掛著一串稠稠的鼻涕, 看起來挺可愛的。

但是如果是真人, 還是挺紮心的, 作為醫生, 我首先懷疑他是不是重度鼻炎。 這麼小一個人就換上了反復發作、纏綿難遇的鼻炎。 在現實中, 這個病, 讓很多家長頭疼, 簡直就是抓狂。 因為鼻炎, 在目前的醫學上, 是比較難根治的, 明明有好轉了, 突然又復發了。

於是經常會有寶媽寶爸問郭主任, 有什麼辦法可以治療或者緩解一下小朋友的鼻炎呢?今天郭主任就來大家分享一下關於鼻炎的一些中醫療法。

鼻炎對孩子的危害都有哪些?

1、因為鼻塞, 導致孩子需要常常用嘴呼吸, 吸入過多的冷空氣或空氣中的雜質, 影響身體健康。

2、因為鼻塞, 導致孩子晚上睡覺常常打呼嚕, 甚至睡中憋醒, 從而影響睡眠及生長發育。

3、若鼻炎病情反復發作, 則可能引發鼻竇炎甚至鼻咽癌等嚴重併發症。

鼻炎疾病對孩子的健康危害很大, 如果孩子有鼻炎, 便應及早予以治療, 並進行正確的日常調護。

中醫怎麼看鼻炎?

中醫認為, 鼻炎是由於身體較虛, 外感風、寒、暑、濕、燥、火六淫之邪, 使肺氣不宣、肺竅閉塞所致。

事實上, 鼻炎並不一定是鼻子的問題──“有諸內, 方形諸外”, 它反映的是內在的臟腑功能出現了問題。

郭主任認為治療鼻炎, 應當扶正祛邪, 兼顧通竅。 肺經蘊熱宜清肺化痰。

清肺則用黃芩、桑白皮、杏仁、前胡等;化痰, 用瓜蔞、半夏、葶藶子等。 肺脾氣虛, 健脾用白術、白豆蔻;益氣, 用黃芪、人參(黨參、太子參);升清, 用柴胡、升麻、葛根、細辛等。 氣滯血瘀, 視患者體質, 酌情選用行氣活血, 散結軟堅之品。 行氣活血, 用當歸、赤芍、生地黃、川芎、桃仁、紅花等;散結軟堅, 用三棱、莪術、牡蠣、荔枝核等。

因此, 郭主任給大家推薦了幾味中成藥。

1、千柏鼻炎片

功能清熱解毒, 活血祛風, 宣通鼻竅。 口服, 每次1~3片, 每日3次。 用於急性和慢性鼻炎。

2、參苓白術散

功能補脾胃, 益肺氣。 口服, 每次1~ 1.5袋, 每日3次。 用於慢性鼻炎肺脾氣虛型。

3、香菊片

功能辛散祛風, 清熱鼻竅。 口服, 每次2~ 4片, 每日3次。 用於急性和慢性鼻竇炎、鼻炎。

4、藿膽片

功能芳香化濁,宣通鼻竅,清肝膽實火。口服,每次3~5片,每日2~3次,兒童酌減或飯後服用。用於慢性鼻炎、鼻竇炎。

郭主任還補充,治療鼻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漫長的調理過程,還要根據孩子不同的體質而進補。

脾氣虛弱型的孩子

常見鼻塞、多黏膿性涕、嗅覺減退、少氣乏力、食少腹脹、面色蒼白、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

方法一:扁豆芡實山藥粥。扁豆30克,懷山藥30克,芡實30克,粳米60克,同煮粥食。每日1次。

方法二:白術蘇葉豬肚粥。白術30克,蘇葉10克,豬肚100克(切片),生薑2片,粳米100克。先將白術、蘇葉煎熬取汁,同豬肚、粳米煮粥,最後加入生薑等配料服用。

肺氣虛寒型的孩子

常見鼻塞、多黏膿性涕、嗅覺減退,稍遇風寒等刺激,鼻塞及流涕加重,並有疲倦、氣短、頭暈或有咳嗽,舌質淡,苔薄白,脈緩。

方法一:參苓粥。黨參20克,白茯苓20克(搗碎),生薑10克,白芷6克,粳米100克。先將黨參、茯苓、生薑、白芷浸泡30分鐘後,水煎去渣取藥汁,用藥汁煮粳米,粥熟時服用。

方法二:北芪燉乳鴿。北芪20克,懷山藥15克,紅棗8枚(去核),生薑3片。將乳鴿去毛與內臟,與上述藥物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文火燉3小時,調味吃肉飲湯。

【本文作者:郭強中主任 微信號 guoqiangzhong666 ←長按複製 】

不定時做健康知識分享,有需要的可以加一下。

作者單位:原廣東省中醫院副主任醫師、現任艾茸中醫館館長

醫師簡介:郭強中,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嗓音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針灸學會針灸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傷寒論》研究專家,研究生教師。

4、藿膽片

功能芳香化濁,宣通鼻竅,清肝膽實火。口服,每次3~5片,每日2~3次,兒童酌減或飯後服用。用於慢性鼻炎、鼻竇炎。

郭主任還補充,治療鼻炎,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漫長的調理過程,還要根據孩子不同的體質而進補。

脾氣虛弱型的孩子

常見鼻塞、多黏膿性涕、嗅覺減退、少氣乏力、食少腹脹、面色蒼白、便溏,舌質淡,苔薄白,脈緩弱。

方法一:扁豆芡實山藥粥。扁豆30克,懷山藥30克,芡實30克,粳米60克,同煮粥食。每日1次。

方法二:白術蘇葉豬肚粥。白術30克,蘇葉10克,豬肚100克(切片),生薑2片,粳米100克。先將白術、蘇葉煎熬取汁,同豬肚、粳米煮粥,最後加入生薑等配料服用。

肺氣虛寒型的孩子

常見鼻塞、多黏膿性涕、嗅覺減退,稍遇風寒等刺激,鼻塞及流涕加重,並有疲倦、氣短、頭暈或有咳嗽,舌質淡,苔薄白,脈緩。

方法一:參苓粥。黨參20克,白茯苓20克(搗碎),生薑10克,白芷6克,粳米100克。先將黨參、茯苓、生薑、白芷浸泡30分鐘後,水煎去渣取藥汁,用藥汁煮粳米,粥熟時服用。

方法二:北芪燉乳鴿。北芪20克,懷山藥15克,紅棗8枚(去核),生薑3片。將乳鴿去毛與內臟,與上述藥物放入燉盅內,加開水適量,文火燉3小時,調味吃肉飲湯。

【本文作者:郭強中主任 微信號 guoqiangzhong666 ←長按複製 】

不定時做健康知識分享,有需要的可以加一下。

作者單位:原廣東省中醫院副主任醫師、現任艾茸中醫館館長

醫師簡介:郭強中,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嗓音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針灸學會針灸與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廣東省中西醫結合學會亞健康專業委員會委員,《傷寒論》研究專家,研究生教師。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