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旅遊>正文

「聚焦」立足歷史文化生態優勢打造全域旅遊新圖景

8月24日, 《河南日報》以《全域旅遊展畫卷 多彩孟津奏歡歌》為題, 用半個版面報導了孟津全域旅遊的新發展, 請看報導:

“來孟津耍吧!”伴隨大眾旅遊時代的到來,

孟津旅遊正在實現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的跨越。

8月11日, 孟津縣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動員大會召開。 站位爭創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的歷史節點, 孟津按照“產城互動、景城一體、城鄉統籌、全域旅遊”的發展思路, 全力構建全域化空間佈局、全鏈條產業聚集、全景式持續推進、全方位提升服務、全時空立體行銷的發展模式。

作為經濟轉型升級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支點, “全域旅遊”正撬動著“全域孟津”快速發展。

產業因全域旅遊而更興旺、城鄉因全域旅遊而更美麗、百姓因全域旅遊而更富有……孟津全域旅遊的壯美畫卷正徐徐展開。

創新機制

繪就藍圖構建全域旅遊新格局

“旅遊業已成為新常態下經濟發展新的增長點和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龍頭產業之一, 我們果斷提出‘全域旅遊’的發展思路, 就是要通過實施全域旅遊, 促進全區域、全要素、全產業鏈發展, 助推產業轉型升級、增進民生福祉。 ”談起旅遊產業發展前景, 孟津縣委書記黃玉國充滿信心。

孟津正凝聚起全域旅遊發展的強大合力, 引領“全域孟津”快速發展。

孟津是黃河首津地, 4000多年的歷史文化積澱、獨一無二的自然山水及休閒農業, 賦予其發展全域旅遊的資源稟賦。 2016年11月, 孟津成功入選第二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名單。

全域旅遊強力推進, 體制機制不斷創新。 孟津縣組建了縣委書記、縣長親自掛帥的全域旅遊示範區創建指揮部, 建立全域旅遊發展聯席會議制度, 構建旅遊發展委員會、旅遊員警大隊、旅遊巡迴法庭、旅遊工商分局等“1+3”旅遊綜合管理和執法體系。 隨著一系列支持全域旅遊發展的綜合性政策檔出臺,

全域旅遊集全縣之力打出“組合拳”, 破除全域旅遊發展瓶頸。

全域旅遊的發展, 產業的轉型升級, 離不開政府的前瞻性規劃和“一張藍圖繪到底”的實幹精神。 孟津堅持全域規劃一體化, 高標準、高規格編制《孟津縣全域旅遊發展規劃》, 以旅遊全域化串聯起縣城、特色小鎮、美麗鄉村和旅遊景區, 把分散的旅遊資源串成線、集成團、連成片, 把“珍珠”串成“項鍊”, 形成了全域化、集群化、網路化的發展格局。

多業共生 眾業共進

驅動全域旅遊大融合

徜徉於世紀工程小浪底, 黃河濕地水鳥翩飛、蘆葦搖曳;流連于銀灘水鎮, 沉醉十裡荷香, 恍若走進“河洛江南”;走進“中國牡丹畫第一村”, 國色牡丹在宣紙上灑脫綻放……

孟津縣縣長宗國明說:“在全域旅遊模式下,孟津圍繞‘旅遊+’做好融合發展文章,形成了一二三產聯動、共繪旅遊藍圖的新格局,既為旅遊業自身發展拓展了廣闊空間,也為帶動其他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動能;既為旅遊業自身的轉型升級挖掘了潛力,也為整個經濟結構調整注入了活力。”

“旅遊+城市”拉長了都市遊產業鏈。以旅遊城市為遊客集散地,特色鮮明的城市風貌、賞心悅目的街頭雕塑、獨具風情的商業街與城區標誌性建築等都是景觀,隨著孟津縣八大場館、休閒文化廣場、特色美食街的建成,都市休閒旅遊功能更趨完善。

“旅遊+農業”使得人流如織,休閒觀光農業借梯登高。孟津穩步實施銀灘休閒農業觀光園、十裡香草莓園、洋豐生態園等鄉村旅遊點的提檔升級工程,重點打造孟扣路果蔬產業集群觀光帶、小浪底專用線休閒體驗農業觀光帶、新310國道都市生態農業觀光帶,集生態、健康、休閒觀光、民俗文化、採摘體驗、旅遊購物等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呼之欲出。

“旅遊+工業”啟動了傳統工業資源。生生乳業的生態觀光牧場和觀光廠房的投入運營,給孟津“工業旅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旅遊+生態”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實施“三林”(南部林業生態帶、北部沿黃生態林、孟津環城林帶)、“三水”(黃河水生態廊道、瀍河水生態廊道、金水河水生態廊道)建設,推進全域水系和全域綠化建設。

“旅遊+互聯網”開闢了智慧旅遊的新藍海。利用互聯網、農村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提升旅遊產品價值及農副產品的附加值。

具有濃郁特色的黃河大鯉魚、鐵謝羊肉湯、橫水鹵肉、平樂脯肉等美食佳餚,讓四面八方的遊客大快朵頤;“孟津禮物”系列旅遊商品研發,推動了旅遊商品生產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共贏。

另外,隨著一大批精品項目推進,勾勒出全域孟津的俏模樣。黃河小浪底、漢光武帝陵、龍馬負圖寺、王鐸故居、中國牡丹畫第一村等A級景區全面提升,衛坡古村落文化旅遊區、三彩小鎮、伏羲文化產業園等重大精品項目的重點實施,推動了旅遊與文化、娛樂、體育、醫療養生、農業等產業融合聯動發展。

孟津縣委宣傳部部長李永貴告訴記者,把全縣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促進了多業共生、眾業共進的旅遊發展格局。全域旅遊不僅要完善食、住、行、遊、購、娛傳統旅遊要素,還要培育商、養、學、閑、情、奇新興旅遊要素,實現景點景區內外的一體化,做到人人是旅遊形象,處處是旅遊風景。

旅遊富民

共建共用撬動全域旅遊新跨越

全域旅遊讓美蔓延在孟津的每一個角落。

在黃河銀灘休閒農業觀光園,萬畝稻田讓城裡人感受到濃濃的鄉愁。蔚藍的天空下風兒吹過,綠海翻滾;漫步于鄉間小路,萬畝果蔬大棚、寧靜的鄉村木屋、川流的車輛和遊客的笑臉交相輝映,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全域旅遊是適合孟津加快轉型發展、優化經濟結構、實現旅遊富民的一條途徑,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旅遊正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成為小康路上扶貧攻堅的生力軍。

旅遊的發展,遊客的不斷湧入,真實地詮釋了全域旅遊帶來的山鄉巨變。孟津縣政府常務副縣長辛俊峰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孟津遊客接待量706.35萬人次,旅遊收入6.82億元,“來孟津耍吧”已成為了洛陽周邊旅遊的一個最強音。隨著草莓、漫步花海、瓜果飄香、春花秋實等嘉年華系列行銷活動的推進,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紛至遝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節期間,孟津策劃了“一中心五組團”的“老家河南·孟津過年”春節旅遊活動,接待遊客100.8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益1.25億元,實現了景區間的優勢互補。

全域旅遊公共服務設施也是惠民工程。孟津依託智慧城市項目,建設全域旅遊大資料中心、應急指揮平臺、全域旅遊公共服務平臺等應用系統;持續推動“廁所革命”;構建與組團市縣之間的“一小時交通圈”,規劃建設綜合性旅遊集散中心,開通集散中心至景區旅遊專線車;完善提升旅遊宣傳、交通引導、城區服務等全域旅遊標識系統等,加強全域服務建設,構建和諧共用的現代城市空間和互聯互通的交通立體空間。

全域旅遊展開壯美畫卷,多彩孟津奏響了全域發展的讚歌。

孟津縣委書記黃玉國說,孟津旅遊正在朝著景觀全域優化、服務全域配套、管理全域覆蓋、產業全域聯動、成果全民共用的方向發展……孟津正努力走出一條融合型、內涵型、惠民型、集約型的全域旅遊發展新路,讓孟津真正成為遊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全域旅遊目的地。

孟津縣縣長宗國明說:“在全域旅遊模式下,孟津圍繞‘旅遊+’做好融合發展文章,形成了一二三產聯動、共繪旅遊藍圖的新格局,既為旅遊業自身發展拓展了廣闊空間,也為帶動其他產業發展提供了巨大動能;既為旅遊業自身的轉型升級挖掘了潛力,也為整個經濟結構調整注入了活力。”

“旅遊+城市”拉長了都市遊產業鏈。以旅遊城市為遊客集散地,特色鮮明的城市風貌、賞心悅目的街頭雕塑、獨具風情的商業街與城區標誌性建築等都是景觀,隨著孟津縣八大場館、休閒文化廣場、特色美食街的建成,都市休閒旅遊功能更趨完善。

“旅遊+農業”使得人流如織,休閒觀光農業借梯登高。孟津穩步實施銀灘休閒農業觀光園、十裡香草莓園、洋豐生態園等鄉村旅遊點的提檔升級工程,重點打造孟扣路果蔬產業集群觀光帶、小浪底專用線休閒體驗農業觀光帶、新310國道都市生態農業觀光帶,集生態、健康、休閒觀光、民俗文化、採摘體驗、旅遊購物等於一體的田園綜合體呼之欲出。

“旅遊+工業”啟動了傳統工業資源。生生乳業的生態觀光牧場和觀光廠房的投入運營,給孟津“工業旅遊”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旅遊+生態”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實施“三林”(南部林業生態帶、北部沿黃生態林、孟津環城林帶)、“三水”(黃河水生態廊道、瀍河水生態廊道、金水河水生態廊道)建設,推進全域水系和全域綠化建設。

“旅遊+互聯網”開闢了智慧旅遊的新藍海。利用互聯網、農村淘寶等電商平臺銷售,提升旅遊產品價值及農副產品的附加值。

具有濃郁特色的黃河大鯉魚、鐵謝羊肉湯、橫水鹵肉、平樂脯肉等美食佳餚,讓四面八方的遊客大快朵頤;“孟津禮物”系列旅遊商品研發,推動了旅遊商品生產企業與高校、科研單位合作共贏。

另外,隨著一大批精品項目推進,勾勒出全域孟津的俏模樣。黃河小浪底、漢光武帝陵、龍馬負圖寺、王鐸故居、中國牡丹畫第一村等A級景區全面提升,衛坡古村落文化旅遊區、三彩小鎮、伏羲文化產業園等重大精品項目的重點實施,推動了旅遊與文化、娛樂、體育、醫療養生、農業等產業融合聯動發展。

孟津縣委宣傳部部長李永貴告訴記者,把全縣域作為一個大景區來打造,促進了多業共生、眾業共進的旅遊發展格局。全域旅遊不僅要完善食、住、行、遊、購、娛傳統旅遊要素,還要培育商、養、學、閑、情、奇新興旅遊要素,實現景點景區內外的一體化,做到人人是旅遊形象,處處是旅遊風景。

旅遊富民

共建共用撬動全域旅遊新跨越

全域旅遊讓美蔓延在孟津的每一個角落。

在黃河銀灘休閒農業觀光園,萬畝稻田讓城裡人感受到濃濃的鄉愁。蔚藍的天空下風兒吹過,綠海翻滾;漫步于鄉間小路,萬畝果蔬大棚、寧靜的鄉村木屋、川流的車輛和遊客的笑臉交相輝映,描繪出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

全域旅遊是適合孟津加快轉型發展、優化經濟結構、實現旅遊富民的一條途徑,也是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生動實踐。旅遊正以其強大的市場優勢、新興的產業活力、強勁的造血功能、巨大的帶動作用,成為小康路上扶貧攻堅的生力軍。

旅遊的發展,遊客的不斷湧入,真實地詮釋了全域旅遊帶來的山鄉巨變。孟津縣政府常務副縣長辛俊峰告訴記者:今年上半年,孟津遊客接待量706.35萬人次,旅遊收入6.82億元,“來孟津耍吧”已成為了洛陽周邊旅遊的一個最強音。隨著草莓、漫步花海、瓜果飄香、春花秋實等嘉年華系列行銷活動的推進,吸引著數以萬計的遊客紛至遝來。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春節期間,孟津策劃了“一中心五組團”的“老家河南·孟津過年”春節旅遊活動,接待遊客100.85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益1.25億元,實現了景區間的優勢互補。

全域旅遊公共服務設施也是惠民工程。孟津依託智慧城市項目,建設全域旅遊大資料中心、應急指揮平臺、全域旅遊公共服務平臺等應用系統;持續推動“廁所革命”;構建與組團市縣之間的“一小時交通圈”,規劃建設綜合性旅遊集散中心,開通集散中心至景區旅遊專線車;完善提升旅遊宣傳、交通引導、城區服務等全域旅遊標識系統等,加強全域服務建設,構建和諧共用的現代城市空間和互聯互通的交通立體空間。

全域旅遊展開壯美畫卷,多彩孟津奏響了全域發展的讚歌。

孟津縣委書記黃玉國說,孟津旅遊正在朝著景觀全域優化、服務全域配套、管理全域覆蓋、產業全域聯動、成果全民共用的方向發展……孟津正努力走出一條融合型、內涵型、惠民型、集約型的全域旅遊發展新路,讓孟津真正成為遊客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全域旅遊目的地。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