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滿清滅亡後國庫僅剩十個銀元,溥儀吃飯要靠人救濟,場景實在心酸

在古代, 一般來說, 國庫是最有錢的地方了, 全國各地上繳的稅費都存在國庫裡面。 但是滿清滅亡的時候, 國庫卻成了空有其名的地方, 僅剩十個銀元, 清末帝溥儀吃飯都要靠別人救濟, 場景實在有點心酸。

其實清朝前期, 國庫還是非常富裕的, 因為清朝皇帝的搜刮能力非常強, 像乾隆皇帝, 多次下江南, 除了吃喝玩樂之外, 就是搜集大量民間的古玩字畫, 每一樣都價值連城。

後來清朝國力越來越衰微, 國庫也越來越空虛, 到辛亥革命爆發的時候, 國庫中只有十來個銀元, 那曾經那麼多的錢財, 都跑去哪裡了?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花費。 一是鎮壓農民軍起義, 清末時期, 太平天國運動爆發, 而且迅速席捲半個中國, 清政府跟洪秀全斡旋了十多年, 消耗的財力不計其數。

二是晚清掌權者慈禧的揮霍無度。 慈禧掌握實權後, 貪圖享受, 奢侈無度, 在國家憂患交加的情況下, 她依舊是餐餐上百道菜, 舉辦一次壽宴花掉上千萬兩白銀。

三是清朝無能, 西方列強者用槍炮轟開了國門,

慈禧並沒有奮起反抗, 反而是苟且偷生, 割地賠款求和, 流出去的白銀不計其數。

溥儀即位的時候, 只有三歲, 什麼都不懂, 當時清宮內部已經亂成一團, 很多太監宮女都是順手牽羊, 偷盜行為十分倡狂惡劣, 但溥儀根本管不著, 等他長大成人的時候, 國庫裡的錢財已經是空空如也了。

辛亥革命後, 溥儀被逼退位, 不過袁世凱依舊允許其住在紫禁城內, 並且允諾每年支付400萬兩銀元作為他的生活費, 來維持宮中的日常運轉。 溥儀就是這樣靠著民國政府的救濟, 漸漸長大成人。

後來馮玉祥將溥儀趕出故宮,隨身攜帶了不少珍寶,不過那都是皇宮中的寶物,並非是國庫之才。縱觀溥儀的一生,還是比較無奈可憐的,不懂事的時候被推上皇位,長大後又經歷了清朝滅亡、被迫下位等一系列事情,實在是有點心酸。

後來馮玉祥將溥儀趕出故宮,隨身攜帶了不少珍寶,不過那都是皇宮中的寶物,並非是國庫之才。縱觀溥儀的一生,還是比較無奈可憐的,不懂事的時候被推上皇位,長大後又經歷了清朝滅亡、被迫下位等一系列事情,實在是有點心酸。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