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怎麼說裹腳布又臭又長 難道古代女人都不洗腳?

裹腳布, 是指古代人們由於審美的需求, 要求女子的腳以小為美, 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所使用的裹腳工具。 按照封建禮教, 女子七八歲的時候就要開始纏足, 用白布將腳纏緊, 即便是睡覺也不會松布, 成年以後就形成畸形的小腳, 裹腳的布也因此而得名。

裹腳布, 就是古時候女子為了使腳小, 好看而用來裹腳的布, 按照封建禮教, 從女孩子長尾巴的時候(也就是四五歲的時候), 就要纏足, 把用白布纏緊腳部, 即便是睡覺也不鬆開, 成年後, 腳部發生畸形。 而包腳的布, 就叫裹腳布。

網路配圖

裹腳布:暗指文字或語言冗雜繁長, 讓人無法忍受。 來源於歇後語“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

裹腳興起于五代十國中的南唐李煜時期, 他的嬪妃用布把腳纏成新月形(估計也是怕老婆逛街), 並在黃金做成的蓮花上跳舞, 步步生蓮花, 李煜看後十分喜歡, 後逐漸從後宮傳到民間。

到了宋朝就廣為流傳了, 並把婦女裹腳當成美德。 古代女人都不洗腳?咋說裹腳布又臭又長?

民間女子從四五歲就開始纏小腳, 先用長八到十尺以上的裹布把腳包裹起來, 裹好以後用針線縫合固定,一直到成年才能將裹布解開,也有一直纏一生的。

到成年時若腳長不超過三寸, 即成為三寸金蓮。

女子腳的大小成了當時的審美標準, 被認為是“女性美”的重要表現。 即使長相、身材再好, 如果腳纏得不夠小, 就會遭人恥笑, 也很難嫁出去。 女子的腳也是一個最隱私的部位, 絕不可讓陌生男子看見或者碰到, 《金瓶梅》中描寫西門慶看上了潘金蓮, 去求王婆, 王婆說:“她有沒有這個心思, 我也不知道。 你可以到我家來吃飯, 我請她也來, 吃飯時候你可以假裝把筷子掉在地下, 然後俯身去撿, 順勢捏住她的小腳。 如果她發作起來, 老身也沒有辦法了;如果她不言語, 這事就成了。 ”西門慶照此去做, 結果成了。 古代女人都不洗腳?咋說裹腳布又臭又長

裹腳的這段時間裡, 有的一般還備了一雙睡鞋, 主要是防止裹布散落,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看古裝電視劇裡為什麼別人不脫鞋就上床睡覺的原因了。 在裹腳一段時間後, 也是需要洗腳的, 只是每次洗腳都非常麻煩, 通常洗一次需要一兩個小時, 相當耗時間, 有的女人要懶一些,

就不怎麼洗腳, 時間長了就像你從來不換襪子一樣, 就成了老太婆的裹腳布又臭又長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