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國家地理》攝影師教你如何拍古跡

撰文、攝影:趙鋼

河北陽原開陽堡玉皇閣

我做了二十年職業攝影師, 幾乎走遍了中國的土地。 因為工作的關係, 經常拍攝古跡。

從開始接觸它們的時候, 我就對這些歷史遺留的痕跡充滿興趣, 它們帶給我一種似曾相識的親切感。 不論是建築、壁畫、雕塑還是碑刻, 讓我著迷的是時間在它們身上留下的痕跡。 自然的風化力量、陽光的消融作用、人為的使用和破壞痕跡都讓這些實物所顯現了比最初誕生時更豐富的資訊。 它們就是可見的歷史, 時間的載體。

河北陽原開陽堡內殘碑

現存的歷史遺跡, 大多是寺廟、祠堂、宮殿、陵墓這類公共建築及其附屬品, 在建造之初, 它們就是當時信仰、禮儀、等級、權力的象徵。 在我看來, 它們不僅是實用物, 更像是紀念碑——作為意識的載體昭於後世。

河北蔚縣古堡殘垣

山西雲岡石窟第十六窟造像

我曾經用很多種方式拍攝這些遺跡。 最初用數碼相機以記錄的方式為雜誌拍攝專題, 從歷史和建築學的角度描述它們, 但並未呈現我的主觀感受。

2010年至2012年, 我使用濕版攝影法拍攝古建築:一方面這種古法攝影術工藝的特點就自然帶有“古老”的意味, 另一方面希望表現出中國古建築與環境的和諧關係:自然風景因為有了建築, 成為人文風景。

陝西唐建陵

河北蔚縣暖泉真武廟內壁畫

2014年, 我開始用光繪的手段在夜晚拍攝古跡, 為的是顯現它們的“紀念碑性”。 最初的嘗試之後, 我發現主體的形態雖然得到了表現, 但是它們變得孤立了, 脫離了時空。 而它們所在的空間才是引人之處:那是發生和消亡的地方, 是時間的舞臺。 拍攝中, 只有在晝夜轉換的很短時間內, 天空和大地的亮度才能在底片上被恰當地表現為那個永恆意味的空間。這個短暫的時間大約15分鐘,在中國古老的時間計量上稱為“一刻”(一天為一百刻),這一刻,由晝轉夜,由陽轉陰。在陰陽轉換的時刻,天地在底片上呈現的空間最為深邃,若有若無。

河北蔚縣藏身于于古柏之後的小小龍王廟

山陰長城遺跡,此圖已成絕景

中國古代智者通過觀察天地運行而形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世界觀,晝夜轉換的一瞬仿佛是由混沌而生天地的初始時刻,它是萬物與意識的起點,也是終點。黃昏時刻,我用光線描畫那些遺跡,將它們從幽暗中浮現出來,那是它們即生即滅的狀態。

河北蔚縣古堡,塌落後的牆體仿佛老子所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天空和大地的亮度才能在底片上被恰當地表現為那個永恆意味的空間。這個短暫的時間大約15分鐘,在中國古老的時間計量上稱為“一刻”(一天為一百刻),這一刻,由晝轉夜,由陽轉陰。在陰陽轉換的時刻,天地在底片上呈現的空間最為深邃,若有若無。

河北蔚縣藏身于于古柏之後的小小龍王廟

山陰長城遺跡,此圖已成絕景

中國古代智者通過觀察天地運行而形成“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世界觀,晝夜轉換的一瞬仿佛是由混沌而生天地的初始時刻,它是萬物與意識的起點,也是終點。黃昏時刻,我用光線描畫那些遺跡,將它們從幽暗中浮現出來,那是它們即生即滅的狀態。

河北蔚縣古堡,塌落後的牆體仿佛老子所述「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