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哈佛八博士後“集體歸國”:我在祖國有更大舞臺!

科學沒有國界, 科學家有祖國

王俊峰、劉青松、劉靜、王文超、張欣、張鈉、林文楚、任濤等8名青年科學家曾在美國打拼十幾年, 並因為在哈佛大學“同一個樓道”裡共事, 而有了命運軌跡的第一次交集, 這也讓他們彼此熟悉, 磨合出作重大選擇時的信任和默契。

而後, 一人率先離職回國, 觸發連鎖效應, 另外7人接連離職回到中國, 命運軌跡再次交織。

即便是在經歷最大“海歸潮”的當下中國, 這也是一個罕見的歸國故事。

故事主角是8名青年科學家:王俊峰、劉青松、劉靜、王文超、張欣、張鈉、林文楚、任濤。 在科學界這8人可能都稱不上“鼎鼎大名”, 但簡單勾勒他們的人生軌跡就會發現, 他們所依賴的並非個體的“單打獨鬥”, 而是團隊式的“共進退”。

正如其中一位女科學家張欣所說, 他們只是普通的8個歸國留學人員, 如果說有什麼特點的話, 那就是“決定集體回國, 相約到一處打拼”,

優勢是“相互之間不必再磨合”, 於是只念一個目標:認真踏實做好科研。

在講究團隊合作的大科學時代背景下, 這種“集體式的回歸”顯得彌足可貴。

因為他們8人曾經的共同身份——哈佛大學博士後, 以及現在工作單位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強磁場中心)的所在地——合肥科學島。

外人在形容他們的經歷時, 有了一個頗具武俠色彩的說法:八劍下哈佛, 共聚科學島。

終於不用再“漂”了!

王俊峰是觸發連鎖效應的那個人。 但他不想“拔高”這次選擇:“所謂放棄國外的優厚生活——那不是真實的情況。 ”20多年前, 王俊峰從北京大學碩士畢業後, 開始到美國闖蕩, 2004年進入哈佛大學醫學院生化與分子藥理學系從事核磁結構生物學的博士後研究,

其間他的多篇文章登上了《自然》等國際一流科學雜誌, 在外人看來, 他的科研事業可謂風生水起。

搞科研的人經常稱自己所做的工作是“探索未知”, 這需要他們練就一個很強的本領, 就是“看得見未來”, 至少“看得見未來的方向”。 王俊峰覺得看見了自己在美國的“未來”——上面有一層觸手可及的“天花板”。

一來, 沒有屬於自己的大科學裝置平臺, 二來, 沒有如今這麼兵強馬壯的作戰大團隊, 他很難想像在美國再往前走一步是什麼樣。 8年前, 一次偶然的機會, 王俊峰來到合肥科學島。 他見到了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黨委書記匡光力, 這是被他們8人稱作“不像領導的領導”——沒有官腔, 惜才, 實幹。

和匡光力的一番談話,

成了改變他們8人命運的起點。 王俊峰至今還記得, 當時匡光力非常興奮和激動, 向他介紹了強磁場科學中心的規劃, 那時強磁場中心剛起步, 相當於一張白紙, 渴望優秀的人才加盟。 而對王俊峰來說, 面前似乎展開了一張巨大的科研藍圖, 這是他在美國從未見到過的樣子——“一個屬於‘未來’的樣子”。

他再清楚不過強磁場裝置的意義:強磁場與極低溫、超高壓一樣, 可為科學研究提供極端實驗環境, 是科學探索的“國之重器”, 而自1913年以來, 19項與磁場有關的成果獲得諾貝爾獎。 一旦屬於中國的40特斯拉的穩態強磁場建成, 將躋身世界一流。

探索未知的敏銳嗅覺很快上線, 王俊峰心動了。

這一年是2009年, 距離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落戶科學島還不足一年。

因為這場談話, 這個大裝置還沒抬頭之時, 就已經和大洋彼岸的哈佛大學醫學院的8名中國人緊緊聯繫在一起。

王俊峰老家在山西, 讀大學是在北京, 後來去美國深造, 也換了幾個城市, 待的時間長則六七年, 少則三四年, 他說:“這麼多年過去, 我很難對自己的身份有一個準確定位。 ”這種感覺就是“漂泊”, 他說自己以前一直在“漂”。

如今回國已八載, 他既看得見強磁場建成世界最高水準的未來, 也看得見自己的定位, 就是一名中國強磁場人——這種身份, 讓他感到“踏實”。

後來, 在和另一歸國青年交流中, 王俊峰說了這樣的話:祖國就是一個強磁場, 對這個國家沒信心的人, 是不會選擇主動回國的, “‘三十年河東, 三十年河西’,中國的發展勢不可擋”。

回國還是“夫妻檔”

“王俊峰回去了!”還在哈佛的劉青松聽到這個消息後,有些按捺不住了,對他這個一直在尋找回國機會的人來說,身邊人的回國就像一塊巨石投入湖中,比任何名人效應的衝擊都要大。

在王俊峰回來的第二年,32歲的劉青松就飛了回來,到合肥科學島“考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島上的“美”:鬱鬱蔥蔥,四面環水,環境怡人,在那之前,劉青松從未到過合肥,也從未考慮把這個地方當作“歸處”。

但看到眼前的一切,他開始有了一絲好感:這裡美得“好安靜”。那是2010年,匡光力接待了他。匡光力的一句話打動了他,“青松,你今年也是32歲,我32歲的時候,剛從德國學成回來,就是來到這裡,科學島,抱著創業的決心,為科學島打開了新的天地”。

劉青松出了門,就給妻子劉靜去了電話,電話裡劉靜沒有任何反對。她相信他的選擇。多年過去,8個人在一起聊當年的情形,他們中很多人對劉青松的回來並不意外,但對劉靜義無反顧的同意,卻是吃了一驚。劉青松在美國的華人朋友多是如此:男性喜歡“在自己地盤”做事業,往往希望回到國內,而女性則會考慮更多生活層面的問題,舒適度,孩子上學等等。

劉靜是北京人,父母也在北京,對她來說,即便回國,首選也是北京,或者上海、廣州,而不是和他們8個人無論是祖籍,還是求學都沒有任何關係的合肥。當時,他們甚至已經談好了一家北京的單位。

在看到丈夫劉青松描繪的藍圖之後,劉靜卻放下這一切,決定支持他,也給她自己的科研事業一個新的開始。

王文超、張欣是8人中另外一對夫婦,不過相比劉青松、劉靜夫婦的選擇,他們的回國之路就顯得慎重許多。在美國,他們的女兒和兒子相繼出生,生活穩定,科研順利。張欣說,當時女兒7歲了,已經完全融入了周邊的環境,回國面臨很多考驗。

她至今記得,一天中午,劉青松在午飯時向她和丈夫發出了邀約,“我回國後希望組建一個團隊,需要做細胞生物學的,你和文超可否考慮下?”張欣並沒有立即答應。回家和丈夫王文超交流後,王文超卻說,“可以考慮啊!”

最終讓這對夫婦下定決心的,是一次偶然的聚會。

張欣帶女兒參加孩子小學舉辦的“國際日”活動,每個孩子都要拿自己國家的國旗,但在當時,她的女兒連五星紅旗是哪一個都不知道,這深深地“刺痛”張欣的心,“孩子已經完全西化,我們跟她說中文,她回答的卻是英文”。

2012年,他們結束了哈佛醫學院的課題,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了科學島。

一條完整的研究鏈

8人中,還有3位男科學家:張鈉、林文楚和任濤,相比之下,他們作出選擇的過程則要乾脆一些。張鈉是北京人,從1996年到2012年,16年的時間裡他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習慣,去酒吧找朋友聊天,每週3次網球等。

有一次,幾個美國人在酒吧討論競選,張鈉側耳聽後發現,一些政客為了競選,會刻意貶低中國,“我很不高興,身為中國人不能容忍有人不分青紅皂白,抹黑中國,我會跟他們辯論”。但那是別人的地盤,這次辯完了還有下一次。在外時間越久,張鈉越想回國。

那時,劉青松剛剛定下回國意向,就開始向他們發出邀請,不停地“騷擾”他們,跟他們講“那個島”究竟有多好。2012年張鈉沖著島上的王俊峰和劉青松,以及這裡的大科學裝置,選擇了回來。

林文楚是為了一個“獨立實驗室”的夢想回來的:“這在美國是很難實現的,基本是給別人打工。”任濤則一直從事藥物的高通量篩選,在劉青松的邀請下,基於“對老朋友的信任”,以及“想回國為中國人的新藥創制做點事情”,也回來了。

至此,8位哈佛博士後悉數回來,一條依託強磁場大科學裝置與技術,開展以重大疾病為導向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網路的“學術鏈”完成組合——王俊峰、張鈉研究結構生物學;張欣研究磁生物效應;林文楚研究動物模型;劉青松、劉靜、王文超、任濤則研究腫瘤藥物 。

“這正好是從最基礎的理論研究,到可以直接製藥的應用研究,完整的研究鏈條。”王俊峰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在美國“夢寐以求”想要達到的一種團隊組合。如今,實現了。

“萬人計畫”領軍人才、“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千人計畫”、中科院“百人計畫”、安徽省“百人計畫”……這些國家、地方的人才政策,讓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不必為資金、項目或者人員操心。

今年2月,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混合磁體工藝通過國家驗收,40特斯拉穩態強磁場,磁場強度居世界第二。匡光力說,8年間中心從“一無所有”成長為“世界第二”,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並跑、領跑”的轉變。這背後,人才的力量不可小覷。

前段時間,劉青松的美國朋友來科學島參觀,看到他在帶領50多人的藥物學交叉研究團隊,還擁有一流的實驗設備,不禁發出驚歎:“沒想到中國現在對人才如此重視,在美國,這也是很難得的!”

4年前的冬天,當林文楚從美國來到合肥,正式“加盟”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時,有媒體報導,3年來,先後有6位哈佛大學博士後登上科學島,組成了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哈佛團隊”,林文楚則成為“最後一塊拼圖”。

如今,這個所謂的“最後一塊拼圖”,被任濤2016年的“最新加入”,打破了。這一次,沒有人再用“最後一塊拼圖”這樣的表述,因為,沒有人知道,還會不會有下一位哈佛博士後,下一位海外華人的加入。

他們的故事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三十年河西’,中國的發展勢不可擋”。

回國還是“夫妻檔”

“王俊峰回去了!”還在哈佛的劉青松聽到這個消息後,有些按捺不住了,對他這個一直在尋找回國機會的人來說,身邊人的回國就像一塊巨石投入湖中,比任何名人效應的衝擊都要大。

在王俊峰回來的第二年,32歲的劉青松就飛了回來,到合肥科學島“考察”。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島上的“美”:鬱鬱蔥蔥,四面環水,環境怡人,在那之前,劉青松從未到過合肥,也從未考慮把這個地方當作“歸處”。

但看到眼前的一切,他開始有了一絲好感:這裡美得“好安靜”。那是2010年,匡光力接待了他。匡光力的一句話打動了他,“青松,你今年也是32歲,我32歲的時候,剛從德國學成回來,就是來到這裡,科學島,抱著創業的決心,為科學島打開了新的天地”。

劉青松出了門,就給妻子劉靜去了電話,電話裡劉靜沒有任何反對。她相信他的選擇。多年過去,8個人在一起聊當年的情形,他們中很多人對劉青松的回來並不意外,但對劉靜義無反顧的同意,卻是吃了一驚。劉青松在美國的華人朋友多是如此:男性喜歡“在自己地盤”做事業,往往希望回到國內,而女性則會考慮更多生活層面的問題,舒適度,孩子上學等等。

劉靜是北京人,父母也在北京,對她來說,即便回國,首選也是北京,或者上海、廣州,而不是和他們8個人無論是祖籍,還是求學都沒有任何關係的合肥。當時,他們甚至已經談好了一家北京的單位。

在看到丈夫劉青松描繪的藍圖之後,劉靜卻放下這一切,決定支持他,也給她自己的科研事業一個新的開始。

王文超、張欣是8人中另外一對夫婦,不過相比劉青松、劉靜夫婦的選擇,他們的回國之路就顯得慎重許多。在美國,他們的女兒和兒子相繼出生,生活穩定,科研順利。張欣說,當時女兒7歲了,已經完全融入了周邊的環境,回國面臨很多考驗。

她至今記得,一天中午,劉青松在午飯時向她和丈夫發出了邀約,“我回國後希望組建一個團隊,需要做細胞生物學的,你和文超可否考慮下?”張欣並沒有立即答應。回家和丈夫王文超交流後,王文超卻說,“可以考慮啊!”

最終讓這對夫婦下定決心的,是一次偶然的聚會。

張欣帶女兒參加孩子小學舉辦的“國際日”活動,每個孩子都要拿自己國家的國旗,但在當時,她的女兒連五星紅旗是哪一個都不知道,這深深地“刺痛”張欣的心,“孩子已經完全西化,我們跟她說中文,她回答的卻是英文”。

2012年,他們結束了哈佛醫學院的課題,帶著兩個孩子來到了科學島。

一條完整的研究鏈

8人中,還有3位男科學家:張鈉、林文楚和任濤,相比之下,他們作出選擇的過程則要乾脆一些。張鈉是北京人,從1996年到2012年,16年的時間裡他也有了屬於自己的生活習慣,去酒吧找朋友聊天,每週3次網球等。

有一次,幾個美國人在酒吧討論競選,張鈉側耳聽後發現,一些政客為了競選,會刻意貶低中國,“我很不高興,身為中國人不能容忍有人不分青紅皂白,抹黑中國,我會跟他們辯論”。但那是別人的地盤,這次辯完了還有下一次。在外時間越久,張鈉越想回國。

那時,劉青松剛剛定下回國意向,就開始向他們發出邀請,不停地“騷擾”他們,跟他們講“那個島”究竟有多好。2012年張鈉沖著島上的王俊峰和劉青松,以及這裡的大科學裝置,選擇了回來。

林文楚是為了一個“獨立實驗室”的夢想回來的:“這在美國是很難實現的,基本是給別人打工。”任濤則一直從事藥物的高通量篩選,在劉青松的邀請下,基於“對老朋友的信任”,以及“想回國為中國人的新藥創制做點事情”,也回來了。

至此,8位哈佛博士後悉數回來,一條依託強磁場大科學裝置與技術,開展以重大疾病為導向的多學科交叉研究網路的“學術鏈”完成組合——王俊峰、張鈉研究結構生物學;張欣研究磁生物效應;林文楚研究動物模型;劉青松、劉靜、王文超、任濤則研究腫瘤藥物 。

“這正好是從最基礎的理論研究,到可以直接製藥的應用研究,完整的研究鏈條。”王俊峰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在美國“夢寐以求”想要達到的一種團隊組合。如今,實現了。

“萬人計畫”領軍人才、“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青年千人計畫”、中科院“百人計畫”、安徽省“百人計畫”……這些國家、地方的人才政策,讓他們在很大程度上不必為資金、項目或者人員操心。

今年2月,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混合磁體工藝通過國家驗收,40特斯拉穩態強磁場,磁場強度居世界第二。匡光力說,8年間中心從“一無所有”成長為“世界第二”,實現了從“跟跑、並跑”到“並跑、領跑”的轉變。這背後,人才的力量不可小覷。

前段時間,劉青松的美國朋友來科學島參觀,看到他在帶領50多人的藥物學交叉研究團隊,還擁有一流的實驗設備,不禁發出驚歎:“沒想到中國現在對人才如此重視,在美國,這也是很難得的!”

4年前的冬天,當林文楚從美國來到合肥,正式“加盟”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時,有媒體報導,3年來,先後有6位哈佛大學博士後登上科學島,組成了中科院強磁場科學中心的“哈佛團隊”,林文楚則成為“最後一塊拼圖”。

如今,這個所謂的“最後一塊拼圖”,被任濤2016年的“最新加入”,打破了。這一次,沒有人再用“最後一塊拼圖”這樣的表述,因為,沒有人知道,還會不會有下一位哈佛博士後,下一位海外華人的加入。

他們的故事也引起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

同類文章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