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劉備為什麼要自稱漢中王?其合法性受質疑嗎?

東漢獻帝建安二十四年(219年), 爭奪激烈的漢中之戰以曹操的失敗而告終。 接著, 劉備命義子劉封、大將孟達和王平帶兵進攻上庸諸郡, 太守申耽見大勢已去, 只得納土歸附, 劉備安民已定, 大賞三軍, 人心大悅。 此時的劉備, 事業、名望都已達到了最高峰, 回首當初寄人籬下的淒苦日子, 不禁感慨萬千, 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不過, 樂極生悲, 劉備集團諸人包括諸葛亮在內都被眼前的勝利沖昏了頭腦, 兵定漢中的這年秋七月, 在手下文臣武將一百二十多人的擁戴下, 劉玄德自立為漢中王, 以漢中、廣漢、犍為、巴蜀等地作為封國。

蜀國地圖

自立漢中王后, 劉備大封功臣, 建立並重整了新的領導集體:“三公”(太傅許靖、尚書令法正、軍師諸葛亮), 四大將(前將軍關羽、後將軍黃忠、左將軍馬超、右將軍張飛), 由於名額有限, 魏延做了無冕元帥──漢中太守兼都督, 位高權重。

一貫的看法認為, 自立漢中王, 劉備集團不論從事實上還是從形式上都達到了頂峰, 蜀漢政權的雛形業已形成, 既有利於團結內部, 增強整個集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同時也有利於增強劉姓宗室的力量與聲威, 使曹操與其他有異心者不敢輕易篡漢。 但是, 劉備稱王的弊端也是不容忽視的, 其負面影響甚至蓋過了正面影響。

第一, 沒有認清當時複雜的形勢。 此時曹操已掃清中原, 控制了九州之地和許昌(東漢都城)、洛陽、長安、鄴郡(魏王宮所在地)等主要大城市, 兵馬幾十萬。 江東政權已曆三世, 赤壁之戰後, 孫權一方面同曹操爭奪荊州和江淮地區, 另一方面又派步騭招撫了佔據廣、交的割據者, 嶺南也歸了孫權, 至此, 孫權的統治範圍已擴大為揚、交兩州及荊州的長沙、零陵、桂陽三郡。

而劉備雖說剛剛攻佔了漢中, 實力大增, 但統治範圍仍局限於益州一州和荊州的三分之一, 在魏、蜀、吳三大割據勢力中仍是最弱小的一個。 況且, 按照諸葛亮提出的隆中對策略, 跨有荊益只完成了百分之七十。 由於爭奪荊州矛盾的激化與親劉派魯肅的病故以及強硬派呂蒙的上臺, 東和孫權已很難做到, 西和諸戎、南撫夷越都還沒開始實施, 少數漢族並未歸服, 可見劉備集團的形勢仍不容樂觀。

劉備

第二, 忠義是劉備揚名天下的兩大支柱, 但自立漢中王是道義上的失策。 前者龐統勸他攻劉璋, 他怕因小利而失大義於天下而猶豫不決, 但隨著實力的增長, 劉備的膽子與野心也惡性膨脹起來。 “建安二十一年夏五月, 群臣表奏獻帝, 頌魏公曹操功德, 極天際地, 伊周莫及, 宜晉爵為王, 獻帝即令鐘繇草詔, 冊立曹操為魏王, 曹操上書三辭。 詔三報不行, 操乃拜命受魏王之爵。 于鄴郡蓋魏王宮。 ”不管三國演義怎樣破壞曹操的形象,

從這段文字中我們仍可以隱約看出, 曹操的魏王是通過自己的功績(功德極天際地, 伊周莫及), 合法的程式(漢獻帝的批准與冊立), 謙虛的態度(上書三辭)而得到的。 可劉備雖然是所謂的漢室宗親, 其實不過是一遠支皇族, 本無稱王稱帝的資格, 他把表章一上, 加上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 也不管漢獻帝批不批准, 不久就在沔陽的壇場陳兵列眾, 舉行隆重的典禮, 受文武百官拜賀為漢中王。 其非法性比之曹操有過之而無不及, 在漢中爭奪戰中, 劉備就曾指責曹操自立魏王, 而如今自己也幹上了, 這種賊喊捉賊、五十步笑百步的行為, 在天下人面前失去了信義。

三國地圖

第三,大大激化了與曹操集團的矛盾。自赤壁之戰後,曹操為了報戰敗的一箭之仇,多次起兵攻打孫權,劉備趁機佔據了荊州大部分地區,又西占成都,北取南鄭,這才發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可以說,曹吳之間的連年交戰為劉備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然而,劉備進位漢中王,使局勢發生了很大的逆轉,曹操在鄴郡得到消息後,大怒道:“織席小兒,安敢如此,吾誓滅之,除死方休。”並決定傾全國之兵,赴兩川與漢中王決戰,後雖因司馬懿勸說,沒有付諸行動,但無疑自此以後,曹操將進攻的矛頭由孫權轉向了劉備,給劉備集團的再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外部困難。

三國地圖

第三,大大激化了與曹操集團的矛盾。自赤壁之戰後,曹操為了報戰敗的一箭之仇,多次起兵攻打孫權,劉備趁機佔據了荊州大部分地區,又西占成都,北取南鄭,這才發展到三分天下有其一,可以說,曹吳之間的連年交戰為劉備的發展壯大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環境。然而,劉備進位漢中王,使局勢發生了很大的逆轉,曹操在鄴郡得到消息後,大怒道:“織席小兒,安敢如此,吾誓滅之,除死方休。”並決定傾全國之兵,赴兩川與漢中王決戰,後雖因司馬懿勸說,沒有付諸行動,但無疑自此以後,曹操將進攻的矛頭由孫權轉向了劉備,給劉備集團的再發展帶來了巨大的外部困難。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