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中國古代歷史上10個最偉大的丞相 最後一名有創意

中國數千年歷史, 數十個王朝, 還有各種混亂時期, 出現了大量的治國能人, 丞相這個稱謂可能有不同的叫法, 但是職位都差不多, 職能也差不多的十二個強人, 下面給大家說一說。

10, 劉伯溫。 劉基(1311年7月1日-1375年5月16日), 漢族, 字伯溫, 青田縣南田鄉(今屬浙江省文成縣)人, 故稱劉青田, 元末明初的軍事家、政治家、文學家, 明朝開國元勳, 明洪武三年(1370年)封誠意伯, 故又稱劉誠意。 武宗正德九年追贈太師, 諡號文成, 後人稱他劉文成、文成公。 劉基通經史、曉天文、精兵法, 與宋濂、葉琛、章溢合稱浙東四大名士。 他輔佐朱元璋完成帝業、開創明朝並盡力保持國家的安定,

因而馳名天下, 被後人比作諸葛武侯。 朱元璋多次稱劉基為:“吾之子房也。 ”在文學史上, 劉基與宋濂、高啟並稱“明初詩文三大家”。

9, 狄仁傑。 狄仁傑(630年-700年), 字懷英, 並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 唐代武周時期政治家。 狄仁傑出身于太原狄氏 ,

早年以明經及第, 歷任汴州判佐、並州都督府法曹、大理寺丞、侍御史、度支郎中、甯州刺史、冬官侍郎、文昌右丞、豫州刺史、複州刺史、洛州司馬等職, 以不畏權貴著稱。 天授二年(691年)九月, 狄仁傑升任宰相, 擔任地官侍郎、同平章事, 但在相位僅四個月便被酷吏來俊臣誣陷謀反, 奪職下獄, 平反後貶為彭澤縣令。 他在營州之亂時被起複, 並于神功元年(697年)再次拜相, 擔任鸞台侍郎、同平章事, 進拜納言。 後犯顏直諫, 力勸武則天複立廬陵王李顯為太子, 使得唐朝社稷得以延續。 久視元年(700年), 狄仁傑進拜內史, 于同年九月病逝, 追贈文昌右相, 諡號文惠。 唐朝復辟後, 追贈司空、梁國公。

中國皇帝全傳 秦始皇 劉邦 漢高祖 武則天 李世民 忽必烈 朱元璋 康熙 乾隆 ¥780 購買

8, 薑子牙。 薑子牙(約前1156年—約前1017年), 中國著名歷史人物, 商末周初人。 姜姓, 呂氏, 名尚, 一名望, 字子牙, 或單呼牙, 別號飛熊, 因其先祖輔佐大禹平水土有功被封于呂, 故以呂為氏, 也稱呂尚。 相傳姜子牙72歲時在渭水之濱的磻溪垂釣,

遇到了求賢若渴的周文王, 被封為“太師”(武官名), 稱“太公望”, 俗稱太公, 被周武王尊為“師尚父”。 姜子牙輔佐武王伐紂建立了周朝, 是齊國的締造者, 周文王傾商, 武王克紂的首席謀主、最高軍事統帥與西周的開國元勳, 齊文化的創始人, 亦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

7, 張子房。 張良(約前250—前186年), 字子房, 潁川城父人, 秦末漢初傑出的謀士、大臣, 與韓信、蕭何並稱為“漢初三傑”。 張良的祖父、父親等先輩在韓國的首都陽翟(今河南禹州)任過五代韓王之相。 曾勸劉邦在鴻門宴上卑辭言和, 保存實力, 並疏通項羽叔父項伯, 使劉邦得以脫身。 後又以出色的智謀, 協助漢高祖劉邦在楚漢戰爭中最終奪得天下, 幫助呂後扶持劉盈登上太子之位, 被封為留侯。 他精通黃老之道, 不留戀權位, 晚年據說跟隨赤松子雲遊。 張良去世後, 諡為文成侯。 《史記·留侯世家》專門記載了張良的生平。 漢高祖劉邦在洛陽南宮評價他說:“夫運籌策帷帳之中, 決勝於千里之外, 吾不如子房。” 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6,蕭荷。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禦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諡號“文終侯”。

5,周公旦。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歷史穿越報一統天下秦始皇趙匡胤+武則天+劉邦+朱元璋+漢武帝+永樂帝+康熙帝+李世明+成吉 ¥298 購買

4,陳平。陳平(?-前178年),漢族,陽武戶牖鄉(今河南原陽縣)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

3、諸葛亮。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2,房玄齡。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以字行于世,唐初齊州人,房彥謙之子。 房玄齡18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房玄齡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後,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典管書記,是李世民得力的謀士之一。武德九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貞觀十一年封梁國公;貞觀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齡病逝,諡文昭。

1、管仲(約西元前723年-西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齊僖公三十三年(西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西元年(西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齊桓公四十一年(西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還有一點:他是第一個“青樓”的發明者

吾不如子房。” 表現出張良的機智謀劃、文韜武略。後世敬其謀略出眾,稱其為“謀聖”。

6,蕭荷。蕭何(前257年-前193年),漢族,沛豐人,早年任秦沛縣縣吏,秦末輔佐劉邦起義。攻克咸陽後,他接收了秦丞相、禦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不斷地輸送士卒糧餉支援作戰,對劉邦戰勝項羽,建立漢代起了重要作用。蕭何采摭秦六法,重新制定律令制度,作為《九章律》。在法律思想上,主張無為,喜好黃老之術。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惠帝二年(前193年)七月辛未去世,諡號“文終侯”。

5,周公旦。周公,姬姓,名旦,是周文王姬昌第四子,周武王姬發的弟弟,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周公是西周初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為“元聖”和儒學先驅。周公一生的功績被《尚書·大傳》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周公攝政七年,提出了各方面的帶根本性典章制度,完善了宗法制度、分封制、嫡長子繼承法和井田制。周公七年歸政成王,正式確立了周王朝的嫡長子繼承制,這些制度的最大特色是以宗法血緣為紐帶,把家族和國家融合在一起,把政治和倫理融合在一起,這一制度的形成對中國封建社會產生了極大的影響,為周族八百年的統治奠定了基礎。賈誼評價周公:孔子之前,黃帝之後,於中國有大關係者,周公一人而已。

歷史穿越報一統天下秦始皇趙匡胤+武則天+劉邦+朱元璋+漢武帝+永樂帝+康熙帝+李世明+成吉 ¥298 購買

4,陳平。陳平(?-前178年),漢族,陽武戶牖鄉(今河南原陽縣)人,西漢王朝的開國功臣之一。

3、諸葛亮。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號臥龍(也作伏龍),漢族,徐州琅琊陽都(今山東臨沂市沂南縣)人,三國時期蜀漢丞相,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散文家、書法家、發明家。在世時被封為武鄉侯,死後追諡忠武侯,東晉政權因其軍事才能特追封他為武興王。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師表》、《誡子書》等。曾發明木牛流馬、孔明燈等,並改造連弩,叫做諸葛連弩,可一弩十矢俱發。於建興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寶雞岐山境內)逝世。劉禪追諡其為忠武侯,故後世常以武侯、諸葛武侯尊稱諸葛亮。諸葛亮一生“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忠臣與智者的代表人物。

2,房玄齡。房玄齡(579年-648年8月18日),名喬,字玄齡,以字行于世,唐初齊州人,房彥謙之子。 房玄齡18歲時本州舉進士,授羽騎尉。房玄齡在渭北投秦王李世民後,為李世民出謀劃策,典管書記,是李世民得力的謀士之一。武德九年,他參與玄武門之變,與杜如晦、長孫無忌、尉遲敬德、侯君集五人並功第一。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房玄齡為中書令;貞觀三年二月為尚書左僕射;貞觀十一年封梁國公;貞觀十六年七月進位司空,仍綜理朝政。貞觀二十二年七月廿四癸卯日,房玄齡病逝,諡文昭。

1、管仲(約西元前723年-西元前645年),姬姓,管氏,名夷吾,字仲,諡敬,春秋時期法家代表人物,潁上人(今安徽潁上),周穆王的後代。是中國古代著名的經濟學家、哲學家、政治家、軍事家。被譽為“法家先驅”、“聖人之師”、“華夏文明的保護者”、“華夏第一相“。齊僖公三十三年(西元前698年),管仲開始輔助公子糾。齊桓西元年(西元前685年),管仲任齊相。管仲在任內大興改革,即管仲改革,富國強兵。齊桓公四十一年(西元前645年),管仲病逝。

還有一點:他是第一個“青樓”的發明者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