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育女記27:孩子終於開口叫媽媽 一聲“媽媽”讓媽媽嚎啕大哭

如何讓孩子走路, 如何讓孩子說話, 是莫愁夫妻最憂愁的事情, 也是他們除了賺錢之外最大的目標。

孩子在11個月的時候, 已經會說一些字詞, 如今14個月多了, 從暑天到初冬, 季節不會因為任何原因而放棄更替, 但是人卻在倒退著回去。 很多時候, 勞累加上著急, 讓莫愁心裡更加難過悲傷。 老公大早去上班, 要到晚上很晚才回來, 這麼長的白天, 全靠莫愁一個人支撐。 所幸, 孩子比較好帶。

莫愁每隔一小段時間都會把孩子放在高腳凳子上, 叮囑孩子不要亂動, 否則就會影響敷藥的傷口恢復, 孩子就那麼乖乖地坐著。 她經常會揮揮小手, 笑容異常燦爛地望著媽媽。 如果發現媽媽忙到別的地方去了, 好久都沒有看到媽媽的時候, 孩子就會發出嗚啦嗚啦的叫嚷聲。 試圖引起莫愁的關注, 每當這個時候, 莫愁趕緊停下手裡的活來到寶寶身邊, 抬起她放在熱水袋上的腳,

開始在腳底按摩, 增加寶寶腳步血液迴圈。

每天的腳底按摩和腿部按摩萬萬不能少, 孩子長時間坐著, 不能亂動, 更不能爬來跑去, 長此以往, 肯定會影響孩子的行動能力的。 雖然天氣漸漸寒冷了, 但是每天莫愁回家, 無論如何累, 她都會和老公一起給孩子洗澡, 一個人抱住孩子抬起腿, 一個人反復用水給孩子按摩洗澡。 除了保證孩子身體乾淨外, 更多的是促進孩子全身血液迴圈。 每當做完這些的時候, 莫愁多想自己也能歇歇。 但是, 廚房裡老公已經去做飯了, 家裡一大堆家務活, 孩子還需要陪著聊天, 陪著講故事, 啟發她的語言能力。

一大堆的事情, 忙裡往外, 苦不堪言。 莫愁多麼希望, 有人能搭把手, 老公也是十足辛苦。

經常晚上八九點回來, 先幫莫愁忙超市里的事情, 剛開始, 請不起人, 一切多半靠自己。 晚上超市九點半關門了, 兩個人才回家做飯, 還得照顧孩子, 絲毫不得馬虎。

有一次, 老公在做飯, 莫愁給孩子敷了腳上的藥, 自己想去上廁所, 她和往常一樣,

把孩子放在了高腳凳子上, 自己虛掩著衛生間的門。 結果, 孩子突然摔了下來, 她看見衛生間的推拉門上有一朵梅花, 想去摸摸, 結果身體失去重心, 一頭栽倒在衛生間的瓷磚地上。 莫愁趕緊把孩子抱起來, 額頭上一個大大的包。 莫愁心疼地哭了很久, 為了不影響老公第二天的工作, 她一個人守著孩子, 仔細觀察, 畢竟是摔到了頭, 硬是熬到了半夜才睡覺, 為了確保孩子安然無恙。 從那以後, 不論莫愁上廁所、做飯還是幹活, 她都把孩子放在旁邊, 一隻手忙另外一隻手扶住孩子。 多少年莫愁的夢想是專心致志地幹活, 可是這點卑微的夢想很多年都不曾實現。 對於有些人來說, 不幹活才是夢想, 可是對於莫愁來說, 能夠兩隻手同時幹活才是夢想。

腳傷, 讓孩子整整四個月腳不能沾地。 這個11個月會站著走幾步的孩子, 經過了被綁在椅子上不會走的階段, 被燙傷腳不能下地的階段, 終於在接近兩周歲的時候, 可以行走如飛了。 對於這個孩子來說, 一切都是新的開始, 曾經的“會”早就被遺忘了。 多少次, 莫愁眼含著熱淚, 張開雙臂等待著孩子撲過來, 但是孩子始終怯怯地站著, 不敢抬腳, 不敢移動, 因為久久不能下地活動, 一開始她竟然忘記了抬腳的意識。 孩子能走路的那一瞬間, 莫愁覺得自己已經接近熬幹了心漸漸開始復活。

接下來, 讓孩子開口說話是重中之重的任務了。 莫愁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 有幾個替身。 在忙碌的間隙, 只要見到孩子, 她就開啟了“媽媽嘮”。嘮叨日常語、嘮叨故事、給寶寶做的任何事情都和寶寶一遍又一遍地對話。說實話,前面的半年幾乎沒有任何效果,孩子依舊那樣看著莫愁,或者沒有表情或者笑笑,死活都沒有開口的意識。

莫愁覺得自己要瘋了。孩子會不會一輩子就這樣?每當這種可怕的念頭一閃而過,莫愁下一秒就開始扇自己巴掌,呼呼地扇。她覺得,自己身為母親有詛咒孩子之嫌。但是,確確實實的,這個11個月會叫爸爸媽媽奶奶的機靈孩子兩周歲多了,大有千金之口難開的架勢。

莫愁一口氣去童書城批發了1500元的童書,滿滿的四大箱子。她恨恨地對自己說,我不是逼孩子,我是逼迫我自己。如果我把這些書都給孩子讀完,兩年為期,我再想別的辦法。讀書是忙裡偷閒,幹活賺錢是重中之重,孩子一旦不會說話,未來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一方面因為忙碌,一方面莫愁覺得孩子既然會走路了,應該多過集體的生活,也許對她更有好處。莫愁找了一家離她最近的託管班,多給老師交了部分學費,一天送孩子去幾個小時,主要是和小朋友一起玩。莫愁看到孩子背著小小的玩具書包進去的時候,眼眶濕潤,她連連給孩子揮手再見,孩子轉身給莫愁揮了揮手後,一頭紮進了新朋友中間,已經玩得不亦樂乎。這家託管班有一座室內滑滑梯,孩子非常喜歡玩,非常喜歡去,甚至莫愁接的時候她還不願意回來。

孩子在託管班玩得非常開心,表情神色越來越喜悅。老師告訴莫愁,雖然孩子不會說話,但是她所有的要求都用手勢在表達。比如她渴了,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小杯子,阿姨去消毒還沒有從消毒櫃裡拿出來。她會指著自己的嘴巴,再指指水箱,意思是要喝水。孩子的智商肯定沒有問題,就是不會語言表達。但是,一個不會語言表達的孩子,終究容易吃虧,有時老師猜不著孩子究竟想表達什麼。有一次孩子拼命指著後背,老師在後面左右望,也沒有發現什麼。孩子急得大哭,繼續指著自己的後背。從來沒有看到孩子哭得那麼傷心,老師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給莫愁打電話了。莫愁飛奔到學校,趕緊檢查孩子的衣服,脫了衣服發現,不知道什麼原因,孩子後背起了很多疹子,她奇癢無比,需要別人幫她撓撓,莫愁趕緊把孩子抱到診所,去塗了膏藥。

確確實實的,孩子是被癢地太難受了。還有一開始的大便小便問題,莫愁在孩子的小書包裡,經常多備一套衣服,以防孩子突然尿濕褲子。所幸,後面老師也漸漸瞭解了孩子的手勢和需求。

就這樣的日子,莫愁整整過了兩年多。有那麼幾次,她突然情緒失控,看著呆呆的死活不開口的孩子,她恨自己、恨這個家、恨所有老公的家人。她詛咒發誓般地對著老公吼,如果我的孩子今生不正常,我讓你們家一個都不要好過,我會把你們統統殺了我去償命,首先就是那個把我的孩子綁在椅子上兩個月的老巫婆,還有你那個弱智哥嫂一家,不信你給我等著。竭斯底裡地哭過、痛過、咒駡過,多少次莫愁抱住孩子號啕大哭,她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老公看到莫愁這樣,總是默默無聞地過來抱住莫愁,兩個人相擁而泣。

人生,是那麼的無奈。兩個人不約而同地加快了拼命賺錢的步伐,雖然老公每次提起帶著孩子去N市的兒童醫院治療,莫愁都是氣急敗壞竭斯底裡地拒絕了。老公嚇得不敢再提帶孩子去專門醫院治療的事情。莫愁自始至終相信,孩子沒事。她的語言停頓,就是因為突然被綁在椅子上的兩個月受到了重大刺激所致,她覺得只有愛和耐心、苦心,是唯一的方法。而不是所謂的藥物。莫愁就這樣苦苦地朝著她自己設定的目標熬著、苦熬著。

那些暗無天日的日子啊,除了沒日沒夜的忙碌以外,莫愁只要看到孩子,就盯著孩子開始“表演”說話,她每讀一句話,都嘗試用誇張的身體語言和表情,試圖喚起孩子的想像力和敏感性。孩子時而跟著莫愁憂傷,時而跟著莫愁大笑。莫愁深情地給孩子讀著一篇又一篇的兒童童話故事,還有自己偶爾看書的時候,自己感觸頗多的文學作品。孩子三歲半的一天,莫愁和往常一樣,拖著疲憊的身體來不及洗澡,趕在孩子睡覺之前,給孩子讀一篇文章,她選了一篇《奶奶的星星》,開始朗讀:

夏夜,滿天星斗。奶奶講的故事與眾不同,她不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熄滅了一顆星星,而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個星星。

“怎麼呢?”

“人死了,就變成一個星星。”

“幹嘛變成星星呀?”

“給走夜道兒的人照個亮兒……”

我們坐在庭院裡,草茉莉都開了,各種顏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時候能吹響。奶奶用大芭蕉扇給我轟蚊子。涼涼的風,藍藍的天,閃閃的星星,永遠留在我的記憶裡。

那時候我還不懂得問,是不是每個人死了都可以變成星星,都能給活著的人把路照亮......

莫愁太喜歡這篇文章了,她滿懷深情地讀著、讀著,甚至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當她下意識停頓,看了一眼自己的孩子,她發現孩子的眼睛裡都是淚水,看到莫愁眼睛的一瞬間,孩子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不停地落。莫愁驚慌失措,一把抱住孩子,孩子突然就那麼開口了“媽媽”。莫愁大喜,用雙手把著孩子的肩膀,讓孩子面對著她,你再說一遍,再叫一遍,快!

媽媽!

就是這一聲“媽媽”,讓莫愁的心瞬間融化,有一種世間最溫暖的力量,甜甜蜜蜜的在她的心裡鋪開,撒上了五彩繽紛的陽光。莫愁的心醉了,這八百多個日夜,愁白了無數青絲的戰戰兢兢,如今隨著這一聲“媽媽”頃刻間全部化作喜悅。但凡是一個母親,總會嘗過這種喜悅。而莫愁的喜悅,是很多母親的若干倍不止。因為苦太多了。

也許是過於勞累,也許是過於激動。莫愁突然失聲了,她半張著嘴巴,在極度的喜悅裡,構思了孩子即將開展語言學習的無數方案的時候,她聽不到自己發出的任何聲音,每張一次嘴巴,喉嚨連著胸腔,一陣陣地疼痛。

育女記28《公公想陪陪孫女 不想天不遂人願 孩子的劫難又一次來了》

她就開啟了“媽媽嘮”。嘮叨日常語、嘮叨故事、給寶寶做的任何事情都和寶寶一遍又一遍地對話。說實話,前面的半年幾乎沒有任何效果,孩子依舊那樣看著莫愁,或者沒有表情或者笑笑,死活都沒有開口的意識。

莫愁覺得自己要瘋了。孩子會不會一輩子就這樣?每當這種可怕的念頭一閃而過,莫愁下一秒就開始扇自己巴掌,呼呼地扇。她覺得,自己身為母親有詛咒孩子之嫌。但是,確確實實的,這個11個月會叫爸爸媽媽奶奶的機靈孩子兩周歲多了,大有千金之口難開的架勢。

莫愁一口氣去童書城批發了1500元的童書,滿滿的四大箱子。她恨恨地對自己說,我不是逼孩子,我是逼迫我自己。如果我把這些書都給孩子讀完,兩年為期,我再想別的辦法。讀書是忙裡偷閒,幹活賺錢是重中之重,孩子一旦不會說話,未來的經濟壓力可想而知。

一方面因為忙碌,一方面莫愁覺得孩子既然會走路了,應該多過集體的生活,也許對她更有好處。莫愁找了一家離她最近的託管班,多給老師交了部分學費,一天送孩子去幾個小時,主要是和小朋友一起玩。莫愁看到孩子背著小小的玩具書包進去的時候,眼眶濕潤,她連連給孩子揮手再見,孩子轉身給莫愁揮了揮手後,一頭紮進了新朋友中間,已經玩得不亦樂乎。這家託管班有一座室內滑滑梯,孩子非常喜歡玩,非常喜歡去,甚至莫愁接的時候她還不願意回來。

孩子在託管班玩得非常開心,表情神色越來越喜悅。老師告訴莫愁,雖然孩子不會說話,但是她所有的要求都用手勢在表達。比如她渴了,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小杯子,阿姨去消毒還沒有從消毒櫃裡拿出來。她會指著自己的嘴巴,再指指水箱,意思是要喝水。孩子的智商肯定沒有問題,就是不會語言表達。但是,一個不會語言表達的孩子,終究容易吃虧,有時老師猜不著孩子究竟想表達什麼。有一次孩子拼命指著後背,老師在後面左右望,也沒有發現什麼。孩子急得大哭,繼續指著自己的後背。從來沒有看到孩子哭得那麼傷心,老師實在沒有辦法,只好給莫愁打電話了。莫愁飛奔到學校,趕緊檢查孩子的衣服,脫了衣服發現,不知道什麼原因,孩子後背起了很多疹子,她奇癢無比,需要別人幫她撓撓,莫愁趕緊把孩子抱到診所,去塗了膏藥。

確確實實的,孩子是被癢地太難受了。還有一開始的大便小便問題,莫愁在孩子的小書包裡,經常多備一套衣服,以防孩子突然尿濕褲子。所幸,後面老師也漸漸瞭解了孩子的手勢和需求。

就這樣的日子,莫愁整整過了兩年多。有那麼幾次,她突然情緒失控,看著呆呆的死活不開口的孩子,她恨自己、恨這個家、恨所有老公的家人。她詛咒發誓般地對著老公吼,如果我的孩子今生不正常,我讓你們家一個都不要好過,我會把你們統統殺了我去償命,首先就是那個把我的孩子綁在椅子上兩個月的老巫婆,還有你那個弱智哥嫂一家,不信你給我等著。竭斯底裡地哭過、痛過、咒駡過,多少次莫愁抱住孩子號啕大哭,她真的不知道應該怎麼辦才好?老公看到莫愁這樣,總是默默無聞地過來抱住莫愁,兩個人相擁而泣。

人生,是那麼的無奈。兩個人不約而同地加快了拼命賺錢的步伐,雖然老公每次提起帶著孩子去N市的兒童醫院治療,莫愁都是氣急敗壞竭斯底裡地拒絕了。老公嚇得不敢再提帶孩子去專門醫院治療的事情。莫愁自始至終相信,孩子沒事。她的語言停頓,就是因為突然被綁在椅子上的兩個月受到了重大刺激所致,她覺得只有愛和耐心、苦心,是唯一的方法。而不是所謂的藥物。莫愁就這樣苦苦地朝著她自己設定的目標熬著、苦熬著。

那些暗無天日的日子啊,除了沒日沒夜的忙碌以外,莫愁只要看到孩子,就盯著孩子開始“表演”說話,她每讀一句話,都嘗試用誇張的身體語言和表情,試圖喚起孩子的想像力和敏感性。孩子時而跟著莫愁憂傷,時而跟著莫愁大笑。莫愁深情地給孩子讀著一篇又一篇的兒童童話故事,還有自己偶爾看書的時候,自己感觸頗多的文學作品。孩子三歲半的一天,莫愁和往常一樣,拖著疲憊的身體來不及洗澡,趕在孩子睡覺之前,給孩子讀一篇文章,她選了一篇《奶奶的星星》,開始朗讀:

夏夜,滿天星斗。奶奶講的故事與眾不同,她不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熄滅了一顆星星,而是說,地上死一個人,天上就又多了一個星星。

“怎麼呢?”

“人死了,就變成一個星星。”

“幹嘛變成星星呀?”

“給走夜道兒的人照個亮兒……”

我們坐在庭院裡,草茉莉都開了,各種顏色的小喇叭,掐一朵放在嘴上吹,有時候能吹響。奶奶用大芭蕉扇給我轟蚊子。涼涼的風,藍藍的天,閃閃的星星,永遠留在我的記憶裡。

那時候我還不懂得問,是不是每個人死了都可以變成星星,都能給活著的人把路照亮......

莫愁太喜歡這篇文章了,她滿懷深情地讀著、讀著,甚至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當她下意識停頓,看了一眼自己的孩子,她發現孩子的眼睛裡都是淚水,看到莫愁眼睛的一瞬間,孩子的眼淚就像斷了線的珠子,不停地落。莫愁驚慌失措,一把抱住孩子,孩子突然就那麼開口了“媽媽”。莫愁大喜,用雙手把著孩子的肩膀,讓孩子面對著她,你再說一遍,再叫一遍,快!

媽媽!

就是這一聲“媽媽”,讓莫愁的心瞬間融化,有一種世間最溫暖的力量,甜甜蜜蜜的在她的心裡鋪開,撒上了五彩繽紛的陽光。莫愁的心醉了,這八百多個日夜,愁白了無數青絲的戰戰兢兢,如今隨著這一聲“媽媽”頃刻間全部化作喜悅。但凡是一個母親,總會嘗過這種喜悅。而莫愁的喜悅,是很多母親的若干倍不止。因為苦太多了。

也許是過於勞累,也許是過於激動。莫愁突然失聲了,她半張著嘴巴,在極度的喜悅裡,構思了孩子即將開展語言學習的無數方案的時候,她聽不到自己發出的任何聲音,每張一次嘴巴,喉嚨連著胸腔,一陣陣地疼痛。

育女記28《公公想陪陪孫女 不想天不遂人願 孩子的劫難又一次來了》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