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科技>正文

杉杉股份孫曉東:充換電模式動力電池標準化與整車平臺化匹配性能要求

2017國際電動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與技術創新峰會於8月25日在江蘇省張家港市口召開, 本次峰會以“供需協同與技術升級”為主題, 圍繞“技術開發與性能優化”、“整車配套與選型需求”、“動力電池回收與梯次利用”三大領域開展為期兩天的深入探討。

在26日舉行的“整車配套與選型要求”主題論壇上, 杉杉股份副總裁孫曉東做了題為“充換電模式動力電池標準化與整車平臺化匹配性能要求”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今天, 我想從商業模式角度講換電這樣的業務如何去推動。

一個是後補貼時代市場假設, 第二個是換電模式的優劣勢分析, 對換電模式運行的規劃。 補貼停止以後混合車的經濟性上市, 國外的很多企業也會加入到這個行業裡面來。 杉杉是做材料的, 長遠來講有可能的真正解決方案就是遞次利用加定制電芯。

換電模式本身我們不去強調,

過程經歷了幾個發展階段, 目前也是有先進企業在推動, 重新又回到大眾視野裡面來。

我們在換電的模式基本想法是這樣的, 首先我們與競爭對手的差異化的策略, 第一是非車廠主導, 我們認為換電模式如果由每家車廠、車型主導很難在行業內和不同的地區去推廣。

第二個這個換電就是專門針對高增長率的網約車、計程車、城市物流做設計, 第三個針對這些車型我們做了多平臺相容的設計體系, 換電模式實際上是終極使用。 這是我們拍腦袋出來的一個數字, 現在可能這是我們一個目標, 希望到2020年做到7萬台的規模。

我們希望用一款標準的電池包去相容4個平臺, 包括兩個物流車的平臺, 四種車型,

目前是兩種車型的系統。

這是我們聯合汽車設計公司開發小型物流車的平臺, 包括4個立方和7個立方。

這是高底盤的MPV的車型, 從車電分離, 經濟回收速度最快。 我們簡單看一下換電系統的演示, 我們採用的是側面底盤單側換電的模式, 這樣的模式是最好的模式, 從電池拿出來, 就是60到80秒鐘的時間, 希望在兩分鐘之內解決這些問題。

遞次利用, 我們在換電站裡面實現總電池整個生命期價值的回收, 左邊是快換的, 我們兩分鐘換一次, 兩個小時充滿大概需要30套電池換過來, 如果加高在換電站完成遞次利用, 這樣就不需要情景的轉換就在我的體系內完成整個價值回收。 這是我們現在設計的標準電池包的基本結構和容量,

我們可以相容18650和21700, 使用能夠適應市場。

我們生產的正極、負極、電解液到三元材料成本的70%, 所以我們希望能夠發揮我們在電池材料方面的成本的優勢和技術的優勢, 結合我們合作的電池廠去定制電芯, 只有也這樣條路走通了才能做好。

第一個是價格值降低電池, 第二個針對主流的三元電池, 在成本的結構大致不變的條件下, 我們希望把材料利用的充分, 然後迴圈壽命做長, 除了滿足計程車還有生育的儲能上。 第三類針對儲能, 電力儲能很可能比電動車大得多的新能源的主流市場, 我們希望針對這樣的市場開發專門的定制的電芯。

最後講一點贏利模式, 我們認為, 換電模式為什麼這樣去推?現在從國家政策或者是行業的進展的狀況來講,

並不利於環境模式的生存, 換電模式本身從近來上來講是最活的模式, 但是不適合所有市場, 它的贏利可以通過換電服務和電池租賃, 這兩種模式比快充要便宜, 占地面積小, 對使用者來講不需要付停車費, 可以降低平均電費, 本質上便宜的東西經濟價格上有空間, 還有材料回收和增值服務, 這些財務測算模型裡都沒有涉及到。

換電模式對杉杉來講現在階段是當成高潛孵化的項目, 我們希望到2020年以後, 補貼停止以後變成一個行業主導的模式, 一定是一種開放格局, 希望更多的合作夥伴一起來突然, 才有可能站住腳。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