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少昊、顓頊和帝嚳都是黃帝的後人嗎?

三皇五帝的故事之六-----五帝故事2

親愛的讀者們, 上一節我們講了黃帝的故事, 今天我們繼續給大家帶來五帝故事的其他部分。

少昊的故事

少昊是黃帝的兒子, 姓姬(黃帝原姓公孫, 據說後來改姓姬), 也有說少昊是黃帝與嫘祖的兒子玄囂, 是遠古時代華夏部落聯盟首領, 也是東夷部落的首領, 他在漢族神話中被後人尊為五方上帝之一, 又稱白帝。

傳說少昊出生地是窮桑, 就是今天山東省曲阜, 出生當日, 天空有五隻彩色鳳凰飛來庭院, 所以少昊又稱為鳳鳥氏, 長大後部族以玄鳥(燕子)為圖騰。 少昊成年後,

被推選為東夷部落聯盟首領, 就任那天, 有鳳鳥飛來, 於是改部落聯盟圖騰為鳳鳥, 並用來鳥來命名自己的部族, 比如鴻鳥氏、鳳鳥氏、玄鳥氏、青鳥氏等二十四個部族。

玄鳥生商

據說少昊以鳥為文武百官來管理天下, 以鳳凰總管百鳥, 燕子掌管春天,

伯勞(也叫屠夫鳥、胡不拉)管理夏天, 鸚雀掌管秋天, 錦雞管理冬天。 另外又指派五鳥來管理日常事務:孝順的鵓鴣管理教育, 兇狠的鷙鳥管理軍事, 公平的布穀鳥掌管建築, 威武的雄鷹掌管法律, 善辯的斑鳩管理言論等。 以鳥立國是少昊管理天下的一大特點。 而少昊根據百鳥的彙報獎勤罰懶, 天下從而被治理得井井有條。

為了讓國家更加繁榮興旺, 少昊讓侄子顓頊參與國事管理, 顓頊不負叔叔所托, 將國事治理得十分出色, 少昊打從內心裡高興。 少昊見顓頊日夜為國事操勞, 於是將父親黃帝傳下來的瑤琴搬出來, 教顓頊練琴, 讓顓頊娛樂放鬆。 顓頊聰明好學, 很快就彈得一手好琴, 每次彈琴都引來百鳥觀賞齊聲喝彩。

後來顓頊成為黃帝的接班人, 離開了東夷, 少昊睹琴思人, 心裡十分空蕩, 便將琴扔進了東海。 此後, 每當深夜月朗星稀的時候, 海面就傳來悠悠的琴聲, 據說那是少昊的琴發出的聲音。

後人為了紀念少昊, 在今天山東省曲阜城東4千米的高阜上築建了少昊陵, 少昊陵有“中國金字塔”之稱。

少昊帝

顓頊的故事

前面的故事說過, 黃帝與嫘祖生了兩個兒子, 一個叫玄囂, 一個叫昌意。 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兒昌僕(也有叫女樞)為妻, 在若水生下顓頊, 顓頊後來在河南杞縣的高陽建國, 所以又叫高陽氏。 顓頊也是遠古時代部落聯盟首領, 中華文明的始祖之一。 後人也稱他為水帝, 有水德。

顓頊12歲起跟隨叔父玄囂學習治國理政, 20歲那年, 黃帝退隱, 坐巨龍飛上九重天。 由於顓頊安靜而謀略, 能溝通上下, 強於政事, 於是被大家推舉為部落聯盟的首領。 顓頊繼位後, 擴展了炎黃部落的領土範圍, 北邊到了今天的河北省一帶, 南到南嶺以南, 西到現在的甘肅一帶, 東到東海中島嶼。

顓頊

據說顓頊繼位後不久, 共工帶領手下反叛, 雙方發生激烈戰鬥, 結果共工戰敗西逃, 直到不周山(昆侖山)。 共工憂憤不已, 一頭向不周山撞去, 不周山斷裂, 由於不周山是支撐天地的大柱子, 於是天的一邊傾斜, 同時懸吊大地東南角的巨繩也崩斷了, 從此日月星辰東升西落, 大地西高東低,江河向東流向大海。

顓頊繼天子位後,繼承先人的傳統,發展農業生產,能夠根據不同的地域條件,因地制宜選擇農業生產的種類。組織大臣們夜觀天象,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來確定四季,黃帝曆的基礎上編制新的曆法,確定一年為360天,定一天為四季,並開創了曆元、正朔、五星、營室等天文曆法概念。制定禮儀制度,規定長幼有序,尊長愛幼,婦女在路上要回避男人,禁止兄妹通婚等。改革宗教,統一祭祀拜神制度,禁絕民間巫教等。完善黃帝創立的天下九州管理制度,實現炎黃部落與九黎部落的真正統一等。喜好音樂,命令飛龍上天,仿效八方來的聲音,叫樂師作成樂曲,取名叫《承運》,用來祭祀上帝。

顓頊在位78年,死時90多歲,顓頊的子孫很多,虞舜與屈原都是他的後裔。

顓頊死後,後人建顓頊陵來紀念他。顓頊陵位於今天河南省黃縣城南30公里的梁莊鎮三楊莊,與帝嚳陵為鄰,人們稱“二帝陵”,顓頊陵在東邊,帝嚳陵在西,相距60米。

帝嚳的故事

帝嚳是黃帝的曾孫,玄囂的孫子,蟜極的兒子,顓頊的侄子。出生在高辛(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中國遠古時代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中華文明的始祖之一。因15歲時輔佐顓頊有功,被封為高辛侯,所以後世也稱他為高辛氏。

帝嚳

帝嚳30歲時,繼顓頊後成為天子(天下共主),古籍稱他“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就是說他聰明有眼光,做事有謀略,能夠明察秋毫。能夠順應天道,瞭解民間的疾苦。仁厚而有威嚴,給百姓帶來利益且有信譽,要求自己很嚴格,所以人民都信服他。帝嚳在位70年間,天下安定和諧,百姓安居樂業。

據說帝嚳即位後,將都城定在了毫(今天的商丘),使百姓免去了水災之患,並有良田可耕種,徹底征服了共工部落的餘部,擊退了遊牧民族犬戎的進攻,使國土安寧。科學探測天象、物候變化規律,劃分出四時節令,指導人民按節食從事農耕畜牧業的生產安排,促進了農耕業躍上了一個新臺階。以仁愛治國,生活儉樸,平等對待臣民,敬天畏神,知人善用,任用後羿平定白難叛亂,任用咸黑、柞卜等為樂官,創作出《九招》等樂曲,製作了鼙鼓、笭等樂器。帝嚳還發現了金、銀、銅、鐵、鉛等金屬,說明帝嚳所處的年代,人們已經能夠開採冶煉金屬,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到金屬時代。

帝嚳陵

帝嚳有幾個兒子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元妃姜原所生的兒子棄(即後稷)是周朝的始祖,次妃簡狄所生的兒子契是商朝的始祖,次妃慶都所生的兒子堯是五帝之一,是歷史上有名的聖賢君主。

帝嚳死後葬在高辛,後人在此建有帝嚳陵,紀念偉大的人文先祖。帝嚳陵與顓頊陵相鄰,合稱二帝陵。

今天五帝故事這講到這裡,下次我們繼續。

大地西高東低,江河向東流向大海。

顓頊繼天子位後,繼承先人的傳統,發展農業生產,能夠根據不同的地域條件,因地制宜選擇農業生產的種類。組織大臣們夜觀天象,根據日月星辰的運行來確定四季,黃帝曆的基礎上編制新的曆法,確定一年為360天,定一天為四季,並開創了曆元、正朔、五星、營室等天文曆法概念。制定禮儀制度,規定長幼有序,尊長愛幼,婦女在路上要回避男人,禁止兄妹通婚等。改革宗教,統一祭祀拜神制度,禁絕民間巫教等。完善黃帝創立的天下九州管理制度,實現炎黃部落與九黎部落的真正統一等。喜好音樂,命令飛龍上天,仿效八方來的聲音,叫樂師作成樂曲,取名叫《承運》,用來祭祀上帝。

顓頊在位78年,死時90多歲,顓頊的子孫很多,虞舜與屈原都是他的後裔。

顓頊死後,後人建顓頊陵來紀念他。顓頊陵位於今天河南省黃縣城南30公里的梁莊鎮三楊莊,與帝嚳陵為鄰,人們稱“二帝陵”,顓頊陵在東邊,帝嚳陵在西,相距60米。

帝嚳的故事

帝嚳是黃帝的曾孫,玄囂的孫子,蟜極的兒子,顓頊的侄子。出生在高辛(今天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高辛鎮),中國遠古時代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中華文明的始祖之一。因15歲時輔佐顓頊有功,被封為高辛侯,所以後世也稱他為高辛氏。

帝嚳

帝嚳30歲時,繼顓頊後成為天子(天下共主),古籍稱他“聰以知遠,明以察微。順天之義,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修身而天下服”,就是說他聰明有眼光,做事有謀略,能夠明察秋毫。能夠順應天道,瞭解民間的疾苦。仁厚而有威嚴,給百姓帶來利益且有信譽,要求自己很嚴格,所以人民都信服他。帝嚳在位70年間,天下安定和諧,百姓安居樂業。

據說帝嚳即位後,將都城定在了毫(今天的商丘),使百姓免去了水災之患,並有良田可耕種,徹底征服了共工部落的餘部,擊退了遊牧民族犬戎的進攻,使國土安寧。科學探測天象、物候變化規律,劃分出四時節令,指導人民按節食從事農耕畜牧業的生產安排,促進了農耕業躍上了一個新臺階。以仁愛治國,生活儉樸,平等對待臣民,敬天畏神,知人善用,任用後羿平定白難叛亂,任用咸黑、柞卜等為樂官,創作出《九招》等樂曲,製作了鼙鼓、笭等樂器。帝嚳還發現了金、銀、銅、鐵、鉛等金屬,說明帝嚳所處的年代,人們已經能夠開採冶煉金屬,人類從石器時代進入到金屬時代。

帝嚳陵

帝嚳有幾個兒子在中國歷史上很有名,元妃姜原所生的兒子棄(即後稷)是周朝的始祖,次妃簡狄所生的兒子契是商朝的始祖,次妃慶都所生的兒子堯是五帝之一,是歷史上有名的聖賢君主。

帝嚳死後葬在高辛,後人在此建有帝嚳陵,紀念偉大的人文先祖。帝嚳陵與顓頊陵相鄰,合稱二帝陵。

今天五帝故事這講到這裡,下次我們繼續。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