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唐伯虎在牢中被拷打,“四大才子”之首真的冤嗎

身在牢房的唐伯虎, 想到這裡不禁長歎一聲“時也, 命也!”。 他聽說過幾天就要和告發他買考題的好朋友都穆對質, 他也聽說徐經已經招供了, 但這些都與自己無關呀。 自己根本不知道考題是什麼?自己只不過就是去了幾趟主考家。

一是為了拉交情, 畢竟以自己的才學日後肯定會和他同朝為官, 此時做些關係日後也好辦事;二則是去請他為自己的伯樂梁儲寫些東西;三則是陪徐經拜訪官宦人家。

身在牢房的唐伯虎, 托起了鎖鏈, 那上面沾染著自己的皮肉以及鮮血。 “衙門口沖南(難)開, 有理沒理拿錢來!”被關押的兩個月, 若不是同是蘇州的官員們相助, 恐怕自己早已經被獄卒打死了。 據人說, 若不給錢, 在飯裡給你加些沙石那還算客氣的, 找個機會把你狠揍一頓, 或者關進一些有強悍獄霸的牢房關照一聲, 被整治殘了都算輕的。

聽著這些話語,

唐伯虎的心和身都在顫抖。

若不是老同鄉吳寬(1435~1504, 明代詩人、散文家、書法家。 1472年會試、廷試獲第一, 和程敏政一同教授過明孝宗, 1499年丁繼母憂期滿後入直東閣, 專典誥敕, 官拜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學士)托人稍話, 唐伯虎的皮肉之苦會更甚, 即使如此, 唐伯虎被放出之後的20多年時間裡都為之戰慄不止。 以至於“二十年餘別帝鄉, 夜來忽夢下科場”, 驚得他渾身是汗。

“身貴三木, 卒吏如虎, 舉頭搶地, 涕泗橫集”說得很清楚, 唐伯虎受了很大的屈辱和折磨。 然而, 什麼原因使他有此一難呢?其實, 最主要的還是自己的性格所為。

性格決定命運

“我冤呀!李東陽、程敏政等人的家中, 我確實經常去, 但到那裡只是聊天、向老前輩們問學, 從來沒有談聽過什麼考題呀。 即使徐經真的做了, 與自己何干!又聽說, 都穆告發了我?可能嗎?不可能吧, 也許吧。 他長我一輪, 才名、功名卻都不如我, 難道他嫉妒我?啊呀呀, 都穆呀, 枉你還是我的好朋友……哎, 時也, 命也, 怪不得旁人!”

其實, 此刻身處在牢房的他, 和當年的楚霸王項羽有些類似,

高叫著“時不利兮騅不逝”、“天之亡我”。 其實, 唐伯虎可能不會意識到, 即使沒有朋友的背叛與告發, 自己終將會與官場無緣。 因為他的個性太強。

至於許多人所說的“風流”這個問題, 其實是個不算問題的問題。 于個人修為、從政為官、藝術都是不成問題的。 後世諸如娶了九個老婆、尋八美、唐伯虎點秋香等風流韻事基本全是後世託名所為。

其最要命的還是為人狂勒不羈、狂放、好詼諧的性格所致, 而且文藝氣質太深。 文藝家顯著的特點就是孩子氣、脾氣暴躁、居心不定、極強的自我認同感也就是我們常人間常說的好吹噓, 就拿唐伯虎最為崇拜的李白來說, 儘管他的詩詞才學千古難見第二人, 然而, 在官場上他一直不順,

其原因就在於他的思想是“仰天大笑出門去, 我輩豈是蓬蒿人”。 說句很通俗的話就是“我是人才我怕誰!此處不養爺自有養爺人!”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思想, 他才和徐經一起經常拜訪高官顯貴。 他高度的自我認同, 使他認為早晚要登天子堂, 何不趁現在搞好關係?因此, 也就隨之出出入入。 然而, 就在二人的高曝光率下, 一股烏雲也壓城而來。 正如後來唐伯虎給文征明的信中所說“牆高基下, 遂為禍的。 側目在旁, 而僕不知;從容晏笑, 已在虎口。 ”

當他與鄉試第41名的徐經進了京城後, 首先便面見了梁儲, 並敬獻《領解後謝主司》。 梁儲非常高興, 便帶著他們去見了許多同僚。 由此, 才造成眾人對唐伯虎的猜測。 梁儲1478年進士、程敏政為1466年榜眼, 因此,二人有師生之誼。再加上樑儲為人、為官的特點也確實令人生疑。

表面上看,徐經是唐伯虎的煞星,正是因為他才使得唐伯虎進入了牢獄,才使得唾手可得的會員乃至狀元成為了美夢。其實,沒有徐經,唐伯虎仍然命運會多舛。唐伯虎與徐經的結識,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二人當年曾在賭場結識,成了好朋友。進京路上相遇後便結伴而行。

一種是,二人之前根本不認識,因為唐伯虎的才名,才使得徐經對其刮目相看、百般殷勤。路上的路費、飯費全為之報銷。

民間還有一種附庸說法,說徐經乃是唐伯虎的大舅哥,因為,他的妻子姓徐。然而,這種說法和民間傳說唐伯虎有九妻,只是因為他的第三個老婆叫沈九娘所致,基本屬於道聼塗説、閒人野話之列。前兩種說法,則相對可能一些,特別是二人之前根本不相識一說,最為可靠。

徐經,字悅中,又字恒修,號雲岐,乃是江陰巨富。從小生於蜜罐子中的徐經,出門在外都會帶上好吃的好玩的,甚至有些像周星馳演的《蘇乞兒》一樣,進京的時候恨不得把房子、大樹也搬著。徐經這次進京會試便帶了6名戲子,一路上不招風不招雨甚是惹人注目。

唐伯虎與徐經相遇後,聞聽是唐解元,立刻敬佩之心由生,與之豪飲猜謎。唐伯虎也是個好交朋友的人,因此,與徐經一見如故。到了京城,二人出雙入對,拜望各個達官顯貴。任何朝代,官員與富商們大多交好,作為資本主義萌芽最茁壯的明帝國更是如此了。徐經巨富,自然拜訪官員也就很容易。

俗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當唐伯虎風光無限的時候,包括都穆在內的朋友,許多人都對其冷眼旁觀。“誒,看沒看見,今天這兩人去了主考家裡!”“哼,人家是誰呀!唐解元、徐財主!”……

吊詭的事情出現了,當程敏政判卷之時,忽見兩篇好文,非常貼題。因為,這次考試,程敏政和李東陽商量來商量去,決定找一個比較偏的題目,最終他們商定了這個題目:

問:學者于前賢之所造詣,非問之審、辨之明,則無所據以得師而歸宿之地矣。試舉其大者言之:有講道於西,與程子相望而興者,或謂其似伯夷;有載道而南,得程子相傳之的者,或謂其似展季;有致力於存心養性,專師孟子,或疑其出於禪;有從事于《小學》、《大學》,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於老。夫此四公,皆所謂豪傑之士,曠世而見者。其造道之地乃不一如此,後學亦徒因古人之成說,謂其爾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於禪、疑于老者,果何在耶?請極論之,以觀平日之所當究心者。(《篁墩文集》卷十)

微信關注~成人閱讀

因此,二人有師生之誼。再加上樑儲為人、為官的特點也確實令人生疑。

表面上看,徐經是唐伯虎的煞星,正是因為他才使得唐伯虎進入了牢獄,才使得唾手可得的會員乃至狀元成為了美夢。其實,沒有徐經,唐伯虎仍然命運會多舛。唐伯虎與徐經的結識,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二人當年曾在賭場結識,成了好朋友。進京路上相遇後便結伴而行。

一種是,二人之前根本不認識,因為唐伯虎的才名,才使得徐經對其刮目相看、百般殷勤。路上的路費、飯費全為之報銷。

民間還有一種附庸說法,說徐經乃是唐伯虎的大舅哥,因為,他的妻子姓徐。然而,這種說法和民間傳說唐伯虎有九妻,只是因為他的第三個老婆叫沈九娘所致,基本屬於道聼塗説、閒人野話之列。前兩種說法,則相對可能一些,特別是二人之前根本不相識一說,最為可靠。

徐經,字悅中,又字恒修,號雲岐,乃是江陰巨富。從小生於蜜罐子中的徐經,出門在外都會帶上好吃的好玩的,甚至有些像周星馳演的《蘇乞兒》一樣,進京的時候恨不得把房子、大樹也搬著。徐經這次進京會試便帶了6名戲子,一路上不招風不招雨甚是惹人注目。

唐伯虎與徐經相遇後,聞聽是唐解元,立刻敬佩之心由生,與之豪飲猜謎。唐伯虎也是個好交朋友的人,因此,與徐經一見如故。到了京城,二人出雙入對,拜望各個達官顯貴。任何朝代,官員與富商們大多交好,作為資本主義萌芽最茁壯的明帝國更是如此了。徐經巨富,自然拜訪官員也就很容易。

俗話說得好,“人心隔肚皮”。當唐伯虎風光無限的時候,包括都穆在內的朋友,許多人都對其冷眼旁觀。“誒,看沒看見,今天這兩人去了主考家裡!”“哼,人家是誰呀!唐解元、徐財主!”……

吊詭的事情出現了,當程敏政判卷之時,忽見兩篇好文,非常貼題。因為,這次考試,程敏政和李東陽商量來商量去,決定找一個比較偏的題目,最終他們商定了這個題目:

問:學者于前賢之所造詣,非問之審、辨之明,則無所據以得師而歸宿之地矣。試舉其大者言之:有講道於西,與程子相望而興者,或謂其似伯夷;有載道而南,得程子相傳之的者,或謂其似展季;有致力於存心養性,專師孟子,或疑其出於禪;有從事于《小學》、《大學》,私淑朱子者,或疑其出於老。夫此四公,皆所謂豪傑之士,曠世而見者。其造道之地乃不一如此,後學亦徒因古人之成說,謂其爾然。真知其似伯夷、似展季、疑於禪、疑于老者,果何在耶?請極論之,以觀平日之所當究心者。(《篁墩文集》卷十)

微信關注~成人閱讀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