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集寧老虎山,是一座英雄的山!(圖)

圖片作者: 吳玉庫 文字作者:斷魂憶夢

烏蘭察布集寧老虎山雖不是名山, 然而, 她卻不是沒有名氣。 這名氣, 來自那個艱苦卓絕、風雲動盪的年代, 來自那場你死我活、硝煙彌漫的戰爭, 來自那群不畏犧牲、英勇悲壯的勇士。 這些漸漸地凝聚成一種哀思, 一種敬仰, 一種精神, 鎔鑄成一座豐碑——革命烈士紀念碑, 它巍巍地聳立在老虎山頂, 牢牢地紮根在人們的心中。

在和平建設的今天, 集寧最令人驕傲的就是連接東西, 縱貫南北的便捷交通和優越區位。 然而, 福兮禍倚, 在戰爭年代, 這優勢便變作鼓角爭鳴,

刀光劍影, 殺氣騰騰, 彈痕累累, 使集甯成為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

因此, 毛澤東主席在日理萬機的解放戰爭中, 在他的著作和公開發表的談話中, 曾十多次提到當時還鮮為人知的集寧, 真是凝思集慮, 用心多多。

因此, 一大批叱吒風雲的人物, 在集寧戰役中, 或指揮于惟幄之中, 或決戰於城垣之下。 我們熟知的就有:周恩來、賀龍、聶榮臻、胡耀邦、羅瑞卿、楊成武、楊得志、李井泉、餘秋裡、許光達、張達志、甘泗淇、蘇振華、張宗遜、曾思玉、傅崇銘、姚哲、高克林,以及傅作義、馬歇爾、張治中、董其武、孫蘭峰.......還可以列出長長一串, 其中, 僅後來成為共和國將帥的, 就有六十多位。

這些大人物雖然主宰著戰爭的命運, 然而真正支撐戰爭的, 還是那千千萬萬的無名英雄。

在第一次集寧戰役中, 我攻城部隊27團的一個班, 從西城牆的水道鑽入城內, 因為沒有後援部隊, 結果, 除一人生還外, 其餘全部陣亡。

在第二次集寧戰役中, 還是27團的2營6連, 在踞守臥龍山陣地中, 頂著敵機的狂轟濫炸, 擊退了敵人一次又一次的猛攻, 最後和敵人徒手拼搏, 直到幾乎全部壯烈犧牲。

僅第二次集寧戰役, 就惡戰六天六夜, 當時的集甯成為一片火海, 打死打傷敵人六千多人, 而我軍到底傷亡多少, 至今無法知曉。 我們英勇獻身的先驅們, 有的留下了姓名, 大部分連姓名也沒有留下。 然而, 我們知道, 沒有細壤, 泰山不能成其壯, 沒有絹流, 江河不能就其闊, 沒有千千萬萬英烈用生命作奠基, 共和國的大廈,

就沒有今天這般巍巍聳立。

六十年後的今天, 我們也該為昨天那場驚天動地的戰役, 為那些把忠骨掩埋在這片土地上的英烈們, 為我們的事業和下一代的成長, 做一些該作的事情了。

責任編輯:王婧

轉載必須注明來自“健康衛視烏蘭察布”,投稿郵箱:nmgxsw@vip.163.com

責任編輯:王婧

轉載必須注明來自“健康衛視烏蘭察布”,投稿郵箱:nmgxsw@vip.163.com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