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康熙讓大臣寫8塊匾,掛在濟南趵突泉,乾隆當皇帝後下旨全部砸了

導讀:康熙在位六十一年, 期間六次巡行江南, 其中有三次路過山東省會濟南, 分別是第一次、第二次、第四次。 康熙堪稱千古一帝, 在三次路過濟南的時候, 曾經遊遍了濟南的名勝古跡, 在這期間多次留下墨寶, 成為濟南當地重要的文化遺存。

西元1684年, 康熙認為濟南是山東的省會, 所以下令這次南巡的時候, 一定要途徑濟南。 11月14日, 康熙的車駕從禹城的二十裡鋪出發, 前往濟南, 在走到濟水河邊的時候, 康熙有感而發, 寫下一首《渡濟水》:曉渡更臨濟水, 野風時卷霓旌。 幾曲寒流蕩漾, 十月輿梁始成。

康熙南巡

康熙車駕一路遊覽前行, 速度並不快, 直到中午時分才進入濟南府。 山東巡撫徐旭齡帶領濟南的百官在城門之外跪迎康熙, 這次康熙出行的時候, 並沒有講究排場, 隨行人員也不多, 沒有開道的儀仗隊、旌旗、樂舞等人。 康熙自己親自騎馬緩緩而行,

走到百官前面的時候, 康熙在眾人之中看見一個士子, 就停下來俯身問道:你現在身居什麼官職?

士子上前回答說:我是濟南一名舉人, 暫時還沒有出仕做官。 康熙又問他叫什麼名字, 回答說:小人名叫趙於京(後官至河南知府), 能夠一睹天顏, 是一生之福。 康熙問完話之後, 叫來山東巡撫徐旭齡, 說自己早就聽說了濟南趵突泉的大名, 想先去看過趵突泉之後再進城。 山東巡撫立刻安排, 帶領皇上一行來到觀瀾亭欣賞趵突泉。

康熙在亭中站立很久, 一邊觀看趵突泉, 一邊稱讚, 最後康熙讓隨身侍衛用銀碗盛來一碗泉水飲用。 山東巡撫徐旭齡看皇上高興, 就連忙上前請康熙為趵突泉留下墨寶, 以使趵突泉能夠錦上添花。 康熙心情大好說到:趵突泉是名勝古跡, 既然你等請求賜字, 那我就留下兩字吧。 說完康熙揮筆寫下了“激湍”二字。

康熙賞完趵突泉之後, 才進入濟南城中, 在濟南停留幾日之後, 康熙決定繼續南下, 在走到長清縣的時候, 康熙對隨行的大學士明珠等人說,

濟南趵突泉是千古名勝, 你們這些飽讀詩書的大學士, 應該也都下兩個字。 明珠等大學士接到康熙的聖旨後, 立刻每人寫好兩個與趵突泉有關的字, 送給康熙審閱。

大學士明珠寫的是“濼瀾”, 吏部尚書伊桑阿寫的是“濺雪”, 禮部尚書介山寫的是“洄瀑”, 高士奇寫的是“珠淵”,

學士麻爾圖寫的是“漱玉”, 學士常書寫的是“飛泉”, 學士孫在豐寫的是“飛濤”, 副都禦史孫果寫的是“揚清”。 康熙看過八個人寫的字後, 也挺滿意的, 就命人將八個人寫的字製作成牌匾, 掛到濟南趵突泉的觀瀾亭中, 供後人欣賞。

可讓康熙沒想到的是, 在他死後幾十年後,孫子乾隆下江南路過濟南時,也到趵突泉遊覽,看到了亭子中的大臣題字後,有點不高興。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一個非常自負的皇帝,自詡文采非凡,自然瞧不上大臣的題字,所以就叫人將明珠等人的牌匾摘下來扔了。當然康熙親手寫的“激湍”兩字牌匾乾隆是萬萬不敢動的,這也是康熙在濟南唯一保存下來的墨寶。

在他死後幾十年後,孫子乾隆下江南路過濟南時,也到趵突泉遊覽,看到了亭子中的大臣題字後,有點不高興。大家都知道,乾隆是一個非常自負的皇帝,自詡文采非凡,自然瞧不上大臣的題字,所以就叫人將明珠等人的牌匾摘下來扔了。當然康熙親手寫的“激湍”兩字牌匾乾隆是萬萬不敢動的,這也是康熙在濟南唯一保存下來的墨寶。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