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健康>正文

子宮肌瘤危害大,這些中成藥得知道!

小編導讀

不少女性朋友一聽到“子宮肌瘤”這個病名, 便寢食難安, 一個“瘤”字, 就能讓她們六神無主、徹夜難眠, 不知如何是好。 面對子宮肌瘤, 除了必要的手術, 或是其他療法外, 在情況允許的前提下, 中成藥治療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具體有哪些中成藥能用?且看正文揭曉!

小雞都要浮出來啦, 你還在不關注雲南中醫

子宮肌瘤是指以子宮增大、月經異常為主要症狀的女性生殖器官最常見的良性腫瘤, 由平滑肌及結締組織組成。 本病屬於中醫學“癥瘕”範疇。

本病常見於30~50歲的女性, 20歲以下少見。 據統計,

30歲以上女性約20%有子宮肌瘤。 因子宮肌瘤多無或很少有症狀, 臨床報導發病率遠低於真實發病率。 在我國, 臨床統計發病率僅為4%~11%。 隨年齡增長, 子宮肌瘤發病率增加, 絕經後子宮肌瘤發病率降低。 子宮肌瘤的危險因素除有潛在的遺傳學傾向外, 還與內源性激素、體重、飲食等有關。

一、中成藥用藥方案

一基本原則

活血化瘀, 軟堅散結。 根據患者體質強弱及病程長短, 酌用攻補。 癥瘕新病體質強者, 宜攻宜破;久病體質較弱者, 可攻補兼施, 或先攻後補, 或先補後攻, 隨證施治。 《醫學入門·婦人門》指出:“善治癥瘕者, 調其氣而破其血, 消其食而豁其痰, 衰其大半而止, 不可猛攻峻施, 以傷元氣。 ”

二分證論治

1.氣滯血瘀證

下腹部結塊, 觸之有形, 按之痛或無痛, 小腹脹滿, 月經先後不定期, 經血量多、有塊, 經行難淨, 經色暗;精神抑鬱, 胸悶不舒, 面色晦暗, 肌膚甲錯;舌質紫暗, 或有瘀斑, 脈沉弦澀。

【辨證要點】下腹部結塊, 觸之有形, 經血量多、有塊, 經色暗, 面色晦暗, 肌膚甲錯。

【治法】行氣活血, 化瘀消癥。

【中成藥】大黃䗪蟲丸、宮瘤消膠囊、宮瘤清膠囊、丹鱉膠囊、宮瘤寧膠囊、紅金消結膠囊、桂苓消瘤丸、消結安膠囊(表1)。

表1 子宮肌瘤氣滯血瘀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2.寒凝血瘀證

下腹結塊, 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或絞痛, 拒按, 得熱痛減, 經行量少, 色紫暗有塊, 或見月經延期;形寒肢冷,

或大便不實;舌淡胖而紫暗, 苔白, 脈沉遲而澀。

【辨證要點】盆腔有包塊或結節, 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或絞痛, 經行量少, 色紫暗有塊, 形寒肢冷。

【治法】溫經散寒, 祛瘀消癥。

【中成藥】桂枝茯苓丸(膠囊)(表2)。

表2 子宮肌瘤寒凝血瘀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3.痰濕瘀結證

下腹結塊, 觸之不堅, 固定難移, 經行量多, 淋瀝難淨, 經間帶下增多;形體肥胖, 或胸脘痞悶;舌體胖大, 紫暗, 有瘀斑、瘀點, 苔白厚膩, 脈弦滑或沉澀。

【辨證要點】下腹結塊, 觸之不堅, 經行淋瀝難淨, 經間帶下增多, 胸脘痞悶。

【治法】化痰除濕, 活血消癥。

【中成藥】小金丹膠囊(表3)。

表3 子宮肌瘤痰濕瘀結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4.氣虛血瘀證

下腹包塊按之不堅,小腹空墜,月經量多,經色淡紅夾血塊;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短懶言,納少便溏;舌質淡暗,舌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

【辨證要點】下腹包塊按之不堅,小腹空墜,面色萎黃,神疲乏力。

【治法】益氣活血,消癥散結。

【中成藥】止痛化癥顆粒、婦科回生丸(表4)。

表4 子宮肌瘤氣虛血瘀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二、預後

子宮肌瘤的預後取決於其大小和部位,經中醫藥治療可改善月經量多、下腹疼痛或痛經等症狀,可一定程度地控制其生長或使肌瘤縮小。黏膜下肌瘤、多發性肌瘤影響子宮形態,導致不孕、流產,或月經過多導致嚴重貧血,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品質。絕經後子宮肌瘤將逐漸萎縮,但需定期複查,防止變性。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婦科疾病分冊》(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羅頌平、杜惠蘭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平臺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資訊,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4.氣虛血瘀證

下腹包塊按之不堅,小腹空墜,月經量多,經色淡紅夾血塊;面色萎黃,神疲乏力,氣短懶言,納少便溏;舌質淡暗,舌有瘀斑,苔薄白,脈細澀。

【辨證要點】下腹包塊按之不堅,小腹空墜,面色萎黃,神疲乏力。

【治法】益氣活血,消癥散結。

【中成藥】止痛化癥顆粒、婦科回生丸(表4)。

表4 子宮肌瘤氣虛血瘀證可選用的中成藥

二、預後

子宮肌瘤的預後取決於其大小和部位,經中醫藥治療可改善月經量多、下腹疼痛或痛經等症狀,可一定程度地控制其生長或使肌瘤縮小。黏膜下肌瘤、多發性肌瘤影響子宮形態,導致不孕、流產,或月經過多導致嚴重貧血,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殖健康和生活品質。絕經後子宮肌瘤將逐漸萎縮,但需定期複查,防止變性。

版權聲明

本文選自《中成藥臨床應用指南·婦科疾病分冊》(中國中醫藥出版社出版,羅頌平、杜惠蘭主編),最終解釋權歸原作者所有。

本平臺為雲南省中醫藥管理局

溫馨提示:本平臺分享健康圖文資訊,僅供大家參考學習,不作為醫療診斷依據。如有需要,請在中醫師指導下使用。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