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歷史>正文

回這裡看看竟是劉少奇的未竟夢想

□詹鄞森

劉少奇, 於1934年4月臨危受命中共福建省委書記, 親自組建汀西縣委、蹲點兆征縣, 卓有成效地領導福建軍民發展蘇區經濟、組織指揮松毛嶺保衛戰、開展蘇區肅貪懲腐、為紅軍長征擴紅籌糧提供後勤保障等偉大實踐, 留下許多了寶貴的紅色文化遺產。

劉少奇兒子劉源、女兒劉濤、劉亭、長孫劉維甯等難忘長汀, 與老區再續情緣。

不忘豐功偉績

長汀隆重紀念偉人劉少奇

追尋偉人的革命足跡, 不忘偉人的豐功偉績。 近年來, 革命聖地福建長汀, 迎來了一撥撥人, 前來瞻仰緬懷當年曾經生活、戰鬥在長汀的革命偉人。

去年10月26日, 長汀縣為紀念建黨95周年、長征勝利80周年, 舉辦了“劉少奇與中央蘇區”學術研討會暨劉少奇思想生平研究會2016年年會等一系列重大活動。

紀念活動規格高、規模大, 劉少奇思想生平研究會、福建省委黨史研究室、湖南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長汀縣委縣政府等主辦, 全國各地專家學者、劉少奇親屬代表等50多人參會。

時任龍岩市委書記李德金(現福建省副省長)在紀念活動中致辭:“今天, 我們相聚長汀, 一起致敬劉少奇同志信念堅定、對党忠誠的政治品格;一起傳承劉少奇同志必肅貪腐、剛正不阿的崇高風範。 ”

與此同時, 《劉少奇與中國共產黨》《劉少奇在長汀》圖片展覽在長汀縣福建省蘇維埃政府舊址等地巡展,

人們久久站在這一幅幅珍貴的歷史照片前, 思索、緬懷, 讓歷史告訴後人。

長汀是中央蘇區的經濟、文化中心。 1929年, 紅軍打響入閩第一槍, 解放了長汀城。 3年後在長汀成立了蘇區福建省委、省蘇維埃政府和省軍區。 長汀因此成為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 素有“紅色小上海”“紅軍故鄉”和“紅旗不倒的地方”之稱。

“劉少奇與中央蘇區”學術研討會在長汀召開

長汀是劉少奇曾經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 1932年冬, 劉少奇進入中央蘇區, 從長汀踏上長征路, 在紅軍長征前為第五次反“圍剿”做出重要貢獻, 在人民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記憶。

劉少奇圖片展覽, 170多幅照片按照歷史進程, 展示了他作為中共早期黨員、中國工人運動著名領袖、白區正確路線代表,

一直到獨當一面的大戰略區領導人、党建理論的重要奠基者、代理中共中央主席、新中國建設道路的偉大探索者、党的優秀作風楷模等光輝歷程。

長汀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毛澤東、朱德、周恩來、鄧小平、陳毅等曾經工作和戰鬥過的地方, 至今保留40多處大革命時期紅軍遺址和偉人舊居, 僅劉少奇參加過的革命活動舊址就有10多處, 成為後人永續傳承和享用不盡的精神財富。

去年12月,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館長羅雄、副館長彭明建等一行5人, 專程從湖南寧鄉來長汀學習考察, 與長汀縣協商共同開展紀念劉少奇系列活動、編輯《劉少奇與長汀》圖書、舉辦劉少奇圖片展覽、搶救性保護修復紅軍遺址和劉少奇舊居等相關事宜。

羅雄館長轉交了劉少奇之子劉源上將為長汀縣革命舊址親筆題寫的“松毛嶺保衛戰指揮部舊址”“中共福建省委長汀四都舊址”“紅軍長征汀州出發地舊址”3幅題字, 向長汀縣文體局、博物館以及南山、四都鎮贈送了劉少奇同志大型標準像和“堅持真理、修正錯誤”題詞條幅。

長汀縣委書記廖深洪表示, 在長汀這塊紅色土地上, 留下了許多革命先烈的鮮血和汗水, 此次劉源上將為長汀革命舊址題字, 是一筆珍貴的精神財富, 是一種鞭策和鼓舞。 長汀將借此為契機, 努力保護和修復好這些珍貴的革命歷史文物, 把紅色精神、紅色文化傳承好、發揚好。

羅雄館長一行還考察了長汀縣博物館、劉少奇舊居張家祠福建省職工聯合會、中共福建省委舊址、曾氏宗祠劉少奇、朱德舊居等。

在南山鎮中複村“長征從這裡開始”舊址群, 他們參觀了觀壽公祠松毛嶺保衛戰總指揮部、紅軍橋、紅軍兵站、顯宗公祠紅軍東方司令部暨劉少奇舊居、北上抗日先遣隊(紅七軍團)司令部、超坊圍屋紅軍戰地醫院暨劉少奇舊居、松毛嶺戰鬥烈士紀念碑等。 接著, 他們又到濯田、四都、古城一路考察, 參觀了湯屋村———凝春暉中共福建省委、省政府舊址暨劉少奇、萬永誠舊居, 閩西工農銀行, 湯氏宗祠三打苦竹山指揮部, 紅軍醫院重傷救護所, 儀聲祠中華蘇維維埃國家銀行福建分行, 溫氏宗祠福建省軍區, 世昌公祠汀西縣委劉少奇舊居, 廖氏長森公祠紅軍製藥廠, 紅軍後勤保障基地等舊址群。羅雄在古城考察生吉號紅軍兵站、山輝川楣毛澤東、劉少奇、朱德舊居後認為,該鎮是長汀與瑞金之間的交通驛站,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多次在這裡居住和工作,留下了許多光輝足跡和感人故事,是革命舊址的新發現。

重走長征之路、追尋先輩足跡,挖掘黨史資源,搶救性保護和利用革命遺址,對於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文化、促進紅色旅遊,帶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不同尋常的重要意義。

追隨先輩足跡

劉少奇後代多次來到長汀

去年8月,在劉少奇故里管理局組織的“追尋少奇足跡 弘揚長征精神”系列活動中,劉少奇長孫劉維甯,昵稱阿廖沙,攜夫人冬妮婭,重走長征路來到長汀,感受爺爺經歷的波瀾壯闊的歷史。

在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阿廖沙來到劉少奇當年的臥室,坐到辦公桌前,拿起毛筆,體驗當年爺爺辦公時的場景。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向長汀贈送劉源上將題詞

在南山長窠頭村,劉少奇當年抱過的孩子鐘宜龍,如今已88歲,兩人像老朋友一樣聊天,鐘宜龍告訴阿廖沙:“我母親說少奇主席是個大好人,他救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母親說要一輩子做善事,做善人,我要按照母親的意願去做。”

鐘宜龍家門口貼著“若要紅旗飄萬代,重在教育後一代”的對聯,堂屋牆壁上掛滿了榮譽證書、學習文件、媒體的有關報導等,他把自己家辦成了展覽館。

“只要一有人來,他都會跟大家講革命故事,學紅色歷史。”當地的工作人員說,“他貼榮譽證書不是為了顯擺,而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讓大家知道怎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鐘宜龍老人雖然耳朵不太好使,但依舊精神矍鑠。

阿廖沙離開時,感慨地說:“小時候爺爺抱過他,也抱過我,從老人家身上,我感覺到爺爺非常喜歡孩子,他關心國家的未來,關心老百姓生活,爺爺真偉大。”

出生和成長在俄羅斯的阿廖沙,6歲時見過爺爺劉少奇,近年才定居廣州。他多次深入爺爺生活、工作過的地方追尋。他說:“在重走少奇抗戰路和追尋少奇長征足跡活動之前,我對於爺爺的瞭解大多來自媽媽的講述及新聞報導。現在通過走訪,親身體會這段歷史,爺爺的形象更加鮮明和豐滿了。”

阿廖沙說,出於對親人的獨特情感,他聽講解員講述故事,也留心一些一般人不太注意的細節。打動他的,除了爺爺的革命精神和豐功偉績,更多的往往是爺爺的日常品行。

贈送劉少奇像和“堅持真理 修正錯誤”題詞

從長汀張氏祠堂到中央紅軍被服廠第二分廠舊址,從湯屋村凝春暉到四都鎮世昌公祠,每到一處留有爺爺故事的地方,阿廖沙都會摩挲著舊物件,仔細聆聽過去的故事。

“對我而言,爺爺是我追求的目標和心中的楷模,是我工作和為人處世的標杆。”隨著對爺爺的瞭解越深,阿廖沙對爺爺的敬仰也更深刻,他說,叔叔劉源是優秀的軍人,姑姑劉愛琴堅強樂觀,父親劉允斌是聰明的知識份子。他相信,家人身上的優點或多或少都遺傳了爺爺的基因。

阿廖沙說:“我回國後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幫助俄羅斯人更深切地瞭解中國,搭建交流的橋樑,立志成為中俄文化的‘友誼大使’”,他表示:“現在中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兩國民眾對對方都有濃厚興趣,包括文化、科學、歷史、旅遊等方面的交流活動很多。”

2009年5月,劉少奇女兒劉濤第一次來長汀。她說:“通過參觀考察,讓我對中國革命、對中央蘇區、對父輩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真是受益匪淺。”在劉少奇的故居,她掩飾不住自己的激動,飽含深情地端詳著每一件器物,仔細察看有關展覽資料,詳細瞭解劉少奇當年在長汀工作、生活和戰鬥的點點滴滴。

劉濤一行先後參觀了瞿秋白烈士紀念館、楊成武將軍陳列室、省蘇舊址群及劉少奇故居等。在省蘇舊址群,她詳細瞭解了客家民風民情,深感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劉少奇的故居,她說:“父親在我心中的形象越來越鮮明和豐滿。大家講述父親的故事時,大多都提到他如何深入群眾,說他非常平易近人,切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是最觸動我的地方。”

2012年5月,劉少奇之女劉亭以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會長、聯亞集團董事長身份,率全國數十位女企業家來廈門考察投資環境,劉亭談到劉少奇的福建情結:“新中國成立後,父親一直想回福建來看看。”她說,文革後王光美從待了12年的監獄出來,中央對她說:“你無論如何要找一個地方休息一下。”王光美說:“那麼我願意去福建。” 劉亭說:“因為父親一直想到福建來,但卻一直來不了,母親算是幫父親還了這個心願。”

臨危受命 劉少奇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的重大貢獻

1932年,福建省職工聯合會在長汀兆征路張家祠成立,時任全國總工會委員長的劉少奇和副委員長陳雲,較長時間住在這裡,劉少奇住後廳樓閣,指導和開展福建省工會及汀州的工會工作。如今這裡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少奇俄籍長孫阿廖沙參觀祖父在長汀工作、居住過的房間

據長汀縣黨史辦原主任丘啟源介紹,當年,劉少奇視察了基層工會和手工作坊,多次召開小型的工人座談會,在他直接領導下,汀州的工人運動掀起了高潮,喚起了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劉少奇還將在汀州對工會工作所作的調查和指示寫成文章,題為《論國家工廠的管理》,在蘇區中央局機關報上發表。

丘啟源說,目前他撰寫的《劉少奇在長汀》一書已經完稿,論文《劉少奇對第五次反“圍剿”東線戰場的貢獻》已刊發在“人民網”,他說,從長汀出發,劉少奇踏上了長征路。

1934年7月,持續了8個月的第五次反“圍剿”進入白熱化,劉少奇臨危受命,來到福建長汀,擔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成為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中在福建蘇區任過職的領導人。第五次反“圍剿”後期,劉少奇領導的福建省委奉“中革軍委”關於“汀州十月份不能丟”的命令,力抗頑敵,在松毛嶺、鐘屋村、南山壩、河田等地開展了規模較大的阻擊戰、遊擊戰,消滅了部分國民黨有生力量,推遲了國民黨軍隊佔領汀州的計畫,為紅軍長征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丘啟源說,福建省委在劉少奇領導下,為中央紅軍長征贏得準備時間,並為轉入堅持遊擊戰爭打下基礎,減少了紅軍的損失。1934年10月初,劉少奇結束了擔任福建省委書記的緊張日子,奉命隨主力紅軍轉移,開始長征。劉少奇擔任福建省委書記雖然只有3個月,但他當年的一些做法,至今仍常被提起。

當年,為了緊急動員群眾籌借24萬擔糧食,劉少奇號召後方機關工作人員每月節省三升米支援前線,倡議將省委機關大鍋飯改為飯包蒸飯,多少自便,小竹牌寫上名字,掛在草席包上。劉少奇也跟大家一起吃“包包飯”。一次中午吃飯時,大家沒見到劉少奇,一問炊事員,才知道為了節約糧食,劉少奇一天三餐改為兩餐。

1934年9月上旬,為保衛長汀,支援前線,劉少奇決定將省委、省蘇等機關遷往城郊,省委設在東街的倉樓,隨即主持召開中共福建省委執委擴大會議,劉少奇作形勢報告,提出福建今後的工作任務:為適應遊擊戰爭,將所存蘇區劃為長汀、兆征、汀東、汀西、新杭、代英等縣,各地加強獨立領導,在被敵人切斷聯繫時獨立作戰;加強地方武裝建設,成立獨立團、獨立營和遊擊隊,開展廣泛的遊擊戰爭;建立黨的秘密組織,轉入隱蔽鬥爭;加緊運送糧食到長汀以西地區,以備堅持遊擊鬥爭。

中央紅軍被迫北上長征後,福建省總工會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很多工運骨幹參加汀瑞遊擊隊或轉入地下堅持鬥爭。在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時期,汀州城區工人支部掩護和轉移了大批共產黨員和蘇區幹部。在党的領導下,福建蘇區的工會運動沒有停止,直到迎來新中國的建立。

歷史的烽煙已經消散,但劉少奇等一代偉人在長汀留下的足跡,正在成為後人前進的路標。

紅軍後勤保障基地等舊址群。羅雄在古城考察生吉號紅軍兵站、山輝川楣毛澤東、劉少奇、朱德舊居後認為,該鎮是長汀與瑞金之間的交通驛站,毛澤東、劉少奇、朱德等多次在這裡居住和工作,留下了許多光輝足跡和感人故事,是革命舊址的新發現。

重走長征之路、追尋先輩足跡,挖掘黨史資源,搶救性保護和利用革命遺址,對於發揚革命傳統、傳承紅色文化、促進紅色旅遊,帶動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不同尋常的重要意義。

追隨先輩足跡

劉少奇後代多次來到長汀

去年8月,在劉少奇故里管理局組織的“追尋少奇足跡 弘揚長征精神”系列活動中,劉少奇長孫劉維甯,昵稱阿廖沙,攜夫人冬妮婭,重走長征路來到長汀,感受爺爺經歷的波瀾壯闊的歷史。

在福建省職工聯合會舊址,阿廖沙來到劉少奇當年的臥室,坐到辦公桌前,拿起毛筆,體驗當年爺爺辦公時的場景。

劉少奇同志紀念館向長汀贈送劉源上將題詞

在南山長窠頭村,劉少奇當年抱過的孩子鐘宜龍,如今已88歲,兩人像老朋友一樣聊天,鐘宜龍告訴阿廖沙:“我母親說少奇主席是個大好人,他救了千千萬萬的老百姓,母親說要一輩子做善事,做善人,我要按照母親的意願去做。”

鐘宜龍家門口貼著“若要紅旗飄萬代,重在教育後一代”的對聯,堂屋牆壁上掛滿了榮譽證書、學習文件、媒體的有關報導等,他把自己家辦成了展覽館。

“只要一有人來,他都會跟大家講革命故事,學紅色歷史。”當地的工作人員說,“他貼榮譽證書不是為了顯擺,而是為了更好地教育下一代,讓大家知道怎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鐘宜龍老人雖然耳朵不太好使,但依舊精神矍鑠。

阿廖沙離開時,感慨地說:“小時候爺爺抱過他,也抱過我,從老人家身上,我感覺到爺爺非常喜歡孩子,他關心國家的未來,關心老百姓生活,爺爺真偉大。”

出生和成長在俄羅斯的阿廖沙,6歲時見過爺爺劉少奇,近年才定居廣州。他多次深入爺爺生活、工作過的地方追尋。他說:“在重走少奇抗戰路和追尋少奇長征足跡活動之前,我對於爺爺的瞭解大多來自媽媽的講述及新聞報導。現在通過走訪,親身體會這段歷史,爺爺的形象更加鮮明和豐滿了。”

阿廖沙說,出於對親人的獨特情感,他聽講解員講述故事,也留心一些一般人不太注意的細節。打動他的,除了爺爺的革命精神和豐功偉績,更多的往往是爺爺的日常品行。

贈送劉少奇像和“堅持真理 修正錯誤”題詞

從長汀張氏祠堂到中央紅軍被服廠第二分廠舊址,從湯屋村凝春暉到四都鎮世昌公祠,每到一處留有爺爺故事的地方,阿廖沙都會摩挲著舊物件,仔細聆聽過去的故事。

“對我而言,爺爺是我追求的目標和心中的楷模,是我工作和為人處世的標杆。”隨著對爺爺的瞭解越深,阿廖沙對爺爺的敬仰也更深刻,他說,叔叔劉源是優秀的軍人,姑姑劉愛琴堅強樂觀,父親劉允斌是聰明的知識份子。他相信,家人身上的優點或多或少都遺傳了爺爺的基因。

阿廖沙說:“我回國後把所有的精力,投入到幫助俄羅斯人更深切地瞭解中國,搭建交流的橋樑,立志成為中俄文化的‘友誼大使’”,他表示:“現在中俄關係處於歷史最好時期,兩國民眾對對方都有濃厚興趣,包括文化、科學、歷史、旅遊等方面的交流活動很多。”

2009年5月,劉少奇女兒劉濤第一次來長汀。她說:“通過參觀考察,讓我對中國革命、對中央蘇區、對父輩有了更深刻的瞭解,真是受益匪淺。”在劉少奇的故居,她掩飾不住自己的激動,飽含深情地端詳著每一件器物,仔細察看有關展覽資料,詳細瞭解劉少奇當年在長汀工作、生活和戰鬥的點點滴滴。

劉濤一行先後參觀了瞿秋白烈士紀念館、楊成武將軍陳列室、省蘇舊址群及劉少奇故居等。在省蘇舊址群,她詳細瞭解了客家民風民情,深感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劉少奇的故居,她說:“父親在我心中的形象越來越鮮明和豐滿。大家講述父親的故事時,大多都提到他如何深入群眾,說他非常平易近人,切實解決一些實際問題,這是最觸動我的地方。”

2012年5月,劉少奇之女劉亭以全國工商聯女企業家商會會長、聯亞集團董事長身份,率全國數十位女企業家來廈門考察投資環境,劉亭談到劉少奇的福建情結:“新中國成立後,父親一直想回福建來看看。”她說,文革後王光美從待了12年的監獄出來,中央對她說:“你無論如何要找一個地方休息一下。”王光美說:“那麼我願意去福建。” 劉亭說:“因為父親一直想到福建來,但卻一直來不了,母親算是幫父親還了這個心願。”

臨危受命 劉少奇在第五次“反圍剿”中的重大貢獻

1932年,福建省職工聯合會在長汀兆征路張家祠成立,時任全國總工會委員長的劉少奇和副委員長陳雲,較長時間住在這裡,劉少奇住後廳樓閣,指導和開展福建省工會及汀州的工會工作。如今這裡已成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劉少奇俄籍長孫阿廖沙參觀祖父在長汀工作、居住過的房間

據長汀縣黨史辦原主任丘啟源介紹,當年,劉少奇視察了基層工會和手工作坊,多次召開小型的工人座談會,在他直接領導下,汀州的工人運動掀起了高潮,喚起了工人的勞動積極性。劉少奇還將在汀州對工會工作所作的調查和指示寫成文章,題為《論國家工廠的管理》,在蘇區中央局機關報上發表。

丘啟源說,目前他撰寫的《劉少奇在長汀》一書已經完稿,論文《劉少奇對第五次反“圍剿”東線戰場的貢獻》已刊發在“人民網”,他說,從長汀出發,劉少奇踏上了長征路。

1934年7月,持續了8個月的第五次反“圍剿”進入白熱化,劉少奇臨危受命,來到福建長汀,擔任中共福建省委書記,成為中共第一代領導集體中在福建蘇區任過職的領導人。第五次反“圍剿”後期,劉少奇領導的福建省委奉“中革軍委”關於“汀州十月份不能丟”的命令,力抗頑敵,在松毛嶺、鐘屋村、南山壩、河田等地開展了規模較大的阻擊戰、遊擊戰,消滅了部分國民黨有生力量,推遲了國民黨軍隊佔領汀州的計畫,為紅軍長征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丘啟源說,福建省委在劉少奇領導下,為中央紅軍長征贏得準備時間,並為轉入堅持遊擊戰爭打下基礎,減少了紅軍的損失。1934年10月初,劉少奇結束了擔任福建省委書記的緊張日子,奉命隨主力紅軍轉移,開始長征。劉少奇擔任福建省委書記雖然只有3個月,但他當年的一些做法,至今仍常被提起。

當年,為了緊急動員群眾籌借24萬擔糧食,劉少奇號召後方機關工作人員每月節省三升米支援前線,倡議將省委機關大鍋飯改為飯包蒸飯,多少自便,小竹牌寫上名字,掛在草席包上。劉少奇也跟大家一起吃“包包飯”。一次中午吃飯時,大家沒見到劉少奇,一問炊事員,才知道為了節約糧食,劉少奇一天三餐改為兩餐。

1934年9月上旬,為保衛長汀,支援前線,劉少奇決定將省委、省蘇等機關遷往城郊,省委設在東街的倉樓,隨即主持召開中共福建省委執委擴大會議,劉少奇作形勢報告,提出福建今後的工作任務:為適應遊擊戰爭,將所存蘇區劃為長汀、兆征、汀東、汀西、新杭、代英等縣,各地加強獨立領導,在被敵人切斷聯繫時獨立作戰;加強地方武裝建設,成立獨立團、獨立營和遊擊隊,開展廣泛的遊擊戰爭;建立黨的秘密組織,轉入隱蔽鬥爭;加緊運送糧食到長汀以西地區,以備堅持遊擊鬥爭。

中央紅軍被迫北上長征後,福建省總工會無法正常開展工作,很多工運骨幹參加汀瑞遊擊隊或轉入地下堅持鬥爭。在艱苦卓絕的三年遊擊戰爭時期,汀州城區工人支部掩護和轉移了大批共產黨員和蘇區幹部。在党的領導下,福建蘇區的工會運動沒有停止,直到迎來新中國的建立。

歷史的烽煙已經消散,但劉少奇等一代偉人在長汀留下的足跡,正在成為後人前進的路標。

Next Article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